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平;叶辉;李宁
目的 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姑息治疗.3例患者进行随访,1例患者死于胰腺癌,余2例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结论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是一种特殊类型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患者预后差异较大.
作者:范合璋;田伯乐;魏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血糖测定及螺旋CT检查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86例在某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d1、d3、d5、d7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血糖.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根据结果分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4例及胰腺无坏死组64例、胰腺坏死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SAP组与MAP组的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SAP组中显著高于MAP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2项指标水平在胰腺坏死组中显著高于胰腺无坏死组(P<0.05).结论 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结合血糖的测定、螺旋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并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东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芬太尼贴剂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给予芬太尼贴剂,每3日更换1次.2组均以服药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R率观察组为57.50%,对照组为4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R+MR)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方面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贴剂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姚旌;张忠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探索鼻饲肠内营养混悬液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某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6月~2011年5月期间的10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腹泻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例中有58例出现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4.6% (58/1260),腹泻发生平均时间为损伤后(11.2±5.8)d,平均持续时间为(5.9±2.4)d;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腹泻发生率降至1.67% (21/1260),干预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相关因素方面,肠内营养非合理性供给量及输注速度,广谱抗生素的大剂量长时间应用以及低蛋白血症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腹泻并发症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寻找腹泻发生原因,认真分析相关致病因素,并相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是治疗和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的关键所在,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
作者:刘少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0月入某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用β-七叶皂甙钠和乌拉地尔,连续使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7d、14 d以及随访90 d时的临床疗效,比较NIHSS评分和ADL评分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hs-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3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90d随访时的NIHSS评分,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7d、14d,90 d随访时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联合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抑制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吴开毅;吴智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某校近5年(即2007级-2011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与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校近5年共计7 490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该校近5年各级新生排名前15位的心理问题高度一致;近5年该校新生自杀意念呈下降趋势;近5年各级新生在SCL-90中10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近3年(即2009级~2011级)新生自觉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对心理咨询需求度更高;新生实际接受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比例与咨询需求之间有较大落差.结论 该校近5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大学新生对心理辅导需求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作者:陈喆;胡莹;杨曦;唐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成都市新都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户主年龄、户主文化背景、家庭类型的常住居民对卫生服务需求种类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3项人口学特征是影响新都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 提供卫生服务时应更多地考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意愿与影响因素.
作者:黄持;李宁秀;余荣江;黄礼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调查唐山地区居民糖尿病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及检测空腹血糖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唐山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6.15%.男性患病率为5.40%,女性患病率为6.73%,不同性别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7,P>0.05).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01,P<0.05),70岁以上居民患病率为9.54%,30岁以下居民患病率为0.50%.城市居民患病率为7.10%,乡镇居民患病率为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2,P<0.05).文化水平越高患病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7,P<0.05).体重过低人群患病率3.73%,肥胖人群患病率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年龄、地区、文化水平、体重指标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同,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糖尿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卫红;张红梅;信佳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对策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间收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震动脉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结果 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主要有游离胆囊管时损伤胆囊动脉(104例),胆囊动脉变异导致出血(31例),分离胆囊床时损伤胆囊动脉分支(11例),胆囊穿支血管出血(4例).在术中采用钛夹钳夹、电凝止血等方法进行止血.所有患者无中转开腹者,无术后继发出血者.结论 解剖Calot三角方法不当或三角处粘连、变异,分离困难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主要原因.清楚解剖,正确处理Calot三角,出血后遵循耐心压迫止血,钳夹、电凝的处理原则,控制胆囊动脉出血,达到患者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了解某科室的检测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努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对某科室2007~2010年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和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血型准确率100%,失分多的是ALT,其次是抗-HIV、HBsAg和抗-HCV.广西区血液监测中心室间质量评价HBsAg、抗-HCV、抗-TP、抗-HIV各有一次失分.结论 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加强责任心,使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质量好的试剂,才能在室间质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作者:孙家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综合评估固原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卫生状况,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固原市2010年126家住宿、洗浴、美容美发场所1 216件公共用品用具卫生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固原市2010年抽检1 216件公共用品用具总合格率为84.13%,其中,住宿场所86.76%、洗浴场所80.11%、美容美发场所83.02%.结论 美容美发和洗浴场所公共用品用具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张兆宏;王淑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制备EGFR vⅢ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小鼠骨髓瘤细胞NS-1与免疫的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出EGFRvⅢ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与EGFRvⅢ抗原结合的特性性通过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建立裸鼠人肺细胞癌和表皮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EGFRvⅢ单抗,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生理盐水,观察3组别的抑瘤效果和作用.结果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株而制备的EGFRvⅢ单抗,经过Western blot鉴定,结果为可以特异性识别EGFRvⅢ.EGFRvⅢ单抗,尼妥珠单抗对人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84%和86.3%.结论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EGFR vⅢ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好,在抑制肿瘤方面效果显著,对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作者:许泼实;韩双印;魏威;魏晓霞;万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美盐和造口袋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美盐和造口袋对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进行渗液引流.结果 美盐和造口袋能有效引流渗液,避免渗出液对伤口周围皮肤的刺激,准确记录渗出液的量及颜色,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结论 美盐和造口袋能用于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渗液多切口中的引流,缩短了伤口愈合的时间,保护了伤口周围皮肤,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前并增加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作者:翁少文;蔡维敏;陈玉霞;李英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CIN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7例.单缝手术组行LEEP术,联合治疗组在术后次月月经干净后使用保妇康栓,连用6d.将两组切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阴道镜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77.6%.联合治疗组的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狭窄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是治疗CIN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后排液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早期心脏毒性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6月共71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8 (35~64)岁,术后予6个周期TEC方案化疗,化疗前及化疗结束时、结束后12h、24 h、48 h及72 h的分别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检查心电图.结果 (1)患者化疗后不同时间点cTnI出现异常的比例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1); (2)共有8(11.27%)例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例(5.63%)、ST-T改变1例(1.41%)、窦性心动过缓2例(2.82%)、房室传导阻滞1例(1.41%),除1例为Ⅱ级毒性反应外,其余7例为Ⅰ级毒性反应.结论 TEC方案化疗后可引起早期心脏毒性反应.
作者:郭锦全;李文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克山病的地形分布特点.方法 以延边州DEM、延边州克山病普查资料等为基础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对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进行提取、分类、显示空间分布图,并分别将各地形要素与克山病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延边州克山病的分布在高程上基本分布于500~900 m之间,其中发病率在600/10万以上的高发病率地区集中于600~800 m的高程范围内;在坡度上集中分布在坡度为0°~10°的范围内,并且在5°~10°范围为密集,其发病区面积占该坡度范围总面积的69%;在坡向上发病率以西北坡上高为167/10万.结论 延边州克山病在高程、坡度、坡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规律性.
作者:董妍;李春景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植管术中的两种缝合方法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3月在某科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67例,其中35例做双荷包缝合为A组,32例做单荷包缝合为B组,比较两组术后早期发生的出血、渗漏、感染情况.结果 腹膜透析植管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腹透液渗漏、出血、外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植管术中单层荷包缝合并没有增加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风险.
作者:陈道军;詹锋;李文宁;张延;潘楚瑛;林书典;武伟;黄云;魏佳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桂林市秀峰区、梧州市、苍梧县、合浦县、扶绥县、宾阳县、凌云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比较,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广西区居民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为3.0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05/10万和6.21/10万;30岁前、30~59岁、60岁后的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分别占2.45%、69.40%和28.15%,在55岁组和80岁组出现两个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高峰;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较90年代初上升幅度为91.08%,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升至第4位.结论 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率与9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比较,广西乳腺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35~59岁年龄组的女性乳腺癌死亡者仍占多数,应结合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特点,加大对其的早诊、早治工作力度,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作者:利基林;容敏华;邓伟;张春燕;余家华;叶司原;沈筱芸;唐艳萍;黄天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利用液相杂交技术,将核酸杂交技术进行简化,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液相杂交的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PCR-ELISA)方法.方法 以HBV为目的靶DNA,引物P15'端标记Bio-PCR扩增37个循环.PCR扩增产物与5’端标记地高辛的探针呈液相混合,85cC 2.5 min,60C1 min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物均经过链霉素亲和素酶标板进行固定,经过酶标仪记录抗地高辛标记抗体,结合、显色.结果 液相杂交酶联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地高辛的探针浓度为2.4 pmol/次,液相杂交时间为2.5min,固相杂交时间为100 min,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剂对87份“HBsAg+、HbeAg+、抗HBc+”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91.95%; 72例“HBsAg+、抗-Hbe+、抗HBc+”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68.06%,其他免疫检测指标组合标本为16份.结论 HBV的液相杂交技术应用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PCR-ELISA),该杂交技术的实验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临床实验室的检测.
作者:夏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与采用拉夫米定治疗的80例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血常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胆碱酯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等以及HBsAg、HBeAg、HBeAb定量值和HBV DNA定量,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6、12、18、24个月及停药1年后肝功指标复常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6.25%、56.25%、77.50%、90.00%、88.75%和32.50%、43.75%、57.50%、68.75%、56.25%;血病毒量阴转率分别为16.25%、32.50%、51.25%、68.75%、60.00%和13.75%、16.25%、22.50%、21.25%、20.00%;乙肝示志阴转率分别为16.25%、32.50%、48.75%、62.50%、58.75%和13.75%、21.25%、26.25%、33.75%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粒细胞降低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6、12、18、24个月时HBV-DNA水平完全抑制观察组分别为7、11、17和36例,对照组为2、12、16和3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抑制观察组为28、25、23和20例,对照组为31、29、21、19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观察明显的不良反应.未出现血糖、血脂、甲胎蛋白等指标的明显异常情况.结论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安全有效.
作者:连晓明;莫金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