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琴;武艳琳;周梅娟;招伟英
目的 描述北京市2010年城区成年人的能量摄入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4个城区732户居民,以3d24h回顾和称重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能量摄入量,对18岁及以上且每日能量摄入量≥500 Kcal的居民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842名调查对象平均每日摄入能量(1 671.7±576.2)Kcal,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分别为52.1%、34.8%、13.1%,谷类、蔬果、动物性食物、速食、糕点饮料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41.1%、5.7%、17.0%、5.3%、6.2%,早餐、中餐、晚餐及零食提供的能量比例分别为28.5%、33.9%、32.3%、5.3%.男性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谷类供能比高于女性,而蔬果、糕点饮料供能比低于女性;60岁及以上居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于、脂肪供能比低于60岁以下居民;经济状况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来自动物性食品和糕点饮料的能量更多,来自谷类的更少,其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对低而脂肪供能比相对高.结论 北京市城区成年人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较低,谷类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尽合理,三餐能量分配较合理,性别、年龄、体型、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是能量或其来源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耀;喻颖杰;金庆中;黄磊;滕仁明;沙怡梅;马晓晨;信信;李春雨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辉;孔天天;陈国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主要探讨影响服刑人员人格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社会支持问卷分别对300名服刑人员和300名非服刑人员进行测量.结果 服刑人员人格障碍阳性筛查率为38.8%;有人格障碍的服刑人员与非服刑人员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和父亲母亲的拒绝、否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有人格障碍的服刑人员和非服刑人员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人格障碍症状与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父母的惩罚严厉和父母的拒绝、否认存在显著的相关(r=0.248、0.278、0.240、0.272、0.285、0.294);人格障碍症状与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显著的相关(r=0.264、0.229);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对服刑人员人格障碍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214).结论 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是影响服刑人员人格障碍形成的因素.
作者:程利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某院收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步长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步长稳心颗粒组在卡托普利治疗基础上添加步长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步长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较治疗前降低,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长稳心颗粒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F、HF、L/H对比显示,步长稳心颗粒组治疗后HF、L/H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不但可显著降低血压,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作者:卢结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两组分别在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前抽取患者动脉血液样本,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并进行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转流结束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采用超滤,可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提高了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作者:熊际月;陈界名;杨璨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先天性泪道阻塞合适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根据年龄分为1~3月组、3~8月组以及8~15月组,依次给予手法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手法按摩治愈12例;手法按摩+泪道冲洗治愈48例;手法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愈69例;其中年龄1~3月的患者治愈率65.38%;年龄3~8月的患者治愈率97.12%;年龄8~15月的患者治愈率63.16%,3~8月患者的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患者、且经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的治愈率也高于其余两组.另外,年龄1~3月患者通过手法按摩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 3~8月是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治疗的佳时机;对于1~3月的患者宜采用手法按摩,若不能取得良好疗效应在3~8月时进行泪道冲洗、探通治疗.
作者:谈晖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检测TT3(血清总T3)、TT4(血清总甲状腺素T4)、FT3(血清游离T3)、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rT3(血清反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等甲状腺功能性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患者TT3、TT4、FT3、FT4、rT3、TSH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患有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多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以及老年心脑血管预防的一种重要指标.
作者:尤鸣达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回顾分析12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中心2011年12例HAML的临床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10例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2例经肝穿活检确诊后未手术,随访4个月~6年2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HAML临床较少见,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治疗首选手术切除,而肝穿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尚丽明;张斌;彭涛;叶新平;苏志雄;苏浩;朱广志;覃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后的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鼻饲与口服氨氯地平对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鼻饲氨氯地平组(A组)和口服氨氯地平组(B组)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组间治疗后的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外科手术后须鼻饲的EH患者,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压变异性.
作者:王志峰;王霞;张晓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筛查作用,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某科进行产前筛查诊断为先天性畸形的胎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①彩超筛查发现胎儿畸形共计83例,其中中枢神经21例,心血管15例,颜面部畸形13例,四肢及骨骼畸形7例,前腹壁缺陷5例,颈水囊瘤5例,呼吸系统畸形5例,消化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各3例,其他畸形6例.②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颜面部的畸形相对多见,分别占25.3%,18.1%和15.7%;20周以内检查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多,占38.5%;20~24周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占23.7%,心血管畸形和颜面部畸形占15.8%,四肢骨骼畸形为13.2%;超过24周的畸形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占21.8%,心血管系统占46.9%,颜面部为21.8%.③经随访及产后检查发现,超声诊断中误诊为2例,均为唇裂,而漏诊5例,为多发畸形中足内翻2例,单纯腭裂1例,唇裂1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1例.胎儿缺陷的超声诊断灵敏度达94.3%,特异度达99.9%,阳性预测值97.6%,阴性预测值99.8%,以及与产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99.9%.结论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产前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掌握不同孕周的胎儿超声下的图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蔡雪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掌握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10年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南省斑疹伤寒出现增多的趋势,占解放以来病例总数的近80%.1990~2010期间,地区分布显示不平衡(x2=207.88,P< 0.05),五指山市为明显高发地区,年均发病率超过全省平均发病水平3 237.56%,其余市(县)年均发病率均低于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时间上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发病人群以农民、工人、学生为主,占61.08%.年龄上20~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63∶1.结论 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极端改变,一些虫媒传染病卷土重来,斑疹伤寒发病率出现上升的势头,今后应针对高危场所、重点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控力度.
作者:陈莉;金玉明;陈少明;罗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女职工妇科病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常见妇科病在不同年龄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414例女职工进行常规妇科体检、乳腺B超、盆腔妇科B超、白带常规及宫颈细胞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按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414例女职工中,共检出12种妇科病,其中检出的前3位妇科病分别是乳腺增生(45.91%)、子宫肌瘤(23.79%)、宫颈疾病(19.70%);在各年龄组妇科病分布中,宫颈疾病高分布于40岁组(39.60%),乳腺增生高分布于30岁组(64.54%)和40岁组(75.00%),子宫肌瘤高分布于40岁组(32.29%)和50岁组(40.95%),在22岁组至50岁组中,子宫肌瘤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 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及宫颈疾病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定期妇科体检,便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妇科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作者:张其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某院治疗的156例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6例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8例患者,一组服用拉米夫定(A组),一组服用干扰素(B组).分别检测两组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HBsAg及HBeAg值,探讨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在急慢性乙型肝炎患中临床意义.结果 治疗后4周A组HBsAg定量值为(2.875±0.317) ng/ml,HBeAg定量值为(2.912±0.168) ng/ml,HBV DNA定量值为(8.22×104±3.13×103)拷贝/ml;治疗后8周A组HBsAg定量值为(2.127±0.305) ng/ml,HBeAg定量值为(2.739±0.154) ng/ml,HBV DNA定量值为(2.51×104±1.11×103)拷贝/ml;治疗后24周A组HBsAg定量值为(2.012±0.265) ng/ml,HBeAg定量值为(2.153±0.047) ng/ml,HBVDNA定量值为(4.29×103±3.66×102)拷贝/ml.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HBsAg、HBeAg定量检测值的水平,能够反映出HBVDNA复制的具体情况,同时能够对临床不同方法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进行判断,从而对于下一步的治疗方法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于强;彭伟明;张涵;席启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为探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本文主要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流行特征及诊断标准的阐述基础上,分析了运动疗法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运动疗法的连一步应用做了展望.结果发现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及临床试验,对于是否能够治愈慢性疲劳综合征还存在争议,需要大量的实验依据进行证明,但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免疫能力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结论,适量有规律的运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崔伟;张日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桂林市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健康干预及效果.方法 3年抽取学前儿童1 584名,采用透明胶纸粘肛法检查蛲虫;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1 678名进行问卷调查;卫生宣教.结果 桂林市幼儿蛲虫感染率为2008年5.30%、2009年3.90%、2010年1.78%,3年学前儿童蛲虫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干预后,蛲虫感染率下降明显.结论 学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不容忽视,防治重点是加强卫生宣教和健康干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防早治.
作者:莫刚;农子军;李云萍;蒋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行择期PCI的AMI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术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0例,行常规PCI的患者.比较两组间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术后冠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术后1月经心脏彩色超声测定的心功能、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TMP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月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E峰/A峰<1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再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两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I择期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适颖;董平栓;王红雷;李志娟;张辉峰;杨旭明;王绍欣;翟秋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1 055例TCD检测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诊断、遗传病史等),研究TCD改变与临床的关系,为血压增高者的脑血管功能学评价提供客观血流动力学资料.结果 进行TCD检查的1 055例被检者中,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518例;颈内动脉系统单支或多支血管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703例,其中,涡流及湍流54例;收缩期血流速度减低1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收缩期血流速度增高599例、减低8例.由统计学分析可知,除在男70~90岁组、女60~组外,余病例组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去除年龄因素的作用后,可认为男、女高血压患病均与动脉硬化有关(CMH x 男2=52.384,x 女2=13.747,均P<0.001);另ORMH 男=2.861,ORMH 女=1.718,说明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优势比为2.861、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优势比为1.718.TCD检测异常率高于被检者对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论 TCD检测可较灵敏地反映高血压时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在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的血管功能学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陕南山区消防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的发生率及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国际功能性胃肠病罗马诊断标准设计的FD症状量表,通过问卷方式对生活在海拔1 000~2 200 m的200名消防官兵进行调查,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的消防官兵中被诊断为FD的有61例,患病率为30.5%,该61例FD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3例(21.3%)、饱胀感15例(24.6%)、烧灼感11例(18.0%)、早饱9例(14.8%)、反酸5例(8.2%)、恶心3例(4.9%)以及嗳气者5例(8.2%);FD组和健康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4个项目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消防官兵吸烟(x2=4.236)、饮酒(x2=3.983)、喜进生冷食物(x2=3.319)、焦虑(x2=3.271)、参加灭火和抢险(x2=3.493)5个因素是影响消防官兵发生FD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OR=6.358)、焦虑(OR=5.472)、参加灭火和抢险(OR=5.253)是影响FD发生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区消防官兵中FD的发生率较高,吸烟、喜进生冷食物,饮酒、焦虑和经常参加灭火和抢险是引发FD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阿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因素.方法 取某院肝胆外科于2008年4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手术记录单分析中转开腹因素.结果 导致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手术的原因为胆囊本身因素、合并其他器官疾病、操作者的技术因素等,其中胆囊本身因素为常见.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前应全方面评估其病情,及时发现各项危险因素,避免一味追求小切口和快速康复而错误选择手术术式,对于危险因素较多,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应尽早采取开腹手术,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切实的治疗效果为先,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王震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采用采用医用硫酸钙作为人工材料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缺损患者62例,采用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医用硫酸钙颗粒和硫酸钙粉剂制作人工替代骨填充骨缺损,术后1、3、6、12周及半年、1年、1年半复查X线片,观察硫酸钙吸收情况,成骨过程及骨粒吸收情况.结果 术后8个月,所有患者硫酸钙颗粒吸收,髓腔再通.术后4-6个月,62例骨缺损处达到临床愈合.功能恢复达到优和良.结论 硫酸钙颗粒是修复良性骨病损中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作者:彭智;李波;简月奎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