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分析

张红梅;杜大勇;陈淑媛;李元培;李珊珊;张东菊

关键词:脑梗死, 静脉溶栓, 间窗
摘要:目的 探讨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通过MRIDWI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且在3~12 h出现进展(NIHSS评分增加>2分)的CT阴性的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52例为本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且试验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分为3~6 h、6~9 h、9~12 h三个亚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本组29例中静脉溶栓有效27例,有效率93.10%.其中3~6 h内溶栓12例,有效12例;6~9 h溶栓9例,有效7例;9~12 h溶栓8例,有效6例.这说明佳的溶栓时间在6h内,但延长溶栓时间仍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延长静脉时间窗(3~12 h)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理想,适当的延长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能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健康知识合格率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1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作者:赵荣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后循环梗死致双侧耳聋1例报告

    患者青年男性,因突发双侧听力下降伴头晕、耳鸣11 h收入耳鼻喉科.经核磁共振检查明确为双侧小脑脑干梗死转入神经内科,DAS检查结果为左侧椎动脉夹层,但患者无血管病危险因素.对于首诊于耳鼻喉科的耳聋、眩晕患者,即使既往无血管病基础,也应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防误诊漏诊.

    作者:马海蓉;蔡秋芳;盛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的PCI治疗对STEMI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急诊行PCI的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行梗死相关动脉PCI治疗,研究组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后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再灌注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变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0h,研究组患者LVEF及BNP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LVEF水平为(52.2±12.8)%,优于对照组(48.5±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及支架置入,能促进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ST段回落,可以大程度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提高再灌注水平,改善心肌重塑,从而改善心肌功能.

    作者:钟耀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牛皮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牛皮癣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60例牛皮癣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别护理同等周期,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为96.67%,护理满意度96.6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为80.00%,护理满意度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牛皮癣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能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时一种新型的抗早孕激素,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临床可作为非处方预防早孕的药物.米非司酮的疗效与常规的黄体酮对比,其疗效更为显著,具有较强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且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性也较高,在妊娠期的各个阶段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其引产效果良好.此外,该药物无雄性激素、抗雌性激素的生物活性,临床服用剂量合理,不会影响皮质醇水平,临床应用更为安全.随着不断的研究,米非司酮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秀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探究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行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的患儿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A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入院时和行介入术前患儿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两组手术均成功,P>0.05;B组术后并发症少于A组,P<0.05;入院时两组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相似,P>0.05;行介入术前B组相较于A组烦躁、抗拒等心理状态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患儿围术期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紧张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肝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1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和满意度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合理饮食、情绪调节、规范用药等遵医嘱行为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学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4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2011年12月~2012年7月前8个月和2012年8月~2013年3月后8个月28 d病死率的变化情况,对感染性休克先给予西医扩容后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后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28 d死亡率44.00%,低于前期61.50%(P<0.05).结论 根据休克时出现的不同临床状况而制定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优于用单一证型统括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作者:徐圣君;钟家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乳酸依沙吖啶配伍口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乳酸依沙吖啶对终止妊娠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妊娠产妇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治疗)与研究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妊娠产妇40例.对两组妊娠产妇的引产指标状况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宫缩时间和胎儿娩出时间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依沙吖啶配伍口服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施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是否为ST段抬高型分为STEMI组87例和NSTEMI组33例,分析破裂QRS、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在STEMI以及NSTEMI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发生率、阴性/阳性预测值.结果 病理性Q波与破裂QRS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比较(P>0.05);破裂Q波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P<0.05),破裂QRS波合并病理Q波的敏感性高于破裂QRS波者,但两则在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方面比较(P>0.05).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在侧壁及前臂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与破裂QRS波者和病理性Q波者比较(P<0.05);三者在下壁的敏感性比较(P>0.05);三者在前臂、下壁、侧壁的特异性比较(P>0.05).结论 破裂QRS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赖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在毛细支气管炎中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的疗效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55例,采用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为55例,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同时对两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63%),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时采用氧动力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雾化吸入都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氧动力雾化吸入具备着疗程短、见效快的优势特点,加上综合护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治疗效果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运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13日~2016年7月13日我院收治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为腹主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3例患者表现为血管瘤样扩张,MIP、VR图像显示有4例患者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真腔变窄,5例表现为剥离肉膜瓣影.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显示其夹层及周围血管病变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张郎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肾病科76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强的松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 治疗4 w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缓解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并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的患儿,对所有患儿进行分类,纳入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气胸预防及综合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气胸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的患儿实施气胸预防及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气胸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裕萍;刘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抽选74例,实施基础护理的患儿37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的患儿37例作为观察组,评定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显著(P<0.05).患儿发热、头晕、意识障碍、恶心等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伤残率为5.40%,低于对照组的29.7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增强疗效,加快恢复速度,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简述中药外用制剂展筋散

    中药散剂是中医临床应用于治疗患者的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展筋散在治疗肌肉酸痛、关节强直、劳伤宿疾等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简要介绍了七珠展筋散和我院展筋散的方剂组成和方剂解析,阐述了展筋散的制备和临床使用手法,后还就展筋散的不足做出了展望.

    作者:刘敏;何艺辉;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自助诊疗卡信息系统在门诊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 了解自助诊疗卡在推广现状,对比自助诊疗卡与现场挂号的效果,以完善自助诊疗卡功能,提高持卡就医人数.方法 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6年1~6月的挂号数据分析,广州星海数字传媒金卡有限公司提供2016年1月1日~6月30日的挂号人数及开卡人数;从HIS系统导出2016年1月1日~6月30日的就诊人数作为对比.门诊部分别调查100位使用诊疗卡和现场人工挂号患者关于挂号时长、满意度等方面内容,作为参考对比.结果 使用诊疗卡挂号用时1.23 min,患者满意度平均分91.76分;现场挂号用时13.21 min,患者满意度平均分73.75分,P<0.05,证明满意度分值与等待时间长短有关.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的宣传,提高诊疗卡使用便捷度,在自助机器上完善各项就诊环节.

    作者:林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内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通过MRIDWI确诊为后循环脑梗死且在3~12 h出现进展(NIHSS评分增加>2分)的CT阴性的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52例为本研究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且试验组根据溶栓开始时间分为3~6 h、6~9 h、9~12 h三个亚组,给予rt-PA溶栓治疗,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Bathel指数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本组29例中静脉溶栓有效27例,有效率93.10%.其中3~6 h内溶栓12例,有效12例;6~9 h溶栓9例,有效7例;9~12 h溶栓8例,有效6例.这说明佳的溶栓时间在6h内,但延长溶栓时间仍有一定的疗效.结论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延长静脉时间窗(3~12 h)进行溶栓治疗效果理想,适当的延长rt-PA静脉溶栓时间窗能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杜大勇;陈淑媛;李元培;李珊珊;张东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人体解剖学的涉及面广,专业名词比较多,知识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会因为无法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而逐渐对其失去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具体案例进行结合,利用案例分析解剖学相关知识,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及其应用.文章在简单介绍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基础上,对案例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作者:和振典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至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式展开带教.结果 观察组护士对患者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等方面能力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对学习的兴趣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大,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用于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佳,可帮助学护士提高整体学习质量以及综合能力,对快速提高其护理水平有促进作用.

    作者:玄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