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杨德;黄敏;王子军;曾志;雷华;江宗泽;陈科宇;任俊伟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EGFR-TKI靶向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明显长于对照组,且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TKI靶向治疗联合放疗对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房电机械延迟时间(atrial electromechanical interval,AEMI)对低CHADS2评分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脑卒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随机入选92例低CHADS2评分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PAF)患者按有无心源性脑卒中(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E)病史分为两组,其中有CE病史组43例,无CE病史组49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值)、左心房客积指数(LAVI)、二尖瓣跨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E波减速时间(EDT)、左心室侧壁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并计算E/A值和E/e’值.结果 与无CE组比较,CE组患者e’明显降低,AE-MI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AEMI均是CHADS2评分低风险的影响因素.AEMI延长(>82 ms)较AEMI<82 ms的患者发生CE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 AEMI可作为低CHADS2评分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李鱼;杨德;黄敏;王子军;曾志;雷华;江宗泽;陈科宇;任俊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特征及耐药性,为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科确诊的70例DM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收集其临床相关资料,分析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原因,并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分析.结果 70例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DM患者发病原因依次为胆管疾病(45.71%)、呼吸道感染(28.57%)及隐匿性感染(25.71%).本次共检出病原菌7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1.43%),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较少(18.5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主要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均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20%;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不敏感,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5%,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一般.主要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为0;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不敏感,耐药率超过85%.结论 胆管疾病、呼吸道感染、隐匿性感染均可导致DM患者发生细菌性肝脓肿,此并发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应根据病原菌特征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李佳;唐秀英;谭金哲;袁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辅助化疗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120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9例接受XE-LOX化疗方案,51例接受FOLFOX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5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XELOX组与FOLFOX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XELOX组比较,FOLFOX组神经毒性、腹泻、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低,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的情绪状况、功能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总体生存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化疗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在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但XELOX方案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依从性与耐受性更好.
作者:毛英;刘黎;张匠;骆雯;董华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实施的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镜组32例,2D腹腔镜组3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腹腔镜组与2D腹腔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D腹腔镜相相比,3D腹腔镜进行直肠癌根治术解剖层次更加清晰,分离更为精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健;王邓超;余淼;杨玉辉;张陈;雷跃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脱细胞基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聚丙烯补片材料,观察组采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精液质量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d,观察组血清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精液量、精子密度、a+b级精子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脱细胞基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助于缓解腹股沟疝患者炎症反应,保护睾丸与输精管组织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陆泳昕;吴俊彪;单法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远红外线联合钝针扣眼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80)、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远红外线治疗结合传统区域锐针穿刺法进行穿刺,试验组行远红外线治疗结合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穿刺,评价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穿刺时疼痛度及治疗前后动脉瘤大横径、头静脉壁厚、血流量变化、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7.50%与对照组8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部位渗血率、拔针按压时间、疼痛度、并发症发生率低/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动脉瘤大横径、头静脉壁厚较对照组小,试验组血流量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远红外线结合钝针扣眼穿刺法穿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较好保护作用,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小动脉瘤横径,明显改善其局部血流,减少穿刺点渗血率、疼痛度及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李敏;方宏;安涛;廖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方法 选取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重度OSAS患者100例,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屏气指数(BHI),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值.结果 除总睡眠时间、睡眠功效及平均血氧饱和度外,OSAS组和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平均血流速度和BHI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多导睡眠图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严重OSAS患者对高碳酸血症的脑血管舒张反应减弱.
作者:闫晓娟;赵欣;饶远生;王建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配合血清miR-23a、miR31及miR-155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的120例患者,入院后经MSCT检查,实验室检测血清miR-23a、miR31、miR-155水平,并经病理学检测.以病理测定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比较MSCT、血清miR-23a+miR31 +miR-155及联合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3a、miR31和miR-155测定的△Ct值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MSCT征象主要表现为分叶征32例(42.1%),毛刺征28例(36.8%),空泡征40例(52.6%),胸腔积液45例(59.2%);联合诊断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的MSCT诊断(P<0.05).结论 MSCT配合血清miR-23a、miR31及miR-155检测用于肺癌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学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矫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环梗阻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彩超或经肛门逆行造影结合病史明确诊断.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环状胰腺患儿行十二指肠棱型吻合术,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成型术(纵切横缝),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手术时间78-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5ml,术中患儿均无输血.肠切除肠吻合患儿术毕在吻合口处放置烟卷引流.2例患儿中转,1例为肠旋转不良,1例为肠旋转不良扭转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其余患儿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环状胰腺患儿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治愈,1例十二指肠闭锁患儿术后因颅内出血、败血症放弃治疗,余患儿均一期恢复.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的矫治中值得使用,手术美观,创伤小.
作者:张利兵;杨正兵;赵津亮;闫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髌外侧入路与股前外侧入路分别联合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对C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行LISS钢板治疗的96例C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采取髌外侧入路的48例患者作为A组,采取股前外侧入路的48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疗效、膝关节功能(Evanich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B组,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稳定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活动度、股四头肌力量、减分项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 与股前外侧入路联合LISS钢板治疗C型股骨远端骨折比较,选择髌外侧入路可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且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好,疗效更佳,但两种入路方式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韦玮;卢显威;黄林海;兰敏东;黄绍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伴低钠血症患者B型尿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 我院住院的120例脑梗死伴低钠血症患者为观察组,90例血钠正常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NP、IL-6、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BNP、IL-6、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度低血钠患者BNP水平高于轻度低血钠患者,IL-6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低血钠患者;重度和中度低血钠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度低血钠患者(P<0.05).观察组Glasgow评分低于对照组,重度低血钠患者低于轻度低血钠患者.结论 脑梗死伴低钠血症的患者BNP、IL-6、D-二聚体水平高于一般脑梗死患者,同时Glasgow评分显著降低.BNP、IL-6、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对此类患者的状态及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朱晔;王琳琳;曹文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法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TLBF患者临床资料,行过伸复位法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者纳入观察组(n=89),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35).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伤椎形态参数(矢状面后凸Cobb角、前缘高度比)、疼痛度[视觉模拟法疼痛评分标准(VAS)]、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分析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术后6个月时中医证候疗效及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 术后3、6个月时,两组矢状面后凸Cobb角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前缘高度比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升,术后6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自控镇痛泵按压频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过伸复位法结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TLBF效果较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更为显著,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伤椎正常形态保持有利.
作者:赵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SNT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66例,正常对照913例.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选择SNTB1基因上3个标签SNP位点(rs7839488、rs4395927和rs4455882),用单碱基延伸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3个位点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SNTB1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其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7839488 P=0.0026,rsrs4395927 P=0.00014,rs4455882 P=0.0045).单倍体型分析显示,这3个位点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所产生的风险单倍体型GCA可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患病风险34%(P=0.00035),而保护型单倍体型ATG可降低患病风险24%(P=0.0021).结论 SNTB1基因多态位点与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相关联.
作者:杨驭媒;马誓;毛元英;张可;李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祖细胞CD34+相关性.方法 127例老年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形态分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型、B型、C型病变组;根据SYNTAX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实验室各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不同SYNTAX积分及不同Gensini积分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冠心病组血清CD34+水平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CD34+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形态分型中C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低于A型病变组(P<0.05),B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与A型病变、C型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中高危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CD34+百分率与高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中高分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分组(P<0.05),中分组CD34+百分率与高分组、低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4+百分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78,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降低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检测外周血CD34+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李明;赖金川;郑伟;谭刚;杨秀云;赵小渝;程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孕妇的健康需求,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孕妇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我院孕妇学校接受健康教育的312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妇的不同孕期的健康需求.结果 孕妇孕早、中、晚期关注的健康教育问题分别是孕期营养知识、胎教的意义与方法及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分娩镇痛相关知识.喜欢的知识来源途径为相互交流及网络,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为操作演示与角色扮演.结论 应根据不同孕期的孕妇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内容,改进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谢海蓓;刘芯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我院确诊的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标准化疗的老年急性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单纯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两组每4周复查一次骨髓涂片,评价疗效.比较两组28天死亡率、完全缓解率、及治疗后6月生存率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HRM、聚合酶链反应集合DHPLC技术相对定量检测NPM1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完全缓解率、6月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28天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完全缓解率、6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NPM1阳性患者完全缓解率高于NPM1阴性患者(P<0.05),6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可以延长老年AML患者的生存,对于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需引起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肖蓉;姜涛;万纯黔;黄晓兵;王春森;王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腰部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拟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肌间隙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腰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胫后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率、胫前肌与腓肠肌肌电图(MUP),以及融合率、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腰部VAS疼痛评分、ODI低于对照组,胫后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率高于对照组,且胫前肌与腓肠肌时限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钉或者拔出、椎间融合器移位等不良事件,融合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后正中入路,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少,可有效减轻术后腰痛,益于神经功能早日恢复,两种入路方式均无不良事件产生,并发症少.
作者:李颖;谢兆林;谭海涛;江建中;陈国平;甘锋平;林鑫欣;黄圣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方式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院时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指导74例为对照组,采用家庭跟进连续性护理82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盆底收缩力、母亲角色适应、生活质量和产后抑郁等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力、母亲角色适应、生活质量和产后抑郁等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盆底收缩力评分、角色适应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抑郁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构建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科学的连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产妇应对产后相关问题的能力和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梅花;罗晓菊;肖桂华;张静;郭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AC)单药或联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高危M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43)和单药组(n=45).单药组应用DAC,联合组应用DAC联合CAG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随访1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血常规(Hb、Plt)水平、WHOQOL-BREF评分中生理、心理2维度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疗程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平均用药疗程,改善血常规指标水平和生存质量,但增加骨髓抑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风险.
作者:郑琳;陈果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