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全;李莹;张华东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且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而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故胃肠内营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近年来对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鼻饲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碧君;顾晓凤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火车司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铁路局的火车司机208人为调查对象,使用职业紧张因素量表(OSI)中的职业紧张来源部分对其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采用放射免疫法分析血清中IL-6浓度.[结果]火车司机血清中IL-6的浓度为(125.17±49.81)pg/ml,95%的可信限为119.15~131.18 pg/ml.以血清中的IL-6浓度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α入=0.10,α出=0.15),来源于人际关系、职务特征的职业紧张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人际关系和职务特征的职业紧张因素评分组间血清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车司机血清中的IL-6浓度与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无关.[结论]职业紧张对火车司机血清中IL-6浓度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作者:任领华;曹煜红;仇丽霞;郭玮;赵芳;高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探讨针对大学生有效的AIDS宣传教育方式.[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成都市某大学学生随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大学生AIDS基本知识全项回答正确率16.6%,男生高于女生;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存在恐惧和歧视;有7.9%学生回答有异性性接触,2.0%学生回答有同性性接触,4.1%回答有吸毒行为,其中静脉吸食海洛因有0.7%;近1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12.3%;获得艾滋病知识宣传主要途径是报刊、电视、网络;90%以上愿意接受并参与艾滋病知识宣传.[结论]该校应加强对大学生AIDS宣传教育;充分依靠大学生人群开展宣传教育.
作者:李恬;李莉;毛晓英;龚毅;喻航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河北省近50年食物中毒的流行趋势.[方法]对1954~2003年河北省食物中毒年报表和个案资料进行中毒案例起数、中毒人数、中毒原因、中毒场所、地区及中毒食品的描述性分析.[结果]1954~2003年全省食物中毒报告案例及食物中毒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发生地点是家庭散居户、个体摊贩;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食品;中毒的原因主要是食品微生物污染,其次是化学性中毒;农村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地点.[结论]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作者:马立新;杨红茹;王振明;王跃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找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规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河南省某幼儿园1992~2003年12年的所有儿童意外伤害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某园1992~2003年各学期伤害事故发生频率大致在0.32%~1.63%之间;伤害事故多发生在上午的10:00~11:30及下午的2:30~4:50两个时间段;事故发生地点,室外发生占69.00%,室内发生占31.00%;男性发生占64.29%,女性占35.71%;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伤害的发生率越高,各类伤害事件中尤以皮肤创伤为主,占64.28%.[结论]幼儿年龄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我们,幼儿年龄不同,因其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同,应对意外伤害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教育措施.
作者:王文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和卫生行为以及学生就餐情况,为开展相应的、积极的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武侯区抽取2所高中,在金牛区抽取2所初中,以其中2461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为64.79%,高中生为68.60%,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76%的初中生,94.35%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关注食品卫生知识;76.5%的初中生,74.98%的高中生表示每次饭前便后都洗手;在对食堂满意度调查中,初中生有13.5%表示满意,高中生中仅有1.69%表示满意.[结论]中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较低.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行为的形成,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王艳丽;李云;涂国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其潜伏期的感染.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科室,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它担负着全院多项工作所需的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等的供应任务,同时又集中了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患者与自身的健康,工作人员应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做起,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意识,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姚齐龙;彭叶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对基于二项分布的小样本总体率可信区间估计方法-Clopper-Pearson提出的精确法进行校正,以减少精确法的保守性,提高可信区间的精密度.[方法]运用SAS软件,编制二项分布的Monte Carlo模拟抽样程序,通过计算95%可信区间的实际可信度寻找合适的校正系数k.[结果]校正系数k=0.5时校正法所估计的95%可信区间的实际可信度比精确法更接近期望可信度(95%),其可信区间宽度比精确法更窄;而当样本含量小于15时,k=0.6的校正结果理想.[结论]校正法可以减少精确法的保守性,提高可信区间的精密度.
作者:彭斌;易东;田考聪;钟晓妮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农村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需求愿望.[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成宁农村肺结核病患者的县、乡、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肺结核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需求愿望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2.78%,知晓情况占前3位的依次是:随地吐痰的危害、定期复查的目的、嗜烟酒的危害等,不同年龄及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肺结核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需求愿望非常高,平均达85.47%,需求愿望高的分别是:如何预防复发、定期复查的目的、用药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等;不同的年龄与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的肺结核相关知识需求愿望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结论]该地区应加强农村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及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在农村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和内容.
作者:范杉;雷鸣;周福荣;蒋汝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对四川省苍溪县高血压防治健康促进试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对苍溪县健康促进试点村居民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试点村居民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改变情况现况调查.[结果]苍溪县健康促进试点村居民在健康教育开展前后知识、行为、态度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对高盐饮食、吸烟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吸烟行为的改变等共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提高了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使居民产生了行为改变.
作者:陈理;阎正民;杨升智;王超;侯明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主成分回归中存在的异常点的诊断方法.[方法]利用PCR的二步诊断法计算出诊断统计量Iij(α)和主成分Cook距离PCDi,通过其值的大小来判定是否为异常点.[结果]在实施PCR的数据中,二步诊断法可以比较好地诊断出异常点.[结论]该诊断方法不仅可以诊断出X空间的异常点,且可以诊断出Y空间的异常点,是一种可行的且易于操作的主成分回归中异常点的诊断方法.
作者:刘伟新;郭东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食物摄入频率现状和膳食结构模式,为今后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重庆地区的资料,运用食物摄入频率法调查了1 520名15岁及以上居民,对每个调查对象过去1年的各类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进行询问.采用评分方法评价重庆市居民的膳食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食物摄入频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太合理,城乡间人群的膳食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城市居民畜禽肉类和油脂类摄入过量,鱼虾类摄入不足;农村居民油脂类摄入过量,水果、鱼虾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豆类及豆制品摄入不足.[结论]目前重庆市居民的膳食状况以水果、豆类及豆制品和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合理调整膳食结构,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
作者:刘先锋;刘达伟;杨小伶;蒋宝泉;张华东;向新志;赵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方法]将北京地区1996~2004年细菌性痢疾月平均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可能影响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气温、气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的发病与降水、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细菌性痢疾发病高峰在每年的7月,报告发病率可用气温、降水量进行预测.
作者:贾蕾;黎新宇;刘桂荣;刘园;严寒秋;窦相峰;吴疆;王全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为分析和预测平顶山市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判定高危人群,评价加速控制麻疹工作进展.[方法]根据平顶山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料,对2000~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00~2005年共报告麻疹暴发40起,333例.在本市人口暴发中,<1~6岁和7~15岁分别占33.33%和45.95%.暴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45.95%,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为16.51%和37.54%.[结论]控制暴发的重点在学校和外来人口.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张俊杰;陈敏;杨恒丹;王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2006年3月28日~4月14日,十堰市市区某中学发生一起以发热、头晕、头痛、乏力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暴发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本市一起呼吸道合胞病毒暴发疫情.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梅玉发;赵国兵;董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为建设我国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创新思路.[方法]实地调研与资科分析.[结果]日本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传统卫生行政机构保健所进行了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组织创新,使保健所具备了日常预防与迅速应对的组织机能,成为地方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体,并由此形成了属地为主、以点带面、覆盖全国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从而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有机地纳入了全国范围内的日常预防保健工作中.[结论]日本的创新性对于以防范、监测为重点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来说,其组织创新具有管理成本低而效率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淳于淼泠;程永明;骆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开展性健康教育、性病咨询和对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性病患者对性病的认知状况、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认同与需求、症状自评量评(SCL-90)的9个基本症状因子.[结果]性病患者SCL-90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P<0.01).性病患者中有焦虑、抑郁和强迫心理的人数比例大;其次是偏执、敌对和人际关系;人数比例小的是躯体化、恐怖和精神病性.性病患者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除了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无显著差异性外,其余因子的均分干预组都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所有因子的均分都低于2分.[结论]性病患者存在着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性健康教育和性心理干预.
作者:颜丹;潘英;汪枫;黄文才;卿晟;赵家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EDC制剂的抗结核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DC-2HRZE/4HR)和对照组(2H3R3Z3E3/4H3R3),观察2月末和疗程末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2月痰菌阴转率分别达94.7%和82.1%;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各为100.0%和97.4%;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分别占100%和97.4%,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43.8%和31.6%;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和2例肝功异常停药.[结论]国产固定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抗结核药物.
作者:王健;赵锦;钟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优秀散手运动员在赛前专项运动训练中生化指标、微量元素和心血管调节肽的变化.[方法]参加全国十运会的四川武术队8名优秀散手运动员,根据专项训练强度划分为大运动量训练、大强度训练和对抗实战训练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监控,测试分析血浆生化指标、微量元素、心血管调节肽ANP、ET含量.[结果]①血浆生化指标变化:在运动训练中,RBC、WBC、BUN等血液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B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LT、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和P=0.001);②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在运动训练中,血浆Cu、Z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③心血管调节肽的含量变化:在3个训练阶段中,ANP、E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P=0.000).[结论]血浆生化指标、心血管调节肽水平能深入反映运动员训练中的身体机能变化.
作者:王纯 刊期: 2007年第13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公共卫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公共卫生事业,加大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力度,并取得重要成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但与此同时,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与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和硬件建设不相适应.本文提出应结合国际公共卫生教育发展动态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情况,加大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适应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是当前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作者:杜江 刊期: 200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