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云;张伯兰;王苋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情况. [结果]21例患者中青壮年占95.2%,其HIV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接触传播19例(90.5%)和性接触传播2例(9.5%).临床表现:持续发热20例(95.2%)、咳嗽17例(80.2%)、胸痛6例(28.6%),呼吸困难5例(23.8%),腹泻5例(23.8%)、浅表淋巴结肿大5例(23.8%).X线表现:播散型肺结核4.8%,中下肺野浸润10例(47.6%),合并肺外结核5例(23.8%),3个月内死亡率28.6%.经抗结核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症状体征及胸片改善. [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多样,X线表现不典型,肺外结核多,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抗结核与抗病毒联合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刘颖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污灌土壤中有机物污染现状,以期对我国土壤有机物环境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造纸厂废水灌溉农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振荡法提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谱库自动检索和标准曲线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该污灌区土壤含有有机污染物,主要类别有胺类、烷烃类、苯系物和多环芳烃. [结论]该污灌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机物污染.
作者:刘英莉;高红霞;阎红;白玉萍;徐国卉;郝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 E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病交的关系. [方法]选择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中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213例为研究对象,根椐病理学诊断分为CCSC(官颈鳞状细胞癌)组,共13例;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共114例;无病变组,86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 E6蛋白的表达. [结果]①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CSCC发病率为6.1%(13/213),CIN Ⅲ发病率为18.3%(39/213),CIN Ⅱ发病率为23.9%(51/213),CIN Ⅰ发病率为11.3%(24/213),无病变者占40.4%(86/213).②3组官颈组织中HPV16 E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5%(8/13)、37.7%(43/114)、24.4%(21/86),两两比较P均<0.05.③相关分析发现HPV16 E6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5). [结论]发生病变的官颈组织中出现HPV16E6阳性表达,其阳性率随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刘素娟;侯灵彤;刘武杰;薄克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膳食和社会经济行为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为有针对性提出膳食、行为和社会行为干预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县共2536名18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采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调查,问卷询问调查家庭和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和抽血化验. [结果]MS病例89人,广西成年居民总体患病率为3.51%,其中城市居民MS患病率为5.10%,农村为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膳食单因素秩和检验分析显示,城市MS患者调味品盐、盐、畜禽肉类或畜肉、禽肉、植物油摄入均明显高于正常居民(P<0.01或0.05),而农村MS患者除上述5类食品外还有新鲜水果、酒、油脂类食物摄入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或<0.05);而经Logisc多因素分析则发现,进入城市居民MS回归模型的因素是酒(OR=1.305)、盐(OR=1.258)、畜肉(OR=1.213)、年龄(OR=2.108)、体力活动(OR=0.563),进入农村居民回归模型的是盐(OR=2.236)、植物油(OR=1.295)、家庭收入(OR=2.253)、体力活动(OR=0.380)、壮族等少数民族(OR=0.215). [结论]膳食、社会和行为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发生MS关系密切,高盐、高蛋白脂肪饮食、过量饮酒和轻体力活动是影响MS的可防可控的膳食与行为危险因素,同时在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因此,对城乡居民采取针对性膳食营养和社会行为干预措施将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黄兆勇;韩彦彬;方志峰;阮青;黄林;杨娟;张洁宏;刘玄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UVR)是电磁波谱中波长100~400nm辐射的总称,其能量仅占太阳辐射总量的8%左右[1].紫外线对物体的作用与辐射的功率和时间有关.
作者:王淑荣;张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某院超声诊断63例颅内疾病的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柬诊断(经CT或MRI对照检查诊断)70例新生儿颅内疾病,超声诊断6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00%. [结论]超声可作为新生几颅内疾病诊断的一种准确、简单的手段.
作者:符俊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DM)微量白蛋白尿(MAV)与QT离散度(QTd)的关采. [方法]收集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尿白蛋白排谢率(UAER),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指标,选择其中UAER<200 μg/min患者120例,以UAER在20~199 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阳性(MAU)组(n=61),同时UAER<20 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阴性(NAU)组(n=59).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测定两组患者静息心率(RHR),QTd及经心率校正的QTcd.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MAU组与NAU组RHR,QTd,QTc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微量尿白蛋白与RHR,QTd,QTcd呈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静患心率和微量白蛋白尿是QTd独立影响因素(P<0.01),也是Qtca独立影响因素(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QT离散度密切相关,而且是2型糖尿病QT离散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微量白蛋白尿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有用的预测和评价指标.
作者:彭清;王小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亚硝酸钠(NaNO2)致中国仓鼠肺细胞(CHL)染色体畸变的作用. [方法]测定NaNO2对CHL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设立不同剂量组,进行正式实验,分别观察不加及加S9后的染色体畸变情况,根据标准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NaNO2染毒在不加S9时,128、12.8和1.28μg/ml 3个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5%而≤10%,为可疑阳性,而高剂量组(1.28 mg/ml)畸变率>10%而<20%,为阳性反应.NaNO2染毒在加入活化系统S9后,各剂量组引起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在12.8和1.28 μg/ml 2个剂量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均>5%而≤100%,为可疑阳性,而中(128μg/ml)和高(1.28 mg/ml)剂量组畸变率均>10%而<20%,为阳性反应. [结论]NaNO2在1.28 mg/ml剂量下可引起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作者:何林;吴赤蓬;邹志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与集体生活、卫生习惯及青春期痤疮等面部皮肤病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96年6月、2006年6月分别两次对住校学生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对面部蠕形螨感染现状及与青春期痤疮等面部皮肤病关系的调查分析. [结果]96级、06级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33.03%和26.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5).毛囊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干皮脂蠕形螨;青春期学生面部皮肤病感染率48.04%明显高于面部皮肤正常学生;混合性皮肤或油性皮肤学生蠕形螨感染率较高. [结论]蠕形螨感染与不同的年龄组、性别、个人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及青春期痤疮等面部常见皮肤病关系密切.
作者:王爱华;王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宣汉县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掌握今后食品监督监测重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宣双县熟肉及制品、糕点等9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并对各类食品4年的合格情况,以及各类食品的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各年度9类食品合格率基本一致;熟内及制品和糕点抽样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季度抽样检测合格率低. [结论]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特别应加大熟肉及制品等的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涂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社区保健>后保健意识和行为的改变,为今后重视和加强社区保健的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2届英护4个班214人、普护4个班198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学习<社区保健>前后,学生保健意识和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学习<社区保健>对学生树立保健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潘锦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调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专生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情况,为今后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不同营养教育程度的345名医学专科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 [结果]营养知识测试中,营养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得分高,女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生.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大部分学生的营养态度端正、大部分饮食行为良好,但部分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常吃水果、肉禽、鱼、奶类、豆类及制品及近一半学生早餐质量不高等. [结论]课堂教育对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有重要作用,在加强课堂教育的同时,应注重综合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加强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余芳;刘莉;王琼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保险诈骗案件特别医疗保险诈骗案件屡屡见诸于报端,保险公司也纷纷诉苦:保险欺诈,防不胜防.保险欺诈暗流已引起了保险业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荣国;张卫东;王业钊;饶莉;曾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辅助治疗高原地区老年肺结核的疗效. [方法]用病历回顾方法对5年中使用抗痨药物合用乌体林斯治疗45佣(观察组)和单纯抗痨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47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6个月后低热、盗汗、纳差、乏力、体重减轻、贫血症状显著改善(P<0.05);治疗1年后X光胸片病灶吸收人数显著增多(P<0.05);痰菌转阴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抗痨药物台用乌体林斯治疗高原老年肺结核比单用抗痨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明;王柱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对缺碘地区碘缺乏病人服用碘制剂后与当地健康人(未服碘制剂)的研究,分析尿碘与尿氟在排出的尿中是否存在相互关系. [方法]取正在服用碘制剂的单纯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病人26例(实验组),当地未服碘制剂的正常人24例(对照组),测定尿碘与尿氟.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尿碘均值分别为(126.5±25.8)μg/L和(87.1±27.1)μg/L,P<0.01;尿氟平均值分别为(0.37±0.11)mg/L和(0.57±0.13)mg/L,P<0.01,尿碘与尿氟的相关系数r=-0.723. [结论]服用碘制剂的单纯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病人的尿碘高干当地未服磺制剂的正常人,尿氟低于未服碘制剂的正常人,尿碘与尿氟排出存在负相关,碘与氟在肾脏的排出有相互抑制作用.
作者:周伯钦;王武林;庄景凡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提出小儿烧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4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256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季节分布及烧伤程度等进行分析. [结果]256例中热水、热液烧伤211例,占82.42%,火焰烧伤12例,占4.68%,电烧伤14例,占5.46%,鞭炮烧伤10例,占3.9%,其他烧伤9例,占3.51%. [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作者:董海;金春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研究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生物学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0例肺癌组织切片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 [结果]60例NSCLC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为35.0%,20例正常肺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NSELE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21.6%,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cadherin的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E-cadherin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 [结论]E-cadherin可能与NSCLC的发生、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艋床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帖永新;蒋军广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士对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护士教育前、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防护技能考核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施教育前及教育后,护士整体知晓率有显著不同,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及以上护士教育前有区别,教育后无差异,技能考核正确率85.97%. [结论]对护士进行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是十分必要,方法也是可行的.培养了护士双向防护能力并自觉地将其整合到护理流程中,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环节控制,但防护意识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
作者:曾会群;李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某区目前传染病的发病动态;掌握农村居民中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推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发病水平,为制订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农村居民中的法定传染病病例漏报调查,选定本区东、南、西、北、中5片有代表性的乡镇农村作为调查点,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进行回顾性入户调查. [结果]共对5个镇1610户5205名居民进行法定传染病漏报入户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到传染病7种18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45.82/10万.其中到医疗机构就诊并诊断和治疗的16例,漏报3例,漏报率18.75%;未到医疗机构就诊2例,漏报2例,漏报率100%. [结论]农村居民中法定传染病存在漏报现象,规范对居民传染病疫情管理势在必行.
作者:李轶群;曹志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外生殖器部位的增长性病变,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根据疣体的大小应用二氧化碳激光分别采用气化、切割、碳化的方法,破坏尖锐湿疣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翟静波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