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娜娜;刘超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美国医学文摘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影像消失时间.结果 共检索到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研究75篇,合格文献20篇,共纳入患者198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包括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提高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本研究纳入研究数量偏少,证据强度不高,仍需深入研究.
作者:远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运用SDCA维稳医院病案归档率,实现三甲医院评审要求及医院科学管理.方法 在运用SDCA循环管理方法前,医院病案归档时间存在延误,严重不达标的情况.从2017年3月开始实施SDCA管理方法,确定标准化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计划,实施、核查和改进.结果 实施半年后,病案3日归档率从44.13%跃升到92.84%,之后病案3日归档率都基本维持在90.00%以上,7个工作日病案归档率为100.00%.结论 SDCA循环是病案归档管理质量实现标准化、同质化的有效工具.
作者:郭媛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初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3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147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为息肉组,体检中心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测定NLR诊断结直肠癌的临界值,并与CEA联合诊断判断NLR联合CEA对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的特异度及敏感度是否有优势.结果 研究组中性粒细胞、NLR和CEA的表达量高于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淋巴细胞的表达量高于研究组和息肉组,息肉组淋巴细胞的表达量高于研究组(均<0.05);息肉组NLR和CE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ROC曲线测定NLR诊断结直肠癌的佳截点值1.760,敏感度83.13%,特异度62.00%,AUC为0.80,95%CI为0.75~0.86.NLR联合CEA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75.90%,特异度93.35%,AUC为0.89,95%CI为0.84~0.94.结论 应用NLR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所以当NLR联合CEA诊断的时候,结直肠癌早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会有所提高.
作者:陈学敏;彭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EZH2和JMJD3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分化过程中分别加入EZH2酶活性抑制剂GSK126(6μM)和JMJD3酶活性抑制剂GSKJ4(20μM),对照组加入DMSO.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基因PPARγ、FABP4和ADIPOQ;棕色化标志基因UCP1、PRDM16和CIDEA,以及米色脂肪独有的标志基因CD137、TMEM26和TBX1,并计算各组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3K27me3、UCP1、JAK2、STAT3和pSTST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SK126组的脂滴形成略减少,GSKJ4组的脂滴形成明显减少.GSK126组的H3K27me3含量减少,GSKJ4组的H3K27me3含量增加;GSK126组的UCP1、PRDM16、TMEM26和JAK2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GSKJ4组的PPARγ、UCP1和JAK2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GSK126组的UCP1蛋白表达增加而GSKJ4组UCP1蛋白表达减少.GSK126组的JAK2和pSTST3均增加,GSKJ4组的JAK2和pSTST3蛋白表达均减少.结论 EZH2酶活性抑制剂GSK126促进人MSC向棕色或米色脂肪细胞分化.JMJD3酶活性抑制剂GSKJ4抑制人MSC向棕色或米色脂肪细胞分化;EZH2和JMJD3的酶活性影响H3K27的三甲基化修饰,可能通过JAK2-STA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人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武晓慧;李蓉;黄振鹏;杨帆;陈佳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国内外医疗及护理行业的发展,各国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内高校陆续开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护理学专业,加强国内外护理理念的交流与沟通,以培养国际型护理专业人才.本文以湖北科技学院护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护理学专业为例,主要从教学大纲,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及实习安排这5个方面深入比较中英双方课程实施的异同点,旨在提出中英双方在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有待改进与完善之处,并予以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杨络昀;孔令磷;李梦幻;赵梦遐;王文娟;叶蕾;汪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抓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治疗方式,使用焦虑评价量表(ASA)评价患者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对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术后焦虑情况、体型、社交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24.00%、50.00%、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6.00%、6.00%、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现象,无病理死亡,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第20个月出现骨转移现象.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有1例患者仅为单纯远处转移,1例出现局部复发,同时伴随远处转移,剩余1例患者出现单纯局部复发,有2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患者,采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肿瘤复发,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在波;修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医护理有着悠长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因此受到国内外护理学界的重视.我国护理学教学体系中均要求开设该课程,可见其重要程度.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对我院目前中医护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改革,探寻中医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张欢;于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染色体乘客复合体(CPC)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组十分重要的调控细胞分裂的高度保守复合物之一.CPC主要由酶蛋白Aurora B激酶、着丝粒中心蛋白INCENP、Survivin和Borealin/Dasra B等蛋白分子组成,经研究发现是一种与肿瘤发生发展联系密切的调控因子.本文综述了染色体乘客复合体相关的研究进展,阐述了Aurora B、INCENP、Survivin和Borealin/Dasra B蛋白分别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机制,为肿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郑思琪;王振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咸宁市社区150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简明疼痛量表(BPI)、SF-36健康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其中女性居多,年龄60~91岁,有配偶者居多,与配偶同居者居多,未受过正规教育者居多;大部分人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满足生活开支,具有医疗保险;慢性病数目在3种及以上者居多;采用一种止痛方式缓解疼痛者居多.咸宁市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社会功能维度得分高,为(66.51±21.98)分;生活质量较低,得分为(55.16±19.73)分;以生活质量总分得分为因变量,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有无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支状况、慢性病数目组间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医疗保险情况、不同止痛方式组间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疼痛影响程度、慢性疼痛病史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疼痛影响程度、收支状况、年龄、疼痛程度、性别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生活质量总变异的58.10%(P<0.05).结论 咸宁市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可有针对性提供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雨嫦;赵梦遐;孔令磷;李梵英;沈瑶;吴玲;邹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器官移植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主要手段,关于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理论研究目前也非常深入和广泛,但是对于移植术后出现的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非编码RNA(ncRNA)在免疫学中的作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它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单链RNA,其中包含两种目前研究热的ncRNA,即miRNA和lncRNA.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种ncRNA在免疫系统的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以其为基础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在控制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前景和意义.本文总结了关于miRNA和lncRNA在免疫学和器官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以期实现对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理想控制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
作者:沈云志;王毅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评价目前当归补血汤治疗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截止2017年12月.应用Cochrane Risk of bia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釆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4篇文献,包括1369例患者,Meta分析结局指标结果显示:白细胞水平升高[MD=1.25,95%CI(0.41,2.09),P<0.00001]、血红蛋白水平升高[MD=25.96,95%CI(15.59,36.34),P<0.00001]、血小板水平升高[MD=26.82,95%CI(23.33,30.31),P<0.00001].IgG水平升高[MD=2.78,95%CI(1.99,3.56),P<0.00001]、IgA水平升高[MD=0.30,95%CI(-0.24,0.85),P<0.00001]、IgM水平升高[MD=0.29,95%CI(0.16,0.41),P<0.00001]、CD3+水平升高[MD=6.56,95%CI(3.79,9.34),P<0.00001]、CD4+水平升高[MD=5.77,95%CI(3.42,8.12),P<0.00001]、CD8+水平降低[MD=-4.73,95%CI(-6.62,-2.83),P<0.00001]、骨髓抑制Ⅲ级和Ⅳ级患者例数减少.结论 当归补血汤治疗肿瘤化疗不良反应可以增加血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使T淋巴细胞水平趋于稳定、减少骨髓抑制.当归补血汤减少肿瘤化疗不良反应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性高.但结果异质性较大,还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作者:庞小坤;韩梅;江心灿;赵宇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门诊用药存在错误的类型、原因及防范策略.方法 对我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用药出现的错误类型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于2016年3月起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采取防范措施前后用药出现错误的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采取防范措施后门诊用药错误率为3.57%,低于采取措施前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满意度为87.79%,高于采取措施前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后果,经过对错误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后能有效的降低错误率,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吴刚;孙文武;汪延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气压治疗对人工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有关气压治疗防治人工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手册及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并应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5篇RCT,共572例受试者,根据Jadad标准,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等方面进行评价,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治疗相比,加用气压治疗能够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漏斗图显示各研究资料的分布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较小,Meta分析显示气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有2篇报道了除DVT、PE之外的不良反应,所有纳入研究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气压治疗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安全性良好.结论 西医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但受研究质量限制,其疗效及安全性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作者:袁圆;谢欣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强力定眩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联合组采用强力定眩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组以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眩晕评分、脑血流改善程度(TCD检测)、颈椎JOA评分及评定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眩晕计分低于对照组(0.46±0.11 vs 1.35±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颈椎JOA评分低于对照组(7.64±0.74 vs 9.31±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为22.7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力定眩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长效性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陈杰;陈东丽;杨震;徐海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入院后均控制食物摄入,按常规补充水分及血容量.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连续服用4周为一个疗程,服用前嘱患者空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给予磷酸铝凝胶口服,服用前应摇匀,持续服用4周.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高于对照组的8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4%,低于对照组的2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促进溃疡伤口愈合,减少患者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宏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dw、URIT-500B检测尿液中10项指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门诊、住院患者晨尿新鲜样本共426例,分别用dw和URIT-500B对尿液中10项干化学项目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各个项目的阳性检出率、Kappa值、完全符合率和一般符合率评价两种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w和URIT-500B对于比重的差异百分率均值<1%,pH值的差异百分率均值<10%;两种仪器的尿胆原和潜血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酮体、蛋白质、亚硝酸盐、白细胞和葡萄糖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血的完全符合率>70%,尿胆原、胆红素、酮体和白细胞的完全符合率>80%,蛋白质、亚硝酸盐和葡萄糖的完全符合率>90%,除尿胆原所有项目的一般符合率都在90%以上;尿胆原的Kappa值>0.40,潜血的Kappa值>0.50,胆红素和白细胞的Kappa值>0.70,酮体、蛋白质、亚硝酸盐和葡萄糖>0.80.结论 在同一检测条件下,dw和URIT-500B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w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满足临床需要,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作为一种半定量筛选仪器,还应结合显微镜筛选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黄刚;张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初步探讨新型全麻插管口舌保护器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我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594例,简单随机分为常规组394例和口舌保护器组200例.常规组全麻插管应用传统的压舌板,口舌保护器组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插管的移位程度及口腔损伤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术后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舌保护器组口腔损伤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组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型全麻插管舌保护器能更好的保护口腔组织,降低口腔组织的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郭红;罗竫娜;郭满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各种皮肤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起到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并极大解决了教学资源稀缺问题.以皮肤影像学数据库为平台建立的远程皮肤医疗技术更可在辅助教学、基层继续教育培训等医疗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结合儿童皮肤病学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皮肤影像学技术在皮肤病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索基于皮肤影像的远程医疗技术在儿童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罗晓燕;王利;董千叶;谭春花;王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联合少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个组,每组30例,硬膜外麻醉分别给予0.075%、0.1%、0.125%、0.15%盐酸罗哌卡因+1μg/ml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第一、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4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A、B、C、D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0.00%、83.33%、86.67%、90.00%,B、C、D组高于A组(P<0.05),D组有1例发生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为1分).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采用0.1%~0.15%罗哌卡因复合1μg/ml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分娩镇痛.
作者:王振山;李艳丽;李晓娟;张金山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自身对照研究,对按照标准纳入我院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4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方深度、视野、房角开放程度、神经上皮层厚度等结局指标检测.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术前眼压(36.542±5.624)mmHg,术后3个月(13.958±1.821)mmHg,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达到正常范围(P<0.001);患者术前视力(0.391±0.258),术后3个月视力(0.730±0.198),术后视力均有提高(P<0.001);手术前患者前房深度(2.472±0.490)mm,术后前房深度(3.640±0.36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前视野平均缺损(-14.494±6.068)dB,术后视野平均缺损(-2.612±2.22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周边前房角粘连较术前减少47眼,粘连范围变化不明显者1眼.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高视力,进一步减少视野损害.
作者:何佳佳;王雁;高云仙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