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
目的 探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入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曲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奥曲肽和乌司他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护理新理念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情况.结果 护理新理念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85.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84%,护理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96.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6.67%,实施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物品洗涤合格率和物品包装合格率,且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对促进消毒供应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沈菊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为有效治疗女性患者出现的不规则阴道出血症状,临床探究黄体酮、补佳乐联合用于疾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女性患者86例,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治疗组,每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补佳乐药物,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组不规则出血改善有效率为95.30%,常规组为86.00%,治疗组患者阴道不规则出血情况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7.00%,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临床使用黄体酮、补佳乐药物进行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同时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吴燕;张永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肾结核CT的临床诊断效果,并对其中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确诊为肾结核的患者40例,分别进行CT和B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并对CT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CT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82.50%,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T诊断中的误诊率为10%(4例).4例患者中有3例被诊断为肾囊肿,1例患者为被误诊为肾结核.结论 在肾结核的诊断中CT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率,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肾结核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
作者:陈庆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规范化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52例患者行保乳规范化综合治疗(研究组);另外54例患者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美容效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手术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保乳规范化综合治疗指征的基础上治疗乳腺癌,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海旺;杨淑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使用品管圈对于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40例ICU患者进行感染预防的品管圈管理,并归为观察组;在两组护理结束后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均相对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相关肺炎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12.50%(5例)明显较低(对照组为9例,比例为2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感染中的应用发现,其对于患者情况的改善,和相关不良事件的减少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邹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功能性便秘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可导致婴幼儿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毒素积聚.毒素长时间积聚体内,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常表现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婴幼儿易致病,因此治疗功能性便秘,是提高婴幼儿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干预.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为总结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方法,评价其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5例,采用Fibrometer模型、瞬时弹性超声(Fibroscan,FS)及弥散加权MRI(DWI)三种方式进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同时对照肝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各自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按肝纤维化病理诊断本组S0期2例、S1期4例、S2期6例、S3期3例;Fibrometer模型各期的诊断准确率均超过80%,基本可以代替活检;Fibroscan敏感性在轻度肝纤维化病例中诊断价值偏低,在中、重度肝纤维化诊断中接近Fibrometer模型,可以达到80%以上;弥散加权MRI3各期诊断相关程度高达81.75%.结论 Fibroscan和弥散加权MRI是临床评价中、重度肝纤维化比较实用的检查方法,Fibrometer模型和肝脏纤维化病理诊断可作为进一步诊断补充手段.
作者:沃琤;曹继红;徐国荣;徐焕新;李平龙;陶冶;王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两种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此研究,按照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分为甲组(n=50)和乙组(n=50),甲组给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乙组采用黄体酮针剂肌注治疗,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和乙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宫外孕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乙组14.00%(P<0.05).结论 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地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和黄体酮针剂进行黄体支持可获得一致的IVF-ET结局,临床可将屈地孕酮替代黄体酮针剂,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患者接受程度更高.
作者:吴新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小儿下腹部手术100例作为本次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麻醉方法:50例对照组为氯胺酮麻醉,50例研究组为施氯胺酮、腰硬联合麻醉,并统计麻醉结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0.0%,P<0.05;研究组患儿手术后的MAP、HR指标和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指标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实施氯胺酮、腰硬联合麻醉能加快苏醒速度,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学习.
作者:李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0例,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前后一般情感得分、心理得分、健康得分、日常生活能力等各项评分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例数为9例,满意度为90.00%(9/10).结论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能够保证肝癌微波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较高,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叶扶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手术室中的人员一共分成六个质控小组,形成有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与专科组长共同组成的质控体系,通过全方位、多功能的系统性质量控制进行护理.结果 将实施质控小组之前与实施质控小组之后进行比较,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逐渐下降,护理质量评分也在不断升高,由84.5升至93.1,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小组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使护理更加标准,具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和能力,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幼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6例.对所有受检对象均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宫颈环形电切术中活检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镜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0.34%(70/116),相差1级诊断符合率为89.66%(104/116).对比金标准,有16例(13.79%)患者诊断过度,30例(25.86%)患者诊断不足.检验认为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作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单独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不够理想,尚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下活检诊断结果相结合,以实现诊断治疗的同步完成.
作者:赵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每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半开放式预冲法和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各30次.患者在治疗次数为单数时采用半开放式预冲法,透析例次2250例,设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次数为双数时采用密闭式循环联合模拟超滤法,透析例次2250例,设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记录管路预冲气泡评分,观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程度,监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值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在血液透析充分性Kt/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251,P=0.048);在残余气泡检测上,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26,P=0.017);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发生凝血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639,P=0.002);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02,P=0.009).结论 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相比传统半开放式预冲有很大的优越性,降低了透析过程凝血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得到了患者的满意.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普外手术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伤口愈合时间(6.8±1.7)d,住院时间为(9.8±1.8)d,这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普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推测血栓形成是否是CRAO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将CRAO患者作为病变组,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将统计结果进行t检验,评价凝血功能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及临床意义.结果 60例病变组与60例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49例男性病变组与49例男性对照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三项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11例女性病变组和11例女性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查,PT活动度和纤维蛋白原两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却无临床意义.结论 CRAO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无临床意义.CRAO患者无明显血栓形成倾向,进一步推测血栓形成不是CRAO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莹;胡庆军;刘涛;尚荣辉;邓青;刘国华;王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的对策,改善痰标本采集质量,提高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常规组,以自然咳痰法采集痰培养标本;另一组为观察组,以痰标本细菌学改良法采集培养痰标本.对两组患者的痰标本合格率和阳性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痰标本合格率和阳性率均高于常规组,改良效果明显,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标本采集合格率低是导致痰液临床符合率差的主要原因,高效的痰标本采集方法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的有效途径,注重痰标本采集方法的改进是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对策的思路.
作者:郑素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总结电子医嘱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严格执行医嘱制度和医嘱查对制度,可有效地预防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可保证电子医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刘宝芬;徐建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于耳鼻咽喉危重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及其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救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护理措施,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救治成功率.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救治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耳鼻喉危重患者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亚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咳嗽、眩晕、睡眠障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7%)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4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8.57%),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锋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