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评析

孟宪普

关键词: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 奥扎格雷钠, 脑血栓
摘要:目的 评析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9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92例脑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黏附率、总胆固醇以及血细胞比容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脑血栓形成的患者采取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钠联合奥扎格雷钠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光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用药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职业技能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采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1年后研究组PANSS和SD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职业技能训练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

    作者:鲍永伟;张越;王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丙种球蛋白对支原体肺炎辅助治疗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对支原体肺炎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10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1.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退烧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丙种球蛋白对支原体肺炎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了患儿的临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欧阳景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在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在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6例胎盘植入患者于剖宫产术前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进行术前宣教,使患者充分了解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技术的优点及并发症,术中及术后给予严密观察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术前宣教,患者充分认识到剖宫产的风险,对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所能起到的效果充满信心.16例胎盘植入患者行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术后再行剖宫产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胎盘植入患者行预置髂内动脉球囊术后再行剖宫产术,可有效预防大出血,保留了患者子宫,保证了母婴安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通过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艺轩;郭路;张辉;叶朝;张菁;刘艳;毕媛;张雪梅;陈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使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进而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郝玉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保守疗法,而试验组57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优良率为96.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w、治疗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优良率,明显缓解疼痛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肖贤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通络化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络化痰汤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1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通络化痰汤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4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通络化痰汤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齐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对45例患者使用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进行治疗;对照组:对其余45例患者单独使用奥硝唑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5.56%,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的总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硝唑联合头孢地尼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泳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治进展

    胆囊息肉也可以称为胆囊黏膜病变,具有局限性与隆起性特征,该疾病为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胆囊病变,可将胆囊息肉分为两大类;非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胆囊息肉患者由于临床特征不明显,导致延误率较高,严重时可诱发胆囊癌.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和技术不断发展,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治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本文中对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苑维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60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观察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常见病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减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利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Folley尿管水囊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Folley尿管水囊应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具有引产指征Bishop<6分的孕妇,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放置Folley尿管水囊引产,对照组单用静滴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引产的有效率、分娩方式、总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高、宫颈成熟率高、总产程短、产后出血少(P<0.05).结论 Folley尿管水囊引产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仙;武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入医院的SAH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脑CT灌注成像时联合应用脑电图(EEG)对SAH患者进行检测,对照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观察并记录MTT、TTP、CBF、CBV、痫样发作例数和脑血管痉挛(CVS)例数.结果 CVS组MTT和TTP均高于nCVS组,CBF和CBV组均低于nC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痫样发作例数和脑血管痉挛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图联合脑CT灌注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淇民;王业忠;刘祺;姬云翔;代林志;董江涛;赵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共40例,对患者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肾脏表现(蛋白尿、肾脏受累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低等)、肺脏表现(肺脏受累、咳嗽咳痰等)和非特异性表现(消化道受累、体重下降和乏力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显示为MPO-ANCA阳性的有37例,占92.50%,血沉增快35例,占87.50%,血红蛋白降低33例,占82.50%,其余常见的结果还包括hsCRP增高、血肌酐增高、白蛋白<30 g/L、白细胞增多等;40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诱导治疗,其中33例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7例患者死亡.随访一年,死亡11例,共死亡患者18例,死亡率为45.00%.结论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肾脏表现、肺脏表现和消化道受累、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死亡率高,预后较差.

    作者:张凤霞;徐瑞权;汤显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癌目前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成为晚期,仅有的化疗只能以缓解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终点,多数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多不超过1年.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生物学理论的认知不断深入,可以根据各种分子标志物表达的不同将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子表型分类,并以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驱动性基因为靶点,研发新的靶向药物,针对性的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已改善了无数患者的临床疗效.目前已发现的这些肺癌靶点包括EGFR,KRAS,HER2,PIK3CA,BRAF,MET基因突变和ALK,ROS1和RET基因重排等,基于上述靶点的靶向药物很多已进入临床使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期待更多的靶点被发现及靶向药物的开发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郁云龙;温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F18-FDG PET/CT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F18-FDG PET/CT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高度怀疑直肠恶性肿瘤的患者,行F18-FDG PET/CT检查,部分患者行CT增强及2 h后的延迟扫描,筛选出检查后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259例,并将所得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判断PET/CT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直肠条状高代谢PET/CT诊断阳性准确率为83.52%;常规扫描后,结合餐后2 h后行局部延迟扫描,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0.11%.直肠局限性结节状高代谢灶PET/CT诊断阳性准确率为91.03%;直肠灌水并CT增强加PET延迟扫描后,准确率提高至96.79%.F18-FDG PET/CT阴性显像12例,阴性显像率为4.63%.结论 F18-FDG PET/CT直肠癌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如能恰当运用延迟扫描、直肠灌水及CT增强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孟威;郭晓君;肖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而且患病频率极高,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本文旨在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形成原因,以及针对细菌性阴道病的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研究当今社会关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进展,进一步提高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水平和能力.

    作者:赵树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选取病例,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挑选80例纳入到研讨领域中,并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和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杀灭结核杆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芳;王印伟;董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职业粉尘暴露相关PAP 1例并文献复习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类呼吸系统罕见疾病,以肺泡腔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组分沉积为主要特征.职业粉尘暴露相关的PAP报道较少,预后差.本文将结合1例病例,分别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

    作者:杨立春;贺航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现状分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中不正常凝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处理,可导致肺栓塞死亡,后果严重.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骨科方面,未有统一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标准,本文主要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诊断、预防及护理现状入手,阐述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护理以及其预防的应用情况,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何静;韦靖;梁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男性HPV感染与女性外阴和宫颈HPV感染的相关研究

    目的 男性HPV感染与女性外阴和宫颈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对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和男性HPV潜伏感染患者的性伴进行外阴和宫颈的HPV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尖锐湿疣组和潜伏感染组性伴的感染率及外阴和宫颈HPV感染有无相关性.结果 尖锐湿疣组其性伴HPV的感染率高于潜伏感染组(P<0.001);尖锐湿疣组性伴外阴和宫颈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 0.108),潜伏感染组性伴宫颈感染HPV的概率高于外阴(P=0.034);尖锐湿疣组性伴外阴HPV感染率高于潜伏感染组(P=0.020),两组性伴宫颈HP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919).结论 男性患尖锐湿疣则其性伴感染HPV的概率大大增加,其性伴宫颈和外阴感染HPV的概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在进行宫颈HPV检测的同时,应该对外阴进行HPV的检测,这样更全面.潜伏感染HPV的男性患者其性伴宫颈感染率相对更高,说明对于潜伏感染患者其性伴宫颈HPV的检查更有意义.

    作者:徐敏;乔亮;田润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