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苏州市空巢老人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

张玲;徐勇;聂宏伟;孙延祯;吴燕

关键词:空巢老人, 日常生活活动, 健康期望寿命
摘要:目的 了解空巢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状况及健康期望寿命.方法 在苏州市城区对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并计算不同特征的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ALE).结果 苏州市空巢老人的ADL丧失率为10.7%.60~64岁组的ALE为21.54岁,ALE占期望寿命(LE)的比例为82.4%,随着年龄的增加,ALE逐渐降低,ALE/LE的比值也逐渐降低.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居住方式不同的空巢老人的ALE也略有差异.结论 苏州市空巢老人的健康期望寿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特征老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不同.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具有免疫增强活性红树林真菌的分离及菌株WC1024的鉴定

    目的 对采自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的土壤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对其发酵液进行免疫增强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5.8S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24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真菌104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株5株.其中菌株WC1024发酵液粗提物可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WC1024为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结论 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海水马丁培养基用于海洋真菌的分类培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首次鉴定发现1株具有显著免疫增强活性的疣孢青霉.

    作者:牛莉娜;林英姿;裴华;饶朗毓;吕刚;王英;陈锦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卡泊芬净治疗超高龄真菌性肺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泊芬净治疗超高龄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超高龄真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照组同时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5 mg/kg+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避光,lh滴完,每日1次,连用7d.观察组同进给予卡泊芬净70 mg/m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观察两组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及上述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 痊愈率观察组53.33%,对照组3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超高龄真菌性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较快减轻发热、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作者:周凌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临床检验人员手卫生现况及预防措施

    目的 了解医院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做好预防检验人员被感染,保障医疗安全达到双向防护的目的.方法 问卷调查、现场监督、医务人员手卫生学监测.结果 整改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仅为21.67%,手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64.76%,整改后,依从性上升为70%,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93.22%.结论 采用不同形式进行手卫生的宣传,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了解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提高防范意识,养成在医疗活动中自觉洗手或手消毒剂擦手的良好习惯,对去除手上暂住细菌和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毅;杨文才;张岚;龙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穴位埋线结合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太冲穴、肝俞穴、血压点穴同时进行埋线,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月)后动态血压情况、血压昼夜节律、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晚平均舒张压、夜晚平均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均>10%,但组间比较,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③两组证候疗效经Ridit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两组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减少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降低血压疗效相当,但穴位埋线结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更能有效减轻或去除眩晕、头痛、急躁易怒等各项临床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界;李明秀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天津市性病门诊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性病门诊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对象艾滋病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到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开展PITG工作,收集相关信息进行行为学及血清学分析.结果 6 205人次接受了咨询检测,其中以已婚中青年男性为主.监测对象中有63.98% (3 970/6 205)承认在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伴,5.46% (212/3 886)男性对象近3个月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的感染率分别为28.11% (1 744/6 205)、8.04% (499/6 205)、5.95% (369/6 205)、4.25% (264/6205)、0.77% (48/6 2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病门诊就诊者性病的患病率受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非婚性接触、吸毒的影响(P<0.05).HIV阳性检出率为0.61% (38/6205),性病病人HI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性病病人(x2=15.557,P<0.001).结论 在性病门诊开展PITC工作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有效途径,是艾滋病防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柏建芸;王欣;郭燕;夏建晖;程绍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与年龄关系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发生情况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问卷和临床检查对12 085例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疾病进行调查.结果 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6.86%.在3 246例患者中,患乳腺增生的比例高,为73.91%,其次为乳腺肿块、乳腺肿瘤.55~59岁年龄组乳腺增生、乳腺肿块的发生率低于35~45、45~55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疾病好发于55岁以下的妇女,主要为乳腺增生和乳腺肿块,其发生和年龄有关.

    作者:李晓萍;周敏茹;许志华;郭淑玲;韦文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农村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农村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广西横县农村地区157例艾滋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服药依从性好者占64.3%,漏服药的主要原因为忘记和工作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壮族患者依从性较低,而常有服药不良反应的、常参加关爱机构活动的患者、医务人员服务治疗水平高的,则依从性高.结论 横县农村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不高,受诸多因素影响.

    作者:梁飞立;招忠满;邓梅花;何艳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山东省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首批项目县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和安全套使用状况,并分析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取项目县的女性性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面谈问卷调查获取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安全套使用因素.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此有关的因素,由SPSS15.0软件完成.结果 本次共调查1 157例,平均年龄为(24.58±5.08)岁,以初中文化程度、未婚女性为主,调查对象全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1.94%,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2.74%,明显高于与固定性伴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67.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其他因素作用后,发现牡丹区和平度市安全套使用率低;在其他因素分析中发现低年龄组(≤20岁和21~25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同伴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材料接受率高可以促进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仍需针对年龄、艾滋病知识水平、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和同伴教育等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康殿民;李建卓;朱晓艳;陶小润;廖玫珍;张娜;郑薇;于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惊恐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

    惊恐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是以认知历程处理焦虑障碍的研究方法,其过程包括恐慌教育、认知重建、呼吸控制、内在感知暴露治疗等,接受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疗效能得到更为持久的巩固,且在个人或团体中都可以获得有效地应用.

    作者:喻瑶;余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单发胆囊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单发胆囊胆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单发胆囊结石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起效时间、结石排出时间、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率观察组57.50%,对照组4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50%,对照组8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 28.28±10.26)d、(7.42±3.22)d、(12.64±7.38)d、(45.56±14.74)d,对照组分别为(41.24±11.23)d、(13.67±4.30)d、(18.54±8.68)d、(62.35±15.72)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片治疗单发胆囊结石症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起效时间、治疗时间、结石排出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袁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郑州市上街区2508例公务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上街区公务员的健康情况.方法 对参与体检的2 508例公务员的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体检者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70岁后又有显著降低(P< 0.01); 50岁以前男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女性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40岁达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l);女性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到60岁达峰值;体检者血糖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1),60岁以前男性血糖显著高于女性(P<0.01).结论 男性在50岁以前,女性在50~60岁之间血脂水平较高,血糖水平随年龄不断升高,应注意保健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张跃文;时莉锋;禹桂菊;徐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烟台地区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烟台地区人群血清中戊型肝炎感染情况,为制定戊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检测2 028名烟台市民的血清抗HEV-IgG,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 人群抗-HEV IgG总阳性率为25.10%,其中女性感染率为22.87%,低于男性感染率27.52%,随着年龄增长,抗HEV-IgG阳性率逐渐增高.50~60岁达到高,以农民的感染率高,达到38.12%,其次为餐饮业为28.21%.结论 年龄、性别、地区分别是影响戊肝抗体阳性率的因素.

    作者:王曰雷;姜梅;宫连凤;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1月某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21.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肖本萍;雷雄;秦章禄;荣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手部整合管理对人体内植入物感染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参加手术人员实施手部整合管理后,对人体植入物手术感染的影响.方法 自2009年元月起对手术医护人员实施以手术间内实行手消毒剂干洗手法、外科手消毒揉搓、无触式戴无菌手套方法及戴双层手套等为主要措施的规范化手部整合管理.结果 通过对参加手术人员手部进行整合管理方法后,手术人员的手部清洁消毒合格率和洗手依从性得到提高,人体植入物感染术后发生率明显降低(x2=11.1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的手部整合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消毒隔离质量,减少外源性接触感染,对降低人体植入物手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月琼;许琍文;熊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LA)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81例,其中41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4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A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以上各指标和OA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治疗效果优于OA组.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阑尾炎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马博;杨旭;任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血管病并发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脑血管病并发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因素,讨论相关干预方案.方法 选择240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与血管性痴呆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较长的病程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合并症是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因素.平衡膳食、胆碱酯酶拮抗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风险较大,且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合并症可增加发病风险.早期针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积极治疗脑血管病变,是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关键措施.

    作者:滕艳萍;刘莹;毕鹏祥;马峰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武进区2001~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控制麻疹流行的策略,为2012年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武进区2001~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武进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 723例,2005年发病率39.44/10万,达20年来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4~5月,其他季节时有麻疹暴发;麻疹病例的年龄分布呈“双向移位”现象,<2岁儿童和≥20岁成人麻疹病例合计占总病例数68.13%;未免疫的占85.72% (1 477/1 723);麻疹抗体总阳性率93.11%,但0岁组只有62.00%.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加强儿童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及补种工作,提高监测水平和质量是防控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洪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对生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共检测9项生化学指标.结果 采血后标本放置2h,Glu、TBIL、AL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TP和AS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3h,Glu、TBIL、ALT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TP、Alb、Cr和AST与采血后1h结果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同一个血液样本在放置一定时间后,血液检测结果都会有差异.因此,血液样本在采集后应当及时送检,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金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

    目的 调查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儿童重症手足口病80例,取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用K-B法检测42株病原菌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出的42株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0.1%)、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26.2%)、鲍曼不动杆菌(21.4%).结论 重症手足口合并VAP致病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手足口并发VAP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单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手足口并发VAP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耿蓉娜;温婵;孙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卡巴胆碱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对MODS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入组0h、用药后24h、48 h、72 h、d7或死亡前取血行血浆内毒素、血D-乳酸的测定.临床动态监测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胀、排便、肠管积气、积液情况,以在上述各时点评定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卡巴胆碱治疗组与莫沙必利治疗组相比,血浆D-乳酸、内毒素及胃肠功能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卡巴胆碱能有效改善MODS病人肠道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

    作者:程爱斌;陈辉;刁增利;王瑞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