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君舒;聂昊辉
目的:研究下睑缩肌切除术在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07- 04/2010-12到我院整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16例24眼,均在局部麻醉下行下睑缩肌切除术.随访6~18(平均8.9)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睑退缩均得到矫正,矫正量1.0~3.0(平均2.5)mm.结论:下睑缩肌切除术对于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武群英;杨俭伟;肖丽;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引言电光性眼炎是常见眼科急诊疾病之一,多发生在电焊操作及室内紫外线消毒的场所.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5g/L地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局部冷敷等,以对症处理为主.临床常因多次地卡因滴眼液滴眼后出现角膜上皮松解,症状反复,角膜上皮修复迟缓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为新型生物制剂,价格适中,无需冷藏保存.我院在电光性眼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并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完整随访电光性眼炎12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黄蒂;张健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引言自2000- 03/2008- 05始,我们在本院门诊利用裂隙灯显微镜,在表面麻醉下用皮试针头(1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进行角膜移植缝线拆除术86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丰年;张磊;谈清明;陈静;杜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引言弱视治疗是一项艰难而不易获得疗效的工作,且复发率高,易反弹.因此弱视经综合治疗后马上停止各种治疗极易造成弱视的复发,我科2003- 03/2005- 03采用短小遮盖法预防弱视复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硕;赵云娇;滕学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后视功能及并发症,以期为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术式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一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2006- 08/2008- 07来本院住院的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42例43眼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作为试验组,晶状体悬吊作为对照组.作术后视力、角膜内皮及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所有病例术中1次固定成功,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倾斜、偏斜、脱位、眩光等并发症,所有病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具有操作简单及安全的优点.适合于无后囊、前房深浅正常及角膜内皮正常的病例.
作者:易全勇;魏爱民;周和定;王云;周宏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的表达.方法:收集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02/2009年手术切除及活检的眼睑BCC标本共20例,另取癌周围正常组织5例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经40g/L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确诊.采用HP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Survivin和CyclinB1在细胞浆或胞核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眼睑BCC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呈低表达.两种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B1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和CyclinB1的异常表达对眼睑B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贾君;付汛安;张端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隧道切口制作技巧的相关问题.方法:分析研究368眼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构筑切口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和影响手术操作的相关问题.总结出隧道切口制作相关技巧.结果:术中术后因切口操作不当引起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悬韧带断裂、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以及引起切口渗漏、虹膜脱出、前房波动、撕囊、娩核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困难等操作难点共56眼,占15.2%.其中切口形状不规则15眼,占26.8%;切口过小11眼,占19.6%;隧道太浅8眼,占14.3%;隧道太深6眼,占10.7%;隧道过短11眼,占19.6%;隧道过长5眼,占8.9%.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切口制作不当会影响手术操作及产生并发症.所以,隧道切口的制作要严格按照切口构筑原则进行,熟练掌握制作技巧.正确隧道切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形觉剥夺近视猴视皮质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8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分为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形觉剥夺组4只猴右眼配戴散射镜片,另1眼配戴0D镜片;对照组4只猴双眼均配戴0D镜片.戴镜12wk后,形觉剥夺组和对照组猴取视皮质,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形觉剥夺猴视皮质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形觉剥夺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明显多于表达上调的基因,其中包括Egr-1,NMDA和GABA等基因.结论:形觉剥夺性近视猴视皮质中存在基因表达被抑制的趋势.
作者:吴君舒;聂昊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诊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异物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 01/2010-12在我院诊断为后段眼内异物的眼球穿通伤,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患者32例32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0例一次性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改善12例,视力不变的10例,视力下降的10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视网膜脱离3例,眼球萎缩的2例.术中1例因角膜混浊、1例因眼内出血加重终止手术,择期手术成功取出异物.结论:急诊行玻璃体切割、异物取出术是治疗眼内异物的有效而及时的处理方法.
作者:王启常;周增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眼科门诊2008-12/2010-12角膜溃疡患者22例22眼,使用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角膜溃疡的愈合及视力的提高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1mo后,角膜愈合情况:痊愈18眼(81%),有效4眼(19%).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结论:眼睑缝合术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具有溃疡愈合率高,且能有效提高视力的作用.
作者:徐四俊;刘李平;陈军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对38例38眼高眼压持续状态在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降低眼压的患者采用前房穿刺术放液.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迅速降低,眼痛、头痛缓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平均为17mmHg.结论:前房穿刺术放液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避免长期大量应用降眼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迅速降低眼压,可以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作者:沈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控制青少年近视眼的进展.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近视患者90例180眼,屈光度- 0.75~- 6.00DS.随机分为三组:A组(框架眼镜组),B组(普通RGP组),C组(个性化RGP组),对三组患者戴镜1,3,6mo;1,2a的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进行观察.结果:三组在戴镜前屈光度、角膜曲率及眼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屈光度在戴镜1,2a后,A组(4.46±1.98,5.18±2.09D)与B(3.44±2.41D,3.41±2.01D),C组(3.43±2.43D,3.39±2.32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曲率半径在戴镜1,2a后,A组(7.58±0.17mm,7.60±0.21mm),C(8.12±0.20mm,8.27±0.19mm)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戴镜1,2a后,B组(7.91±0.22mm,7.94±0.27mm),与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眼轴长度分别在戴镜1,2a,A组(26.03±1.07mm,26.09±1.11mm)与C(25.82±1.20mm,25.97±1.29mm)及A组与B组(25.71±1.07mm,25.83±1.09m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更符合角膜生理,从远期效果看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眼进展.
作者:凌家文;张义彪;杨建东;蔡晓宇;徐心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引言由于受环境、饮食、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异常瞬目症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1].我院2000- 04/2002-10间共接诊频繁眨眼患儿56例,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2~11岁,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中保留晶状体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视网膜脱离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术的32例32眼患者,其中14例因合并白内障或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中切割了晶状体,另外18例保留了晶状体.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测定术前和术后2wk内角膜内皮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对细胞的4项定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胞形态学改变以术后无晶状体眼更明显.从细胞参数改变上看,术后4项定量指标有改变,与术前相比,有晶状体眼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晶状体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时,晶状体的屏障功能减少了多因素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保留晶状体可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雪莉;周善璧;张学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与阿托品对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以评估盐酸环喷托酯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96例192眼远视儿童进行观察,先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后用阿托品眼膏,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和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盐酸环喷托酯组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低于阿托品组(12.5%).结论:盐酸环喷托酯是一种强效、快速且安全的睫状肌麻痹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远视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
作者:胡平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疗效.方法:对43例4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角膜植片透明者34例(79%),视力≥0.05者37例(86%),≥0.3者16例(37%).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3例(7%),继发性青光眼1例(2%).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是部分提高角膜病患者视力的有效手段,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贵阳;王林农;方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眼耳鼻喉专业、视光学专业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态度,了解目前循证医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和主要障碍.方法:对南通大学2005/2007级选修循证医学的273名医学生(眼耳鼻喉专业和视光学专业)进行问卷调查,就参加循证医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学习循证医学的兴趣、循证医学知识的获取途径、临床实践中循证医学的应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从2005/2007级,医学生认为循证医学可以指导临床、指导科研和提升业务水平的人数,愿意参加循证医学相关培训、愿意继续参加循证医学课程、愿意继续关注循证医学信息的人数,通过课堂和学术讲座获取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人数的构成比逐年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对循证医学的认识不够、缺乏循证治病有效或有参考价值的病例.结论:循证医学已在眼科教学中开始普及推广,深入人心,但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循证医学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循证实践培训,向应用提高阶段转化.
作者:胡健艳;袁媛;吴辉群;姚蓓;耿劲松;桑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病型构成、性别、年龄分布、族别(维吾尔族)及其变化特点,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取2005- 01/2010- 01在本院眼科住院的青光眼手术患者2 95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包括急性型与慢性型闭角型青光眼(PAC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先天性青光眼(CG)和继发性青光眼(SG).统计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分布,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PACG,POAG,CG,SG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4.6%,15.2%,2.3%,27.9%.PACG的构成比逐年(63.1%~54.1%)下降,POAG的构成比在2007- 01/2008- 01达高峰(21.0%),CG的构成比平稳,SG的构成比(23.9%~33.5%)逐年增高;维吾尔族患者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23.0%~35.3%),在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亦逐年增高(7.9%~26.7%),在CG中所占百分比波动较大,在SG中所占百分比平稳.<40岁的维吾尔族男性患者在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开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有下降趋势;≥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患者在闭角型青光眼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高.结论: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SG的防治研究不容忽视,在新疆维吾尔族住院患者的青光眼构成比逐渐增加,≥40岁的维吾尔族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40岁的维吾尔族男、女性群体均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作者:刘志云;雷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在角膜纤维修复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TGF-β可通过Smad等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修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充分发挥角膜基质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移行的正效作用.我们就TGF-β的概况、分子结构、TGF-β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眼前节的分布、在角膜上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愈合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婧;沈政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 是典型的多功能酶,主要催化各种化学剂与谷胱甘肽结合.近些年的研究表明,GSTs有抗过氧化引起的白内障作用.GSTs表达水平的高低在白内障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近年来GSTs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李晨;管怀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