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绳祝;徐学君;邓兵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T管引流,60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胆瘘等情况.结果 T管引流组术后发生胆瘘1例(2.5%),一期缝合组发生胆瘘2例(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均优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旭;尹树君;金琦智;马玉靖;董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期体检的健康中老年人50例(对照组),均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血清其诊断脑梗死的临界值及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显著升高( P<0.05).病例组患者中,轻、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分别为39例(32.50%)、53例(44.17%)、28例(23.33%),其血清 ox-LDL、HCY及Lp-PLA2水平轻度<中度<重度(P<0.05).血清ox-LDL、HCY及Lp-PLA2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81、0.74,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脑梗死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5695.72 μg/dL、18.45 μmol/L、169.85 ng/ml;三项指标中,HCY单独诊断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分别为78.33%、90.00%,血清ox-LDL、HCY及Lp-PLA2联合检测诊断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高,分别为93.33%、100.00%.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HCY及Lp-PLA2水平异常升高,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其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柳;蒋超;王颖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异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 Ang-2)、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和S100b蛋白与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我院收治120 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脑卒中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ANG-2、VEGF、NSE和S100B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及脑卒中非认知障碍组相比,脑卒中患者血清VEGF、Ang-2表达显著下降,NSE和S100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重度组血清VEGF和Ang-2表达下降更加明显,NSE和S100b蛋白升高更加明显( P<0.05).血清VEGF和Ang-2表达与认知障碍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与认知障碍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P <0.05).结论 血清VEGF、Ang-2、NSE和S100b蛋白与脑卒中认知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蔡姝萍;刘美香;刘辉;马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同时又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房颤患者卒中的防治包括预防栓塞、心室率控制、节律控制、危险因素控制,在抗凝治疗的同时要关注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及健康教育,并进行动态的综合管理.
作者:邹文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周剂量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O组)及对照组(C组)各35例. C组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顺铂,O组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其中多西他赛剂量为35 mg/m2,顺铂剂量为60 mg/m2,奥沙利铂剂量为120 mg/m2,分别于第1天、8天,静脉滴注,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共4个周期.比较两组化疗效果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1年总生存率及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O组和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57%和60%,两种化疗方案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中位生存时间(10.34±0.40)月,C组中位生存时间(9.77±0.59)月.两组间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O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惠玲;张宏伟;徐黎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FURL)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肾功能指标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上尿路结石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SPCNL术,观察组采用SPCNL术联合FURL术,记录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结石清除率、手术前后肾功能、血液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血清尿素( UA)、肌酐( 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上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后30 min两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均上升(P<0.05),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SPCNL术相比,SPCNL联合FUR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虽然会延长手术时间,但结石清除率更高,术后恢复快,且不会增加肾功能损伤,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津念;郑剑;殷永健;盛夏;陈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影响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和改进CSE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202例CSE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CSE死亡及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02例CSE患者中死亡32例(15.8%).多因素分析提示发作后昏迷,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机械通气,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是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发作后昏迷,并发肺炎、呼吸衰竭、酸中毒是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远期症状性病因与短期死亡呈负相关.癫痫病史与功能恶化呈负相关.结论 影响CSE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发作后昏迷、并发症、机械通气、RSE与预后不良相关;远期症状性病因、癫痫病史与CSE较好结局相关.同时及早识别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时院前干预,加强气道管理对改善CSE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琴;孙红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需行卵巢囊肿剥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 实施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50例)实施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AS)、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腹部伤口美容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结论 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与单孔腹腔镜一样满意的美容效果和无瘢痕的手术目的,且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刘思伟;李元宏;雷华江;张恂;田恬;马静;邹冰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系统性风湿病罹患结核感染发病率日益增高,由于风湿病患者与结核病患者都可有相同胸部及神经系统受累,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相似的临床表现,使得我们实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并不容易.同时,由于临床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的使用,如何更有效的对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结核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及筛查,药物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随访监测,罹患结核后如何对患者进行处理等,都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近年来系统性风湿病罹患结核的发病机制及患者管理作一综述.
作者:唐果;韩雅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全脊柱成像技术在儿童脊柱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7例脊柱侧弯患儿,均拍摄数字化化X射线摄影全脊柱成像96帧,应用长骨拼接软件,对拼接后获得的脊柱全景影像质量进行评估.选取术前、标准的前后位脊柱侧凸的影像及相应拼接后的全脊柱影像进行脊柱侧凸角(Cobb)的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 除2例因体位改变导致自动缝合错误,通过手动调整,达到拼接要求,其余长骨拼接功能一次成功.所有患者均未重复摄片,拼接成功率97.92%.拼接前后影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拼接前后图像进行Cobb角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信度分析及两次测量差值的非参数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数字化全脊柱成像技术成像清晰,无拼接伪影,为脊柱侧凸临床诊疗及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应用前景广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竺陈;王莎莎;张楠;郭斌;荀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有效合理的急诊外科疼痛管理模式,以提高疼痛管理质量,防止患者因疼痛造成的生理、心理影响.方法 将200名我院急诊外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外科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在有疼痛主诉时护士根据医嘱进行处理.观察组开展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对护士进行系统化的疼痛管理培训,护士对患者适时镇痛、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并依照疼痛评估标准记录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夜间睡眠质量良好率及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管理模式适用于急诊外科患者,充分发挥了多元化镇痛的优势,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改善夜间睡眠,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玉蓉;景晓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我院1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PFNA组与PFLP组各69例. 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LP组采用PFL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PFLP组,X射线透视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PFLP组(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聂飞;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模式的构建、组织与管理,并建立2型糖尿病营养膳食模式.方法 采用Delphi法制定2型糖尿病营养膳食模式,并将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糖尿病营养膳食模式)和对照组(非糖尿病营养膳食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糖代谢及脂代谢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相关营养指标、糖代谢及脂代谢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尿病患者数字化营养膳食模式,有助于更好地增强患者的膳食模式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糖脂代谢等指标,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可望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林赟;王娅;袁琪;刘艳;张群慧;袁凤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MCI)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MCI患者临床资料,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者纳入死亡组(n=26),未死亡者纳入存活组( n=64).归纳MCI总体临床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MCI多由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及心源性脑栓塞所致,患者多存在头痛、呕吐、尿失禁、昏迷、中枢性高热等体征,部分还可伴发肺部感染或消化道出血,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躯干、肢体感觉障碍,可伴有双眼偏向梗死灶侧凝视症状;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率为28.89%,死因为脑疝或多器官衰竭,存活患者后遗症严重,多以植物生存与不同程度瘫痪为主.高龄、脑室中线移位较大、继发肺部感染及单纯保守治疗是导致M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 MCI临床特征突出且病死率较高,故针对高龄、脑室中线较大移位、继发肺部感染及单纯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需引起足够重视,以期大程度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双丽;蒋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诊断的传统细菌学检查方法主要为涂片镜检、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等.由于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新的诊断技术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检测)应运而生,因其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快速且准确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而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方法在肺结核、肺外结核、儿童结核、HIV/MTB双重感染及MDR-TB患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梁愈;吴桂辉;黄涛;章晓红;陈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oll样受体2(TLR2)与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CAS)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行CAS治疗的124例AIS患者,比较治疗前后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VEGF、TLR2水平,统计治疗后90天患者预后情况,并据此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TLR2水平,血清VEGF与TLR2水平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CAS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VEGF、TLR2水平显著升高(P<0.05);预后良好109例,预后不良15例;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TLR2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VEGF与TLR2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AS治疗AIS效果较好,预后良好,且预后良好患者血清VEGF、TLR2水平高.
作者:王艳;兰坚;何顺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慢性脑缺血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引起机体发生各种复杂病理生理性变化,目前对于慢性脑缺血基础研究众多,主要集中在胶质细胞改变、炎性反应、神经递质紊乱等,其与表观遗传学关系研究相对缺乏,而表观遗传学作为新兴学科逐渐进入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目前对于两者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脑缺血时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改变并通过影响相关酶学水平而影响基因转录,导致慢性脑缺血损害出现学习、记忆损害等.
作者:杨旭;余能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创面修复抗菌敷料联合卫生棉条在内科危重症中重度粪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危重症中重度粪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A、B、C 三组各40例.在相同皮肤护理方法基础上,A组肛周皮肤每2小时翻身时喷涂一次创面修复抗菌敷料,B组予卫生棉条塞肛每6小时更换一次,C组为A、B两组护理方法的组合,连续干预1周,观察三组肛周皮肤护理效果及皮肤护理频次.结果 三组患者皮肤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有效率优于A、B两组(P<0.05).三组患者1周内肛周皮肤护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456,P = 0.000),再两两比较显示,B组及C组患者肛周皮肤护理次数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创面修复抗菌敷料联合卫生棉条在中重度粪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皮肤损伤症状,减少护理频次和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粪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方法.
作者:冉亚萍;马群华;付蓉;肖丹;高建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联合中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单侧上段输尿管结石192例患者按治疗组与对照组1 ∶ 1匹配,各96例.两组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组术后给予中药排石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清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联合中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好于未使用中药者.
作者:彭仁德;冯师健;周亮;金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哮喘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收治的2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用哮喘控制测试( ACT)评估患者控制水平,记录影响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 294例患者中,哮喘完全控制47例(15.99%),良好控制154例(52.38%),未控制93例(31.63%); BMI指数≥24 kg/m2、吸烟史、合并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规律随诊是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与体重、吸烟、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急性呼吸道感染、规律用药和随诊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