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与不同血压水平的相关性

奚雪梅;吴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 血压,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与不同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2型糠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200例,根据收缩压分为> 140 mm Hg、≤140 mm Hg、≤130 mm Hg、≤120mm Hg4组,分析2型糠尿病合并高血压4组患者1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结果 收缩压>140 mm Hg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显著高于收缩压≤140 mm Hg、≤130mmHg、≤120mm Hg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收缩压≤140 mm Hg、≤130 mm Hg、≤120mmHg时,3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压≤140mm Hg更可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副作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姑息治疗.3例患者进行随访,1例患者死于胰腺癌,余2例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特殊类型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患者预后差异较大.

    作者:范合璋;田伯乐;魏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

    目的 对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7年1月~2011年10月这段时间里采用MRI对手腕部进行扫描的临床患者病例108例,在1周之后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反应蛋白、血沉等观察指标进行分组,采用Mann-Whimey方法对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接受检查的108名患者中有73例符合RA标准,约占67.59%;对于CRp阳/阴性组、早期/中晚期RA组以及ESR阳/阴性组间的骨侵蚀评分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CP阳/阴性组之间的骨侵蚀评分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定量分析能够对为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对其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王颖芳;朱小春;杜红卫;吴红华;蔡晓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变化及螺旋CT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糖测定及螺旋CT检查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86例在某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d1、d3、d5、d7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血糖.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根据结果分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4例及胰腺无坏死组64例、胰腺坏死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与MAP组的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SAP组中显著高于MAP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胰腺坏死组中显著高于胰腺无坏死组(P<0.05).结论 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结合血糖的测定、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KAP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情况,为学校乃至社会更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护理专业一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KAP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效果明显(P< 0.05).健康教育后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对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过连续、动态和多种形式的专业健康教育后,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经和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掌握,对ADIS患者的态度改善,对以后从事该类病人的护理工作意愿逐步增强.但三年级经健康教育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甚至歧视的态度依旧不容乐观.

    作者:孙运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血脂和血压状态的影响,了解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进行保守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人且患者的血脂异常作为病例组,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测量患者锻炼前后的血压和锻炼前后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太极拳组患者进行锻炼后血压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锻炼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太极拳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经过锻炼后与锻炼前指标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极拳运动能明显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缓解高血压进展;同时,进行太极拳锻炼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对患者身体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靳振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近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某校近5年(即2007级-2011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校近5年共计7 49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该校近5年各级新生排名前15位的心理问题高度一致;近5年该校新生自杀意念呈下降趋势;近5年各级新生在SCL-90中10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近3年(即2009级~2011级)新生自觉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对心理咨询需求度更高;新生实际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比例与咨询需求之间有较大落差.结论 该校近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大学新生对心理辅导需求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者:陈喆;胡莹;杨曦;唐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9月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术后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微创的.

    作者:陈利平;叶辉;李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8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检出情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8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检出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并统计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患病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有关.结论 加强高血压高发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控制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徐宾;时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 选取近5年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Neer类型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30例患者行锁定板内固定术,22例患者行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术,8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ASES评分稍低(P>0.05).结论 加压锁定钢板可用于移位相对较小的Neer二、三部分骨折.对于移位较大的三、四部分骨折应该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而人工肱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不易行内固定术的患者.

    作者:王奉雷;尚宪平;马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大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 PV)感染的认知情况.方法 以南华大学2005~2008级非生命科学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个学院;2009年3月9日~11日组织2 380名学生填写HPV感染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统计2293份有效问卷的基本信息、HPV认知与知晓情况及对HPV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 在2 293名大学生中,436名(19.14%)大学生听说过HPV,且大多数学生(62.65%)是通过公共媒体(电视、杂志、电台广播)获得HPV知识;四年级学生(30%)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年级(P<0.01).在听说过HPV感染的学生中,对HPV感染知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HPV可引起宫颈癌、阴茎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75%),HPV感染引起尖锐湿疣(66.97%),感染HPV后可以没有症状(61.93%),HPV与性传播性疾病有关(46.10%),HPV可以通过皮肤接触传播(37.16%).1 783名(77.76%)学生愿意接受更多有关HPV感染的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HPV感染的认知程度偏低,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HPV感染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艺;刘玉环;刘智华;王蓉;陈丽玲;万艳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某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6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随机均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2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有着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乐山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乐山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趋势及其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按照《四川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乐山市23所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缺陷进行监测,由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汇总上报.结果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9.81%,5年来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历经波峰后稳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20岁及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率明显增高;男性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乐山市出生缺陷前6位是多指/趾、小耳/无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并腭裂、唇裂、尿道下裂;产前诊断率12.26%;出生缺陷发生与遗传及孕前产前监测有一定关联.结论 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增强“三级预防”体系功能,重视婚前孕前检查与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置,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改善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做好室间质评 提高检测水平

    目的 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某科室的检测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努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对某科室2007~2010年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和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血型准确率100%,失分多的是ALT,其次是抗-HIV、HBsAg和抗-HCV.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室间质量评价HBsAg、抗-HCV、抗-TP、抗-HIV各有一次失分.结论 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加强责任心,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质量好的试剂,才能在室间质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孙家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喀什地区小儿泌尿系结石危险因素的调查

    目的 研究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小儿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维吾尔族小儿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民族、性别、年龄和居住地进行配比,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共有12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但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6个,母亲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2.385,95%CI:1.401~4.061)、饮用生水(OR=9.160,95%CI:3.354~25.015)、日饮水量少(OR=3.263,95%CI:1.605~6.332)、多食甜食(OR=8.945, 95%CI:3.062~26.133)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多食蔬菜(OR=0.154,95%CI:0.053~0.450)、夏季暴露日照时间<2h/日(OR=0.344,95%CI:0.224~0.526)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小儿泌尿系结石发病受饮食生活习惯、家庭状况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作者:何海艳;林素兰;王梅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网络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对大学生影响尤其严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长期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增进父母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加强学校管理,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作者:聂岚;罗霞;代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我院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客观分析我院模拟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临床技能中心利用率不高,模拟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以及缺少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模拟教学管理团队,规范教学流程和建立评估体系等对策.

    作者:马雪;孙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组织微阵列技术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组织微阵列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并行性、大规模、快速准确的基因、蛋白质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可分别在基因、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组织微阵列的原理、制作方法,在医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筛选、运动基因选材、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环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污染和分布状况,为生活饮用水安全性预警提供决策依据,为自来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太湖水体中设置15个采样点,2009年7月~2010年6月期间每月采集一次样品,采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各样品中MC-LR的浓度情况.结果 太湖水体中MC-LR浓度高峰出现在10月份,枯水期浓度显著高于丰水期.此外,太湖北部和西部水体中MC-LR的污染状况较东部、南部以及中部严重.结论 太湖水体已受到MC-LR的污染且污染程度存在时间和地域差异,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改善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和加强枯水期水质监测.

    作者:丁新良;何恩奇;钮伟民;周伟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郑州大学新生对正畸治疗客观需要和主观需求的调查

    目的 对郑州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客观正畸治疗需要和自身正畸治疗需要的意识进行调查.方法 对郑州大学5119名新生发放问卷,要求填写相关调查项目并进行口腔正畸临床检查,以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中的牙齿健康部分(,DHC)作为客观正畸治疗需要的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他们对正畸治疗需要的意识.结果 23.0%的人轻度需要正畸治疗,40.9%的人中度需要正畸治疗,30.8%的人明显需要正畸治疗,4.3%的人非常需要正畸治疗.但25.9%的学生同意或正在矫正,仅11.7%的学生清楚错聆不利于健康.结论 郑州大学学生错牙畸形率较高,矫正意识较低.

    作者:杨建浩;李亚静;吕宝辉;张月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拉米夫定治疗后乙肝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某院收治的128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给予除拉米夫定以外的其他综合治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耐药基因180位点和204位点突变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各模式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 长时间服用拉米夫定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而且基因突变阳性率与服药时间成正比,用药时间越长发生突变阳性率越高.通过YMDD变异株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指导临床正确用药.

    作者:刘彦轩;郭盛菊;贾安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