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视角带教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观察

郑玲

关键词:多视角带教, 手术室, 新护士培训, 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访多视角带教方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 是将18名手术室新护士,分成两组,2012年1月进入9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进入9名作为观察组.培训期均为1年.年龄20~24岁,均为高中毕业后进入护理院校的护理毕业生.对照组采用3个月理论加操作集体培训,3个月后进入手术间采用一对一带教.观察组采用多视角带教.从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服务态度和手术医生满意度,观察两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种考核和评价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视角带教的优越性:有效弥补了当前新护士存在的问题,更加人性化.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带教受教,而是从人文关怀上,更多的关心新护士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真正有用的、身心健康的护理人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药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环境、社会适应性.方法 对湖北医药学院药学专业近十届校友进行问卷纸质问卷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显示,调查人群中60.48%认为求职方法和经验欠缺;19.27%觉得是自身其他方面欠缺;调查发现93.52%的毕业生从事的都是与要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结论 学校应加强针对性教育,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全面、深入的择业观;做好大学生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同时鼓励毕业生走出去开展创新、创业.

    作者:曹建华;肖飞;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术后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细心护理,5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从生理、心理及生活各方面综合护理,并针对潜在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芳;林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TBL教学初探

    TBL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TBL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发现TBL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科及师生间的交流,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袁仕善;侯德富;杨盛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疗效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7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监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数据.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VC占预计值%,PEF、FEV1占预计值%、FEV1/FVC%占预计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肺功能,可作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梅;张作清;张昌红;丁海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析

    目的 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从我院收治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鼻炎患者中,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102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详细比对两组患者经15天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后患者出现不良发应的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地氯雷他定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4.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3,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7.4%明显高于治疗组总发生率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P<0.05).结论 经15 d治疗疗后两组情况比较,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地氯雷他定治疗疗效更佳,既能有效缓解不适症状,又能降低用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表现.

    作者:贾全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45例(50耳)为数据源,根据患者的炎症类型及病变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记录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纯音测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数据,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和概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测定患者的纯音测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数据较术前明显提升,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耳(72%)的患耳听力改善;累计5例在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内无患者复发.结论 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有效清除病灶,抑制引发深度的颅腔感染和并发症,降低复发概率,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陈立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对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 患者的疗效、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对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 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相对于对照组的70.00%有显著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Mo CA、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Mo CA、MMSE、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李培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在顾客护理管理中,对OEC模式的应用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骨科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OEC组,每组护理人员36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开展工作,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OEC模式开展工作,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选择2014年1月~12月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由常规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由OEC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OEC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高于常规组护理人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OEC模式能够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度,满足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胃镜检查需求.方法 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电子胃镜检查的168例高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在检查前行口头的宣教,干预组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增加检查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检查过程中专人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以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在依从性、检查成功率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镜检查过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能减轻患者痛苦,让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阴道分娩产妇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预见组施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负性心理的差异.结果 预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产后2 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负性心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院校本科护生老年护理就业意愿调查

    目的 探索中医院校本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45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年级本科护生在是否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三就业意愿高.结论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教育体系中,应贯穿各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教育,以提高学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和就业意愿.

    作者:徐然;王佳琳;张文翠;刘鑫;陈皓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RRT治疗MODS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CRRT治疗MODS的效果观察.方法 在ICU进行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用CRRT治疗.结果 经CRRT治疗后,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血pH值随CRRT的治疗逐渐恢复至正常并维持稳定.结论 高质量的护理将更能发挥CRRT在救治急重症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曹红梅;王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见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物质基础,药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中药材质量的根本问题,是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本文通过探讨常用中药材易混及真伪品种的经验鉴别方法,以期辨别中药材真伪优劣,保证中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状腺微小癌(TMC)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甲状腺微小癌(TMC)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诊的1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77个甲状腺结节,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常规超声两种不同的技术进行检查,检测两种不同方法的检出率以及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二维常规超声技术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优于采用二维常规超声进行检查的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微小癌(TMC)疾病,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时,其阳性预测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比较高,可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检测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震;马德寿;赵桂萍;李秀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老年腹股沟疝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观察半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7.19%,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陈昌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研究

    目的 对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病变改善.

    作者:黄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脓毒症患者乳酸与心功能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乳酸与机体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6月诊断为的脓毒症患者相关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每例患者入院时的乳酸和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数据(作为应激反应指标),并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乳酸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016年1月~6月我院诊断为的脓毒症患者中有4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收集到入院时的乳酸数据和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检查数据,42例患者入院时所测得的乳酸为(5.76±2.53)mmol/L,入院后6 h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所得心脏指数为(3.50±0.35)L/(min·m2).乳酸与心脏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37,P<0.01,说明乳酸与心脏指数二者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入院时的乳酸与入院后6 h内的心功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心脏指数为应激反应的指标,乳酸可能为脓毒症患者早期机体的应激生物标志物之一,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作为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乳酸的增高可能有助于提高机体在应激时的自我保护.

    作者:杨丽君;梁隆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对于重症狠疮性肾炎病理状况及护理心得的总结,可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我院正积极进行重症狼疮性肾炎的病程护理研究,自2010~2012的两年时间内,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就有28例,我院相关单位以该28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进行冲击治疗,即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酸醚联合使用,记录治疗期间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病理状况、生理状况以及情绪的改变,以患者对治疗进程配合度及药物作用等不良反应的情况为基础,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下降,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情况有所改观,根据医学统计相关理论可知,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了骨髓抑制症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在耐受不良反应的同时继续接受治疗.结论 护理干预在各种临床治疗过程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重症狠疮性肾炎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任,促进患者配合医生的质量,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施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采血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血液标本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对其血液标本质量以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我院门诊需接受采血的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采血前血管准备、采血时护理、拔针护理、血液标本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25例,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23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为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合格24例,不合格1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96.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2例,不合格3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88.00%,观察组血液样本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提高采血穿刺的成功率,而且有效的管理血液标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影;周英;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 研究分析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皮肤点测试的300例荨麻疹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0例荨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过敏原为阳性,其中食物组中海虾的阳性率高,阳性率为34(46.57%),吸入组中以花粉和尘螨的阳性率高,分别为26(34.21%)、19(25.02%);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为海虾、花粉以及尘螨,在护理中需要尽量的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病患避免和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降低荨麻疹的发病率.

    作者:杨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