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

王晓芹;郑雨函;张芹

关键词:延迟愈合伤口, 负压引流,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6年9月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封闭式引流装置处理伤口,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伤口面积、伤口部位、伤口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均Ⅱ期愈合,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应用中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8例重症中暑的急诊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的急诊救护体会.方法 总结与分析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急诊救护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经过实施了有效的急诊救护措施,7例成功救治并出院,住院时间在1~15 d,平均(8.2±2.3)d;其中1例仍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治疗.结论 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治疗中采取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保护其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成率,并对患者进行防暑知识的宣教,有助于预防中暑症状的发生.

    作者:申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导致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这86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2.79%.结论 导致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包括年龄,疾病种类,环境和健康宣教等.根据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作者:李爱萍;赵小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控制眼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干预护理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67例患者控制眼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手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后的眼压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术后护理,67例患者视觉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眼内压力有效的控制在15 mmHg左右,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眼压均正常范围,没有出现复发现象.结论 对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视觉功能.

    作者:谭亚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性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佳的护理.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除2例自动出院,5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精心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顾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2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组12例,奥氮平联用尼麦角林组12例.治疗前后予心电图、生化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简明精神症状检查(MMSE)检测,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BPRS比较:奥氮平组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联合组定向力、言语能力评分优于奥氮平组(P<0.05,<0.01),余项无明显差异.联合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少于奥氮平组(χ2=0.027).结论 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奥氮平对心脏的不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志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对31例重症胰腺炎并腹腔高压患者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基础治疗的效果.结果 31例患者置管引流52例次,置管成功率100.00%,25例治愈(80.65%),3例中转开腹引流治愈(9.68%),2例转院(6.45%),1例放弃治疗(3.23%),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腹腔穿刺引流可以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腹腔高压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亡率,符合微创外科发展要求.

    作者:裴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对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将2014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进行分组,得轻症胰腺炎患者40例(轻症组)和重症胰腺炎30例(重症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间CRP和PCT水平予以动态监测.结果 轻症组和重症组的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组CRP和PCT较轻症组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存在确切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PCT水平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PCT和CRP对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检测价值高,有利于对患者预后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临床上需引起重视.

    作者:陈星任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对小儿感冒发热情况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感冒发热的患儿9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经过密切的临床观察,实施正确的护理对策后,患者的满意度(75例,78.95%)明显高于实施护理措施前(93例,97.89%),P<0.05.结论 感冒发热容易发生于儿童群体,发病容易,疾病变化速度快.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患儿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

    作者: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的效果解析

    目的 探究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56例妊娠期轻度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乙组口服补血糖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指标改善由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妊娠结局稍微由于乙组(P>0.05).结论 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轻度贫血,能够有效改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春娟;邱荣;黎亚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0例,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前后一般情感得分、心理得分、健康得分、日常生活能力等各项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例数为9例,满意度为90.00%(9/10).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能够保证肝癌微波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叶扶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疾控机构的改进分析与探讨

    目的 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在基层疾控机构所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相关的措施对策.方法 采取经验性总结的方法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的文件进行总结之后,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设备配置等硬件落后、实验过程的不规范化、实验方法缺乏科学化和标准化、检验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控制,包括完善实验设备配置、规范实验过程、应用标准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加强和提高优秀实验人员的考核制度等.结论 保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是实施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于提高机构微生物检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作用的分析及研究

    目的 分析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有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单独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尚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

    作者:赵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脑溢血昏迷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溢血出现昏迷患者预防出现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80例呼吸监护室脑溢血昏迷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对照组出现2例1度压疮患者,3例2度压疮患者,1例3度压疮患者;而观察组只出现1例1度压疮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循证护理完善现有医院对预防压疮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脑溢血出现昏迷患者因肢体活动受到阻碍而出现的压疮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诗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实行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8例.参照组患者实行孟鲁司特钠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疗法干预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PEF、FEV1、FEV1/FVC、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 将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疗法应用在支气管哮喘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学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例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从气道管理、控制感染、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多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精心的护理治疗.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有效通气、控制了感染的发生,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气道管理是气管切开肉芽组织增生的护理核心,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支架置入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温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探讨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对颈淋巴结阴性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 研究CT征象联合临床特征在颈淋巴结阴性单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和手术确诊的128例单发PTC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CLNM阳性者68例,CLNM阴性者60例.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肿瘤位置、钙化、与甲状腺边缘接触情况、肿瘤大小、性别、年龄与CLNM的关系.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与甲状腺边缘的接触情况、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与CLNM显著相关;甲状腺边缘接触、 年龄<45岁、 男性、 肿瘤大小直径>1.0 cm的患者CLNM阳性更常见(P<0.05).肿瘤位置,钙化与CLNM无关(P>0.05).结论 经CT征象及临床资料分析显示:PTC中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甲状腺边缘接触、年龄<45岁、男性和肿瘤直径大于1.0 cm.

    作者:靳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抢救车管理现状的再次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再次挖掘抢救车管理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使抢救车管理规范化.方法 在本院随机选取10个病区的250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每月采用护理部制定的《抢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这10个病区进行专项检查,对其抢救车管理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抢救车管理主要仍存在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导致出现护士缺乏效期管理意识、药品物品放置混乱、无定置图、交接记录不规范、护士对抢救车管理及药品的相关知识缺乏、对高危混淆药品认知度的缺乏等问题.结论 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抢救车管理制度,为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夏利;马莹;周小英;袁玉琼;谢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热性惊厥患儿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热性惊厥患儿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样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本中的HHV-6 IgM、IgG抗体,采用巢氏PCR法检测样本中的HHV-6 DNA.结果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HV-6 IgM阳性率为17.00%(9/53),IgG阳性率为66.00%(35/53);脑脊液HHV-6 IgM和IgG均未检出阳性.血清样本中,HHV-6 DNA扩增阳性率为18.90%(10/53),其中有7例IgM为阳性,95份脑脊液样本均未扩增出HHV-6 DNA.结论 热性惊厥和HHV-6感染可能有相关性,但本研究仅在部分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查出HHV-6 IgM或HHV-6 DNA,脑脊液样本均未查出HHV-6 IgM或HHV-6 DNA,因此本研究未能证实HHV-6的噬神经特点,有待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孙岩;王锋;于静;马兰红;古丽比亚;余亮;罗新辉;孙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活血化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病房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HBV、LBV、PV、FIB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科手术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护理管理对血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对血透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5月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选择2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管理措施,每组均为12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2.15±5.36)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76.24±7.92)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29%,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透护理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