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琼
假设1:作为一名呼吸科医师,你想了解有关各种戒烟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病人戒烟提供新的研究证据.为此,你检索了medline,发现有上千篇临床试验,涉及的戒烟方法也非常多,仅研究尼古丁替代品的临床试验就有150篇,且结论也不一致.由于临床工作太繁忙,你既不清楚该相信哪些文章的结果,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阅读众多的文章.你真希望能有一篇文章将所有相关信息综合在一起.
作者:李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40例,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结果:治疗组清醒时间约26 min,症状消失时间约60 min.对照组清醒时间约40 min,症状消失时间约80min.纳洛酮治疗组病人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焦连清;吴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身材矮小是指身高/身长明显低于同年龄30%以上或在同年龄、同性别儿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下或在第三百分位数以下的儿童,身高/身长低于平均身高/身长3个标准差及以下者称为侏儒症.16岁以后,身材矮小男性身高≤145 cm,女性≤135 cm..侏儒症,不论男女,身高均<130 cm.身材矮小不仅影响到国民健康素质,还直接影响个人升学、招工、参军及婚姻;一些身材矮小者,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加上社会上的种种偏见,使身心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身高发育的恶性循环.因此如何促进身材矮小者长高,不但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者:吴康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3岁.因流涕、鼻塞、发热2 d、抽搐15 min就诊.2 d前受凉后出现流涕、鼻塞、发热等症状,体温38℃左右,院外服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15min前在家中突发全身抽搐,面部及四肢肌肉强直,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家长立即掐住患儿人中,并送往医院,途中呕吐一次.到急诊室时患儿仍不清醒,阵阵抽搐,立即静脉注射安定3 mg,并吸氧,2 min后抽搐停止,但患儿仍未清醒.
作者:孙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规范化复苏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复苏体会.方法:统计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窒息新生儿病例,将规范化复苏前后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三年来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1年窒息发生率为5.07%,2002年为4.60%,2003年2.63%.2003年窒息发生率较2001年、2002年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规范化复苏技术的应用,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开展并重视窒息复苏的规范化培训和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旭红;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Ⅱ型(左旋炔诺酮)的取出原因,放置时间与使用年龄的关系.方法:对460例使用国产皮下埋植避孕剂Ⅱ型妇女到期取出组、因症取出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到期取出组135例,其中放置超过4年者123例,总放置(61.60±9.90月)平均超期13.60月.在因症取出325例中,月经异常者283例,平均放置月为16.45±10.59,两组与使用年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皮下埋植剂Ⅱ型对月经的影响,在放置1~2年以内明显,延期使用一年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碧玉;王蓉;万佳;郭鸣;顾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创伤后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血管通畅率达92.3%,死亡率6.25%.结论:急性肢体血管损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手术探查是救治急性肢体血管损伤的主要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血管外科手术是确保肢体血管损伤后血管再通、降低病死率、保存肢体及其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蒲克;罗丽英;徐光;刘晓宁;张立蓉;余海亮;李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腹部平片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腹部平片X线表现,均摄腹部仰卧正位和站立侧位或仰卧水平侧位(不能站立的患儿)平片两张.结果:肠淤胀6例,右下腹密度增高7例,肠梗阻12例(动力性梗阻10例,机械性梗阻2例),右下腹局部肠管扩张受限6例,脊柱右侧弯6例.结论:小儿阑尾炎腹部X线平片经济、便捷,且有一定特征,特别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阑尾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赖华;周艳;喻少聪;贺明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依据.方法:对院感专委会(临床组)2002~2003年每月查房记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9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为85.12%,使用抗生素品种49个.单联使用73.29%,二联使用25.71%,三联使用2.96%.结论:应加强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的学习,以减少或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浪费,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林俊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半岁以内麻疹病例逐渐增多,今统计1990~2003年的上述病例18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卡介苗接种后的远期免疫效果.方法:对302例~1岁组婴幼儿初种卡介苗三个月后监测和对321例2~7岁组儿童进行复查,所有儿童均使用1:2 000 BCG-PPD 0.1 mL于左前臂掌侧正中皮内注射,72 h观察结果.结果:~1岁组阳性296(98.01%)人,阴性6(1.99%)人;~7岁组阳性99(33.56%)人,阴性225(69.44%)人;结论:卡介苗接种近期免疫效果肯定,远期免疫效果不理想,应采取复种措施,使青少年人群继续得到免疫保护.
作者:吴新华;周凤先;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右下腹痛是临床的常见病病.如遇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伴血象升高,诊断阑属炎多不难,但症状不典型者,常需与尿路结石、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等鉴别.B型超声检查能为大多数急性右下腹痛患者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现将我院一年来以急性右下腹痛就诊的患者的B型超声检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高邓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概述1.1护理论文的概念:护理论文是指护理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学术论文,是将护理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用恰当的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语言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和分析等一系列思维劳动以后而形成的文字记录和总结.
作者:朱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将高压脉冲放电形成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使其碎成1~3 mm直径的小颗粒,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而达到治疗目的.1999年3月至2003年11月用ESWL碎石1160例,共1204人次,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蔡明强;陈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催产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用微量胆红素检测仪测定511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1~7 d的血清胆红素(SB)浓度.结果:产前使用催产素分娩者,新生儿SB峰值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SB≥204 μmol·L-1)的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减少催产素的使用,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凤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73岁.主述纳差、消瘦3+月,胸痛、咳嗽半月入院.入院后查体:消瘦、恶病质,呼吸稍促,唇微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廓右侧较饱满,双肺可闻及中细湿鸣音,心率100 n·min-1(n=次)、律齐、腹平、左侧下腹皮下可扪及一1 cm ×2 cm大小包块,欠活动、质硬、压痛.腹部B超检查示:脾脏与左肾上极之间探及约5.6 cm ×5.7 cm以实质为主稍低回声团,其内部见一直径约2.0 cm不规则液性暗区,团块边界清,可见包膜.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域、左肾门外前方、左侧结肠旁沟以及左肝前见多数软组织肿块,左侧肾上腺区域肿块大,约7 cm ×6 cm ×6 cm,该肿块及左肾门外前方肿块与左肾关系紧密,均为明显边缘强化;左肝前肿块与肝实质分界较清楚,右肾上极平面膈肌后、腹主动脉右旁及胰头前见增大淋巴结.胸部CT检查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融合,右肺内、心膈角区肿块,心包积液.诊断:①恶性淋巴瘤;②转移性病灶?胃镜检查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
作者:付冰;黄晓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报告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急诊床旁检测心脏疾病患者396例.结果:396例急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共检出心血管异常395例,直接明确诊断或提供重要诊断依据394例,误诊1例.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高,有利临床抢救和治疗.
作者:罗俊;燕纯伯;蔡琳;王伟;廖雪松;杨源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研究血脂异常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目前已经明确血胆固醇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有密切的相关性,积极降低血胆固醇可显著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章茂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羊水过少组83例及同期羊水量正常(对照组)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窘迫51例(61.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7例(8.4%)、羊水粪染32例(38.6%)、新生儿窒息30例(36.1%),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对母婴危害较大,对羊水过少者应加强监护,及时行剖宫产术.
作者:姚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999年1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妊娠12~40孕周、胎儿死于子宫内的病例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片进行引产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翁秀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