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IK细胞治疗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利伟

关键词:CIK, 免疫功能, 肿瘤, 放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回输CIK细胞后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探讨CIK细胞治疗对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放化疗治疗后肿瘤患者患者31例,分别抽取CIK细胞回输治疗后外周血作细胞免疫指标检测,正常人14例作对照,并比较CIK细胞回输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上升;CD4+/CD8+比值下调,CD16+CD56+细胞减少,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CIK细胞回输治疗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放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而CIK细胞回输治疗安全可靠,可以改善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近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可作为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维持治疗的一种选择.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强化免疫成本效益评价

    目的 探讨贵州省实施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方法 抽样调查乙脑病例住院和非住院治疗费用、陪护费用、康复费用以及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工作中需投入的经费.计算因乙脑患病陪护人员人均减少的产值,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DALY)计算因乙脑发病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损失,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乙脑强化免疫的成本效益比值和产生的净效益.结果 1例乙脑病例患病后社会减少产值84.36万元.贵州省2007年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后发病率较1990~2006年强化前平均下降了65.30%,因采取强化免疫措施而减少发病、伤残和死亡损失的净效益为1亿2千5百余万元,成本效益比值为1∶4.88.结论 开展大规模的强化免疫,对降低乙脑发病水平效果显著,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丽;詹玮;蒋凤;芮丽萍;刘铭;刁壁;尹遵栋;李艺星;罗会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综合干预对降低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者167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8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3.6%、9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4%、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穆树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情况及其特征并进行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TB/HIV双重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4个区,选择2007年9月~2009年底的所有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HIV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4个调查点共纳入调查1 501例结核病患者,HIV筛查率为92.34%;1 386例结核病患者中筛查出HIV阳性者197例,HIV感染率为14.21%.在筛查的人群中以男性、25~34岁年龄组、维吾尔族、本地户籍、其他类型结核、复治结核、涂阴结核病和已死亡为结局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合并HIV感染情况较为严峻,应重视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控制工作.

    作者:陈阳贵;陆娟;马丽;刘泓;张为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对其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与诊治,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80例患者当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约占14%,作为不孕症的第2病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27%,这两种病症,原发性不孕患者的发病率要比继发性不孕发病率高(P<0.05);另一方面,作为不孕症发病的第1位病因,慢性盆腔炎约占57%,而其具有较高的继发不孕发病率(P<0.05).在诊治后,患者的妊娠率大约为45%,其中出现异位妊娠情况的患者2例.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方法检查以及诊治不孕症,有利于明确患者患有不孕症的确切病因.

    作者:陈萍;陈丽娟;强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医学生实习初期标准预防认知和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学生临床实习初期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和临床应用情况,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80名临床实习2个月内的医学生进行关于标准预防知识认知和预防措施应用情况调查.结果 65.6%的临床实习生在校接受过标准预防知识的教育.临床实习生对标准预防的概念和基本特点不能完全理解、掌握;临床实习中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执行防护措施.结论 医学生实习初期标准预防知识欠缺,预防措施应用不足.应改革和完善加强标准预防的教育和考核,提高临床实习生标准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和执行率.

    作者:何静;陈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对妇科肿瘤患者护理依存性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依存性、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对护理的依存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明确了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各个阶段的治疗和护理目标,提高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依存性,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菊花;刘丽娟;张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6名肝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 大部分肝癌患者家属对肝癌介入治疗有一定的认知;非常需要健康教育的家属占79.34%,以年轻化、学历高、经济情况良好的家属需求强烈.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肝癌患者对肝癌的认识和家庭照料水平,有利于家属的身心健康和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卫东;陆进;徐平;范晨;王维涛;童耀英;崔志明;王春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性纤维化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性纤维化的CT改变与肺功能分级的对比情况.方法 按照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再对患者应用CT进行检查,观察各组患者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在肺功能的各个分级中,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性纤维化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已经有影像学上的改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并且以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肺内异常线影发生率较高,在临床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值得重视并广泛应用.

    作者:王瑒;陈丽萍;李景姝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47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经腹部切口手术组24例(腹式组),经阴道手术组23例(阴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h、术后1,3,5d采取病人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皮质醇(Co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间所有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1h、术后1 d 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阴式组Cor术后1h、术后1d明显高于术前水平,腹式组Cor术后1h、术后1,3d明显高于术前水平.术后1h腹式组IL-6,Cor水平明显高于阴式组.结论 阴式或腹式子宫切除术都会引起一定的机体应激反应,阴式手术比腹式开放手术在术后早期更能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

    作者:李海峰;徐建东;李秀萍;郭翠萍;王正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的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95.6%,手术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3.6%,两组疗效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的愈合平均为(44.3±15.7)d;手术内固定组愈合时间平均为(60.7±22.1)d,两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9,P< 0.01);经过治疗后随访,手法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手术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P<0.01).结论 手法复位组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术内固定.

    作者:刘元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2月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为高支持程度的31例慢阻肺患者设为A组,同期评定为一般社会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设为B组,低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为C组,3组患者采用SCL-90量表及SAS、SD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组SCL-90 量表各指标评分及SAS、SDS量表>50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应重视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干预.

    作者:侯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庆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死率,分析治疗病例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提供建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治疗病人基本数据库,数据库核查后导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累计治疗死亡病例215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42.8±11.5)岁,男性占72.1%,女性占27.9%;治疗病死率为10.5%,开始治疗时CD4≤5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8.7%,CD4在51~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11.7%,CD4> 200个/μl病人病死率为2.2%;在治疗3个月内死亡的占54.4%,12个月内死亡的占80.5%.结论 过晚抗病毒治疗不利于减少艾滋病死亡,建议加强对感染者早期治疗的宣传.

    作者:周超;吴国辉;冯连贵;周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天津市2009~2010年固定式节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固定式节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客观评价其含量水平,为加强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GB/T14233.1-2008)的要求对天津市2009~2010年固定式节育器残留量进行抽样和检测,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T 16886.7-2001)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9~2010年共监测样品108份,合格率为91.67%.2009年、2010年的合格率分别为100%、83.46%.不同季度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测定,第一季度高,且与其他3个季度的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4,P< 0.01).结论 天津市固定式节育器中环氧乙烷残留量整体合格率较高,但各个季度合格率有所不同,应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其卫生消毒质量,保护广大消费者健康.

    作者:李作永;张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辅助植入自攻微螺钉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TDRSG)在辅助植入自攻微螺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0名正畸患者随机分为2组,15名上颌需要强支抗的患者应用自制的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将30枚自攻微螺钉植入左右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牙槽嵴,同时以未使用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的15名患者作为对照,术后拍片,进行成功率、准确率和安全率的对比性研究.结果 使用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的30枚种植钉有1枚松脱,成功率为96.7%;准确率为86.7%;安全率为93.3%.未使用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的30枚种植钉有7枚松脱,成功率为76.7%;准确率为60%;安全率为70%.两组间在成功率、准确率和安全率三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维放射-外科导航装置可以提高植入自攻微螺钉的成功率、准确率和安全率.

    作者:陈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的现状.方法 选择7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回顾分析其感染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51例(72.9%),死亡19例(27.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8.5%)和伤口(8.5%),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危重症患者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易感人群;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鲁厚清;吴忠展;邵仁德;汪洋;汪文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微卫星D6S289的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微卫星D6S289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江西汉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西汉族地区2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228名江西汉族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观察D6S289多态性的分布.结果 D6S289-215bp等位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0.057和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07,P=0.043,RR=0.45),该基因可能为精神分裂症保护性基因.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6号染色体上D6S289位点区域可能存在江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有关联的微效基因.

    作者:章洁;袁也丰;万福生;卢和丽;李悦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石油沥青在轧钢工业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石油沥青在轧钢工业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定性分析沥青样本所含的化学物质种类.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作业场所石油沥青的使用情况,定性和定量分析现场沥青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结果 常温下石油沥青主要含有烷类、酮类、醇类、醛类等化学物质;加热至300℃~400℃时,沥青烟检出物质除烷类、酮类、醇类、醛类之外,还包括萘、蒽、菲、呋喃、酚类等;在工业应用过程中,石油沥青被加热至1 200℃~1 300℃,作业场所沥青烟除可检出上述物质外,还有苯并(a)芘.结论 石油沥青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差异较大,温度越高产生的危害因素越多;工业应用中,沥青烟中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致癌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严重.

    作者:张华东;王正虹;陈凤琼;袁方;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重症监护室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FT)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从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间入住ICU的医院感染病例中,选出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共60例作研究对象,分析感染部位分布、易感因素、侵袭性因素、抗菌药物使用分布和真菌的药敏分布情况.结果 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6.7%)和泌尿道(38.3%)为主;易感因素以营养不良(46.7%)和糖尿病(30.0%)为主;侵袭性因素以导尿(91.7%)、血管插管(90.0%)、使用呼吸机(76.7%)、使用纤维镜(55.0%)和气管插管(41.7%)为主;操作时间持续≥16 d,导尿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的种类以碳氰酶烯类(25.2%)和三代头孢(22.6%)为主;检出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60.3%)为主,而氟康唑的敏感率(82.2%)低.结论 开展ICU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以信息化管理抗菌药使用权限,分级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将有助于减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庭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80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2组的术中出血分别为(26.3±5.6) ml、(40.6±2.8) ml,t=14.44,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3.6±2.5)d、(7.2±1.6)d,t=7.67,P<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2.3±3.1)h、(15.2±1.4)h,t=5.93,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14.3±2.4)h、(16.5±1.7)h,t=4.73,P<0.05.结论 经腹腔镜手术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中出血、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开腹组少.

    作者:张卓群;张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24月龄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时间与营养不良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目的 初步探讨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时间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提出病因假设.方法 采用WHO制定的儿童生长参考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评价,单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调查时已经断奶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时间与HAZ评分和WAZ评分进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结果 控制住混杂因素影响后,母乳喂养时间在6~12月的发生生长迟缓的风险为6月以下的0.142倍(P=0.026),超过12月的为6月以下的0.184倍(P=0.035).母乳喂养时间在6~12月的发生低体重的风险为6月以下的0.126倍(P=0.035).母乳喂养时间与HAZ评分的相关系数r=-0.189,P=0.007;母乳喂养时间与WAZ评分的相关系数r=-0.192,P=0.006.结论 母乳喂养时间可能与儿童营养状况有关,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

    作者:王晓雯;万青青;余思洋;胡太芬;赵江;万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