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琼兰;张敏;孙勤;李永玲;王秀玉;陈平;唐义平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与否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钙离子(Ca2+)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全切术的9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行甲状旁腺保护50例(观察组),常规处理4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a2+、PTH水平,统计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Ca2+、P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可导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Ca2+、PTH水平下降,而术中甲状旁腺保护干预能减少血清Ca2+、PTH下降幅度,降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
作者:朱帜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对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649例骨科术后患者的PCT,CRP及N%结果,并对三者在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以N%作为判断术后感染的标准,N%与PCT的结果显示有一致性(Kappa=0.487,P< 0.05),与CRP的结果显示也有一致性(Kappa=0.416,P<0.05).结论 PCT与CRP均为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小天;张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肠黏膜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n=10)、B组[模型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蒸馏水,n=10]、C组[柳氮磺吡啶(SSZ)组,DSS+SSZ,n=10]及D组(葛根芩连汤组,DSS+葛根芩连汤,n=10).观察并记录相应药物灌胃7d时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组织损伤评分,测量、计算结肠长度、结肠质量及脾指数,检测UC小鼠模型肠黏膜内NF-κB、TNF-α、MFG-E8、occlud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C、D组建模第7d时,DAI评分、建模第8d时组织损伤评分均大于A组,且B组大干C、D组(P<0.05),C、D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第8d时,A、C、D组结肠长度大干B组,结肠质量、脾指数小于B组(P<0.05),且A、C、D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结肠黏膜NF-κB、TNF-α平均灰度值水平及MFG-E8、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示A>C>D>B,MFG-E8、occludin平均灰度值水平及NF-κB、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示A<C<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减轻UC小鼠病变程度和结肠组织损伤范围,改善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红细胞压积(HCT)与血浆白蛋白(ALB),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值(HCT-ALB)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后产褥期血压高峰期(产后3~6天)血压的影响,初步探讨妊娠末期HCT、ALB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产后产褥期血压升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妇女243例,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妊娠组(1组,n=83),将产后收缩压<150 mmHg和舒张压<100 mmHg的患者纳入第2组(2组,n=79),产后收缩压≥150 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的患者纳入为第3组(3组,n=81).收集三个组患者产前同一时间点测量的HCT、ALB,并计算HCT与ALB的差值.比较三组患者HCT、ALB、HCT与ALB的差值,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三个组别的ALB、HCT-ALB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与1组相比,2、3组患者的ALB均值降低(P<0.01),HCT、HCT-ALB均值升高(P<0.01);与2组相比,3组ALB均值下降(P<0.05),HCT-ALB均值升高(P<0.05),HCT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1组为金标准,对2组及3组ALB和HCT-ALB的ROC进行分析,ALB临界值均在32.8时相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大,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HCT与ALB的差值分别在0.9与1.5时,相对应的AUC大,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③以2组为金标准,对3组ALB及HCT-ALB的ROC进行分析,ALB在临界值29.2时,AUC大,诊断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CT与ALB的差值在临界值6.1时,AUC大,诊断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已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妊娠末期ALB<29.2g/L、HCT-ALB>6.1时产后易发生血压异常增高,可作为产后血压变化的预警指标,警示临床严密监护.正常妊娠孕妇,当妊娠末期ALB<32.8和(或)HCT-ALB>1.5时,有很大机率会发生产后高血压,但仍需临床证据支持.
作者:陈冠帅;梁红生;钟玉杭;庄灿锋;洪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项目中脐带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单胎足月出生并随产妇入母婴同室区的新生儿4301例,对不同分娩方式下新生儿的脐带是否进行消毒,不同季节出生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组新生儿脐带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娩方式下,消毒与不消毒组新生儿脐带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月出生组新生儿脐带感染率高于7~9月出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础保健项目提倡的不干预一次性断脐,脐带局部不使用消毒剂的护理方式不会增加脐部感染风险.不正确的脐部护理方式仍然存在,应加强产妇及家属对出院后新生儿脐部护理健康指导,让产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脐部护理新理念,并在产后延续后续服务.
作者:陈蓉;罗晓菊;张燕;陈晓琴;孙思怡;宋蝶;郑鸿;朱朝霞;褚晨;林央芝;王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SNT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766例,正常对照913例.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选择SNTB1基因上3个标签SNP位点(rs7839488、rs4395927和rs4455882),用单碱基延伸法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3个位点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SNTB1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其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7839488 P=0.0026,rsrs4395927 P=0.00014,rs4455882 P=0.0045).单倍体型分析显示,这3个位点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所产生的风险单倍体型GCA可增加高胆固醇血症患病风险34%(P=0.00035),而保护型单倍体型ATG可降低患病风险24%(P=0.0021).结论 SNTB1基因多态位点与四川地区汉族人群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相关联.
作者:杨驭媒;马誓;毛元英;张可;李新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层随机抽样,运用合作性健康保健跨专业调查量表对6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量表总均分为(4.95±0.50)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跨专业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跨专业团队合作、角色澄清.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科室和工作岗位是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22.8%.结论 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科室和工作岗位会影响到护士跨专业合作能力,提示医院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护士的跨专业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来提高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慧;陈红;张婷;聂岸柳;宋雨晴;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的趋利性得到大力纠正,医院正在面临新的经营局面.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改的重要部分,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合理创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以内涵促外建,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为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持.
作者:甘平伟;胡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使用肝素锂抗凝采血管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华西医院门诊患者,同时采用美国BD公司无添加剂的红头管和肝素锂抗凝的绿头管收集患者血液标本,离心后用罗氏Cobas e601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甲状腺激素及其相关抗体并比较两种样本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检测项目包括: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三碘甲酰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和抗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结果 血清样本和肝素锂抗凝血浆样本中FT3、FT4、T3、T4和TSH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锂抗凝血浆样本中A-TG和TRAb检测浓度明显高于血清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锂可干扰A-TG和TRAb测定,检测该两种抗体应使用血清样本.
作者:黄俊;聂鑫;罗开宏;李贵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使用肝素稀释盐水冲(封)管预防儿童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INAHL、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或临床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背对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3篇,临床对照研究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比较,肝素稀释盐水对预防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3,95%CI:0.16~ 1.69,P=0.28).结论 尽管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肝素稀释盐水与生理盐水儿童患者PICC管进行冲(封)管对预防管道堵塞具有相似效果,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循证实践.
作者:毛孝容;蒲华蓉;李艳;李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初产妇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方式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院时给予常规产后护理指导74例为对照组,采用家庭跟进连续性护理82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盆底收缩力、母亲角色适应、生活质量和产后抑郁等评分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力、母亲角色适应、生活质量和产后抑郁等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盆底收缩力评分、角色适应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抑郁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构建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妇进行科学的连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产妇应对产后相关问题的能力和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梅花;罗晓菊;肖桂华;张静;郭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DAC)单药或联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高危M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n=43)和单药组(n=45).单药组应用DAC,联合组应用DAC联合CAG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生存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随访1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血常规(Hb、Plt)水平、WHOQOL-BREF评分中生理、心理2维度均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疗程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平均用药疗程,改善血常规指标水平和生存质量,但增加骨髓抑制及血小板减少发生风险.
作者:郑琳;陈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脂、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的关系.方法 我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各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帕金森病基本药物治疗和多巴丝肼片脑康复治疗,观察患者应用药物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检测患者血脂、血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UPDRS评分、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及血脂和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障碍组UPDRS评分、hs-CRP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MMSE和MoCA评分及血脂和血尿酸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UPDRS评分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TC、TG、LDL-C和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MMSE和MoCA评分与TC、TG、LDL-C和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hs-CRP及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血脂、血尿酸和hs-CRP水平与认知功能明显相关,对于临床判定患者是否具有认知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合跃;王守勇;李洪亮;史向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分期、疗效评价及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的初治SCL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数据,包括临床特征、治疗前及化疗后的血清ProGRP、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共纳入患者69例,诊断时原发病灶肿瘤≥5 cm的患者较<5 cm者、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者、以及广泛期较局限期的患者ProGRP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化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的ProGRP下降78.90%.初始治疗前ProGRP值较低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显著高于较高的患者(P=0.0002),两者的Log-rank无进展生存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患者血浆ProGRP水平在SCLC患者分期、疗效评价以及复发风险评估方面较NSE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珊;田小曼;段胜华;曾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及其分支重建对于治疗肝门胆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外科治疗的36例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门部胆道及其分支胆道的病变部分进行重新成形.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特点、术后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为非肿瘤性因素所致肝门胆管部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5例(13.8%),均经过保守治疗康复,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Ⅳb段切除联合肝门胆管重建对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能降低由结石复发或瘢痕所致吻合口狭窄等远期并发症.
作者:许建;路翔宇;龚军;张浩;俞小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将压力管理用于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入院序号分成常规组63例及干预组65例,常规组给予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压力管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高于常规组,椎体功能康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压力干预,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杨菊莲;陈利明;向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初产妇甲状腺功能的轻度改变与发生产后抑郁症(P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278例,产后第3天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分.评分≥10分诊断为PPD,纳入PPD组,其它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产妇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运用pearson相关研究PPD组初产妇甲状腺功能与EPD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278例初产妇中合并PPD者为56例,发病率为20.1%.PPD组初产妇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0.46) vs (2.19±0.51),P< 0.05];两组间FT3、FT4、TPO-Ab、TG-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PD组初产妇血清TSH水平与EPDS评分呈负相关(r=-0.512,P< 0.05).结论 初产妇PPD的发生与仅表现为TSH水平下降这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严俊;康冬梅;张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对于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性胃炎Hp阳性老年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枸橼酸铋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促进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肖世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矫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环梗阻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上消化道造影、彩超或经肛门逆行造影结合病史明确诊断.采用三孔法腹腔镜手术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环状胰腺患儿行十二指肠棱型吻合术,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成型术(纵切横缝),肠旋转不良行Ladd术.手术时间78-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5ml,术中患儿均无输血.肠切除肠吻合患儿术毕在吻合口处放置烟卷引流.2例患儿中转,1例为肠旋转不良,1例为肠旋转不良扭转导致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其余患儿腹腔镜手术顺利,1例环状胰腺患儿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治愈,1例十二指肠闭锁患儿术后因颅内出血、败血症放弃治疗,余患儿均一期恢复.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性疾病的矫治中值得使用,手术美观,创伤小.
作者:张利兵;杨正兵;赵津亮;闫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机冷凝水无害化处理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品管圈十大步骤,对冷凝水无害化处理过程进行干预,提出相应对策并实施,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冷凝水处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冷凝水无害化处理合格率由实施前的47.71%升高到8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结束后3个月合格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为83.68%.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护理人员对呼吸机冷凝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能力.
作者:李铀氢;虞瑰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