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艳华;石艳丽;李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4年3月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8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普通护理组80例和特殊护理组100例.结果 特殊护理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血尿、发热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组,x2=17.87,32.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殊护理在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手术中应用效果明显,顸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用他克莫司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1 g/月;治疗组患者服用他克莫司0.05 mg/(kg.d).治疗六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他克莫司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于他克莫司治疗后的患者恢复效果较好,发生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晓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内镜下扩张治疗与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用于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的患者,年龄30~65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内镜下扩张治疗,对照组接受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25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24例,二次放置支架成功1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22例,3例二次放置支架成功.在放置支架一次成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二次放置支架后两组研究对象均放置成功,总的放置支架成功率为100%.结论 内镜下扩张治疗对于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阳性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放置支架成功率要高,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康继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与银杏叶对老年TIA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65岁以上TIA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银杏叶(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5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第3、7、15d共4次评分,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5 d MM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两组MME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TIA患者认知功能效果优于银杏叶.
作者:张娟;胡令一;郎学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013年间收集到的疱液及分泌物样本共1363例,对其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效果符合临床需要.
作者: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别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观察测定结果,并ROC曲线计算出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计算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健康人之间有显著差异,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为0.8 mg/L,敏感度82%,特异度70%,诊断符合率78.7%.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方法,特异度高,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吕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4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抽样以丙泊酚为主要麻醉药,辅以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并将其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为0.6μg/kg),B组布托啡诺加丙泊酚(布托啡诺用量为6μg/kg),C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D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1].A、B组丙泊酚用量为1.5 mg/kg,C组丙泊酚用量为0.7 mg/kg,D组丙泊酚用量为1mg/kg.观察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肢体活动、呕吐、术后疼痛、苏醒时间及术后知晓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出现率,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A、B、C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三组患者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几率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组出现呼吸、循环抑制较少,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有较好的术后镇痛.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痘预防、皮肤和口腔护理等等,试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程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常规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童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评价在甲状腺病变中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甲状腺CT平扫定位检查以及灌注成像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灌注达峰时间(TTP)等各项灌注参数平均值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DC)波形差异.结果 良性结节患者BF及BV灌注参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结节患者PS水平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患者,但TT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结节患者,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观察微创旋切术同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因乳腺良性病变收治入院的患者142例,依据个人意愿随机分为采用微创旋切术的观察组(n=82)和采用传统手术切除的对照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愈合时间、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容效果和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微创旋切术同传统手术在治疗乳腺良性病变上具有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扎格雷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血塞通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能够有效增加脑部供血总量,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纹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神经衰弱患者110例,治疗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安神定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痊愈患者均经1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15%),对照组复发4例(30.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同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罗梅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随着人性化分娩理念的转变,目前分娩方式崇尚自然,以前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法越来越凸显其不足,如会阴侧切率增加,接生人员因长期站在患者的右侧用力保护会阴造成的职业病,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比较,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操作要点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7月本院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的1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的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操作方便、会阴充分扩张,安全有效,使分娩顺其自然,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750例,随机分为4组,A组:经皮肾穿肾镜取石组220例;B组:体外震波碎石(ESWL)组1210例;C组:开放性手术治疗组110例;D组: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组210例.比较分析术后各组患者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转开腹手术情况.结果 在结石取净率方面,A组为94.55%,B组为84.71%,C组为92.73%,D组为94.29%,A、C、D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组为2.73%,B组为1.32%,C组为0,D组为1.91%,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D3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检查的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陈智慧;金尚丽;周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成体干细胞,其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点,而且对供者没有影响,所以具有丰富的来源.它还具有以下优点,如采集和运输方便,无异体排斥反应,无伦理争议等,在体外可成功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是软骨组织工程中理想的种子细胞.
作者:陈超;亓建洪;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4年4月辽宁省肛肠医院大肠外科收治1例慢传输型便秘继发巨结肠患者.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患者以“半个月来未排便”为主诉来诊,2014年4月19日由门诊以“肠梗阻”收入我院.人院时症见半个月未排便,伴腹胀,轻微腹痛.小便正常,睡眠、饮食欠佳.查体:腹部略隆起,腹软,左下腹可及质硬条索状物,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既往顽固性便秘数年.患者入院后予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抗炎治疗,抑酸治疗,温皂水灌肠、生豆油经胃管注入等对症治疗.
作者:荣誉;于永铎;黄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雌三醇及胎盘泌乳素对于胎盘功能监测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疾病孕妇与100例36~38周孕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两组产妇均采用ELISA法行雌三醇(E3)与胎盘泌乳素(HPL)含量检查,比较两组产妇检查结果.结果 疾病组产妇血清E3与HPL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组产妇E3与HPL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3或HPL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P<0.05),各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行E3与HPL联合测定有助于指导胎盘功能监测,提升胎儿-胎盘单位功能低下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靓;侯箐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一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ol-1-phosphate dehydrogenase,GPD)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的一类重要代谢酶,参与能量代谢、磷酸合成等生物过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中存在3种GPD的同工酶,其中有两种以NAD为辅基并定位于胞质中,分别由GPD1和GPD2基因编码形成;还有一种GPD同工酶以FAD为辅基,由GUT2基因编码形成,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细胞的甘油代谢[1].GUT2基因是酿酒酵母细胞中线粒体FAD+-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在甘油分解代谢中,该酶催化3-磷酸甘油转化成为磷酸二羟丙酮.同时还发现,GUT2基因是一个全新的线粒体内膜肽酶IMP的酶作用物.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敲除GUT2基因构建高产菌株可用于提高甘油产量.本文从GUT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与工业生产应用展开论述.
作者:秦萌;徐敏;刘倩楠;周立娜;房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水平.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集的初生儿的外周血,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脐带血,羊水标本采集,胚胎胎龄不一.对这118份标本进行蛋白C含量的试验,了解不同胎龄的新生儿肺SP-C的变化.结果 SP-C的含量从25周开始就逐渐升高,新生儿出生时肺SP-C水平可达到(5.28±0.39) ng/L.结论 肺SP-C随着胚胎的成熟逐渐达到高峰,其在新生儿出生时达到极点,并且这也是新生儿肺成熟的标志.
作者:曾晓聪;叶永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乳腺术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龙岗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13年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41例,其中61例使用自制大柳叶刀(A组),80例使用电刀(B组),统计出现皮瓣坏死、手术时间的长短及出血量.结果 自制大柳叶刀组出现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均小于电刀组(P<0.05),出血量及拔去引流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大柳叶刀治疗有助于减少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作者:卢雨前;江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