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例重症中暑的急诊救治分析

申翔

关键词:重症, 中暑, 急诊救治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的急诊救护体会.方法 总结与分析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急诊救护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经过实施了有效的急诊救护措施,7例成功救治并出院,住院时间在1~15 d,平均(8.2±2.3)d;其中1例仍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治疗.结论 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治疗中采取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保护其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成率,并对患者进行防暑知识的宣教,有助于预防中暑症状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疾患ICD-10分类疑难编码及错码成因探讨

    目的 根据医院中存在的关于疑难编码以及错码形成原因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目标主要在于分析精神疾患ICD-10分类中可能存在的难题以及造成错码的原因.方法 将本医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60例,查找相关文献中的资料予以参考,对160例情况再次审核,并做出一定的统计学研究.结果 本次进行抽样调查的160例中,32例存在错误的编码,其比例是20%.40例属于疑难编码,其比例是25%.可见错误的编码较多,比例明显超过制定的标准.结论 为了应对精神疾病ICD-10分类中存在的错误编码以及疑难编码明显超过制定标准,决定对原本存在问题的分类技术做出改良,同时应该深入分析各种精神疾病的医学概念、临床症状、病症产生的生理原因以及心理原因、与该疾病有关的健康情况的国际统计分类,只有这样才可以对错误编码的存在做出一定的限制,使疑难编码拥有更加合适的分类.

    作者:郝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例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该例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从气道管理、控制感染、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多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精心的护理治疗.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有效通气、控制了感染的发生,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 气道管理是气管切开肉芽组织增生的护理核心,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支架置入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温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儿童自闭症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 探究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儿童自闭症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针对护理满意度及CARS评分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CARS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自闭症患者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状况,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研究

    目的 将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实施护理,分析疗效并总结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辅以优质护理措施,效果更佳.

    作者:饶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骨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麻醉药物使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骨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及麻醉药物使用量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独曲马多注射治疗理,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镇痛自控泵按压次数及药物使用量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需行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的疗效显著,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杨伟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在儿科麻醉恢复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儿科麻醉恢复室(PA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制度、措施和方法,同时了解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麻醉恢复室接收的术后患儿共5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采集非计划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数据.结果 通过对实施前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由45%降低至12%,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4%降低0.2%,患者满意人数由85人上升至180人.上述三个方面的前后期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PACU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应关注的细节问题分析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物品的集中存放区域,同时也是医院内部污染物的集中存放区域,以此该区域中一方面承担着医院的消毒供应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污染的高发区域,因此做好医院内部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工作对于医院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消毒供应室的有效管理策略和优化策略,提高细节管理水平,维护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安全.

    作者:杨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9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2组运动耐力情况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6MWT)、呼吸困难分级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或P<0.01).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量(PEF)、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能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且安全、可靠.

    作者:徐一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法分析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方法 选择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三乙胺缓冲液:水:乙腈(60:2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柱温25℃,按照药典中浆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溶出度.结果 HPLC法中诺氟沙星胶囊在2.03~50.9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34.4X-543.1,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23%,RSD 1.7%;诺氟沙星胶囊在醋酸缓冲液介质中溶出度均值为91.37%,符合药典标准.结论 高效液相法测定诺氟沙星胶囊准确、可靠,可以作为溶出度检测的参考方法.

    作者:李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流程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对比不同护理流程应用于口腔种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种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腔种植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流程干预口腔种植患者,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马杜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癌经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徐州医科大学口腔科就诊的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13例,以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治疗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为参考,确定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的粒子数、布源情况及进针方向.粒子间隔0.5~1.0 cm,活度为10.4~37.0 MBq.术后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CT未见粒子移位、丢失等.随访观察4~20个月,治愈有效率为69.23%,术后未出现严重放疗并发症.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治疗,具有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有效保存口咽功能.

    作者:张巍;孙晋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体系建设及效果评估

    本研究以包头市蒙中医院的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医院中蒙医特色及护士能力要求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制订考核量表,实施规范化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执业能力来对当前的培训体系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持续提升护理能力,达到优质护理目标.

    作者:苏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全身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在基础上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全身麻醉术后发生并发症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并发症发生类型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类型包括舌后坠、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呼吸遗忘、心血管并发症、喉痉挛、呼吸抑制、喉头水肿、呕吐、反流和误吸,分别占比49.00%、26.50%、10.20%、4.10%、3.10%、3.10%、3.10%、1.00%.其中舌后坠、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居于并发症发生率前两位.结论 临床实践中麻醉人员要熟悉掌握麻醉基本知识以及常用操作技能,明确并发症发生的具体原因,能够对异常状况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东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 24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奥氮平组12例,奥氮平联用尼麦角林组12例.治疗前后予心电图、生化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简明精神症状检查(MMSE)检测,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BPRS比较:奥氮平组有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MMSE评分比较:联合组定向力、言语能力评分优于奥氮平组(P<0.05,<0.01),余项无明显差异.联合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少于奥氮平组(χ2=0.027).结论 奥氮平联合尼麦角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奥氮平对心脏的不良影响,临床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志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外科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普外手术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伤口愈合时间(6.8±1.7)d,住院时间为(9.8±1.8)d,这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的麻醉分析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应用外伤性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40例外伤性颅内硬膜外血肿清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麻醉,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优于采用芬太尼麻醉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7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5.79%,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手术麻醉具有诱导时间短、术后苏醒快、麻醉不良反应低等特点,具有较高麻醉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占君;王世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及用药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普外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65例急腹症患者,首先通过各项检查明确发病原因,然后实施手术治疗方案,术后合理选用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变化.结果 6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腹胀2例、失血性休克1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共计并发症发生率为6.2%,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为(7.6±0.5)、(4.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急腹症患者的病因复杂,尽早确诊并实施手术和用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刘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脑溢血昏迷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脑溢血出现昏迷患者预防出现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80例呼吸监护室脑溢血昏迷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对照组出现2例1度压疮患者,3例2度压疮患者,1例3度压疮患者;而观察组只出现1例1度压疮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循证护理完善现有医院对预防压疮护理工作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脑溢血出现昏迷患者因肢体活动受到阻碍而出现的压疮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诗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使用品管圈对于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品管圈管理,并归为观察组;在两组护理结束后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均相对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肺炎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12.50%(5例)明显较低(对照组为9例,比例为2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发现,其对于患者情况的改善,和相关不良事件的减少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邹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妇科阴道炎临床治疗中臭氧液治疗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妇科收治的264例阴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7d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白带异常18例,阴道瘙痒12例,阴道灼热感5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7.7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白带异常、阴道瘙痒的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具有无创性、安全性高的特点,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荣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