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潘卫兵;许韡

关键词:诺如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反转录, RT-PCR, RT-LAMP
摘要: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对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引物、探针、染料的选择,结合适用范围、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的评估对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RT-PCR、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基因芯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荧光微球检测条快速检测诺如病毒的技术进行了综述.着重关注了食品和水中诺如病毒检测的病毒富集技术,并提出平衡准确灵敏与简便高效对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内在联系.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月,利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作为主体,对图书馆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并不严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管理者和图书馆员自身都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或减缓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

    作者:白丽娟;谭云龙;孙延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实行GINA方案的基础上,两组必要时均给予雾化吸入以及吸氧、补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病症表现,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阳荣秀;秦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以及分析对比.结果参与本研究的45例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静脉造影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1.10%.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同时直观的图像显示有助于清晰展示静脉血管病变情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原发灶不明的恶性黑色素瘤Ⅳ期1例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常见肿瘤,其中肢端黑色素瘤(41.8%)多,粘膜黑色素瘤(约占22.6%)次之,原发灶不明黑色素瘤约占10%[1].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全身广泛转移,恶性程度很高. 数据证实,女性患者生存期较男性长,而年轻患者生存期较老年患者长[2].

    作者:陈利;柳弥;田维科;赵小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58例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来分析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不稳定型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均改善较大,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车启富;何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淮南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淮南市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宣传情况,为下一步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病知识总知晓率50.23%,知晓率与生源地、专业、学历相关(P<0.05).未接受过结核病知识宣传的学生为60.91%,55.04%的学生希望宣传者为医务工作者.结论 淮南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未来需加强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减小结核病发病率及传染率.

    作者:蔡美华;朱少进;段春寒;杨香会;朱玲萱;冯锐;杨呈呈;王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护理对策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发率(2.86%)与对照组(17.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8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穴位埋线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中医护理对策,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李羞月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C与前哨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6年9月~2017年6月确诊的14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清晨均留取外周静脉血送检验科,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VEGF-C水平,分析VEGF-C表达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及临床病理参数(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关系.结果 早期乳腺癌患者VEGF-C的分布水平在前哨淋巴结类别上不同,前哨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类别上不同,淋巴结有转移组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类别上,肿瘤大小介于2~5 cm组高于肿瘤<2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月经状态和EGFR表达类别上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VEGF-C水平与前哨淋巴结转移及腋窝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血清VEGF-C的水平可以被认为是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状态的预测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世玉;刘汉成;张宏旭;王美祺;胡大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因及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原则中,首要目的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早期筛查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对于其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因及诊断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艳妮;杨静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必净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脂多糖对宿主有毒性作用.内毒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伴有高热、白细胞升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老年和危重症患者.近年来研究证实血必净可拮抗内毒素,降低内毒素引发的血清TNF-α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本文就血必净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美;邵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舟状骨骨折的技巧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采用腕部背侧切口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状骨骨折15例.按舟状骨骨折Herbert分型B1型6例;B2型7例;B4型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满意复位及固定.平均随访12个月,骨折均获Ⅰ期愈合.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满意2例.结论 舟状骨骨折背侧入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显露良好,操作简单,后期恢复良好,是临床上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希林;魏屹东;季明华;汪伟基;叶斯波;范相成;郭树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层级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层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质量评分各方面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孕妇血糖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进行层级护理,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新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PCT和CRP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3月我院呼吸科30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病毒感染组(126例)和细菌感染组(174例),分析两组检测的PCT和CRP结果并计算其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5.63%,CRP阳性率为67.82%;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为29.37%,CRP阳性率为63.49%.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阳性率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儿童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作者:刘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栓弹力图对围术期患者输血的临床指导价值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围手术期患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择期手术,预计需输血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TEG组和对照组各40例,TEG组患者进行TEG检测和常规凝血项目检测,TEG检测指标主要包括: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值)、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值)、血栓弹力图大切角(Angle角)、血栓弹力图大振幅(MA值).通过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进行凝血评估指导输血,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方法指导输血.手术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出血量及输血量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TEG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以及血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TEG各指标(R值、K值、Angle角、MA值)在术前、术中输血前后及术后24 h各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在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输血总量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EG个体化指导围手术期输血治疗,可减少血液制品使用量,对临床合理用血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炳勇;彭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仿真人模拟教学法在院前急救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3月~9月118名全科助理医师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59名学生,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急救教学,实验组59名学生采取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学生在教学伤情急救与抢救时更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学生进行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科研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压迫背根神经节对TRPV1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辣椒素受体(TRPV1)是瞬态感受器电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介导炎性痛、内脏痛等多种痛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疼痛机制与研发镇痛药物的一大热点.慢性腰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病因之一.现阶段研究表明,TRPV1在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热痛觉过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TRPV1阳性神经元介导了慢性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陈秀灵;王阳;楼倩萍;梅明镇;张晓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整体护理后的研究组,FEV1、LVEF、6MWD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护理中,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助力,缓解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隋鸿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国弓形虫病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生命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弓形虫及弓形虫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将从弓形虫感染情况、致病、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梅;吴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疆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分类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2016年新疆某院住院疾病分类构成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某院疾病的构成及分布提供数据.方法 采集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分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某院2016年共出院32728人,按系统疾病排序,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情况、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毒及损伤,结缔组织及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28223人,占出院总数的86.24%,是某院的主流病种.在32728例住院患者中,男性15259占总数的46.62%,女性17469占总数的53.38%,男女之比0.87:1.前十位系统疾病分类年龄段分析,15~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较多,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78.68%.构成比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大,占总数的39.94%.结论 通过对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某院医疗辐射区域各系统疾病的构成以及年龄段分布情况,为某院对系统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

    作者:郭玲利;吕新;郭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蛋白质代谢变化、血脂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蛋白质代谢和血脂变化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体检人群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常规、总蛋白、白蛋白、GLO、A/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3、C4、ESR和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 RA患者TP、A/G、HDL、Treg水平下降,T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B与RBC、HB呈正相关(P<0.01或P<0.05);A/G与IgG、C3、CRP、ESR呈负相关(P<0.01或P<0.05);LDL与CD4+T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与健康人群相比,RA患者存在蛋白质代谢和血脂异常,主要表现在TP、A/G、HDL、Treg水平显著下降,其变化与贫血程度生理功能等密切相关.

    作者:章豫;艾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