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变化看预防医学和卫生学期刊的进步

刘玮

关键词:期刊, 计量指标, 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
摘要:从选取的7个主要文献计量指标对2005和2006年全国科技期刊,医药类期刊及预防医学期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8种预防医学期刊的平均指标值稍低于全国期刊和医药期刊,但增长率大部分高于全国和医药期刊.表明预防医学期刊的发展势头较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镇居民两年死因分析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原因,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4-2005年重庆市大足县龙水镇居民死亡主要原因.[结果]50岁以后死亡人数有所上升,前7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围生期的情况、传染性疾病,7种疾病占全部死亡的95.05%.[结论]积极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健康、安全及预防保健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治理环境污染,是各相关部门、预防保健乃至医务工作者首要的长期任务,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卫生工作内容之一.

    作者:伍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值医用消耗材料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

    医用高值耗材发展迅速,其管理和风险防范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医用高值耗材原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并就规范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与风险防范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亮;周瑞敏;刘华;王有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贵州毛南族ABO血型调查

    [目的]了解贵州毛南族人群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玻片快速凝集法对贵州毛南族545人的ABO血型进行检测,并将其基因频率与我国南方14个民族群体的基因频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毛南族人群ABO血型的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A型占27.52%,B型占20.02%,O型占46.79%,AB型占3.67%;p、q、r基因频率分别为0.1718、0.1390、0.6892;民族指数为1.21.[结论]贵州毛南族O基因频率较高,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群ABO血型结构特征.

    作者:龙思方;龙友国;余跃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卫生服务需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研究

    本文从分析卫生服务需求的经济学特点入手,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如何增强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信任、发挥地理优势、弥补卫生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不足和完善医保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王高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起风疹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7年1月9日~4月26日沈阳市铁西区发生一起风疹疫情流行,主要集中在大、中、小学校,铁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流行病学人员按统一调查表对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采集部分患者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风疹IgM抗体.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关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开放性放置时间对大鼠血清生化测定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恒温恒湿条件下开放性放置8h的大鼠血清中9项生化测定值的变化情况.[方法]10只SD成年大鼠禁食16h后,采集血清,分别于第0、2、4、6、8h测定其中的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EA)、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九项指标.[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所有生化测定值都有所升高,其中第4、6、8 h的GLU、TP、ALB和第8h的CREA显著高于第Oh.[结论]开放性放置的动物血清,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对其中的生化测定值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对结果判断出现偏差.

    作者:刘科亮;谢惠萍;高星;王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都市377名银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银行职工身体健康及疾病谱规律,指导该人群医疗保健及健康干预,于2006年12月对成都市银行系统377名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方荣华;李蓉琼;邓学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地区HIV/AIDS感染者更大参与和遭受歧视的访谈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感染者/病人(PLHA)更大程度地参与政府防制艾滋病的工作和活动(GIPA)以及社会对PLHA的歧视问题和如何改善他们的境遇条件等. [方法]采用APN+的问卷调查表和提纲对42名来自4个不同层次人群分别进行调查访谈.[结果]4个不同层次人群对给予PLHA更多的参与到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活动中来,认为是很重要的为100%;对PLHA的境遇条件等相关问题,认为得到明显改.善的也为100%;对是否有PLHA在卫生服务机构经历了不公平或不恰当的待遇等15个问卷内容里,有13个内容被认为有歧视现象在30%以下,但问卷中对PLHA遭遇到来自家庭或社会歧视的问题时,4个不同层次人群对该项7个问卷内容认为有歧视现象的在50%及以上.[结论]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对防制艾滋病工作给予支持和重视,但HIV/AIDS相关的耻辱与歧视仍严重存在.

    作者:谢永洪;刘伟;梁秋莲;王平;Greg Gray;任国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天南星提取物的灭螺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天南星块茎各种有机溶剂提取的灭螺效果.[方法]不同有机溶剂的连续系统提取法获得提取物,并将提取物以水浸法用于杀螺实验.[结果]干品的致死率为:正丁醇>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鲜品的致死率为:正丁醇>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结论]干品和鲜品的正丁醇提取物灭螺效果好.

    作者:柯文山;杨金莲;马安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度重视高校艾滋病预防宣传和教育的探讨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其流行已进入增长期.目前中国艾滋病还没有大规模流行,但存在潜在的流行趋势,形势严峻.面对严峻的艾滋病感染形势,加强高校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已迫在眉睫.

    作者:王润娟;卓强;程佐兴;唐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法和VITEK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出23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53.48%),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57%),铜绿假单胞菌(9.13%)和肺炎克雷伯菌(8.2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0-30.08%),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81.30%~84.55%).[结论]该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的耐药率有明显上升,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爱华;包东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运动时补液对老年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持续时间运动时服用不同饮料对老年人SOD(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影响.[方法]99名健康的老年女性教师(年龄60-64岁)被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运动补凉开水组,运动补佳得乐组(其中每组又各分为20min组、40min组和60min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前,运动中均不补液,运动补液组运动前,运动中补凉开水或佳得乐饮料,分别检测各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血清SOD含量.[结果]1)同组运动前后比较,A、 B、 C 3组的20min组和40min组运动后即刻的SOD出现升高,其中各组的40m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0min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60min组均出现下降,其中A6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60组和C60组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同种状态组间比较,运动前各组间及运动后即刻各组的20min和40min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60组下降的幅度(85.6%)非常显著的大于B60组和C60组(P<0.01),而B60组与C60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中补充液体特别是含适量电解质的饮科可以改善运动中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卢咏梅;许玲;酉金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内细胞因子及TM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内IL-1、 IL-6、 TNF、 TM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及TM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定68例急性脑梗死血液内IL-1、 IL-6、 TNF、 TM的含量,并对IL-1、 IL-6、 TNF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内IL-1、 IL-6、 TNF、 TM含量明显升高(P<0.01), IL-1、 TNF在发病d1即达高峰,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而IL-6在较长时间内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多种细胞因子相互诱生、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的免疫调节网络,介导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玉玲;周静;徐纪平;杨建平;郭明飞;陈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乡地区2005年临床分离菌耐药性的监测

    [目的]了解河南新乡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新乡市区5家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菌及耐药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475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球菌占504株(34.2%),革兰阴性杆菌占971株(65.8%);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为常见临床分离菌.(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发生率分别占67.7%和81.8%,未见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3)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38.8%、49.6%和9.1%.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强.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敏感率分别为91.4%和80.0%.[结论]本地区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乃当务之急.

    作者:邢志广;张忠新;杨焦峰;郭珊;廖卫;陆建福;王志勤;姜锋;吕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部基层战士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活动的研究

    [目的]了解某部战士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开展M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为部队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战士中AIDS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然后采取健康讲座、派发宣传资料等干预措施.1个月后再以问卷形式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后战士关于AIDS常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正确回答率有显著提高.对待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的态度大部分战士虽然选择了同情,但同时却不愿与其交往.大多数战士认为在军营内开展AIDS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结论]近年来随着AIDS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基层部队战士的AIDS基本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全面,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徐小文;张克;林子刚;严义忠;廖飒叶;凌伟军;刘忠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促进学校开展和完善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提供基础资科.[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某卫校学生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家庭关系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分别占78.7%,16.2%,5.2%;不健康的仅占2.7%;不同家庭关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2,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共有12个家庭关系因子有意义(P<0.05, OR>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项:在我的家庭中没有亲近感,我的家庭似乎存在着很多的冲突与裂痕两个因素为危险因素.[结论]该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调控,改善家庭关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格桑泽仁;张倩;刘杰;韩明;郭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对尘肺患者心率和氧饱和度的效果观察

    尘肺是长期在矿山、工厂等场所从事生产而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患者的两肺产生弥漫性的纤维组织增生,逐渐进展影响呼吸机能以及其他器官的机能,是危害大的一类职业病.

    作者:高艳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由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不合理性、激素的滥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以及慢性疾病、年老体弱、免疫能力低下患者,所造成的真菌感染日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的突出问题,也是引起医院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特别是白色念殊菌能抑制细胞免疫,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使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甚至致命.因此,了解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特点,有利于临床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范洪;曹新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某校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

    [目的]了解2000~2007年来学校乙型肝炎流行的现状,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中小学生的HBsAg.[结果]该校中小学生HBV感染率高年级高于低年级,感染率分别为4.1%、4.0%、2.4%、0.6%,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感染率从2000年的6.0%下降到2007年的1.3%).[结论]必须加强乙肝监测,并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的力度.

    作者:关文萍;皇雅军;刘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膜活检在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及分析其利弊.[方法]对本院132例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膜活检,取胸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132例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膜活检145次,取得胸膜组织128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51例.肺癌胸膜转移34例,胸膜间皮瘤5例,非特异性炎症38例,活检阳性率70.3%,失败率11.7%,并发症12.4%.[结论]胸膜活检简单易行,阳性率较高,并发症少而轻微,对胸腔积液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蓉;李惠;张再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