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近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陈喆;胡莹;杨曦;唐莉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某校近5年(即2007级-2011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校近5年共计7 49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该校近5年各级新生排名前15位的心理问题高度一致;近5年该校新生自杀意念呈下降趋势;近5年各级新生在SCL-90中10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近3年(即2009级~2011级)新生自觉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对心理咨询需求度更高;新生实际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比例与咨询需求之间有较大落差.结论 该校近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大学新生对心理辅导需求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地区人体附红细胞体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附红细胞体(附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血涂片镜检的方法检测南昌地区的不同人群764人.结果 南昌地区人群附红体总感染率为8.25%,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0.05).年龄组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职业人群中,农牧渔民、学生、城区企事业单位3种职业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3,P<0.01).附红体感染率与人体健康状况有关,患有肺部疾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 南昌地区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职业分布差异和与健康状况相关等特点.

    作者:文海蓉;熊丽;吴景文;夏文;涂正波;吴玉铮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和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986例(1746眼)根据屈光度分为:Ⅰ组:-1.5~-2.75D 275例(531眼),Ⅱ组:-3.0~-5.75D 330例(580眼),Ⅲ组:-6.0~-9.75D 285例(467眼),Ⅳ组:-10.0~-20D 96例(168眼).应用LASIK术式矫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可预测性好,术后1周眼压稳定,4周屈光度稳定,术中主要并发症瓣偏中心,严重并发症是碎瓣.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层间异物,屈光回退.生成鼻上方角膜瓣,可减少干眼症的发生.结论 应用LASIK矫治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预防和处理各种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梁珊烨;赵普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CIN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7例.单缝手术组行LEEP术,联合治疗组在术后次月月经干净后使用保妇康栓,连用6d.将两组切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阴道镜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77.6%.联合治疗组的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狭窄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是治疗CIN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后排液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肺癌易感性与4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4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209例肺癌患者为病例组,25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Ⅰ相代谢酶基因细胞色素P450 1A1 (CYP1A1),Ⅱ相代谢酶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M1 (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1 (GSTT1)及环氧化物水化酶(mEH)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CYP1A1基因Ⅱe462Val位点纯和突变型、GSTM1缺失型、mEH基因Tyr113His位点纯和突变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3种变异基因型携带者与野生型携带者相比发生肺癌危险度分别为1.968倍(OR=1.968,95%CI 1.197~3.236)、1.775倍(OR=1.775,95%CI1.226~2.568)、1.983倍(OR=1.983,95%CI 1.260~3.121).CYP1A1基因Msp1位点、GSTT1及mEH基因His139Arg位点多态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CYP1A1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GSTM1缺失型、CYP1A1 Ile462Val突变基因型与mEH Tyr113His突变基因型之间在肺癌的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这两种联合基因型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度分别为4.86、3.27 (P< 0.05).结论 代谢酶基因变异及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肺癌患癌危险度增高有关,其在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娜;周舫;吴拥军;周晓蕾;吴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组织微阵列技术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组织微阵列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并行性、大规模、快速准确的基因、蛋白质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可分别在基因、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组织微阵列的原理、制作方法,在医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筛选、运动基因选材、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张家港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为乙肝防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张家港市随机整群抽取20个村(社区)的常住人口共50 886人,开展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乙肝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结果 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5.15%,抗-HBs阳性率为52.69%.各地区间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5.72%和4.68%,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1.56%和53.62%,两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间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25 ~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较高.有明确免疫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免疫或免疫不详人群,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免疫或免疫不详人群.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应进一步加强对25~59岁组青壮年人群的乙肝干预措施.

    作者:陈海明;黄莉芳;杜国明;邱海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我院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客观分析我院模拟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临床技能中心利用率不高,模拟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以及缺少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模拟教学管理团队,规范教学流程和建立评估体系等对策.

    作者:马雪;孙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甲状腺功能在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病变情况、血糖、尿微量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TSH、UAER、hs-CRP水平、收缩压均高于糖尿病组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并发心血管病,75.0%患者并发肾病;而单纯糖尿病组患者,11.8%并发心血管病,43.6%并发肾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并亚临床甲减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所以,在糖尿病人群中积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对预防和延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永强;薛玲;别明江;李晓军;陈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预处理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35例,先口服米非司酮150 mg,每日2次,共2d,d3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5例,予抗生素止血药,d3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34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7.1%,1例因手术中输卵管撕裂而行切除.对照组17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48.6%,另18例均因输卵管病灶处渗血不止而行切除.实验组较对照组保守性手术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预处理后再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好,保留输卵管成功率高,能有效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洪静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5 409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0.04%.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年龄段为0~5岁,占92.35%,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48.1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30.42%.结论 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且2010年EV71的比例有所上升,Cox A16的比例有所下降.

    作者:张莉;李锡太;贾蕾;曲梅;黎新宇;李洁;吴晓娜;李爽;刘白薇;黄芳;王全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作用的探讨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 1-3) -β-D葡聚糖对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作用及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7~2011.1入住某院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血浆(1-3) -β-D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方法加以对比,同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例临床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66.0%,真菌培养阳性率为42.0%,血浆(1-3) -β-D葡聚糖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x2=18.89,P< 0.05).对38例临床诊断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4.8岁,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肾功能疾病10例,恶性血液疾病10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其他疾病8例),1/例患者使用激素,7例使用免疫抑制剂,38例患者均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头孢二、三代及喹诺酮类为主,且使用时间较长,其中32例具有肺影像学的改变.结论 血浆( 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比真菌培养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应深部真菌的早期感染,可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与患者的高龄、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以及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有关,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保勇;喻华;曾小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浆APN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对男性高血压病(HBP)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80例因胸闷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术的男性HBP患者,按临床诊断分组,20例单纯HBP患者,HBP合并ACS患者38例,合并AMI患者20例,合并UAP患者18例;合并SAP患者22例.检测各受试对象的血浆APN水平.结果 HBP合并CHD组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BP组(P<0.05);HBP合并ACS组血浆APN水平与HBP合并SAP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BP合并AMI组血浆APN水平低于HBP合并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APN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预测此类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性.

    作者:方小丽;何妍;林劲;王圣;林慕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MMP-2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密切,是肿瘤的特征性指标.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慧芳;彭海平;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血脂和血压状态的影响,了解太极拳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某院进行保守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人且患者的血脂异常作为病例组,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测量患者锻炼前后的血压和锻炼前后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太极拳组患者进行锻炼后血压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锻炼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太极拳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经过锻炼后与锻炼前指标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极拳运动能明显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缓解高血压进展;同时,进行太极拳锻炼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对患者身体产生积极的作用.

    作者:靳振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柳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卫生、公安、社区三方面组成的“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以提高社区戒毒与美沙酮治疗工作的效果.方法 通过社区参与禁毒和防艾,以及同卫生和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对吸毒人群面对面帮教的教育方式并对其督导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率由2008年的71.25%上升到2010年的87.13%,服药人员艾滋病感染率由2008年13.17%下降到2010年的4.04%,服药人员全部签署了《社区戒毒协议》,极大地推进了柳州市社区戒毒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开展.结论 采用“三位一体”社区综合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海洛因的使用及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白玉;张英霞;俸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研究组(90例)和利培酮对照组(90例)进行治疗8周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经8周治疗,180例患者完成研究.研究组治愈率56.67%,有效率84.44%;对照组治愈率58.89%,有效率87.7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性症状分治疗8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两组间其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性症状分治疗8周末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TESS评定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种药物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的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和闭经泌乳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王云;孙富根;张子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儿童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儿童2型糖尿病,观察胰岛功能及其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将42例儿童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甲)组、地特胰岛素联合速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乙)组,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U、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及HOMA-3、HOMA-IR.结果 治疗后乙组比甲组胰岛功能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各值均有改善,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恢复.

    作者:张丽华;郭菊秋;刘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了解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某院经临床检测HCV-RNA阳性的72例患者血清,回顾分析HCV测序分型结果、套式PCR结果,对照分析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及不同基因型HCV-RNA定量检测值.结果 本组共72份血清标本,基因型构成比次序依次为:1b型构成比为62.5% (45/72);2a型构成比为29.2% (21/72); 3a型构成比为8.3% (6/72).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2a型和3a型(P<0.05),2a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3a型(P<0.05).结论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国内多数地区相同,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同时基因分型也有助于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君霞;肖敬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210名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治疗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科及以上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另外40~50岁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多次就诊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且与年龄、就诊次数和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欧海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克山病的地形分布特点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克山病的地形分布特点.方法 以延边州DEM、延边州克山病普查资料等为基础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对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进行提取、分类、显示空间分布图,并分别将各地形要素与克山病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延边州克山病的分布在高程上基本分布于500~900 m之间,其中发病率在600/10万以上的高发病率地区集中于600~800 m的高程范围内;在坡度上集中分布在坡度为0°~10°的范围内,并且在5°~10°范围为密集,其发病区面积占该坡度范围总面积的69%;在坡向上发病率以西北坡上高为167/10万.结论 延边州克山病在高程、坡度、坡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规律性.

    作者:董妍;李春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