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贞
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3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洛赛克+垂体后叶素为治疗组,法莫替丁+垂体后叶素为对照组,将两组止血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伟民;许晴晴;彭爱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喹诺酮类(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属人工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人工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初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的吡哌酸(Pipemidic Acid)、第三代的氟哌酸(诺氟沙星,Norfloxacin)等4-氟喹诺酮类新品种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按照药品开发年代及其化学结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毒副反应等特点进行分类概述.
作者:戴德银;郁杰;黄成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青霉素G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大,故至今仍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针对敏感细菌的首选药物.但其水溶液极不稳定,易分解,分解产物易致人体变态反应.为预防和减少皮试变态反应的发生,现就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18例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探讨青霉素变态反应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川蓉;江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拓扑替康(Topotecan,TPT)为新一代半合成、水溶性喜树碱类抗肿瘤药,是细胞核内拓扑异构酶Ⅰ的特异性抑制剂,其与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和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以阻止断裂的DNA单链重新聚合,进而在DNA合成过程中导致DNA双链的破坏.1996年拓扑替康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此药在世界各国陆续应用于临床,已有大量临床报告显示其对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顺铂(DDP)为铂的金属络合物,抗癌作用的主要靶点为DNA,在鸟嘌呤胞嘧啶位点与DNA发生交联,阻止其复制和转录,造成细胞死亡.二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且拓扑替康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顺铂则为消化道反应,两者联用毒副作用不会增加.现将近年来拓扑替康与顺铂联用治疗恶性肿瘤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卢海波;戴德银;林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就逐渐应用于临床,主要有:诺氟沙星(氟哌酸)、依诺沙星(氟啶酸)、氧氟沙星(氟嗪酸)、氟罗沙星、托氟沙星、盐酸洛美沙星、那氟沙星、培氟沙星、芦氟沙星、司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氨氟沙星等等.因具有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且因构效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几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所以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然而由于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至今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因此造成了某些滥用的现象[1~8].笔者试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简要论述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刘兴莉;卢海波;戴德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耳源性眩晕是一常见多发急诊病,西医治疗除镇静、扩张血管、脱水剂以及必要的维生素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及预防方法.笔者采用生脉散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本病35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比,发现中医治疗组有起效快、症状缓解彻底、不易复发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茂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新药开发不断增多,药物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药源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1/3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从一些国家的统计资料看,住院病人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有5%的住院病人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已先后开展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避免和减少药害蔓延.
作者:蔡永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地区位于西部大巴山区腹地,春夏秋季野生蘑菇大量生长,农民及城镇居民有食用混杂野生蘑菇的习惯,个人或群体常发生中毒.我院1994年1月至2002年9月共收治急性毒蕈中毒患者32例,居同期植物中毒首位.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何慧能;宋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报告Richards钉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行Richards钉内固定,同时采用Evans、Seinsheimer分类法进行术前分型,按黄出怡等提出的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全部随访6个月以上,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①Richards钉具有AO角形钢板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加压、防移位、对骨组织无切割作用.②有一定比例并发症,主要是穿头、髋内翻、短缩.
作者:陈富强;黄淦堂;沈珊安;王方;陈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血管、关节等多系统疾病已有研究[1,2].特别是CT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更是被人们普遍重视.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生殖器官炎症、不孕、异位妊娠、流产、早产、死胎、低体重儿、胎膜早破、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等,目前已将其列为性病范畴.
作者:孔栋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3年11月至2003年3月,我院在对5岁以下患儿实施手术时发生氯胺酮(Ketamin)麻醉并发呕吐造成窒息致呼吸循环骤停12例,现将抢救及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忠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成都医药>刊授医学继续教育考试从2003年第3期起使用机读系统.从目前收回的答卷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答卷填涂完整、正确,但也有部分答题卡填涂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抽取了部分不能过机的答题卡进行填涂问题分析.现将结果浅析如下,供学员参考.
作者:贾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肛瘘是肛管及周围感染性疾病,临床上较常见.我科自1999~2002年应用ZZ型肛肠治疗仪(杭州大力神公司生产)治疗肛瘘127例,经临床观察,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德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咯血是呼吸系统及全身各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因咯血就诊,咯血的病因诊断往往成为呼吸科诊断的难点,经过胸片或肺CT可确诊一部分病因,但临床上有一部分咯血患者其X线胸片或肺CT正常,其咯血的病因诊断就更为棘手.笔者回顾我院60例胸片正常的咯血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的结果,就其年龄、吸烟、咯血性状、咯血的时间等与肺癌检出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胸片正常的咯血患者行纤支镜检查的适应证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采用经后路第二代椎间盘镜(MED-Ⅱ)手术治疗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刘德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组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各大系统,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会引起患者的肢体疼痛、酸软无力和肢体的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等症状.当受损的神经积累时会导致肌力不同程度地下降,晚期则出现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如果能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便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现将56例受检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渝琬;胥昌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笔者1995~200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共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远;万宝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心悸、胸闷、胸痛的年轻患者(AHCM组)进行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多方位测定左室心尖部心室壁厚度,并和10例正常年轻人(NC组)对照.结果:AHCM组各例心电图均有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改变和左室高电压;各例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心尖部肥厚,多方位厚度约为18mm.结论:对体表心电图胸导联巨大T波伴ST-T改变的年轻患者应高度警惕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本病有筛选价值,而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则具有确诊价值.
作者:廖慧;秦俭;蒋小玲;王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以自拟消臌方为主,配合黄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适量西药利尿剂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消臌方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标本同治,副作用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蓉;李玉兰;白淑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除了掌握较复杂的心电图分析外,对于一些极易漏诊和误诊而又关系病人安危的心电图进行正确分析,防止漏诊和误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几种极易漏诊或误诊的重要临床心电图分析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李逢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