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4~2007年宣汉县9类食品监测结果分析

涂庶

关键词:本地生产食品, 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宣汉县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掌握今后食品监督监测重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宣双县熟肉及制品、糕点等9类食品的卫生状况,并对各类食品4年的合格情况,以及各类食品的不合格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各年度9类食品合格率基本一致;熟内及制品和糕点抽样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3季度抽样检测合格率低. [结论]本地生产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特别应加大熟肉及制品等的监督监测力度.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镉测定的质量控制

    [目的]总结质控考核实验结果. [方法]取0.2 ml盲样、血液标准样品,加0.8ml 5%硝酸溶液混匀,离心,取上清液10μl,AA6601F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 [结果]γ=0.9994,盲样RSD为9.40%、9.49%. [结论]盲样结果落在标准值±3SD范围内,考核合格.

    作者:覃华菁;李少旦;刘韧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的关系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采用直线相关及回归等方法分析世界各国及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各国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宰、新生儿死亡率等级相关系数=0.886~0.926,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标准回归系数=0.848~0.931. [结论]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密切相关,孕产妇死亡率是儿童死亡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何丹;于川;熊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不同年代海门农村人群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改革开放前、90年代中期和21世纪早期3个不同年代海门农村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方法]对不同年代人口出生与增长、儿童死亡率水平、平均期望寿命、全死因顺位、生命质量指教进行比较,分析3个不同年代农村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 [结果]显示海门农村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末期的平均7.77‰降为-2.03‰,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期望寿命2006年分别比1993年、1978年提高3.66岁和7.55岁;生命质量指数2006年比1978年上升9.19个百分点,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跃升全死因顺位的第1、第2位. [结论]海门农村人群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低出生、老龄化、城市化带来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卫生部门应及时调整卫生策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需求.

    作者:陆卫根;倪倬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江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民办高校332名大学生进行施测. [结果]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家庭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家庭支持上有着显著差异;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在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朋友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结论]社会支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作者:陈水平;郑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血清4种元素的影响

    [目的]检测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探讨考试应激对血清中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 [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Paired-Sample T Tes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期末考试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30.20±15.6,25.37±5.13,0.787±0.21,0.721±0.20;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19.68±7.45,21.33±4.30,0.838±0.27,0.695±0.11,两组相比较,考试应激后学生血清钙、镁含量相对寒假返校升高显著(P<0.05),锌、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考试应激对血清中钙和镁含量有明显影响,预测钙作为衡量与考试类似心理应激的生化指标.

    作者:滕文锋;孙卫民;李红;范颖;刘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1例

    为提高免疫预防门诊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预防接种偶合反应的发生,现将北京市海淀区1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偶合死亡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汪侠;徐若辉;敦哲;董淑兰;富继业;刘洪喜;吴疆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护士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护士对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对护士教育前、教育后进行问卷调查和职业防护技能考核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施教育前及教育后,护士整体知晓率有显著不同,中专及以下与大专及以上护士教育前有区别,教育后无差异,技能考核正确率85.97%. [结论]对护士进行标准预防及职业防护教育是十分必要,方法也是可行的.培养了护士双向防护能力并自觉地将其整合到护理流程中,加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环节控制,但防护意识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

    作者:曾会群;李垒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超声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某院超声诊断63例颅内疾病的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柬诊断(经CT或MRI对照检查诊断)70例新生儿颅内疾病,超声诊断6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00%. [结论]超声可作为新生几颅内疾病诊断的一种准确、简单的手段.

    作者:符俊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eAb组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与HBeAg(HBsAg、HBeAg、HBcAb,所谓大三阳)、HBeAb(HBsAg、HBeAb、HbeAb,所谓小三阳)组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日立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L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1例血清HBV DNA含量,并进行分析. [结果]HBV DNA的载量与HBeAg存在呈相关性.结果发现免疫清除期、免疫残留期、免疫耐受期3中感染模武,在慢性HBV感染者不同时期阳性构成比分别为28.43%、37.14%、34.44%. [结论]FQ-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的特点,对于乙肝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无传染性和病毒的复制情况、药物疗效的观察和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沈哲式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端粒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化疗对其影响

    [目的]研究端粒酶在官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化疗对其影响.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2001年1月~2004年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及市肿瘤医院91例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石蜡包埋组织,及20例宫颈正常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35例术前行PF方案化疗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及以术前宫颈活检标本为自身对照,检测化疗前后端粒酶的表达. [结果]端粒酶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1%,随着病理组织级别的升高,端粒酶的阳性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后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下降,化疗前端粒酶阳性率91.4%,亿疗后端粒酶的阳性率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分化越差,化疗后端粒酶活性下降越明显(P<0.05). [结论]端粒酶在正常官颈组织中无表达,而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端粒酶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化疗后端粒酶的活性降低.

    作者:杨俊玲;李长江;肖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美容医学系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院美容医学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方法]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4名女大学生实施问卷测试,进行单因素分析、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结果]被测试者中SCL-90各因子分≥3检出率在3.29%~21.13%,美容医学系女大学生在强迫症状、躯体化、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医学院美容医学系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客乐观,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斌焰;孙平;高鹏;肖海雁;马存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庆市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断取药的管理措施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一个能及时发现服药病人中断取药的治疗管理系统,提高病人规则治愈率. [方法]对于预县涂阳肺结核病人采取为期1年的该管理方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和分析重庆地区实施此管理系统的效果. [结果]加强涂阳肺结核患者取药管理后,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加强对患者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医患关系得到了改善. [结论]本文所提及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结核病人管理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完善目前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佳薇;胡代玉;汪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慢性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乙胺嗪、消肿乳糜清和自我照料3种方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的疗效,探索慢性丝虫病下肢象皮肿的治疗、照料方法. [方法]选择河南省固始县321名慢性丝虫病患者,按乡随机分为4组:A组100例,每人口服乙胺嗪片剂100 mg/d;B组74例,口服消肿乳糜清胶囊6粒/d(基质9 g);C组96例,按WHO推荐象皮肿处理基本措施实施自我照料;D组51例为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肢囊6粒/d,均持续3月.采取双盲法分别在3个月和1年后随访患者症状、体征,并测量下肢排水量,观察比较疗效. [结果]1年后随访A组63%(63/100)、B组48.61%(35/72)的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有48.61%的患者(35/72)下肢皮肤变软,高于A组、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下肢排水量测量显示B组和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50%;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显效率分别为13.41%、7.37%,两组之间有效和显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肿乳糜清和乙胺嗪均对慢性丝虫病患者下肢象皮肿有一定疗效,实施自我照料措施效果不明显.

    作者:蔺西萌;刘长军;黄倩;赵旭东;张红卫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不同地区医学生造血干细胞捐献认知、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医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和态度,为在全社会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达与落后地区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认知评分均较低,分别为(5.48±1.70)分和(4.94±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01);两类地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其所处年级的相关性大(Beta=0.288,0.259).85%以上的学生都愿意无偿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发达与落后地区愿意鼓励亲友参加捐献的学生分别为66.06%、5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0,P<0.1301);80%以上的学生把为挽救他人生命作为捐献的首要动机,但有65%以上的学生担心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被他人用于谋利.[结论]应在全社会广泛且深入地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作者:漆光紫;庞雅琴;吴琪俊;马迎教;李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宫颈组织中HPV16 E6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 E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宫颈病交的关系. [方法]选择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中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213例为研究对象,根椐病理学诊断分为CCSC(官颈鳞状细胞癌)组,共13例;CIN(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共114例;无病变组,86例.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 E6蛋白的表达. [结果]①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常者CSCC发病率为6.1%(13/213),CIN Ⅲ发病率为18.3%(39/213),CIN Ⅱ发病率为23.9%(51/213),CIN Ⅰ发病率为11.3%(24/213),无病变者占40.4%(86/213).②3组官颈组织中HPV16 E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5%(8/13)、37.7%(43/114)、24.4%(21/86),两两比较P均<0.05.③相关分析发现HPV16 E6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病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P<0.05). [结论]发生病变的官颈组织中出现HPV16E6阳性表达,其阳性率随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

    作者:刘素娟;侯灵彤;刘武杰;薄克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997~2006年北京市东城区主要死因疾病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东城区近10年主要死亡疾病死亡分布情况和趋势,为政府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城区1997~2006年收集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997~2006年恶性肿瘤平均粗死亡率为127.53/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心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0.82/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瘸死亡率为113.28/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超过女性(P<0.05).1997~2006年恶性肿瘤、心血管和脑血管病死亡率经过标化比较,恶性肿瘤死亡率保持平稳;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3种疾病从60岁年龄组开始死亡率明显上升. [结论]随着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逐渐转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使得东城区3种主要死园疾瘸的死亡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对其防治工作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特别是对60岁以后的老年人是重点防范死亡的人群.

    作者:潘京海;赵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索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羞耻感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心理健康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采用羞耻量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周口师范学院5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 [结果]体育活动量越大,项目越激烈大学生的羞耻感越弱. [结论]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具有明显效果.以量达到中等以上,混合类项目的体育活动减弱大学生羞耻感的效果较理想.

    作者:宋子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氯化氰对小鼠的神经行为影响

    [目的]了解氯化氰对小鼠的神经行为的影响. [方法]用氯化氰对染毒组小鼠分低、中、高浓度染毒,每日1次,连续30d.对照组除不给予氯化氰,其余处理与染毒组相同.染毒后做旷场试验、转棒实验、热板实验. [结果]在这些试验中,染毒组小鼠的行为表现与对照组出现明显差异. [结论]亚慢性氯化氰染毒对小鼠的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

    作者:边秀兰;曲国立;刘声;王丽;李清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共存与HBV-DNA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HBsAg和抗-HBs共存表型的临床意义. [方法]83例HBsAg和抗-HBs共存表型,根据抗原和抗体含量分A、B、C、D群,并且对此4群进行HBV-DNA分析,根据肝炎诊断标准进行分型,肝功能状态进行分析. [结果]83例HBsAg和抗-HBs共存病例中A群占7.2%HBV-DNA捡出率3.6%,B群占84,3%HBV-DNA检出率48.2%,C群占1%未检出HBV-DNA,D群占7.2%HBV-DNA检出率1.2%;无症状慢性携带者13例、慢性肝炎30例、肝硬化12例、肝癌28例;AST、ALT、T-BiL正常分别为55.4%、57.8%、44.6%,抗原量高的B群一半以上肝功能异常. [结论]HBsAg和抗-HBs共存表型中B群HBV-DNA检出率高,肝功能异常一半以上,肝癌发生率高.

    作者:韩学吉;许顺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河北省城乡居民因病伤住院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因病伤住院情况. [方法]采取多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定5998户的20529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规格的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出院病人住院情况. [结果]调查人群的总住院率为2.56%,农村高于城市;住院的主要原因是疾病(67.4%)、正常分娩(19.5%)和损伤中毒(10.2%);住乡镇街道卫生院或卫生服务中心的占11.4%,住县(市、区)医院的占38.2%,住市/地医院的占26.6%;平均住院1.18次;因病愈医生要求出院的占45.4%,因病未愈医生要求出院的占9.4%,自己要求出院的占42.3%. [结论]与1993年的第1次和1998年第2次调查相比,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住院率轻微上升,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上涨.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作者:侯晓涛;何庆国;高贵军;王新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