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步长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卢结文

关键词:步长稳心颗粒, 原发性高血压, 心率变异
摘要:目的 探讨步长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某院收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步长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步长稳心颗粒组在卡托普利治疗基础上添加步长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及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步长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较治疗前降低,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长稳心颗粒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F、HF、L/H对比显示,步长稳心颗粒组治疗后HF、L/H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不但可显著降低血压,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集中度结合圆分布法对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聚集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的聚集性,探讨集中度和圆分布法的应用.方法 应用集中度结合圆分布法对河南省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集中度M值为0.595.圆分布法平均角(α)对应日期即手足口病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11日,5月11日前发病数占全年49.65%,5月11日及以后发病数占全年50.35%.发病时间的68.28%可信区间为3月11日~7月10日,此时间段实际发病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74.15%.平均角雷氏检验P<0.01.结论 201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发病具有较强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为3上旬~7月上旬,集中发病倾向时间为5月中上旬.

    作者:孙建伟;许汴利;陈豪敏;康锴;王彦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的临床意义,评价其在临床上快速检测常见遗传性耳聋基因的可行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105例聋哑患儿,取外周血5ml,分离提取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中国人中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上的9个热点突变,包括GJB2(35delG,176del16bp,235delC及299delAT),GJB3 (C538T),SLC26A4 (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C1494T).结果 在105例样本中,共检出17例携带致聋突变(16.19%).其中,线粒体DNA 12S rRNA 1555 A>G异质突变1例(0.95%); GJB2基因突变7例(6.67%),包括235 del C纯合突变2例,235 del C/GJB2 299 del AT复合杂合突变2例,235 del C单杂合突变3例;SLC26A4基因突变9例(8.57%),包括IVS7-2 A>G纯合突变1例,2168 A>G纯合突变1例,IVS7-2 A>G单杂合突变3例,2168 A>G单杂合突变4例.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 耳聋相关基因突变位点在我国也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基因检查方法和以往传统的检测想法相比,具有准确性高、速度快、假阳性率低的优点,而且该检查方法操作简便,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陈鑫苹;徐卫华;符生苗;李晓娟;何敦雄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讨

    在逐步建立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管理的实践中探索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心的优势,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运动疗法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为探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本文主要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流行特征及诊断标准的阐述基础上,分析了运动疗法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运动疗法的连一步应用做了展望.结果发现运动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及临床试验,对于是否能够治愈慢性疲劳综合征还存在争议,需要大量的实验依据进行证明,但运动疗法对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免疫能力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结论,适量有规律的运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崔伟;张日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临床外科实习医生的带教经验应用研究

    目的 总结研究带教临床外科专业实习医生的经验,探讨带教经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50名实习外科医生分为两组,甲组根据一般的带教方法实施指导,乙组根据总结的带教经验指导,以病人对实习医生的评价、带教老师的打分和实习医生的互相打分为参考标准,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实施带教经验指导的实习医生在临床的表现满意率高于98%,综合优秀率为48%和60%,明显优于普通指导的实习医生.结论 长期的带教经验在对外科实习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具有很好的普及价值.

    作者:高希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常规超滤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体外循环中应用持续超滤,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不应用超滤.两组分别在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转流结束前抽取患者动脉血液样本,测定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指标,并进行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浆胶体渗透压在转流结束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采用超滤,可有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提高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提高了血小板计数和血浆蛋白的浓度.

    作者:熊际月;陈界名;杨璨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资源短板研究

    目的 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的资源短板,为有效贯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政策,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及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地区11个基层社区服务机构进行现存人员配备、诊疗设施设备、药品种类、建档人数、领导能力等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制约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难以完成国家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内容要求,10个机构的一把手均是从临床上或者是其他机构调换过来的,6个机构的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的开销,4个机构的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其日常开展工作的需要;辖区居民建档率均不超过10%.结论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配备是目前制约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资源短板,采取适宜的政策,加强人力配备,力争能招来、能留住,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是提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措施.

    作者:唐佳恩;张鹭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比较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9月到某院进行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7名分为TACE治疗组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CRT+IMRT组有效率高于TACE组(x2=4.89,P< 0.05).TACE组34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3-DCRT+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2,P> 0.05).结论 通过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珊;李航;谭诗生;杨飞月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北京某高校2007~2009年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新生入学时健康状况,为学校制定防病计划和疾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9 649名本科新生开展入学体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总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P<0.01);华中地区生源患病率高(P<0.01);学生主要疾病为慢性肝炎和ALT异常、心血管疾病、肺结核、抑郁症和色觉异常.结论 2007~2009年新生入学体检异常情况在不同年度、性别及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学校在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同时,要做好学生慢性病、常见病、肿瘤等的健康指导及干预工作,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顺利完成学业.

    作者:王容;陈华;贺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心电异常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电异常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18例,入院后2d内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6.6%,死亡率高达47.3%,明显高于无心电异常的脑出血患者11.8%,ST段弓背向上抬高(50.6%)、长Q-T间期(29.1%)、房性期前收缩(27.8%)为死亡患者中多见的心电异常类型.结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心电异常发生率高,近期死亡率高,心电异常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张志;何晓英;袁平;李小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交链孢酚对成纤维细胞中DNA聚合酶β的影响

    目的 观察霉菌毒素的致癌机制是否与其影响了细胞内的基因修复系统相关.方法 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16μM的互隔交链孢酚作用后,提取细胞全RNA,进行半定量分析了解其表达量的变化,RT-PCR扩增DNA聚合酶β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T载体后测序,分析其序列变化.结果 克隆成功并测序后发现有DNA聚合酶β基因序列的两个位点发生突变.同时,通过半定量分析发现DNA聚合酶β表达量逐渐上调.结论 AOH可导致NIH/3T3细胞中的DNA聚合酶β发生点突变、表达量上调.

    作者:朱涵;杨春;赵伟达;王书春;章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承德市翼状胬肉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承德市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并探讨其与区域、年龄、性别、经济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承德市16 357例受检对象进行眼部检查,统计翼状胬肉患病率.结果 16 357例人群中得翼状胬肉人数974例,患病率6.0%.其中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不同年龄段翼状胬肉患病率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翼状胬肉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病程5年以下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和农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以上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和农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承德市农村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高于城市.农村人群翼状胬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经济发达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病程短,经济落后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病程长.

    作者:刘彩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某医院生殖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某院患有生殖道炎症患者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其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0年2月~2011年10月285例生殖道炎症的患者,采集患者的泌尿生殖系标本,对大肠埃希菌培养、鉴定进行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20例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株为125,阳性率为56.8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类药物全部敏感;对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分别占87.27%、71.36%;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同时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分别为2.27%、4.09%.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以及环丙沙星、妥布霉素等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P<0.05).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部分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应该根据药敏情况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细菌的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邵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医用硫酸钙颗粒治疗骨缺损研究

    目的 采用采用医用硫酸钙作为人工材料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缺损患者62例,采用美国Wright公司生产的医用硫酸钙颗粒和硫酸钙粉剂制作人工替代骨填充骨缺损,术后1、3、6、12周及半年、1年、1年半复查X线片,观察硫酸钙吸收情况,成骨过程及骨粒吸收情况.结果 术后8个月,所有患者硫酸钙颗粒吸收,髓腔再通.术后4-6个月,62例骨缺损处达到临床愈合.功能恢复达到优和良.结论 硫酸钙颗粒是修复良性骨病损中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作者:彭智;李波;简月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近年来,肝移植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患者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当前关注的焦点已经由如何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存活率与控制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转变为患者术后的工作能力、各种社会活动及其心理变化等问题.影响肝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包括社会、经济、伦理、文化、医疗和心理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其中社会学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心理压力、经济负担、家庭和社会支持以及医患关系影响等方面.本文试对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提高肝移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王倩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的影响

    目的 分析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的影响,为今后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所有村卫生室进行普查,并将2010年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中西医结合的村卫生室占34.30%,比2007年增加了4.94%;中医为主的仅占1.55%,比2007年减少0.16%; 2010年卫生人员拥有中专学历的占80.92%,比2007年增加了3.77%;而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52%,比2007年增加1.87%.2010年卫生人员中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占6.51%,比2007年增加了1.35%.结论 江西省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总体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一些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作者:周伟;袁兆康;黎国庆;杜峥;王希;冯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的比较

    目的 比较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Orbscan方法结果介于451~603 μm之间,平均值为(518.36±31.54)μm;超生侧厚方法结果介于478~614 μm之间,平均值为(538.12±23.11)μm.两组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中央厚度区间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结果按照屈光度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的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

    作者:史强;王青;罗一青;张宇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辉;孔天天;陈国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重庆市万州区2006~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掌握万州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AHC)布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来自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疫情资料,对万州区2006~2010年AHC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万州区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 286例,年均发病率17.04/10万,其中2010年报告病例908例,发病率59.60/10万.2006~2009年,万州区无聚集性暴发疫情,AHC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年度报告发病率均在6.26/10万以内.2010年发生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结论 2006~2009年万州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平稳,呈常态散发水平,未发生AHC暴发疫情,2010年发病率是前4年发病平均水平的9倍,提示需加强监测和重点防控.

    作者:罗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应用药物定量脑电图监测桂哌齐特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药物定量脑电图在重症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首次发病的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桂哌齐特治疗,B组不使用桂哌齐特治疗,而使用常规治疗.每组患者均使用数字化脑电图16导单极采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7d,14 d以及21 d行脑电监测,分析各个脑区的δ和θ频段的相对功率值.并对患者在同一时间行NIHSS评分.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期NIHSS评分是没有明显差异性的,但是从脑电上看,在治疗后d 14,A组患者的前额区、患侧中颞区δ频段的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 21,A组患者的各个脑区δ频段的相对功率值亦较B组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d7前额区、患侧中央区、颞区、枕区θ频段的相对功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电监测可以作为药物疗效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监测方法,与临床常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比较,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更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莉;张书琼;冯菁;葛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