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MS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李青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四肢关节复杂骨折, 多平面重建, 三维容积重建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四肢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和三维重建.结果 与常规CT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在骨折的大小、骨折的范围、骨折片的数量、骨折断端移位程度及细微骨折等方面的显示明显更加清晰,更具有临床优势.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患者的诊治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标准纳入57例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情况和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治疗72 h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困难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PaCO2下降,Pa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气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2 h后血浆NT-proBNP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作者:徐育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取干扰素联合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取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3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手足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后,缩短手足疱疹消退、退热、口腔愈合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岳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尿液培养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联合尿培养对诊断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4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液标本,同时采用IQ2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细菌培养法进行检测,以患者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估IQ200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检测阳性率为29.5%(118/400),尿培养阳性率为24.0%(96/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中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但尿有形成分分析法阳性检出敏感度及阳性准确率高于尿培养法(P<0.05).结论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其速度和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尿路感染的一种辅助检查,将其与尿培养结合起来,达到更快捷、准确的诊断结果,以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刘鲜花;蒋明;谭萍;祝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BiPAP(经鼻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PS(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早产儿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均接受PS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NC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治疗组则选择BiPAP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治疗前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率97.1%,与对照组的8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PaO2[(62.3±4.9) vs (55.1±5.4)]mmHg、PaCO2[(43.2±2.2) vs (48.3±2.0)]mmHg、pH[(7.33±0.06) vs (7.38±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伊<0.05).治疗组平均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另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联合PS治疗早产儿RDS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乃许;陈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倍他乐克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所用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超声心动图结果和血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和血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使用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作者:罗伟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左房容积对评价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应用价值

    目的 跟踪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变化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45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跟踪,发生心血管事件有12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的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超声检测来分析两组患者左心房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仅LVPW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D、IVSD、LAV和LAVI指标均大于对照组,E/A值小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应用LAV、LAVI这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更为精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彬;钟锦荣;邓微微;赖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ER△E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雌激素受体α(ERα),其剪切变异体为ER△E5,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探讨研究ER△E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实验采用普外科的59例乳腺癌组织和59例正常乳腺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ER△E5.培养乳腺癌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分析ER△E5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 在乳腺癌标本中ER△E5与HER-2显著相关(P<0.0001).在乳腺癌标本与正常乳腺组织中ER△E5的表达水平,两者检测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并且ER△E5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ER△E5的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显著增高,HER-2表达与其呈正相关,因此ER△E5可以作为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并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

    作者:贾哲;范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内镜下结扎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年龄、Child-Pugh评分、曲张静脉内径、凝血酶原时间及静脉曲张血管数量、腹水发生率(34.00%)、乙型肝炎病毒检测阳性率(82.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医师应准确掌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此类疾病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此类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及药物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多例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及药物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10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药物相关性.结果在临床分型方面,肝细胞性为主要类型,占50.00%;在引起肝病的主要药物方面,抗结核药占33.00%,中草药占24.00%.结论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以黄疸为多见,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性为主,引起肝病的主要药物为抗结核药及中草药.

    作者:王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压氧与牙周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病的临床比较

    目的 对比高压氧与牙周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1例(154颗)慢性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成A、B两组.B组采用牙周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方案,A组则予以高压氧疗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牙周临床参数变化差异,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及菌斑指数等牙周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A组降幅超过B组(P<0.05);②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病患者予以基础治疗联合高压氧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鼻内窥镜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鼻内窥镜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鼻腔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直接鼻内窥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8.0)min、(20.0±5.0)mL,与对照组的(35.0±6.5) min、(25.0±5.5) mL对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一次性摘除肿物成功率达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鼻内窥镜治疗鼻腔血管瘤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董玉科;李玉杰;于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短效避孕药联合缩宫汤在人流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短效避孕药联合缩宫汤在人流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人工流产术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短效避孕药+缩宫汤治疗,对照组仅予短效避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与时间性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宫内残留消失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效避孕药联合缩宫汤在人流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既可有效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量,又能缩短其子宫恢复时间并调节月经周期,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周新枚;华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和常规血液透析组,各40例.两组透析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血液中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钙、血磷、β2-球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检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高通量血液透析组Scr、BUN、Hb、TP、ALB、Ca、P、β2-MG、iPTH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TPF水平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高通量血液透析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血液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维持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一种常用透析方式,能够稳定患者的内环境状态,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惜芝;沈珣;李春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应用,以便制定合理方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100例二次疤痕子宫引产中期要求终止妊娠手术的患者的综合材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羊膜腔注射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发动宫缩时间,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在判断宫颈评分情况观察组1~3分低于对照组,4~6分与>7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发动宫缩时宫颈情况明显改善;用药后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排胎时间、手术时间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二次疤痕子宫引产患者中取得较好效果,缩短宫缩发动与整个手术时程,减少患者痛苦,术后并发症较少,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情况较少,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作者:张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MS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四肢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和三维重建.结果 与常规CT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在骨折的大小、骨折的范围、骨折片的数量、骨折断端移位程度及细微骨折等方面的显示明显更加清晰,更具有临床优势.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四肢关节复杂骨折患者的诊治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因素刺激DC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

    目的 观察不同因素刺激下的DC分化及数量变化,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刺激树突状细胞;反复冻融法制备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将实验分为:DC与空白血清组、DC与胃癌细胞组、DC与含药血清组、DC与胃癌细胞和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联合作用组,将各组分别与淋巴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各组DC数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结果 在药物作用48 h含药血清浓度为15%时与空白血清组分别作用24、72 h相比,DC的吸光光度值能显著升高(P<0.05).胃癌细胞与六味地黄丸共同作用组DC吸光光度值显著升高,DC吸光光度值升高对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明显调节作用,可降低CD4+T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结论 胃癌细胞作为抗原负载DC,具有促进DC细胞增殖及分化的作用,并可增强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和降低CD4+T细胞中Treg的数量,六味地黄丸具有辅助调节作用.

    作者:谷秀;王秀增;许丽萍;孙俊杰;李锦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孕妇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探究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孕妇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前置胎盘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期待疗法以及基础及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感染控制及产后护理).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状况.结果 两组胎儿均为活产,观察组孕妇顺产比例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8%;观察组顺产产妇的产后出血量432.2 mL、产褥感染率13.9%及Apgar评分9.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96.2 mL、30.6%、8.6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状况.

    作者:王燕霞;梁奋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患者腹泻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片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用药对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经中医辨证为寒湿泄泻者12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藿香正气丸和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主观症状缓解时间,同时观察粪便镜检黏液定性检测、粪便镜检白细胞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发热、腹痛、腹泻、呕吐以及发热症状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没有出现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左氧氟沙星片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用药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缩短疗程,节约医疗成本,为临床治疗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客观依据,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戴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我社区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2%(3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周子英;彭柳媚;谢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予以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和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世申;黄维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