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滔;张素平
结核性腹膜炎在现代临床上属于重要结核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致目前仍为临床中较难诊断的一种结核疾病,更对结核性腹膜炎的及时有效治疗造成较严重困难,因此近几年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一直是结核病诊治的攻克课题.现笔者在本文中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研发应用进展进行统一综述,归纳各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技术的优点与欠缺之处.
作者:李志华;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EDTA-2Na的含量.方法 选择固定相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直径为5μm),尺寸为250 mm×4.6 m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5:85,v/v,用磷酸调节pH至2.5±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5 nm,柱温为35℃.结果 EDTA-2Na浓度在2.0~32.0μg/ml范围内线性方程为A=2.317×104C-1.235×103(r=0.9998),EDTA-2Na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0%,RSD为0.92%(n=9).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EDTA-2Na的含量.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复合乳酸菌胶囊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四联治疗14 d;短疗程组、中疗程组、长疗程组在上述疗法的同时分别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1周、2周、4周.停药4周后复查Hp,比较各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疗程组Hp根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各疗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疗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不能提高 Hp 根除率,但可以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1 周左右的疗程可能为佳选择.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机器自动分割肝癌CT图像纹理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用强度、纹理、形状和边缘的图像特征来描述分割的情况,计算从操作者分割提取的特征与机器分割的相关性,测量不同操作者分割CT图像与机器分割CT图像的一致性.结果操作者在选择不同层面时并不一致.操作者的分割结果也并非重叠.每个机器分割与其操作者手动分割的平均重叠程度与两个操作者之间的重叠程度相当(74%vs 69%).机器分割与操作者手动分割组内相关性(ICC)结果表示纹理和强度特征是显著的,边缘和形状特征小.结论 本研究通过在每个操作者分割的大圆来确定机器自动分割,从而有助于临床中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对 CT 图像进行分割.
作者:王戚玲;汪兵;利玉林;成官迅;向子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12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行全凭静脉麻醉,实验组65例行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点肝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T1、T2时点ALB分别为(41.20±12.27)g/L、(39.52±9.64)g/L,高于对照组,且T2时点ALT为(12.46±2.81)IU/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2时点CD4+(32.85±3.65)%、CD4+/CD8+(1.20±0.14)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较之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肝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显著减小.
作者:邢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的培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水平、腹腔镜手术配合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空间管理能力评分为(94.18±1.20)分,高于培训前的(87.02±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准备时间(24.70±3.11)min,短于培训前的(32.01±2.8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手术配合满意度(88.90±2.56)分,低于培训后的(95.01±2.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护士开展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腹腔镜手术空间管理能力,促进腹腔镜手术的配合,进一步提高医患满意度.
作者:蒙婷婷;陈幼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及血清肌酐、尿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按UAER分为三组:A组(UAER<30 mg/24h)35例,B组(UAER 30~300 mg/24h)60例,C组(UAER>300 mg/24h)25例,测定CysC、SCr、Urea的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留取24 h尿液检测mAlb水平.结果 三组CysC、mAlb分别两两比较,其中B、C两组均高于A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C组高于B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三组SCr、Urea分别两两比较,其中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B两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CysC在A、B、C三组中均有不同程度阳性检出率,根据UAER的升高而显著增加,CysC阳性检出率高于SCr、Urea的阳性检出率;SCr、Urea只有在B组和C组中有阳性检出率.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监测和诊断指标,血清胱抑素C其敏感性显著高于血清肌酐、尿素.
作者:贺伟;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与抗生素对常用菌的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12月住院患者1580份尿培养样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480份阳性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80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353株(73.54%),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85株占(17.71%),以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0株(8.33%).检出的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所有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均大于50%,并且外科系统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率高于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对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大于30%,高于其他病原菌对此类抗生素耐药率.未发现分离的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达82.60%.结论 本院泌尿系统感染中,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可用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规治疗.
作者:严威;靳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乳牙根管治疗术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患儿的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阙禧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因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困扰而前来寻医问药,但在经过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后,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腹部症状仍然难以得到缓解,或在短暂缓解后,躯体症状再次复发,病程缠绵,对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社会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黄振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磁共振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超声检查、磁共振、血清CA125测定,评价临床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00%、93.10%、100.00%,高于超声检查(80.00%、75.86%、85.71%)和血清CA125测定(82.00%、72.41%、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125水平(104.60±68.20)kU/L,高于子宫肌瘤组(22.40±16.89)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表现(痛经、子宫增大、月经过多)较为相近,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均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可首选血清CA125测定、超声检查,对于诊断困难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翟蓓;周洋;周薇;杨兴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患儿74例,数字表随机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实验组采取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奈德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检测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记录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SCORAD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疹、瘙痒和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鹏软膏联合地奈德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清除炎性因子,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阳;汪甦;李鑫;朱立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在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10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脑电图变化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0%,低于实验组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痫样放电水平为(7.2±3.5)/180 s,对照组中患者的在治疗1年后的痫样放电水平为(12.3±6.5)/180 s;实验组中患者在治疗1年后的累及导联数水平为(3.3±2.2)/180 s,对照组中患者的在治疗1年后的累及导联数水平为(5.4±3.8)/180 s.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癫痫中应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癫痫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青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规培学员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研究组采用PBL联合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员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实践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自学能力、逻辑思维、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他动手能力方面,研究组赞成比例高于P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高学习兴趣、归纳分析方面,两组学员赞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规培教学中,特别是在具有较长时间的学习实践的规培学员的教学中,联合运用PBL和LBL教学模式,临床价值高,更能培育出优秀的临床医师.
作者:李培育;金玉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检索2016年12月以前公开发表于国内学术期刊、主题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中文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文献发表的地域分布较广,通讯作者以药师和护士为主、且主要是初级职称人员.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发现了高危药品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效地促进了高危药品的管理;然而,操作者在主题选定、真因验证、对策拟定以及对策标准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
作者:尹钊;姚夏莉;杜书章;许海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格丹及欣母沛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欣母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格丹,观察两组止血显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复旧率、术后Hb、RB水平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止血显效率、术后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率和术后Hb、RB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格丹及欣母沛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产妇恢复良好.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骨科的56例ASCI患者,采用控制主要因素的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和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MP+EPO治疗,对照组给予MP治疗,并在患者收治入院时及治疗后1、6个月,严格按照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治疗后1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ASIA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冲击疗法联合EPO治疗ASCI比单用MP治疗效果更佳,EPO能有效促进AS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强;方健;王海峰;李葛威;王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原发性肺癌是位居我国癌症死亡首位的恶性肿瘤,早发现并及时治疗的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低剂量CT(LDCT)筛查的运用使得早期肺癌能够被及时发现,随着LD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肺内磨玻璃结节(GGN)被发现.表现为GGN的周围型肺癌术前明确病理学诊断较为困难,而GGN的性质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参考意义,因此通过分析影像学特征来推断病变性质并作出合理的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作者:刘治利;葛明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胃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为今后治疗提供可靠经验,以降低肺部感染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造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 发生肺部感染32例,感染率为21.33%,所有肺部感染患者均检出病原菌阳性.经过对比相关指标发现,较长的卧床时间(OR=1.357,P<0.05)、较长的胃管留置时间(OR=1.028,P<0.05)、较长的气管插管时间(OR=1.923,P<0.05),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肠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卧床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等,为降低感染发生率,应加强相关的监测和预防.
作者:丁保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运用血清及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肾损伤因子-1(KIM-1)评估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SCr正常、血清及尿液NAGL、KIM-1同时升高者20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组106例,常规组94例,同时治疗1周,于治疗结束时、结束后1周分别检测两组血清及尿液NGAL、KIM-1水平,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血清NAG[(409.42±18.24)ng/ml vs(359.68±19.02)ng/ml]、尿液NAGL[(52.29±7.41)ng/ml vs(44.78±11.25)ng/ml]、血清KIM-1[(169.72±74.46)ng/ml vs(144.03±66.95)ng/ml]、尿液KIM-1[(7.39±2.96)ng/ml vs(6.38±3.01)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两组血清NAGL[(343.72±16.45)ng/ml vs(321.04±17.34)ng/ml]、尿液NAGL[(30.89±7.94)ng/ml vs(21.01±8.49)ng/ml]、血清KIM-1[(133.32±64.09)ng/ml vs(109.60±45.29)ng/ml]、尿液KIM-1[(5.78±3.03)ng/ml vs(4.50±2.27)ng/m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对于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损伤有治疗价值.
作者:李军;王淼;李伟;蒋海森;王义围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