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炼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例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健康教育、急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及时急救护理后好转,留院观察24 h后出院。结论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应全面观察,发生过敏反应后及时急救,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芬;才战军;孔令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胃溃疡疾病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甲氰咪胍组甲氰咪胍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溃疡疾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胃镜下胃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给药前和给药后患者炎性介质分泌水平、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奥美拉唑组跟甲氰咪胍组比较,胃溃疡疾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奥美拉唑组相较于甲氰咪胍组胃镜下胃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更短,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P>0.05;给药前两组炎性介质分泌水平、症状积分相似,P>0.05;给药后奥美拉唑组相较于甲氰咪胍组炎性介质分泌水平、症状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溃疡愈合,降低炎性介质分泌,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劲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行硬膜外阻滞的84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罗哌卡因复合生理盐水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26例,好14例,差2例,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良好15例,好17例,差10例,总有效率76.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0例,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3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无痛胃镜检查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检查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3.89±1.85)min和(4.57±1.43) 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的检查中,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佳颖;聂珊珊;单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在郑州欣奕中医院与欣奕除疤,挑选200例各类新伤口患者(创面愈合,已无渗液),分为两组,试验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使用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对照组:创面正常治疗护理,愈合后不使用任何产品,观察3个月,通过对瘢痕类型、瘢痕颜色、瘢痕隆起的高度、瘢痕硬度、瘢痕瘙痒、触痛这6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分,综合评定其疗效及安全性同时随访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副作用,随访至1年。结果试验组平均总评分为1.52,对照组平均总评分为3.18,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总评分降低了52.20%,终形成的瘢痕更接近皮肤,且均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季铵盐硅凝胶抑制瘢痕形成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军;闵昌敏;丁利营;王艳;陈凯凯;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从数据库建库以来一直到2015年10月有关甲状腺素治疗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5个研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外周循环阻力(SVR),术后房颤发生率(AF),术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感染、死亡率的效应合并量(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3(-0.08~2.95)、-1.20(-2.83~0.44)、0.1495(0.07~0.22)、-116.58(-186.33~-46.82)、0.56(0.33~0.96)、0.58(0.23~1.47)、1(0.19~5.13)、0.55(0.20~1.46)、0.83(0.23~2.99)。结论在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予补充T3可更加显著的低外周循环阻力及提高心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对于其他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未见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海龙;吴靓;齐敦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进行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来诊断。与此同时,此30例胃癌患者实施常规增强CT灌注扫描以及常规CT扫描。结果此35例患者中有22例出现淋巴转移,有13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的淋巴转移概率为62.86%。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与无淋巴转移患者的肿瘤直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BV以及PS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有22例,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有8例,和手术病理进行对比,16排螺旋CT诊断胃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敏感性为75.86%,特异性为88.89%。结论16排螺旋CT诊断拥有更好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在临床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庆乐;万赵伟;李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美沙拉嗪与金双歧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其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分别应用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治疗、美沙拉嗪单独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1.48%;治疗后实验组的症状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及IL-10高于对照组,IL-18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52%(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金双歧联合应用能够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疾病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且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此类药物的特点。结果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4.40%(118/1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15/125),其中8例胃肠道反应、4例神经系统反应、3皮肤反应。口服剂型占76.00%,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s高,第3代与第4代孢菌素类抗生素的DDDc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临床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用药基本合理,但为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细菌耐药性,实践中应加强药物规范与管理。
作者:顾宇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作者: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手段。本文基于真实世界科研方法学,采集、处理并分析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相关信息,构建数据仓库,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运动处方与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作者:宋伟;刘春;忻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0%,对照组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0%,通过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敏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提供熄风定震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熄风定震汤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为91.89%,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血清SOD、MDA等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SOD值呈现上升趋势、MDA等指标值下降,P<0.05。结论为此类患者采用美多芭联合中药熄风定颤汤治疗,患者血清中SOD呈现上升表现,疾病治疗效果较好,体内氧化应激速度降低。
作者:牟欣;杨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12月将某社区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单独治疗,研究组给予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FBG、PBG、HbA1c等指标均明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44、5.13、6.59、6.86、3.21、3.19,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血糖、HbA1c变化情况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BG、PBG及HbA1c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3.82、3.65、3.22,P<0.05)。研究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低血糖,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轻微低血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低血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或心功能异常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42~68岁,平均(53.5±11.5)岁,左侧9例,右侧7例,术前肌酐168~562 umol/L,平均(346.3±108.9)umol/L,其中12例术前留置D-J管未成功后8例行输尿管碎石失败,4例未成功后直接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其余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5~28 mm,平均(16.9±6.7)mm。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6~132 min,平均(78.6±12.1)min;术中出血量20~60 ml,平均(32.6±5.3)ml,一次手术清石率100%。术后2~4天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无1例漏尿。术后复查卧位腹平片未见残留结石,双J管位置良好;随访3~24月,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1例明显改善。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损伤小,大限度的保护肾脏功能。对于孤立肾并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方法。
作者:苑海波;王强;王领军;韩刚;刘同伟;殷晓松;李春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颅内高压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甘露醇治疗的颅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静脉炎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经积极对症处理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在使用甘露醇脱水治疗颅内高压时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工具,加强巡视观察,积极做好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付梅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确诊为急腹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超声诊断和临床诊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且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时间(16.78±1.62)显著长于对照组(10.42±1.50),临床诊断时间(1.97±0.26)显著短于对照组(2.77±0.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超声诊断时间及临床诊断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大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应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种药物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瑞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术后完全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外伤疾病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诊外伤疾病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赖克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对诊断非ABO-HDN的意义。方法对3628例孕妇的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并对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结果3628例孕妇中检测出特异性不规则体15例(占0.41%),抗体特异性分别为抗-C 2例,抗-E、C 1例,抗-D 4例,抗-E5例,抗-M1例,自身抗体2例;其中8例新生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所致敏。结论检测孕妇不规则抗体对诊断非ABO-HDN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综合分析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Rupture and perforation of abdominal cavity organs)的螺旋CT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临床资料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7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的CT表现和手术证实。结果17例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穿孔患者中有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占47.06%)、5例肠结核穿孔(占17.65%)、2例腹部外伤致空回肠穿孔(占29.41%)、1例异物致乙状结肠穿孔(占5.88%),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CT征象表现为:①10例剑突下隐窝积气;②15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③9例网膜囊积气;④7例穿孔脏器周围局限性积气;⑤15例腹腔积液;⑥3例腹膜后间隙积气;⑦6例肠壁增厚。结论 CT可以直观地显示脏器穿孔异物以及破裂口等,继而准确判断出腹腔游离气体的多少以及游离气体的有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能够作为腹部X线片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陈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