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丹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妇, 预见性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阴道分娩产妇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预见组施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负性心理的差异.结果 预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产后2 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负性心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阴道分娩产妇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预见组施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率;产后2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负性心理的差异.结果 预见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产后2 h以及24 h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相似,P>0.05;护理后预见组相较于常规组负性心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阴道分娩产妇施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心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治疗高尿酸血症

    目的 分析与探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共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4w后的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血尿酸以及β2-微球蛋白等,以了解通过治疗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血尿酸及β2-微球蛋白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变化不大(P>0.05).结论 采用海昆肾喜胶囊配合中药浴足对高尿酸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兰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

    目的 研究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术后行乙状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细心护理,56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从生理、心理及生活各方面综合护理,并针对潜在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芳;林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研究

    目的 比较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时肠道耐受性与VAP发生率.方法 将10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入住时间的单双日分A、B组,每组50例,对照组(A组)普通胃管采用常规经鼻腔置胃管方法,观察组(B组)普通胃管在胃镜引导下置于十二指肠降部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肠道耐受性(有无胃液反流/呕吐、误吸、胃液残留量≥200 ml)与VAP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B组)VAP发生率36%,对照组(A组)VAP发生率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肠道耐受性(不良症状)比较观察组明显减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治疗,肠内营养的实施途径,采取在胃镜下十二指肠置鼻饲管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留置胃管.

    作者:谢素红;谭翱;叶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分析鞍区占位病变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表现.结果垂体瘤5例,颅咽管瘤2例,脑膜瘤4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密度或信号上各有特点,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位、定性诊断.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鞍区病变钙化及骨质改变,MRI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对鞍区病变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宣家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47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得到手术及病理确定,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经超声引导实施瘢痕妊娠病灶的穿刺注药治疗,观察超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早早孕型为4例,胚囊型为22例,不均质包块型为16例;治疗后,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灶与周围肌层回声明显下降,病灶周围血流信号显著降低,RI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有效诊断CSP,并可引导穿刺注药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出入量记录中对准确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8日~2015年1月4日在我院干部综合一区住院需要记录24 h出入量的98例心血管危重患者为观察组,累计记录频次610例次,在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明确管理主体,建立相关组织体系,编制管理及活动规划,跟踪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资料,评估品管圈活动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8月25日~2014年9月21日我院干部综合一区住院需要记录24 h出入量的98例心血管高危患者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24 h出入量记录的准确率为84.10%(513/6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89%(408/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84,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心血管危重患者24h出入量记录中,可明显提高记录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救治方案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唐轲;高秀娟;曹章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较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黄散加味方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

    目的 总结四黄散加味方在治疗软组织挫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58例软组织挫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8例软组织挫伤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外敷跌打万花油治疗,予以观察组外敷四黄散加味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54/58),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40/58),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消除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黄散加味方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解决了口服药副作用的缺点.

    作者:徐清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思路构建

    目的 研究分析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皮肤点测试的300例荨麻疹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0例荨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过敏原为阳性,其中食物组中海虾的阳性率高,阳性率为34(46.57%),吸入组中以花粉和尘螨的阳性率高,分别为26(34.21%)、19(25.02%);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为海虾、花粉以及尘螨,在护理中需要尽量的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病患避免和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降低荨麻疹的发病率.

    作者:杨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片治疗)与实验组(30例采用美沙拉嗪片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除副反应发生率外,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血清C-反应蛋白及随访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且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庞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 讨论利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50例,首先对两组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手足口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A组应用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治疗,C组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C组患儿总有效率同A组、B组患儿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伦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效果明显,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所以,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郭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43例;常规组施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达95.40%,常规组为62.80%,两组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咳痰以及咳嗦、喘息等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疾病效果确切,治疗进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牛国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 急性腰部肌肉痉挛1例患者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急性腰部肌肉痉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以1例产后出血并发HELLP综合征合并DIC伴急性腰部肌肉痉挛患者,从产前、产时、产后护理三个方面11个步骤相结合进行整体护理,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患者经物理、药物、心理等整体护理手段治疗后20 d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的机率相对来说要低,但在具体的病情上,程度却非常的凶险,发展速度也很快,但各种有效护理与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融洽医患关系.

    作者:吴雯贤;钱洁艳;仇静波;吴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慢阻肺的健康指导

    慢阻肺(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有害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相关联,高发期在冬春季.慢阻肺是可以防治的疾病,治疗是以保护残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为目的,主要采用化痰、解痉及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治疗并发症.因此,加强患者日常保健,可以延缓慢阻肺病情、减轻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正确的健康指导可以改善病情和延缓病情发展,是老年慢阻肺管理的关键.

    作者:徐瑞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手术麻醉患者76例,随机分为常规服务组和人性化服务组.常规服务组实施常规性护理服务;人性化服务组则实施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满意度;手术依从性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舒适评分;麻醉后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人性化服务组患者手术麻醉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服务组高,P<0.05;人性化服务组手术依从性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舒适评分显著比常规服务组好,P<0.05;人性化服务组麻醉后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服务组低,P<0.05.结论 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和依从性,减轻其疼痛感,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翠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凝血功能临床有效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妊娠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糖尿病,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为健康孕妇,研究组为糖尿病孕妇,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与异常情况.结果 两组PT、TT值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FIB、TEG常用指标以及总异常率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TEG检测GDM孕妇血栓前状态进展非常敏感,可对改善母婴结局、指导临床早期合理干预、降低并发症出现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菊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产科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住院待产的120例产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60例.对参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选择自然分娩率、实际自然分娩率对比参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同时还可提高我县医院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树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