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玲;谭志鑫;肖本见;廖艳华
目的 通过对5-aza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后行免疫组化检测cTnI表达,以确定心肌样细胞的形态结构.方法 取传2代hUC-MSCs,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10、20、40、80μmo1/L的5-aza,培养4周之后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及生长情况.在诱导后的第二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TnI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细胞转化效率.之后采用RT-PCR技术,在诱导后的第1、2、3、4周,对hUC-MSCs的ANP、BNP、a-skeletal actin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5-氮胞苷诱导7d之后,细胞形态出现变化.细胞多呈现紧密生长、平行排列,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梭形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40 μmol/L,80 μmoL/L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4周时,40,80 μmol/L组诱导的细胞折光性降低、细胞活性减弱,并且出现死亡的细胞.诱导后2周,5、10,20,40,80μmol/L组hUC-MSCs可见表达阳性的cTnI.cTnI阳性染色细胞数率比较,10 μmol/L,20 μmol/L,40μmol/L,80 μmol/L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均明显高于5 μmol/L组(P<0.05).RT-PCR检测到ANP、BNP、a-skeletal actin基因表达增加;10 μmol/L组基因的表达量在不同时间点与其他各组的基因量相比较在数值上均高于其他各组,且在大部分的时间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少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5-aza诱导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cTnI表达,具有心肌细胞的特异的免疫组化表现.
作者:郑学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支持对ICU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某院ICU收治并进行肠内营养的16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比其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另选取10例在该院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1)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31.2±8.6)以及CD4+/CD8+比值(1.4±0.4)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IL 2浓度(8.6±2.4) mg/L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水平(76.5±13.7、49.2±12.4)以及CD4+/CD8+比值(2.9±0.9)高于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虽高于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水平高于治疗前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 2浓度(12.2±3.9) mg/L高于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前IgG、IgM、IgA浓度[(10.3±1.2) g/L、(1.2±0.6) g/L、(2.2±0.2) 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IgG、IgM、IgA浓度[(13.8±2.3) g/L、(2.1±0.4) g/L、(3.1±0.6) g/L)均高于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ICU危重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昌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农村饮水监测能力,提高农村饮水水质监测质量,加强和改进质量控制工作.方法 根据《全国农村饮水监测能力评估方案》要求对四川省参与农村饮水监测项目县(区)疾控中心(以下简称CDC)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120个CDC中,有55个CDC未参与应急事件的监测,拥有现场检测设备的低于50%,通过计量认证的占65.0%.调查129个CDC中,水质监测相关人员职称以初级多,占48.1%,学历以大专多,占50.4%,近3年共监测水样数13.147万份,其中农村水质监测占32.7%;饮水检测项目感官和微生物指标计量认证率为67.9%,可检测率也高于90%,放射指标计量认证率只有3.7%,可检测率只有1.55%;饮用水检测仪器以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气相色谱配备较高,而离子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配备数量较低,分别为25台和11台.结论 农村饮水监测现场监测设备少,近4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通过计量认证,水质监测人员职称和学历较低,放射指标检测基本未开展,离子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配备数量较少,应加快农村饮水监测设备投入,引进高学历人才,以保障农村饮水监测能力.
作者:金立坚;胡彬;朱鸿斌;刘睿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在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前后对各项护理内容的满意度调查及比较,探讨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意义.方法 将2011年2月普外科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后510名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与2010年同科室510份随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士服务态度等5个内容的结果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后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5个项目满意度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对服务态度和健康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创建护理示范病房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对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丽娜;王丹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及其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85例经头颅MRI/CT证实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90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诊断为HH的例数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进一步行血清Hcy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IHSS评分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Hcy水平亦随之升高,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 (P< 0.05);随着NIHSS评分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诊断为HH的患者比例亦随之升高,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且可以反映脑梗死灶的大小及病情的严重程度.血清Hcy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对该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可能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姜岩;王媛博;陈迎;于绘丽;信慧;韩雪;李晓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临床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5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手术全程顺利,手术时间在10~46 min之间,出血量为10~90 ml,术后6h常规拔除尿管均可自行排尿,术后24 h之内均完全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在5~7 d出院. (2)术后评价治疗整体满意率为96.55% (56/58),0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均为100% (38/38),Ⅰ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92.86% (13/14),Ⅱ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83.33% (5/6). (3)术中及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提高手术技巧.
作者:濮玉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急诊手术后并发肠瘘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提供指导.方法 入选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某院进行十二指肠急诊手术患者72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肠瘘将所有患者分为发生肠瘘组和未发生肠瘘组,收集两组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结果 十二指肠急诊术后肠瘘发生率为19.4%;发生肠瘘组患者就诊时间长于未发生组,胰腺损伤率以及术前发生休克比例均显著高于未发生肠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合并胰腺损伤、术前发生休克与十二指肠术后发生肠瘘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十二指肠急诊手术后并发肠瘘发生率高,其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就诊时间延长、合并胰腺损伤、术前发生休克.
作者:郭庆源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2000年以来156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好发于男性,多位于胃窦部,肉眼分型以Ⅱa型为主,病灶大小多介于1.0~2.0 cm,组织学类型以高分化腺癌为主,多伴有癌前病变.结论 临床上对胃癌预后的判断,着重于癌灶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的研究;应重视癌前状态的观察和随访,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作者:杨天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水和土壤中二氯喹啉酸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为二氨喹啉酸残留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方法 水和土壤经不同溶剂提取浓缩后,经阴离子交换柱净化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二氯喹啉酸经过净化浓缩后,无明显杂质干扰测定,水和土壤的添加浓度在5.0~100 μg/kg时,回收率分别在91%~96%、89%~98%,变异系数均小于7%,方法低检出浓度水中为0.6 μg/L、土壤中为1.0 μg/kg.结论 该方法对水和土壤中二氯喹啉酸残留的检测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满足农药残留痕量检测需求.
作者:洪月玲;宋燕燕;贾伟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手术(胃转流手术Gastric bypass,GBP)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调控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979年1月~2010年12月发表的关于GBP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辅以手工检索,对照纳入标准将筛选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相关文献37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有14篇,总的有效量合并RR值为0.79 (95%CI:0.66~0.94),其中符合术后4周空腹血糖研究纳入标准的有9篇,其效应尺度是同质的,空腹血糖浓度合并RR值0.81 (95%CI:0.76~0.86),其中符合餐后血糖研究纳入标准的有10篇,其效应尺度是同质的,术后4周OGTT合并RR值0.71(95%CI:0.67~0.75),发表偏倚估计t=0.332,P=0.749> 0.05.结论 GBP手术对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OGTT试验)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时间的长效性.
作者:田慧敏;李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8例病人在肠外营养基础上给予奥曲肽,观察对照组及奥曲肽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液引流量、腹部平片、腹部B超变化指标.结果 奥曲肽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胃肠引流量减少,影像学检查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奥曲肽后可明显减轻肠壁水肿,缓解术后肠梗阻症状,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程利民;孙志德;李森龙;邬淑雁;刘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中国地区农民肺常见致病菌病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顺查法及追溯法,检索CNKI、维普及Pubmed 3个数据库,获得1964~201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我国农民肺病原学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共7篇,累计实验组715例,对照组712例,使用RevMan5.0软件对其进行Meta综合定量.结果 嗜热放线菌与农民肺的发病呈一定的关联性(OR值=24.96,95%CI=9.91~62.86),其中的热吸水链霉菌关联程度高(OR值=25.52,95%CI=4.94~131.84),其次为普通高温放线菌(OR值=4.21,95%CI=2.60~6.81)、干草小多孢菌(OR值=3.94,95%CI=1.67~9.30).但是干草小多孢菌组数据经过敏感性分析后,结果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致病菌因非对照性研究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中国地区农民肺感染的常见病原学为嗜热放线菌,其中以热吸水链霉菌及普通高温放线菌为主;对于干革小多孢菌的致病性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君;刘朔;刘丹;马列;赵明静;王笑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先心病患儿麻醉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0例快通道麻醉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Dex组(n=15):患儿入室泵注右美托咪定1g/(kg.h) 15 min.N组(n=15)作为对照组,以相同速度泵注生理盐水.随后6%七氟醚、0.1 μg/kg顺阿曲库铵诱导行气管插管.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以给药前(T0)、给药后3min (T1)、6min (T2)、9 min(T3)、12 min(T4)、15 min(T5)、插管前(T6)、插管时(T7)作为观察记录点.结果 Dex组T5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麻醉诱导期间,N组T7与T6比较,SBP、DBP、MAP、HR值均有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以1.0 μg/(kg.h)剂量输注对简单房、室间隔缺患儿产生明显镇静效应,复合6%七氟醚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减轻插管反应.
作者:黄庆;檀文好;黎必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和相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并终达到得出有效的干预途径来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目的.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省三所高校2011级1500名新生进行传染病知信行调查,然后进行健康教育及干预,教育前后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相关数据进行统一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新生传染病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69.4%和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染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健康教育课相对其他干预手段效果尤为显著.结论 在高校开展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传染病知识效果尤为理想.因此,开展大学生传染性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且艰巨的任务,除了大学生自已的科普学习外,还需要教育、宣传等多部门的参与.传染性疾病知信行部分调查项目有突破性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戴明卜;刘彦平;赵振平;袁从英;王金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安市在岗人群的血脂分布特征及其与高血糖、高血压的关系,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2480名在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测量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血压等.按不同因素分组后进行描述、组间比较和计算RR值.结果 TG平均水平(2.06±1.32) mmol/L、TC平均水平(4.49±0.96)mmol/L,血脂异常检出率54.64%(标准化率51.8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部分地区研究结果.HTG检出率(50.81%)明显高于HTC检出率(18.89%).标准化血脂异常率男性(63.08%)显著高于女性(42.40%) (x2=220.92,P< 0.01).TG和TC水平都与年龄有关,男性在30岁组开始增高,女性在50岁组开始显著增高.50岁以前各年龄组TG和TC水平均是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血脂异常患高血糖、高血压的危险是血脂正常的2.97~6.02倍和3.16~5.37倍;相同血脂指标水平升高对女性的危险性高于对男性的;男性在40岁以后危险性更高,女性在50岁以前危险性更高.结论 延安市在岗人员中男性的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率都在全国处于高水平.血脂异常时显著增高了患高血糖、高血压的危险性.提示全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对该人群进行更广泛,更早期的调脂干预.
作者:樊霞;高峰;朱艳;缑润平;杜珏;李转霞;韩红梅;白莉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沙门菌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TecraTM微孔板法对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用国标法进行验证,计算该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微孔板法检出阳性样品13份,国标法检出阳性样品10份.进行两两配对比较,国标法阳性者微孔板法均阳性,灵敏度为100%.国标法阴性的样品为247份,微孔板法和国标法均阴性的样品为244份,特异度为98.79%.结论 微孔板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实验时间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仝志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关系及不同亚型HPV病毒重叠感染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 以148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并以96例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高危HPV病毒感染率、多重感染对宫颈癌、癌前病变的影响及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高危HPV感染率.结果 HPV病毒感染率以鳞癌、腺癌居多;高危型HPV病毒感染率、双重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在宫颈癌中较高,CINⅢ期、CINⅡ期、CIN Ⅰ期依次降低,均高于宫颈炎中感染率.结论 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阻断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可阻断癌前病变的进程,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所在.
作者:余锦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72-4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72-4的检测,分析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一致性.结果 单项检测CA19-9的灵敏度(61.17%)及一致性(76.84%)较高,其余指标的灵敏度均和一致性较低.而联合检测灵敏度提高到了84.47%,一致性也达到86.70%.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灵敏度,为尽早发现肿瘤病人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熊建光;程正位;吴娟;袁婷;杜金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致小鼠中毒惊厥模型,探讨硫酸镁对利多卡因中毒小鼠惊厥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210只昆明小鼠,体重18~25 g,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50 mg/kg硫酸镁组、100 mg/kg硫酸镁组、200 mg/kg硫酸镁组、400 mg/kg硫酸镁组,每组42只,分别预先腹腔注射4种剂量的硫酸镁或等容积的生理盐水,15 min后腹腔注射100 mg/kg利多卡因,观察小鼠惊厥潜伏期、持续期、惊厥发生率、死亡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①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硫酸镁可延长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潜伏期,缩短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持续时间,延长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死亡时间.②硫酸镁可以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发生率,200和400 mg/kg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死亡率,50、100、200 mg/kg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比较,利多卡因致惊厥敏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③硫酸镁可降低利多卡因致惊厥的强度,随着硫酸镁剂量的增加,利多卡因致惊厥的等级逐渐降低.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镁可拮抗利多卡因的致惊厥作用,降低利多卡因的毒性.
作者:邱有波;杨拯;袁梦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发生的病因、诱因及血清钠浓度、年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58例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因、血清钠浓度、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患者86.43%,60岁以下13.57%,不同程度低钠组平均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9.30%,轻度低钠组与中重度低钠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99,P=0.0302,P<0.05);低钠血症的原发疾病以心脏病并心衰比例大(25.58%).结论 低钠血症老年患者多见,心脏病并心衰合并低钠血症常见,低钠血症程度与预后有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发因素,避免医源性因素,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吴艳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