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预处理对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影响

洪静娟

关键词:腹腔镜, 米非司酮, 预处理, 输卵管妊娠
摘要:目的 探讨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给予米非司酮预处理后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取海南省中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实验组35例,先口服米非司酮150 mg,每日2次,共2d,d3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5例,予抗生素止血药,d3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34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7.1%,1例因手术中输卵管撕裂而行切除.对照组17例保守性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48.6%,另18例均因输卵管病灶处渗血不止而行切除.实验组较对照组保守性手术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预处理后再进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好,保留输卵管成功率高,能有效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的锑浸出量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药包材中玻璃输液瓶的锑浸出量方法.方法 样品液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2,方法的检出限为0.063 5 mg/L.RSD为3.40%,回收率97.12%.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周红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上海市宝山区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宝山区2004~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为麻疹消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数据,对2004~2008年宝山区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宝山区2004~2008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621例,确诊443例,年发病率高13.01/10万,低2.06/10万,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15~35岁人群为主,时间相对集中于13~24周,发生暴发疫情共12起,呈局灶性暴发.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96.46%.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阳性率为88.92%.结论 麻疹发病人群逐渐向大年龄人群转移,病例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应加强儿童(特别是外来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及时率,并提高成人麻疹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作者:李晓军;杨佳平;徐慧清;吴铭;朱奇;陈永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2010年采用经尿道电切镜下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30例.结果 30例均手术成功,膀胱结石一次性清除率100%.手术时间:60~120 min,其中膀胱结石清除时间为5~40 min,术后5~7 d拔除导尿管,12~14 d拔除膀胱造瘘管.30例均排尿顺畅.结论 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安全有效,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建;陈爽;王强;巫骏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微创介入手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0年8月,某院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共64例患者,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按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微创介入观察组及开颅手对照组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人数、住院时间、意识状态评分、死亡人数.结果 出血量在30~50 ml之间的患者钻孔组与开颅组相比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在50~70 ml之间的两组术后,患者在5d后NIHSS评分、术后发热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ADL(日常生活量表)分布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中等量脑出血患者,手术创伤少,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好,开颅手术适应于较大量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

    作者:夏金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评价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该技术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COPD患者84例,对照组70例,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RvFT)、右房舒张末期内径(RA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结果根据肺动脉压将COP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NPAH)和肺动脉高压组(PAH);与对照组比较,PAH组RVFT显著增厚.RAEDd、RVEDd显著增大,RVFA及三尖瓣口E/A显著减小,NPA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AH组和N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与NPAH组比较,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COPD患者右室游离壁SRs与FEV1/FVC、DLco/VA呈显著正相关;而右室游离璧SRe、RVFA、三尖瓣口E/A与FEV 1/FVC、DLco/V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无论有无肺动脉压增高,其右室功能已经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便捷、无创检测COPD患者右室功能.

    作者:邹秋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乐市200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对2009年新乐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的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总合格率为72.57%,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集中式供水为72.22%,井水为72.63%.集中式供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pH值.井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 新乐市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存在较大隐患,需加以改善.

    作者:刘淑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010年四川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儿童维生素A营养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范围内抽取2 182名0~5岁儿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含量,评价维生素A缺乏状况.结果 四川省0~5岁儿童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39 μg/ml,城市为0.40 μg/ml,农村为0.38μg/ml,血清维生素A水平存在城乡和年龄差异.儿童血清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缺乏率分别为4.95%及19.44%.结论 四川省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较高,维生素A缺乏率较低.边缘维生素A缺乏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

    作者:刘敬涛;吴方银;赵梓伶;唐洁;何琳坤;熊庆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浆APN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病变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水平对男性高血压病(HBP)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80例因胸闷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术的男性HBP患者,按临床诊断分组,20例单纯HBP患者,HBP合并ACS患者38例,合并AMI患者20例,合并UAP患者18例;合并SAP患者22例.检测各受试对象的血浆APN水平.结果 HBP合并CHD组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单纯HBP组(P<0.05);HBP合并ACS组血浆APN水平与HBP合并SAP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BP合并AMI组血浆APN水平低于HBP合并U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APN水平与男性HBP合并CHD患者冠脉斑块稳定性显著相关,有助于临床预测此类患者冠脉斑块不稳定性.

    作者:方小丽;何妍;林劲;王圣;林慕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CIN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7例.单缝手术组行LEEP术,联合治疗组在术后次月月经干净后使用保妇康栓,连用6d.将两组切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阴道镜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77.6%.联合治疗组的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狭窄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是治疗CIN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后排液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9月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术后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微创的.

    作者:陈利平;叶辉;李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KAP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情况,为学校乃至社会更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护理专业一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KAP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效果明显(P< 0.05).健康教育后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对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过连续、动态和多种形式的专业健康教育后,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经和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掌握,对ADIS患者的态度改善,对以后从事该类病人的护理工作意愿逐步增强.但三年级经健康教育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甚至歧视的态度依旧不容乐观.

    作者:孙运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分析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1年10月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42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控制效果良好232例,控制效果不良188例,分析不同控制效果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以总结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不良生活习惯均明显影响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P<0.05).结论 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了解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帮助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获得更佳的控制效果.

    作者:王召晓;杨泗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128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入某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用β-七叶皂甙钠和乌拉地尔,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d、14 d以及随访90 d时的临床疗效,比较NIHSS评分和ADL评分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90d随访时的NIHSS评分,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7d、14d,90 d随访时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吴开毅;吴智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北京市小学生BMI、腰围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分析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与MS组分的关系.方法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8所学校选取1 928名7~14岁小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和各MS组分,分析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MS组分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与MS组分的关系.结果 除空腹血糖外,血压、血脂、腰围在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高SBP、高TG、低HDL-C、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BMI增加异常率增高.多元线性回归发现BMI和腰围均与除中心性肥胖外的其他MS组分有独立的相关性;除TC外, “腰围”对于其他MS组分的标化回归系数绝对值略大于“BMI”.除DBP外,对于其他MS组分,BMI与腰围同时升高(超重/肥胖且腰围≥P90)的OR值>BMI和腰围有且仅有一项偏高(超重/肥胖或腰围≥P90)>体重正常且腰围正常.结论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联合应用腰围和BMI有利于评估MS风险.

    作者:李百惠;王海俊;马军;吴双胜;李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网络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对大学生影响尤其严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长期脱离现实生活,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大学生对网络的控制能力和分辨能力,增进父母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加强学校管理,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切实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作者:聂岚;罗霞;代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武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武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利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数进行评价,采用Logis-“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 400人,收回有效问卷2 369份,有效率98.7%.武汉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综合指数为0.57±0.16,健康知识分指数、健康行为分指教、健康技能分指数分别为0.64±0.18、0.50±0.18、0.54±0.2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人群的健康素养综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武汉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年龄和经济收入.结论 武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影响武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主要是文化程度、年龄、经济收入,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其健康素养.

    作者:李毅琳;李俊林;黄远霞;王磊;张玲;彭丽;涂忆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某院2007~201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2011年11月在某院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人,进行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裂隙灯眼底检查,眼底照相,眼底FFA造影检查,有适应症的患者进行了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统计了DR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约为40.1%,其中以轻、中度较多见;BMI、病程、血糖、血脂、血压均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适时的采取治疗措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较高,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的有用视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玲;刘伟仙;邢健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口腔全景片在阻生齿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口腔全景片在阻生齿拔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院口腔科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阻生齿拔除术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首先对患者行传统X线牙片拍摄,然后行口腔全景拍摄,对比两次拍摄的资料及对医师诊断的临床作用.结果 传统X线牙片与口腔全景拍摄平均次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医师临床应用上各取所长.结论 口腔全景片拍摄范围面广,减少患者电离辐射,在阻生齿拔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高原性心脏病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儿童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在治疗儿童高原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ACEI、吸氧(流量2~5L/min)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右室射血分数(REF),右心房收缩波(As)、肺动脉压力,心胸比例,RPEP/RAT.结果 两组右室射血分数(REF),右心房收缩波(As)、肺动脉压力,RPEP/RAT,心胸比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有利于改善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肺动脉压力及心胸比例,是治疗高原性心脏病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颜维孝;赵生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TEC方案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早期心脏毒性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早期心脏毒性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71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8 (35~64)岁,术后予6个周期TEC方案化疗,化疗前及化疗结束时、结束后12h、24 h、48 h及72 h的分别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检查心电图.结果 (1)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点cTnI出现异常的比例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 (2)共有8(11.27%)例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例(5.63%)、ST-T改变1例(1.41%)、窦性心动过缓2例(2.82%)、房室传导阻滞1例(1.41%),除1例为Ⅱ级毒性反应外,其余7例为Ⅰ级毒性反应.结论 TEC方案化疗后可引起早期心脏毒性反应.

    作者:郭锦全;李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