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福强;祁文瑾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采取常规检测、用药、运动以及健康宣教等措施,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饮食干预的治疗措施.选取同期54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状况,包括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和低体质量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B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状况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优于A组,B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确保早期发现和科学的治疗,治疗期间确保有效的饮食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早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程度.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8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与辅助组,每组4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辅助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O、LVESD、LVEDD、MDA水平.结果 辅助组患者治疗后LVEF(58.1±7.5)%、SOD(120.2±15.8)U/ml较传统组(51.2±6.5)%、(84.2±12.4)U/ml升高,LVESD(44.8±4.2)mm、LVEDD(31.2±3.3)mm、MDA(6.2±1.3)μmol/L较传统组(48.2±4.6)mm、(35.4±3.5)mm、(8.6±1.5)μ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况,提升患者心肌功能.
作者:李铎;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临床疑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糖尿病患者184例,依据SYNTAX积分分为轻度狭窄组(0~22分)60例、中度狭窄组(23~32分)76例、 重度狭窄组(≥33分)48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YNTAX积分与HbA1c水平、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 三组间年龄、吸烟史、TC、LDL-C、HbA1c、HOMA-I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YNTAX积分与HbA1c、HOMA-IR及CRP水平呈正相关,HbA1c与HOMA-IR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HbA1c、HOMA-IR及CRP与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结论 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群中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杨锦龙;刘欢;吕秋菊;张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预测其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共70例临床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据手术Fuhrman病理结果,将肿瘤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与Ⅱ级合并为低级别组,共39例,Ⅲ级与Ⅳ级合并为高级别组,共31例.观察肿瘤的CT征象,包括直径、形态、平扫密度、是否存在完整假包膜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绝对强化值、排泄期强化衰减值等特点,与Fuhrman病理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对预测其病理分级的价值.结果 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肿瘤的平均直径分别为(5.03±1.27)cm、(6.92±1.56)cm,平扫密度不均匀肿瘤分别有29例、31例,有完整包膜肿瘤分别有34例、13例,增强扫描绝对强化值分别为(74.73±23.14)HU、(35.19±8.65)HU,强化衰减值分别为(56.89±16.84)HU、(20.69±15.9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分别有11例、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的直径、平扫密度的均匀性、有无完整包膜、增强扫描绝对强化程度及强化衰减程度等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病理分级.
作者:裴子璐;李小虎;蔡莉;杜俊华;林慧慧;余长亮;刘斌;钱银锋;余永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研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19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将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肿瘤在CT上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远侧胆管扩张,病理上肿瘤外周主要由大量恶性肿瘤细胞分布,中央区由大量纤维组织构成,形成肿瘤延迟期强化的病理基础.临近肝包膜的肿块引起癌脐征.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动态增强是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增生纤维组织形成肿瘤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排列成腺管的癌细胞引起肿瘤早期强化.肿块边缘不清,增强后边缘不规则,反映肿瘤多无包膜的病理特征.肿瘤浸润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出现牵拉,CT表现为癌脐征.
作者:马淑辉;柳林峰;张丽花;杨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针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患者采用茵陈蒿汤、维生素C联合用药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患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80例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以维生素C、苯巴比妥用药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IgG抗体效价疗效与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抗体效价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疾病患者采用茵陈蒿汤、维生素C联合用药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避免新生儿溶血症的出现,值得借鉴.
作者:宋蓉;陈晶晶;陈金凤;陈尚毅;肖卫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科技期刊编辑在期刊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期刊的把关者,出版流程的执行者,期刊内容与灵魂的塑造者,同时也是读者、作者、专家、主编的战友和协作者.所以编辑素质决定了期刊的长远发展.高品质、国际化军事医学英文科技期刊要求塑造和凸显军事医学特色,促进军事医学与民用医学的融合与互补,在国际科技期刊的领域具备竞争力.所以要求编辑紧跟国际出版的形势,强化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具备规范的学术出版理念、多向协调和国际交流能力,保持跨领域学习和更新能力,为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塑造期刊品牌助力.
作者:沈宁;范晨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在治疗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92例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各46例,伤后1~2周内均行脊髓减压手术,术后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80 d,随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3.57%,高于对照组的7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在治疗2个疗程前,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3个疗程后,开始出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在治疗6个疗程后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结论 常规药物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脊髓损伤治疗手段.
作者:陆晚;黄宗国;廖胜;柳韵;张忠荣;杨星华;刘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初治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50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Child-Pugh积分、血清病毒学HBV-DNA和PTA的数据.结果 治疗50周后,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均有所好转,观察组Child-Pugh积分、HBV-DNA、PTA分别为(9.48±1.87)分、(2.87±0.12)log copies/ml、(0.79±0.11)%,优于对照组的(5.76±1.09)分、(4.58±0.46)log copies/ml、(0.61±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平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院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HIS系统调取2017年度第一、二季度使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科室,从用药量、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作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科室中,频率高的为消化内科,其次为便民门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同步性较好,选择倾向性大.第二代PPIs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的销售额增长为明显,获得了患者的认可.结论 我院PPI剂型分配合理,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作者:毕月玲;潘丽华;闫永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角色扮演结合工作行为训练对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批次分成四组,每组30例,单纯给予药物维持治疗为单纯药物对照组,开展角色扮演结合药物维持治疗为心理治疗对照组,开展工作行为训练结合药物维持治疗为护理技术对照组,开展角色扮演结合工作行为训练结合药物维持治疗为研究组,对四组观察治疗12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来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SDSS评分(1.31±0.47)分低于单纯药物对照组(3.52±1.55)分、心理护理对照组(2.55±0.86)分、护理技术对照组(2.6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有效率(70.00%)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50.00%)、 心理治疗对照组(60.00%)、 护理技术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角色扮演结合工作行为训练对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作为临床参考.
作者:贺果扬;李春芳;李珏;曾申娟;陈江江;李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1日~9月30日我院收治的50~70岁的4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从我院查体中心随机抽取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清初始NSE水平,并据颅脑磁共振DWI像计算脑梗死组患者的梗死体积.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初始NSE水平为(25.78±2.57)mmol/L,高于对照组的(7.96±0.23)mmol/L,统计学意义显著(P<0.001);颅脑磁共振的DWI相计算出的脑梗死体积与脑梗死组血清初始NSE水平呈高度相关(R=0.736,P<0.001).结论 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NSE,其水平高低可反映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及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或许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单敏;常燕燕;赵大鹏;徐玉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和多发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听力下降伴耳闷、耳鸣及耳痛是其突出临床表现.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影响患儿听力的SOM的处理在临床上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通过外科手段干预成为了大多数临床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鼓膜手术、腺样体手术、咽鼓管手术等方法.本文现就国内外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李亮;沈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临床药师在参与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药物胺碘酮所致间质性肺疾病的不良反应,通过查阅文献分析了药源性I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其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成功干预临床,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冯彩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失眠是尽管有合适睡眠环境和机会仍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腺苷信号及免疫炎症机制参与失眠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索失眠机制研究的方向和临床治疗中新的作用靶点.
作者:任重阳;葛义俊;张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基础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消化内镜下局部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1.26±0.31)d、(187.61±31.17)ml、(392.21±16.23)ml,均少于对照组的(3.94±0.43)d、(326.99±47.23)ml、(569.58±51.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减少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注气式与注水式结肠镜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消化科进行的非麻醉下结肠镜检查者3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注水组及注气组,各150例,两组分别采用注气式及注水式结肠镜检查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总时间,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腹痛程度,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改变体位、腹部按压及硬度调节使用辅助操作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操作成功率93.33%与观察组92.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水组的检查总时间(17.2±4.1)min,进镜时间(23.1±6.3)min、退镜时间(10.5±4.7)min,高于注气组(14.2±5.4)min、(6.2±2.1)min、(8.6±9)min;注水组VAS评分(3.87±1.59)分优于注气组(5.56±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辅助操作频率方面,注气组总使用率58.67%及腹部按压率10.00%与注水组34.67%、8.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体位改变40.00%及硬度调节8.67%,高于注水组2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水式结肠镜检查在不影响检查准确性的前提下,可减少受检者痛苦程度及操作复杂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诱因众多,及时准确找出COPD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对疾病情的判断和后续治疗具有极大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COPD急诊发作常见的诱发因素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对于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患者,急诊手术行一期切除吻合失败的风险较大,既往多采用较为安全的分期手术策略,但分期手术存在心理、经济负担等弊端,随着医学进步以及新技术发展,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逐渐由分期手术向一期手术转变,本文就临床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相关策略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苏周荣;杜东霖;魏正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PDCA护理管理在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60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PICC,A组行PDCA护理管理,B组行常规护理.观察A、B两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A组置管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置管并发症率6.70%,低于B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可延长PICC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栾新宇;邓颖哲;李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