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王华政;王玉祥;倪浩斌

关键词:改良Epley复位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所收治的单侧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为改良Epley复位法组、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联合组).改良Epley复位法组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半夏白术天麻汤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汤剂治疗,联合组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和半夏白术天麻汤中药汤剂联合治疗.比较3组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均痊愈,但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痊愈时间要比其他两组缩短许多,疗效也较其他两组快,并且复发率较低.结论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起效快、短期复发率低.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研究

    目的 重点研究和探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有关治疗经验.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我院2008-2013年共对1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和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总结尿激酶静脉溶栓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静脉溶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抢救中的运用.结果 本组血管再通103例,血管再通率为82.4%.有8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4%.结论 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汪永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0例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7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总结出手术需要改进的技术和方法.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57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9例,腰麻4例.进行肾、肾上腺手术时,患者采取侧向上45度斜卧位,而进行下腹部手术时患者采用平卧位.手术途径有两种,分别为:腹腔和后腹膜腔.结果 70例腹腔镜手术中,手术一次成功有68例(97.1%).手术平时时间在(80.6±46.7)min.术后住院治疗时间为1~28 d,平均(4.9±4.1)d.术后2例有合并症(2.9%):分别为术后肾区脓肿和肾囊肿边缘出血.结论 改进后的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损伤小,治疗周期相对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者20例(57.14%),艮者10例(28.57%),优良率85.71%,并发症发生率8.57%;对照组治疗优者12例(34.29%),艮者8例(22.86%),优良率57.14%,并发症发生率25.71%,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手顺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汤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臭氧技术在阴道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臭氧技术应用于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观察组行臭氧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治疗时间与控制状态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臭氧技术对阴道炎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是对阴道炎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邵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深圳男性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研究

    目的 探究深圳地区男性甲亢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骨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男性甲状腺患者50例,将其分组,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骨生化指标值和骨密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FT3、FT4的值与其他骨生化指有相关性,TSH的值与其他骨生化指标无相关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值比较,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即FT3、FT4可以在治疗中检出这两个指标预期其他相关骨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甲亢治疗加用钙剂必要性不大,预防甲亢导致的骨质疏松还需要补充其他种娄的矿物盾.

    作者:高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联合多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多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产检的482例孕妇进行联合多切面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与P检或出生后超声进行比较.结果 482例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P检或出生后超声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25例,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92.0%,其中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漏诊1例.结论 联合多切面法能够显著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符燕鸣;但家立;邝家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试验组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加骶管麻醉,观察与比较两组患儿经不同麻醉方式处理后的血压、心跳次数、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术后清醒时间、术后镇痛作用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的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术后镇痛作用时间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不同麻醉方式处理后出现尿潴留、喉痉挛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出现术中体动、呕吐及躁动的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较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好,患儿呼吸平稳,术后麻醉持续时间短,清醒较快,可广泛用于小儿腹部以下的手术麻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王玉玲;邱郁群;陈艳;黄梅;王洁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光线性角化病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治疗组采用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对照组单纯外用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结果 治疗组有27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肤磨削术联合5%咪喹莫特治疗面部光线性角化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患者耐受性好,很好的保持患者美容,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作者:赵军磊;轩俊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扎格雷药物治疗,观察组增加血塞通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样本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9.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奥扎格雷联合血塞通治疗,能够有效增加脑部供血总量,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纹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

    目的 在钙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方法 用β磷酸甘油制备钙化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再以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缬沙坦,通过Von Kossa染色及检测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浓度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钙化的影响及其信号通道.结果 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大鼠体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体内骨钙素浓度升高,其P<0.05;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可通过鼠体内血管紧张素Ⅱ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调节和对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浓度上调作用(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β磷酸甘油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作者:袁海伦;冯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疏血通来治疗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有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被给予疏血通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被给予GM1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75%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GM1联合疏血通对临床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了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作者:陈素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方法及要点.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共37例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 结果 37例均成功手术,无1例中转,术后患者恢复快.结论 经乳晕径路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且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利华;邴运韬;余国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部分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我院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离床时间等.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腹腔镜技术治疗阑尾炎具有下地时间早,住院时间短,进食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中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强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情绪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其中研究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不给予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情绪状态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与抑郁状态皆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冠心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并改善他们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赖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身麻醉对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Ⅲ,术前精神状态相似无异常,无肺部感染,无呼吸功能明显异常,无明显肝肾功能损伤,随机分成2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A组)与单纯全麻组(GA组),各20例.GE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胺),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根据需要少量给予肌松剂(维库溴胺),术后行硬膜外镇痛.GA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维持,术后行静脉镇痛.观察两组术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并且统计手术时间、用药总量.结果 GE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质量评分优于B组.GEA组舒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少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期并发症比较,GE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GA组(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单纯全身麻醉,可以节约全麻药的用量,且患者全麻苏醒早、苏醒更彻底,是老年患者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罗玉金;伍国芳;贺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CAG方案与MA方案用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年来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CAG方案,对照组接受MA方案.观察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在60例患者中,CAG方案总有效率93.34%,MA方案总有效率为83.33%.经,检验两两比较,CAG方案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MA方案,P值为0.009.结论 CAG方案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MA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好.

    作者:徐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护理观察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行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全面护理方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0%,优于对照组的6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提高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需辅以治疗全过程的护理观察.

    作者:艾春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 了解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合理用药.方法 40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抽样以丙泊酚为主要麻醉药,辅以芬太尼、舒芬太尼、布托啡诺,并将其分为四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为0.6μg/kg),B组布托啡诺加丙泊酚(布托啡诺用量为6μg/kg),C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1μg/kg),D组舒芬太尼加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1].A、B组丙泊酚用量为1.5 mg/kg,C组丙泊酚用量为0.7 mg/kg,D组丙泊酚用量为1mg/kg.观察呼吸抑制、心率下降、肢体活动、呕吐、术后疼痛、苏醒时间及术后知晓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出现率,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结果 A、B、C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性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三组患者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几率均明显高于D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A、B、C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组出现呼吸、循环抑制较少,术后清醒时间较短,有较好的术后镇痛.

    作者:李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52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分为A组(≤36h)和B组(>36 h),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感染部位、科室来源、平均动脉压、心率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乳酸水平、DIC发生率、MODS发生率和APACHE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APACHE评分、DIC发生率、乳酸水平和MODS发生率是影响ICU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SOFA评分、APACHE评分、DIC发生率、乳酸水平和MODS发生率的监测,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逄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酿酒酵母细胞GUT2基因的研究进展

    目的 一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ol-1-phosphate dehydrogenase,GPD)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动物和植物中的一类重要代谢酶,参与能量代谢、磷酸合成等生物过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中存在3种GPD的同工酶,其中有两种以NAD为辅基并定位于胞质中,分别由GPD1和GPD2基因编码形成;还有一种GPD同工酶以FAD为辅基,由GUT2基因编码形成,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细胞的甘油代谢[1].GUT2基因是酿酒酵母细胞中线粒体FAD+-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在甘油分解代谢中,该酶催化3-磷酸甘油转化成为磷酸二羟丙酮.同时还发现,GUT2基因是一个全新的线粒体内膜肽酶IMP的酶作用物.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敲除GUT2基因构建高产菌株可用于提高甘油产量.本文从GUT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与工业生产应用展开论述.

    作者:秦萌;徐敏;刘倩楠;周立娜;房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