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玲
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但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为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性黄疸、肝或肝脾肿大、肝功异常等症候群.诊断时应尽量明确病因,但仍有不少患儿病因较难确定.婴儿肝炎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强调对症、营养支持,护肝利胆,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对终末期肝病可考虑肝移植.预后与病因有关.感染性者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姚裕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鼻堞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46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严密护理,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早发现尿崩症和低钠血症,预防脑脊液漏.结果 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4例,脑积液漏3例,低钠血症2例,视力障碍2例,鞍内出血1例,经及时的观察、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尽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对鼻蝶垂体瘤术后恢复有极大帮助,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体外循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7例,分为胺碘酮组(A组)42例和利多卡因组(L组)45例,分别予以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治疗,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2.86%,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78.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9,P<0.05);两组MAP、HR、CVP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二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小.
作者:雷贤英;钟庆;甘辞海;唐显玲;姜启栋;高晓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采用全盆底补片悬吊系统(Prolift TM系统)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与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采用Prolift TM系统对4例重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施行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手术的配合步骤和方法.结果 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每台手术平均用时62分钟,术中出血平均200 ml,术后恢复很好.结论 Prolift TM系统进行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手术,从解剖复位入手,解决盆腔器官脱垂,以达到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复发率,其方法简单、微创、安全.
作者:白廷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红皮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78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7%继发于原有的皮肤病,其他依次为:药物过敏、特发性、恶性肿瘤和感染,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原发疾病,而不正规使用激素是常见的诱因;心脏受累、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常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43例治疗有效.结论 红皮病的病因、伴随症状,以及是否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采取正规治疗对红皮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周夕湲;陈学军;谢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咽痛、咳嗽、肌痛乏力等.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2009年5月11日国内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我院就诊被及时发现,现将该病例的整个隔离处置流程报道如下.
作者:杜丽红;张安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白血病细胞起源、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患者年龄及其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药效动力学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白血病细胞逗留的骨髓微环境.这些因素及决定这些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相互作用,决定每个白血病病例的治疗效应,而MRD就是这种综合效应的重要且具体反映这些分子生物学特征相互作用的指标.充分认识这点,对正确评估白血病患者预后,动态监控病程,早期发现复发及耐治病例,改进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为深入研究耐药机制及新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极为重要.
作者:王耀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警示.方法 对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高,为75.38%(49/65);ADR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有25例,占不良反应的38.46%.结论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赵寿宁;袁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7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肝细胞损伤型46.2%(36/78),肝内淤胆型30.8%(24/78),混合型23.1%(18/78);涉及药物:中草药37.2%(29/78),抗结核药26.9%(21/78),降糖药物14.1%(11/78),非甾体抗炎药10.3%(8/78),抗生素6.4%(5/78),其它5.1%(4/78);治愈78.2%(61/78),好转16.7%(13/78),发展为肝硬化5.1%(4/78).结论 防治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首先是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消除中药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的认识误区.
作者:解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间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患者中,听力曲线低频型19例(20.2%)、平坦型43例(45.7%)、高频型23例(24.5%)、全聋9例(9.6%);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5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有效者,多在5~20天内显效,延长疗程并不能增加治愈的机会.
作者:贾德蓉;罗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住院患者,非手术治疗31例,治愈27例;外科手术治疗9例,治愈5例;本组总死亡率为20%.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除急诊外科手术外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和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兴平;陈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孕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可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不同类型糖尿病对母几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与孕期血糖控制密切相关.妊娠期血糖的控制主要以饮食以及胰岛素为主,但部分口服降糖药也陆续应用孕期,应客观评价其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指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由于甲减可能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和早产率,因此避免孕妇及胎儿甲状腺功能降低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妊娠合并甲亢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胎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应变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在怀孕期间不选择同位素治疗.
作者:陈伟;童南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西甲硅油消除胃内泡沫的效果和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组51例和B组49例,B组术前20分钟常规吞服利多卡因注射液,A组在应用利多卡因的基础上于术前吞服西甲硅油乳剂.观察术中胃内泡沫情况和患者的舒适度及其副作用.结果 胃内泡沫清洁度,A组优良率100%,B组优良率26.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8.55,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对胃镜检查前准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可消除胃内泡沫,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丽华;阳运超;陈琼;张仁翼;张云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彭小岭;曾宪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心内直视下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RFA)治疗器质性心脏病(OHD)合并心房颤动(AF)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机为29例OHD(27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施行RFA术,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08.3±2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9.9±22.7)min,RFA时间(18.4±2.03)min;术后均立即恢复窦性心律;10例(34.48%)分别于术后1~5天发生阵发性房颤,经静脉推注盐酸胺碘硐后转为窦性心律,予以口服盐酸胺碘硐维持;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2例(6.89%)分别于术后2天和4天死于低心排,其余痊愈出院,平均住院(9.2±3.5)天;术后随访27例,平均随访(6.8±1.4)个月,96.29%(26/27)维持窦性心律,3.71%(1/27)为AF心律,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结论 OHD合并AF术中同期行Atricure双极RFA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高.RFA作为心脏手术的辅助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胜中;曾富春;丛伟;冯刚;甘崇志;王雪海;耕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外都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近年来也逐渐被揭示.多种膜表面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将从DC对NK细胞的激活,NK细胞促进DC的成熟以及NK细胞对DC的杀伤三个方面论述NK细胞与D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乐;罗志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6例不孕患者系我院1997~2008年门诊患者,年龄22~35岁92例,~40岁16例,~45岁8例.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1].~5年不孕93例,~10年不孕22例,18年未孕1例;排卵障碍15例,输卵管因素66例,子宫发育不良(幼雅型子宫)10例,男方因素20例(10例精子液化时间异常,8例为少精症,2例为无精症),原因不明5例;原发不孕52例,继发不孕64例.
作者:罗连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胶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胃复春片用法相同,治疗组同时加用阿胶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阿胶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单用胃复春治疗疗效更佳,服药安全有效.
作者:廖中昶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