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翔
目的:观察加用硫酸镁在婴幼儿哮喘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0.1mL kg-1+10%GS20mL,20min内静滴,每日1~2次,连用2~3d.结果:加用硫酸镁在婴幼儿哮喘急性期,能迅速缓解症状.结论:加用硫酸镁在婴幼儿哮喘急性期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晓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治方法.方法:260例急性重症胆管炎除均进行胆总管引流外,还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加做了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全组三联征者无死亡,四、五联征者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9例(3.5%).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共56例(21.5%),均在术后6周经T管瘘道取石治愈.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只要诊断成立,原则上应积极手术引流,情况较好的三联征若要保守治疗需密切观察,四、五联征者经短暂准备后即刻手术,术中除胆总管引流外是否加做其它术式应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
作者:李枝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就逐渐应用于临床,主要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氟罗沙星、托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那氟沙星、培氟沙星、芦氟沙星、司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氨氟沙星等等.因具有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且因构效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所以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然而由于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至今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造成了某些滥用的现象[1~8].笔者试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简要论述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刘兴莉;卢海波;戴德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为相对独立的疾病,DU较GU多见,两者之比约为3∶1,其病因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其他因素如遗传及应激因素,其治疗药物主要趋向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与抗菌药合用.儿童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与成年人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相似.2000~2002年3年中,我院对儿童消化性溃疡40例使用二联或三联用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彭毓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肛瘘是肛管及周围感染性疾病,临床上较常见.我科自1999~2002年应用ZZ型肛肠治疗仪(杭州大力神公司生产)治疗肛瘘127例,经临床观察,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德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3年11月至2003年3月,我院在对5岁以下患儿实施手术时发生氯胺酮(Ketamin)麻醉并发呕吐造成窒息致呼吸循环骤停12例,现将抢救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忠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心悸、胸闷、胸痛的年轻患者(AHCM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多方位测定左室心尖部心室壁厚度,并和10例正常年轻人(NC组)对照.结果:AHCM组各例心电图均有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改变和左室高电压;各例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心尖部肥厚,多方位厚度约为18mm.结论:对体表心电图胸导联巨大T波伴ST-T改变的年轻患者应高度警惕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本病有筛选价值,而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则具有确诊价值.
作者:廖慧;秦俭;蒋小玲;王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对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经瑞美隆治疗的25例抑郁症进行观察,并与盐酸氟西汀治疗的34例和氯丙咪嗪治疗的21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秀;胡世辉;王茜;杨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2000~2002年对重型颅脑伤病人21例术前进行脑肿胀记分,术后对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松森;石建辉;周超;杨勇;叶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地区位于西部大巴山区腹地,春夏秋季野生蘑菇大量生长,农民及城镇居民有食用混杂野生蘑菇的习惯,个人或群体常发生中毒.我院1994年1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急性毒蕈中毒患者32例,居同期植物中毒首位.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何慧能;宋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3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洛赛克+垂体后叶素为治疗组,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为对照组,将两组止血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伟民;许晴晴;彭爱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青霉素G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大,故至今仍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针对敏感细菌的首选药物.但其水溶液极不稳定,易分解,分解产物易致人体变态反应.为预防和减少皮试变态反应的发生,现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18例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探讨青霉素变态反应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川蓉;江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泌尿系结石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我国南方发病率较北方为高,以钙结石多见,90%含不同量的草酸钙[1].临床多以剧烈疼痛或梗阻、感染而就诊.尿常规检查均能发现较多红细胞,X线片和B超检查均能见到结石征象.笔者自1996年1月至2003年5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尿路结石16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莉莎;刘江;李莉新;王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新药开发不断增多,药物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药源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从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看,住院病人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有5%的住院病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已先后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药害蔓延.
作者:蔡永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其中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皮肤瘙痒,或伴有黄疸,对母婴均有不良的影响,也可导致早产、死胎、死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也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001年1~12月我院共计分娩2 071例次,其中确诊ICP病员共193例,发生率为9.32%.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媛;林锦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以自拟消臌方为主,配合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适量西药利尿剂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消臌方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标本同治,副作用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蓉;李玉兰;白淑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1995~200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共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远;万宝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速尿是一种高效利尿剂,常用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常出现利钠抵抗,患者对速尿迅速产生耐受性,导致利尿效果下降,甚至进一步水钠潴留.近年研究认为持续静脉滴注速尿比传统的间断静脉推注同等剂量速尿可明显增加其药效,并可避免其峰谷效应,从而降低生效干扰程度及一次大剂量速尿所致的毒副作用,我们对这两种给药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辉;王启珣;刘映川;曾朝荣;石卫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耳源性眩晕是一常见多发急诊病,西医治疗除镇静、扩张血管、脱水剂以及必要的维生素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及预防方法.笔者采用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本病35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比,发现中医治疗组有起效快、症状缓解彻底、不易复发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茂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血管、关节等多系统疾病已有研究[1,2].特别是CT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更是被人们普遍重视.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生殖器官炎症、不孕、异位妊娠、流产、早产、死胎、低体重儿、胎膜早破、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等,目前已将其列为性病范畴.
作者:孔栋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