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刘伟仙;邢健强
目的 了解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情况,为学校乃至社会更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编写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护理专业一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对艾滋病KAP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效果明显(P< 0.05).健康教育后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对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过连续、动态和多种形式的专业健康教育后,学生能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经和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掌握,对ADIS患者的态度改善,对以后从事该类病人的护理工作意愿逐步增强.但三年级经健康教育后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恐惧、甚至歧视的态度依旧不容乐观.
作者:孙运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环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污染和分布状况,为生活饮用水安全性预警提供决策依据,为自来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太湖水体中设置15个采样点,2009年7月~2010年6月期间每月采集一次样品,采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各样品中MC-LR的浓度情况.结果 太湖水体中MC-LR浓度高峰出现在10月份,枯水期浓度显著高于丰水期.此外,太湖北部和西部水体中MC-LR的污染状况较东部、南部以及中部严重.结论 太湖水体已受到MC-LR的污染且污染程度存在时间和地域差异,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改善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和加强枯水期水质监测.
作者:丁新良;何恩奇;钮伟民;周伟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 选取近5年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Neer类型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30例患者行锁定板内固定术,22例患者行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术,8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ASES评分稍低(P>0.05).结论 加压锁定钢板可用于移位相对较小的Neer二、三部分骨折.对于移位较大的三、四部分骨折应该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而人工肱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不易行内固定术的患者.
作者:王奉雷;尚宪平;马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5-NH2 (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选择乙腈∶水=87∶13,柱温: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192 nm.结果盐酸水苏碱在2.748~12.826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1.2697x+6.2415,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值=1.64%(n=5).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其方法简单可行,可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小蕾;邢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 8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n=43)和常规治疗组(n=40)及健康对照组(n=40).采用全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观察患者在治疗后48 h,7d的脑灌注水平,并在治疗后7d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d后,前列地尔组在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积(rcBV),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脑灌注水平发挥治疗ACI的有效性.
作者:陈泽谷;赖玉洁;郭子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80名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于术中手术总时间、出血量以及术中进行输血的例数,于术后观察患者因病情不稳定进入ICU观察的例数以及患者引流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并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观察指标和术后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膜后腹腔镜手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在肾上腺肿瘤的治疗中推广.
作者:辜振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组织微阵列技术可实现高通量、并行性、大规模、快速准确的基因、蛋白质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可分别在基因、基因的转录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等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组织微阵列的原理、制作方法,在医学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性心肌肥大相关基因筛选、运动基因选材、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介绍利奈唑胺(曝唑烷酮类抗菌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3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并系统性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3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60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头痛、发热等症状均在短期内缓解,脑脊液得到改善,2例合并肺部及颅脑内结核者病灶明显吸收.结论 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具有良好的脑脊液的穿透率,可用子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作者:吴彪;符娟;符健;贾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观察TEC与F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1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rEC方案组和FEC方案组,每组5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8例患者均接受了4个周期的TEC方案或FEC方案的化疗,T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76.3%,F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等,TEC方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FEC方案组.结论 对晚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TEC方案疗效优于FEC方案,但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
作者:刘莉萍;欧阳取长;曹敏;水峥嵘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各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 采用以深筋膜及其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共40例,其中软组织毁损性伤32例,肿瘤切除后创面5例(皮肤鳞癌3例、烧伤后瘢痕恶变的鳞癌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3例,皮瓣面积2 cm×4 cm.~4 cm×12 cm,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40例筋膜皮瓣中33例完全存活良好,6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l例皮瓣皮肤层完全坏死,但皮下组织尚存活,经换药、植皮二期愈合.术后对25例进行随访2月~1年,术后创面覆盖满意,远期皮瓣色泽、弹性均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转移灵活,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适合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的创面.
作者:杨抒;陈祥军;雷雨;杨亚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顺德羊额社区居民进行系统抽样,由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 顺德羊额社区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21.04%,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胃肠道疾病、关节病、糖尿病、白内障.结论 50岁以上女性,小学文化及以下,无业或退休者,应作为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敏辉;魏伟;刘梦然;方小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早期心脏毒性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71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8 (35~64)岁,术后予6个周期TEC方案化疗,化疗前及化疗结束时、结束后12h、24 h、48 h及72 h的分别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检查心电图.结果 (1)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点cTnI出现异常的比例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 (2)共有8(11.27%)例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例(5.63%)、ST-T改变1例(1.41%)、窦性心动过缓2例(2.82%)、房室传导阻滞1例(1.41%),除1例为Ⅱ级毒性反应外,其余7例为Ⅰ级毒性反应.结论 TEC方案化疗后可引起早期心脏毒性反应.
作者:郭锦全;李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分析8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检出情况,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并统计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患病关系.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有关.结论 加强高血压高发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控制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徐宾;时利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美盐和造口袋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美盐和造口袋对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进行渗液引流.结果 美盐和造口袋能有效引流渗液,避免渗出液对伤口周围皮肤的刺激,准确记录渗出液的量及颜色,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 美盐和造口袋能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的引流,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保护了伤口周围皮肤,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前并增加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翁少文;蔡维敏;陈玉霞;李英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2010年高平市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今后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就2010年高平市法定传染病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高平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352.7/10万,病死率为0.06%.结论 高平市传染病病种以感染性腹泻病为主,冬季为高发季节,农民、散居儿童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传染病卫生监测工作.
作者:任永亮;马靖;杨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于某院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的9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98例采用病毒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RP、β2-MG、 ESR、 P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而发热、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CRP、 β2-MG、 ESR、 P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不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显效较快.
作者:陈团营;程凯;单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了解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某院经临床检测HCV-RNA阳性的72例患者血清,回顾分析HCV测序分型结果、套式PCR结果,对照分析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及不同基因型HCV-RNA定量检测值.结果 本组共72份血清标本,基因型构成比次序依次为:1b型构成比为62.5% (45/72);2a型构成比为29.2% (21/72); 3a型构成比为8.3% (6/72).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2a型和3a型(P<0.05),2a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3a型(P<0.05).结论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国内多数地区相同,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同时基因分型也有助于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君霞;肖敬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7年8月~2011年12月间某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8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碎石率、排石率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行103侧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碎石成功率为90.3% (93/103),输尿管上段与中、下段结石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3.9% (17/23)、95.0% (76/80).随访3~18个月,结石排净率85.4% (88/103).3例发现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2.9% (3/103).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
作者:王立;平付敏;张洪刚;焦丽艳;赵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嚼槟榔对妇科手术后吗啡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根据患者术前是否有嚼食槟榔史分为2组(n=40):嚼食槟榔组和未嚼食槟榔组.两组术后48 h内均采用静脉吗啡自控镇痛.记录术后2、6、12、24、48 h患者的VAS评分、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的程度.结果 与未嚼食槟榔组比较,嚼食槟榔组术后48 h内吗啡平均用量、VAS评分降低(P<0.05),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 长期嚼槟榔增强妇科手术后吗啡静脉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陈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索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某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腹泻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中有58例出现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4.6% (58/1260),腹泻发生平均时间为损伤后(11.2±5.8)d,平均持续时间为(5.9±2.4)d;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腹泻发生率降至1.67% (21/1260),干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相关因素方面,肠内营养非合理性供给量及输注速度,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长时间应用以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腹泻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寻找腹泻发生原因,认真分析相关致病因素,并相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是治疗和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关键所在,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刘少录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