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岚;罗霞;代俊
目的 评价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的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某院就诊的75例卵巢恶性肿瘤,8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98例正常体检女性进行CA125,CA19-9及CEA水平血清电化学免疫分析.结果 卵巢癌患者CA125,C A19-9,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8.8%,42.5%.CEA+CA125检测敏感性为85%;CA19-9+CA125检测敏感性为75%;CA125+CA19-9+CEA检测敏感性为91.3%.结论 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比单纯进行某一项检测敏感性更高,对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进行病理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周肇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7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常规治疗的7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期的72例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不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改善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受肯定,心功能及相关血清因子也从多个方面肯定了其疗效.
作者:宋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就诊的210名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段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治疗的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科及以上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另外40~50岁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多次就诊者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治疗遵从性很好率均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且与年龄、就诊次数和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欧海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植管术中的两种缝合方法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某科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67例,其中35例做双荷包缝合为A组,32例做单荷包缝合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早期发生的出血、渗漏、感染情况.结果 腹膜透析植管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腹透液渗漏、出血、外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植管术中单层荷包缝合并没有增加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陈道军;詹锋;李文宁;张延;潘楚瑛;林书典;武伟;黄云;魏佳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分析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与MS组分的关系.方法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8所学校选取1 928名7~14岁小学生,测量其身高、体重和各MS组分,分析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MS组分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MI、腰围与MS组分的关系.结果 除空腹血糖外,血压、血脂、腰围在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不同营养状况小学生高SBP、高TG、低HDL-C、中心性肥胖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BMI增加异常率增高.多元线性回归发现BMI和腰围均与除中心性肥胖外的其他MS组分有独立的相关性;除TC外, “腰围”对于其他MS组分的标化回归系数绝对值略大于“BMI”.除DBP外,对于其他MS组分,BMI与腰围同时升高(超重/肥胖且腰围≥P90)的OR值>BMI和腰围有且仅有一项偏高(超重/肥胖或腰围≥P90)>体重正常且腰围正常.结论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联合应用腰围和BMI有利于评估MS风险.
作者:李百惠;王海俊;马军;吴双胜;李珊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各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 采用以深筋膜及其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共40例,其中软组织毁损性伤32例,肿瘤切除后创面5例(皮肤鳞癌3例、烧伤后瘢痕恶变的鳞癌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3例,皮瓣面积2 cm×4 cm.~4 cm×12 cm,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40例筋膜皮瓣中33例完全存活良好,6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l例皮瓣皮肤层完全坏死,但皮下组织尚存活,经换药、植皮二期愈合.术后对25例进行随访2月~1年,术后创面覆盖满意,远期皮瓣色泽、弹性均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转移灵活,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适合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的创面.
作者:杨抒;陈祥军;雷雨;杨亚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新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对2009年新乐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的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总合格率为72.57%,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集中式供水为72.22%,井水为72.63%.集中式供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pH值.井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 新乐市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存在较大隐患,需加以改善.
作者:刘淑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5 409例,发病率为258.74/10万,死亡18例,病死率0.04%.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年龄段为0~5岁,占92.35%,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48.19%,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30.42%.结论 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且2010年EV71的比例有所上升,Cox A16的比例有所下降.
作者:张莉;李锡太;贾蕾;曲梅;黎新宇;李洁;吴晓娜;李爽;刘白薇;黄芳;王全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策略.方法 选取近5年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析不同Neer类型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30例患者行锁定板内固定术,22例患者行肱骨近端解剖钛板固定术,8例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ASES评分稍低(P>0.05).结论 加压锁定钢板可用于移位相对较小的Neer二、三部分骨折.对于移位较大的三、四部分骨折应该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钛板.而人工肱骨头置换适用于严重粉碎骨折不易行内固定术的患者.
作者:王奉雷;尚宪平;马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或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某医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46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老年性高血压,随机均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2组使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少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有着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何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对策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间收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震动脉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结果 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游离胆囊管时损伤胆囊动脉(104例),胆囊动脉变异导致出血(31例),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动脉分支(11例),胆囊穿支血管出血(4例).在术中采用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者,无术后继发出血者.结论 解剖Calot三角方法不当或三角处粘连、变异,分离困难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主要原因.清楚解剖,正确处理Calot三角,出血后遵循耐心压迫止血,钳夹、电凝的处理原则,控制胆囊动脉出血,达到患者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某科室的检测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努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对某科室2007~2010年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和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血型准确率100%,失分多的是ALT,其次是抗-HIV、HBsAg和抗-HCV.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室间质量评价HBsAg、抗-HCV、抗-TP、抗-HIV各有一次失分.结论 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加强责任心,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质量好的试剂,才能在室间质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孙家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海洋胶原肽(MCP)长期喂养对SD大鼠自然衰老皮肤的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海洋胶原肽低、中、高3个剂量干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25%、4.5%和9% (wt/wt)的MCP喂养24月后取其脊柱两侧皮肤组织.结果 经过MCP长期干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皮肤组织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老年对照组明显增加;MCP 3个剂量组的Ⅰ型和Ⅲ型前胶原基因COL1A2和COL3A1的表达水平均比老年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MCP干预组TβR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Smad2/Smad2的比例显著升高,而Smad7的表达水平则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MCP长期干预对于SD大鼠自然衰老皮肤的胶原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βRⅡ蛋白表达水平而激活Smad蛋白信号通路而促进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裴新荣;王楠;张召锋;王军波;李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与传统换药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VAC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VAC治疗组采用局部清创、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其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前提下,加行VAC治疗,待创面肉芽填充丰满后行常规换药至伤口愈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技术,常规清创后,定期换药至伤口愈合.结果 VAC治疗1~3个疗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红润,无感染、水肿、渗出,创面愈合时间( 50.4±5.3)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81.1±5.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C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改善其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李文平;吴多庆;张寿;郭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青海省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利用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统一配发的引物探针对青海省一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RT-PCR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临床鼻咽双拭子标本经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成为青海省首例确诊的甲型HIN1流感病例.
作者:卢囡囡;李红;于娟;易虎;赵生仓;姜双应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了解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某院经临床检测HCV-RNA阳性的72例患者血清,回顾分析HCV测序分型结果、套式PCR结果,对照分析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及不同基因型HCV-RNA定量检测值.结果 本组共72份血清标本,基因型构成比次序依次为:1b型构成比为62.5% (45/72);2a型构成比为29.2% (21/72); 3a型构成比为8.3% (6/72).不同HCV-RNA阳性人群HCV基因分型结果对照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b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2a型和3a型(P<0.05),2a型HCV-RNA定量检测值显著高于3a型(P<0.05).结论 海口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和国内多数地区相同,以1b型为主,2a型次之,同时基因分型也有助于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君霞;肖敬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20名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接受PLIF的观察组和PLF的对照组,观察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32.23±19.21) min、术中出血量(583.73±43.79) ml,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椎间隙高度(9.72±1.02) 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0.93) mm;椎体融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生活质量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经后路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PLIF)虽然耗时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是能够有效增加椎间隙高度、提高椎体融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雷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清TNF-α、IL-6与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2011年1~12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水平不断增高,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良好指标.
作者:焦路阳;郭庆合;鲁广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趋势、病因变化,为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和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01~2010年急性胰腺炎(AP)住院患者2 176例临床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5和2006~2010两个年度段,AP占住院人数的比例分别为0.46% (831/179122),0.52% (1345/260137) (P<0.05);胆源性AP分别为54.39% (452/831),46.17% (621/1345) (P< 0.05);高脂血症性AP分别为8.54% (71/831),13.01% (175/1345) (P<0.01);酒精性AP分别为11.43% (95/831),13.83% (186/1345) (P> 0.05).特发性AP分别为18.41% (153/831),13.90% (187/1345) (P< 0.05).结论 近10年AP发病持续增加,胆道疾病仍为主要病因,高脂血症性AP明显增多,酒精性AP无明显变化.
作者:陈益耀;何周桃;黄世幸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乐山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趋势及其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 按照《四川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乐山市23所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缺陷进行监测,由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汇总上报.结果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9.81%,5年来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历经波峰后稳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产妇20岁及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率明显增高;男性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乐山市出生缺陷前6位是多指/趾、小耳/无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并腭裂、唇裂、尿道下裂;产前诊断率12.26%;出生缺陷发生与遗传及孕前产前监测有一定关联.结论 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增强“三级预防”体系功能,重视婚前孕前检查与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置,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改善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