学术投稿

摩拉生物共振法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护理观察

杨素莲;陈国庆;朱国兴;区凤仙;陈海燕;陆春;赖维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MORA, 生物共振治疗, 地氯雷他定,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摩拉生物共振治疗技术(MORA bioresonace therapy)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IU)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53例CIU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MORA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的疗效满意,痊愈79.25%,显效16.98%,好转3.77%,总有效率为96.23%,且安全性高.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瘙痒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保证并提高MORA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的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摩拉生物共振法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摩拉生物共振治疗技术(MORA bioresonace therapy)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CIU)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53例CIU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MORA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的疗效满意,痊愈79.25%,显效16.98%,好转3.77%,总有效率为96.23%,且安全性高.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瘙痒护理及健康知识宣教.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能保证并提高MORA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CIU的效果.

    作者:杨素莲;陈国庆;朱国兴;区凤仙;陈海燕;陆春;赖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快捷护理方式在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急诊收入的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急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率77.4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83.90%,两组抢救满意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确诊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颖;刘艳;赵建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给予观察组实施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为73.9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瘙痒评分、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给予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红;张婷;张家隆;方海东;滕佳琪;苏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回顾总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7年2月,共计41例患者于我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生化指标变化,手术并发症等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术后骨痛、瘙痒症状、失眠、不宁腿综合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均无血肿,无声音嘶哑,术后血磷、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有助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穆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抽选74例,实施基础护理的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评定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显著(P<0.05).患儿发热、头晕、意识障碍、恶心等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伤残率为5.40%,低于对照组的29.7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增强疗效,加快恢复速度,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其便秘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成员均为临床已经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1例,常规组接受临床一般治疗及护理过程,干预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常规组排便不顺出现率较高,后组较少,P<0.05;常规组生存质量等指标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实施预防便秘措施,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大部分患者生存质量较好,且出现排便不顺利情况较少.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严红旗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观察患者的血管内径.管壁回声、管腔内回声、血流情况与血栓的位置、大小、范围、回声等.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有49条患肢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左侧血栓29例(59.18%),右侧血栓20例(40.82%).其中,股静脉血栓多,为30.61%,其次为股静脉及髂静脉,为24.49%,再次为股静脉与腘静脉,为14.29%.并且不同分期血栓的超声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夏涛;刘仕静;毛培明;杨秋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收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400例行含铂化疗患者,将行其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将两组行含铂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行含铂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含铂化疗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甲地孕酮联合5-HT3受体阻断剂治疗含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总有效率.

    作者:孙红梅;关欣;王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的为22.8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为74.39%.结论 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谭昌琼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以及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单纯的噻托溴铵治疗,联合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PEF、FEV1以及FEV1/预计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联合组患者治疗前的PEF、FEV1以及FEV1/预计值与常规组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PEF、FEV1、FEV1/预计值以及临床疗效与常规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绍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类型将全部患者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均接受常规血液检验,比较两组患者RDW、MCV、MCH、MCHC四项血液检验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RDW水平(19.6±2.6)%,MCV水平(70.6±4.2)fl,MCH(22.9±3.8)pg,MCHC(276.6±6.3)g/L,对照组患者RDW水平(12.5±1.2)%,MCV水平(68.7±3.2)fl,MCH(23.3±1.8)pg,MCHC(327.2±4.3)g/L,除MCH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能够凭借RDW、MCHC、MCV三项指标准确鉴别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在贫血诊断鉴别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廖莎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而对观察组来说,在对照组已有护理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对患者的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并根据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表的相关内容对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予以评价.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所显示的评分结果要明显高于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且比较二者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表所显示的评分结果要明显低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表评分,且比较二者的差异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和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且使用效果良好,应当积极推广和提倡.

    作者:邹燕萍;薄利雪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通过MRIDWI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且在3~12 h出现进展(NIHSS评分增加>2分)的CT阴性的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52例为本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且试验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分为3~6 h、6~9 h、9~12 h三个亚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本组29例中静脉溶栓有效27例,有效率93.10%.其中3~6 h内溶栓12例,有效12例;6~9 h溶栓9例,有效7例;9~12 h溶栓8例,有效6例.这说明佳的溶栓时间在6h内,但延长溶栓时间仍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延长静脉时间窗(3~12 h)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理想,适当的延长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能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杜大勇;陈淑媛;李元培;李珊珊;张东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5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卧床时间上与使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短,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5%,对照组为37.9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贵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参考随机双盲法的划分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6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下降log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ALT复常率方面的数据值并没有明显差异,即组间比较,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与参照组患者的25.37%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还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值得临床实践广泛应用.

    作者:尹海滨;廖晓庆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全切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的患低位直肠癌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30例患者,施行传统开腹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包含3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直肠系膜全切保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更长,手术出血量明显更少,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更短,治疗后的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系膜全切保肛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庆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后循环梗死致双侧耳聋1例报告

    患者青年男性,因突发双侧听力下降伴头晕、耳鸣11 h收入耳鼻喉科.经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为双侧小脑脑干梗死转入神经内科,DAS检查结果为左侧椎动脉夹层,但患者无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于首诊于耳鼻喉科的耳聋、眩晕患者,即使既往无血管病基础,也应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防误诊漏诊.

    作者:马海蓉;蔡秋芳;盛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展开研究,随机将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遵医嘱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缓解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且观察组遵医嘱比例(89.29%)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有效提升患儿的遵医嘱行为及临床效果,对降低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莉莉;文佳丽;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化与临床应用

    目的 实施腹部磁共振扫描规范化技术方案,分析临床应用后获得图像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Signa HDe 1.5T磁共振设备,8通道体线圈,呼吸门控.选择2015年1月1日作为时间节点,对此后开展的腹部磁共振检查实施规范化扫描,随机选取其中的30例作为A组(研究组),2014年未实施规范化扫描病例随机选取3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图像质量比较分析.结果 对两组数据使用NPa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检验,两者间空间分辨率、均匀度、伪影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对比度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规范化扫描后获得的图像质量对比度明显优于对准组.结论 腹部磁共振检查技术规范化可优化图像质量,尤其图像的对比度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同时灵活应用针对病变需要的扫描序列和扫描定位方法,方能对病变显示、明确诊断提供大帮助.

    作者:吴卉卉;冯克;高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