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萌;徐敏;刘倩楠;周立娜;房月
目的 分析总结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642例住院发热、咳嗽患儿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支原体肺炎占39.1%(308/788),流行性感冒占30.5%(240/788),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28.4%(224/788),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占1.8%(14/788),肺炎衣原体及Q热衣原体占0.1%(各1例),混合感染率8.9%(70/788).结论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检测快速、简便、检测范围广、准确性高,有利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党秋菊;崔家幸;王茜;田艳荣;王立东;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临床防治.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5例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Ⅰ组(35例)、Ⅱ组(35例)、Ⅲ组(35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进行感染预防,Ⅰ组于术前1~2 d给药,Ⅱ组于术前1~2 h给药,Ⅲ组于术后给药.比较3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Ⅲ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高(14.2%),Ⅰ组次之(5.7%),Ⅱ组低(5.7%).比较Ⅰ组与Ⅱ组感染发生率,无明显性差异(P>0.05),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Ⅲ组分别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 临床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工作中,于术前1~2 h给予抗生素效果更佳,可有效预防或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哮喘患儿利用机械通气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压力支持(SIMIV+PRVC+PSV)通气模式,对比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PH、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通气治疗时间介于24~98 h,平均(42.9±21.1)h,所有患儿经治疗后HR、pH、SpO2、PaCO2、PaO2等指标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1周内所有患儿都转出ICU病房.结论 机械通气对于重症哮喘患儿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肌疲劳症状,迅速解除患儿呼吸衰竭,挽救患儿生命,为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隆彩霞;范江花;胥志跃;杨梅雨;周雄;刘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随着人性化分娩理念的转变,目前分娩方式崇尚自然,以前传统的保护会阴接生法越来越凸显其不足,如会阴侧切率增加,接生人员因长期站在患者的右侧用力保护会阴造成的职业病,通过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比较,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操作要点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7月本院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的1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的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会阴侧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操作方便、会阴充分扩张,安全有效,使分娩顺其自然,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愈合后肉芽增生阻塞气道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呼吸科2008-2013年21例行气管切开切口愈合前后,经气管镜检查确诊气道肉芽增生阻塞气道患者,分析其原因和治疗预防措施.结果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医源性气管狭窄的常见原因多为肉芽组织增生和或瘢痕性狭窄,在拔管前后出现气道狭窄多见于切口部位的狭窄和气囊部位的狭窄,前者与患者年龄、术前插管及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导管频繁移位、手术操作方式不当、呼吸道反复感染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等有关.后者多见于气囊压力不当或长时间压迫造成局部气管粘膜的缺血、坏死以及瘢痕形成.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应精心治疗护理,禁止粗暴操作,在术后应及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应监测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韩利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给予0.1%的盐酸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和蛛网膜下腔持续泵注舒芬太尼应用与产程潜伏期对产程的不同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ASA Ⅰ-Ⅱ,自愿要求分娩镇痛120名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镇痛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E组),各60例.产妇有规律宫缩处于潜伏期(宫口0.5-2.5cm)行分娩镇痛,E组硬膜外间隙给予0.1%的盐酸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6mL,自控镇痛泵:0.1%的盐酸罗哌卡因200 mg和0.5μg/mL舒芬太尼100 μg混合液200 mL,背景输注速率6 mL/h,PCA 6 mL/次,锁定时间15 min.S组蛛网膜下腔导管注射舒芬太尼6μg,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100μ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 2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镇痛前、镇痛开始后3、5、10、15、60 min、宫口开大2-3 cm、宫口开全时(T(,-7)血压、心率变化和基线胎心率(FHR).观察与镇痛10 min时和宫口开全时行改艮Bromage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潜伏期时长,活跃期时长,第二产程时长,宫素使用剂量和新生儿1、3、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S组在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基线胎心率稳定性优于E组,缩短产程潜伏期和第二产程时长,瘙痒、下肢麻木、恶心、呕吐及产后硬膜外穿刺后头痛(PDPH)的发生情况较高,但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明显缩短产程活跃期时长(P<0.05).二组各6例产妇Bromage分级1级.在缩宫素使用剂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缩短产程潜伏期和第二产程时长,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明显缩短产程活跃期时长.
作者:周威;刘书玉;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雌三醇及胎盘泌乳素对于胎盘功能监测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疾病孕妇与100例36~38周孕程正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两组产妇均采用ELISA法行雌三醇(E3)与胎盘泌乳素(HPL)含量检查,比较两组产妇检查结果.结果 疾病组产妇血清E3与HPL指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组产妇E3与HPL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E3或HPL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P<0.05),各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行E3与HPL联合测定有助于指导胎盘功能监测,提升胎儿-胎盘单位功能低下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靓;侯箐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l g/次,3次/d,口服;甲硝唑0.915 g,1次/日静点,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100 ml混合成灌肠液.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肠镜改变以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肠镜改变、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传统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肠镜表现,并降低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石燕燕;孙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头部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100例头部CTA的影像资料.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头部血管性病变诊断有独特优势、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酸、降钙素原(PCT)、CURB-65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11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测定患者乳酸、PCT的水平,按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组,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的差异,分析乳酸、PCT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乳酸、PCT及CURB-65评分均大于非重症患者(P<0.05);死亡组的乳酸、PCT及CURB-65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乳酸、PCT与CURB-65评分呈正相关(γ =0.746,P<0.05;γ=0.658,P<0.05).结论 乳酸、PCT及CURB-65对评估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乳酸、PCT升高提示患者的预后差.
作者:朱婉凌;王敏;王小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在钙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方法 用β磷酸甘油制备钙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再以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通过Von Kossa染色及检测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大鼠体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体内骨钙素浓度升高,其P<0.05;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可通过鼠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调节和对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浓度上调作用(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作者:袁海伦;冯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013年间收集到的疱液及分泌物样本共1363例,对其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 DFA联合型特异IgG及IgM抗体检测对生殖器疱疹实验室诊断的效果符合临床需要.
作者:徐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140例低位早期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然后对比分析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肿瘤大小以及肿瘤浸润的深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22.7318,P<0.0001);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t=8.6366,P<0.0001);观察组患者的VAS低于对照组(t=6.9614,P<0.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4%与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12.4444,P=0.0004);两组的局部复发人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0.2074,P=0.6488);两组患者的远处转移相比也无统计学差异(x2=0.6965,P=0.4040);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期,3年生存期,5年生存期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切除低位早期直肠癌创口小,可以减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病率,但需慎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若患者能经经肛门局部切除则尽量选择此法治疗低位早期直肠癌.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别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观察测定结果,并ROC曲线计算出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计算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健康人之间有显著差异,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为0.8 mg/L,敏感度82%,特异度70%,诊断符合率78.7%.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方法,特异度高,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吕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呼吸机辅助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1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5%,死亡率为2.5%.结论 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呼吸机辅助治疗是简单、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儿科随机抽取146例确诊的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只使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成药构成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收集治疗效果资料并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后续定期随访,调查半年内患者的发病次数.结果 联合用药的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7.26%,仅使用头孢他啶的对照组为87.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艮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2和3,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童半年内平均感染次数为1.1,对照组为2.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的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成药构成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治愈率高而且复发概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韦顺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内镜下扩张治疗与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用于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0例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的患者,年龄30~65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内镜下扩张治疗,对照组接受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25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24例,二次放置支架成功1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一次放置支架成功22例,3例二次放置支架成功.在放置支架一次成功率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二次放置支架后两组研究对象均放置成功,总的放置支架成功率为100%.结论 内镜下扩张治疗对于食管及贲门的良、恶性狭窄阳性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X线透视下扩张治疗放置支架成功率要高,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康继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医用弹力袜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6月间的64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医用弹力袜进行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护理措施,于术后5d采用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检查血栓,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D-2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经医用弹力袜干预护理后,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本前1d血浆D-2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天试验组血浆D-2聚体水平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医用弹力袜进行干预护理操作简便、安全,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RA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200支肾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主肾动脉峰值流速(PRSV)、主肾动脉收缩早期加速度时间(AT)、主肾动脉阻力指数(RI)、主肾动脉狭窄处与腹主动脉峰值速度之比值(RAR)以及叶间肾动脉收缩早期加速度时间(AT)、收缩早期加速度(AC)、阻力指数(RI).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RAS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在RAS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入院顺续分层随机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疗效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WHOQ0L-BREF量表衡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量表中各方面的得分.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身心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74.13±5.63),(91.37±8.73),(92.31±7.37),(95.37±6.02),对照组的身心方面、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分值分别为(69.31±6.37)、(79.32±9.34)、(83.72±7.22)、(82.65±5.8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在心理护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等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
作者:郭雪丽;刘勇;吕周平;孙群星;朱玉星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