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与卵泡抑素样蛋白1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

姜严严;陈险峰;刘整;郭生鹏;陈鑫;熊青峰

关键词:螺旋CT, 卵泡抑素样蛋白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中采用螺旋CT联合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检测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诊断疑似CAD患者100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将CAG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FSTL1水平进行检测.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FSTL1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CAD的临床诊断价值差异.结果 CAD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螺旋CT、FSTL1、螺旋CT联合FSTL1三种方法检测CAD阳性率比较:螺旋CT+FSTL1>螺旋CT>FSTL1,诊断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比较:螺旋CT+FSTL1>螺旋CT>FSTL1(P<0.05).结论 螺旋CT与FSTL1联合检测在CA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收治的2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用哮喘控制测试( ACT)评估患者控制水平,记录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294例患者中,哮喘完全控制47例(15.99%),良好控制154例(52.38%),未控制93例(31.63%); BMI指数≥24 kg/m2、吸烟史、合并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规律随诊是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与体重、吸烟、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呼吸道感染、规律用药和随诊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8月在邛崃市医疗中心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4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各74例.处理组采用ERAS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流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行术前1 h、术后6 h的饥饿评分与术后6、24 h的疼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24 h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程度,术后12、24 h腹胀程度;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日常生活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疼痛、恶心呕吐、腹胀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处理组饥饿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与术后腹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疼痛、恶心呕吐及腹胀控制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ERAS流程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实际推广意义.

    作者:李贵全;任显坤;潘东花;杨孟昌;邓小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泌尿系统感染继发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泌尿系统继发血流感染患者病原学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继发血流感染提供有效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泌尿外科2015~2016年泌尿系统血流感染病例,对病原学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5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其中43例继发血流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相似.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略有差异,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易继发血流感染,提示临床应注重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倪红;杨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的危险性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的危险性因素,为有效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80例无肺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肺炎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长期卧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高血压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II型呼吸衰竭、合并症种类≥2种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高血压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II型呼吸衰竭及合并症种类≥2种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可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合理防治对策,降低肺炎风险.

    作者:严璐;赵锦秀;黄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Quinell病变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短波治疗有助于改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有关.

    作者:吴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胱抑素C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与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动图是否存在左室肥厚以及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 80例、左室肥厚组48例、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32例.测定三组血清CysC及血浆脑钠肽( BNP)水平,并分析血清CysC与左室肥厚、心力衰竭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收缩压依次升高,且血清CysC、BNP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厚度(LVPW)各指标依次显著增加,LVEF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收缩压、LVDD、IVS、LVPW、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ysC浓度与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谢蒂立;金静;付明欢;张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和胱抑素C(Cystain c,Cys-C)对冠心病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患者278例,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者为观察组207例,冠脉造影完全正常者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按冠脉Gensini评分分为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20分) 118例,轻度狭窄组( Gensini评分≤20分) 89例.检测入组患者血清Hcy和Cys-C含量,再按肌酐正常与否进行亚组分析Hcy和Cys-C差异,并与Gensini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轻重度狭窄组的血清Hcy及Cys-C均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亚组分析组间比较:①肌酐正常的重度与轻度狭窄组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对照组高(P<0.05);而Cys-C水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肌酐异常时重度与轻度狭窄的Hcy及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cy和Gensini评分弱相关(r=0.383,P<0.05),Cys-c与之无明显相关(r=0.122,P>0.05).结论 Hcy升高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但预测冠脉重度狭窄的价值有限;如排除肌酐的影响Cys-C未能发现能预测冠脉的狭窄程度.

    作者:周琳;李嘉俊;汪克纯;廖雪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递增趋势,在男性恶性肿瘤类疾病中处于第二位.在我国,前列腺癌已经成为现阶段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本文收集关于前列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年龄、种族、地理位置、基因、遗传、家族史、雄激素、代谢综合征、炎症、性传播疾病、生活习惯、饮食等对前列腺癌发病的影响,为预防、降低前列腺癌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蕊岑;陈吉祥;雷亚莉;蒋贤雯;洋翰玮;唐怀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压力固定技术在毒蛇咬伤急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蛇咬伤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遍,死亡率5%~10%,致残率25%~30%,实际的数量更多.在蛇咬伤的急救中,压力固定技术是目前唯一有证据支持的,在蛇咬伤急救中对延迟毒素扩散有效的技术.本文就压力固定技术在蛇咬伤急救中的运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妍;刘莉;李青霞;甘昀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解痉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后预防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解痉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后预防短期复发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回盲套型的肠套叠患儿450例,均在空气灌肠复位并成功.根据不同用药分为三组,每组各150例:A组空气灌肠前后均不使用;B组空气灌肠前后使用山莨菪碱(0.2 mg/kg)及阿托品(0.02 mg/kg),C组空气灌肠前后使用山莨菪碱(0.2 mg/kg)、阿托品(0.02 mg/kg)及地塞米松(0.3 mg/kg),比较三组患儿的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复发情况.结果 三组平均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其中B组平均进食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缩短,住院费用、复发率发生较A组低;C组平均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A、B组缩短,C组住院费用、复发率发生均较A、B组低.结论 解痉药物可促进肠套叠胃肠道功能恢复,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炎症水肿消退,二者联合应用于在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后可有效缩短进食时间、减少复发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姚志广;马达;吴锐发;许琴芳;林锦辉;李耀军;吴国兴;郭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类Chitinase蛋白(YKL-40)、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干扰素-Y诱导蛋白10 (IP-10)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为COPD加重组,COPD稳定期58例为COPD稳定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表达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的AUC分析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联合检测在COPD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COPD加重组的PCT、YKL-40、sICAM-1和IP-10表达量均高于COPD稳定组和对照组( P< 0.05);其TRAIL表达量较对照组高( P< 0.05),但与COPD稳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OPD稳定组PCT、YKL-40、sICAM-1和IP-10表达量高于对照组( P<0.05). COPD加重组与COPD稳定组的PCT、YKL-40、sICAM-1、和IP-10的灵敏度分别为86%、76%、73%、93%;特异度分别为80%、86%、60%、80%. COPD加重组与对照组的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的灵敏度分别为80%、86%、80%、90%、76%,特异度分别为80%、76%、80%、76%、80%. COPD稳定组与对照组的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的灵敏度分别为83%、76%、83%、80%、87%,特异度分别为80%、80%、76%、76%、76%.结论 PCT、YKL-40、sICAM-1、TRAIL和IP-10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COPD加重期和COPD稳定期的潜在标志.

    作者:刘振坤;乔明涛;安瑞肖;方彬;王美玲;宫铁锋;胡云朋;何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影响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13例患者,63例(55.75%)死亡,50例(44.25%)生存.死亡组器官损害数目≥3个比例、多耐药结核菌比例、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比例均高于生存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加(P <0.05),入ICU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血乳酸均明显增高(P<0.05),入ICU时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机械通气24 h时pH值均明显降低(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器官损害数目≥3个、多耐药结核菌、HAP、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入ICU时APACHE II评分、血清ALB、乳酸均是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 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与器官损害数目、多耐药结核菌、HAP、机械通气时间及入ICU时APACHE II评分、血清ALB、乳酸水平有关.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周剂量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周剂量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及对照组(C组)各35例. C组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顺铂,O组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其中多西他赛剂量为35 mg/m2,顺铂剂量为60 mg/m2,奥沙利铂剂量为120 mg/m2,分别于第1天、8天,静脉滴注,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共4个周期.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1年总生存率及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O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和60%,两种化疗方案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中位生存时间(10.34±0.40)月,C组中位生存时间(9.77±0.59)月.两组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O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惠玲;张宏伟;徐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193例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2月至2017年5月慢性泪囊炎患者193 例(204 眼),采用逆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术后6个月拔除人工鼻泪管,拔管后观察溢泪及泪道冲洗情况,随访6 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术中185例(195 眼)一次性成功实施人工鼻泪管植入术,8例(9眼)无法探通泪道,未植入人工鼻泪管.术后3例(3眼)在不同时间内发生人工鼻泪管脱落,21例术后不同时期内人工鼻泪管再次阻塞,泪道冲洗不通畅.随访期间,138例(144眼)泪道无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通畅(占73.84%);5例(7眼)有溢泪症状,泪道冲洗部分返流(占0.51%);39例(41眼)有溢泪症状,泪道冲洗不通畅(占21.02%).结论 逆行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光进;冯小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肌梗死的磁共振应用与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疾病,尽管近治疗和介入方法有所改善,但冠状动脉疾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序列提供关于左心室功能、区域灌注、血管生成、特别是心肌活力等信息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其后期治疗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MR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开朗;蒋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我院1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和B组(MIPPO结合LCP),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膝关节、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低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 P<0.05);两组临床愈合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并发症14例(13.46%),B组发生并发症4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B组(P < 0.05);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相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静态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MIPPO结合LCP治疗均为胫骨远端骨折有效方法,两者临床效果相当,但各有优势和不足,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当地医疗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刘通林;林依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不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主要是感染性和肿瘤性,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恶性胸腔积液预后较差,目前临床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为脱落细胞学检查,其它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酶类指标、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影像学诊断及有创性检查等.本文对近5年来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研究及不同诊断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上诊断及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文媛;刘跃建;高凌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养老机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养老机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意义、政策背景、国内外养老机构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关注点、健康管理的模式.通过对养老机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拓宽研究思路,为完善养老机构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策体系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养老机构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顾凤娇;温贤秀;陈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合理情绪行为干预模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合理情绪行为干预模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评分( HAMA)、抑郁评分( HAMD)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5).按照传统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按照合理情绪行为干预模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家庭收入水平及烧伤部位等.进行30 d护理工作后比较两组患者HAMA、HAMD及GQOLI-74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 0.05),且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情绪行为干预模式对降低患者紧张焦虑等具有一定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良梅;吴大国;张莉;张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CA125和CE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 CEA)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115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3例宫颈良性疾病患者(宫颈良性疾病组),健康体检的130名健康女性(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CA125和CEA水平进行测定,对单项和联合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宫颈癌组的血清CA125和CEA水平高于宫颈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P<0.05);宫颈癌组血清CA125和CE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他两组,宫颈癌组血清CA125和CEA单独检测阳性率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P<0.05);宫颈癌组中,III~IV期患者的CA125及CE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I期及II期患者,II期患者的CA125及CEA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I期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的CA125、CEA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血清CA125和CEA联合检测对于宫颈癌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竹;徐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