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液基细胞检测试剂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

邱瑞成;杨天真;刘玉竹;罗飞;谢竹江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筛查
摘要:目的 评价自制薄层液基细胞检测试剂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敏感性及有效性.方法 使用自制的薄层液基细胞检测试剂,以手工操作方法对3120例受检者同时做宫颈脱落细胞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及普通巴氏涂片检查,分别作出诊断,双盲进行.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其以上病变:以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其敏感性;并对薄层液基细胞学的制片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涂片中无红细胞100%,无细胞变性100%,无细胞变形100%,无黏液背景91.8%,无细胞堆积89.9%;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的检出率为3.2%高于普通巴氏涂片(P<0.05),检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130例、LSIL 6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0例;诊断灵敏度:SIL 91.6%,LSIL 83.33%,HSIL 100%;检出真菌感染40例,滴虫13例,线索细胞10例.结论 自制薄层液基细胞检测试剂的制片质量优良,能有效祛除红细胞及部分黏液,背景清晰,细胞展开分散良好,无细胞变性和变形,能保留部分细胞簇集分布趋势,有利于诊断;对SIL的灵敏度高,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巴氏涂片,同时能检出病原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抑郁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彭小岭;曾宪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中机械化缝合并发症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直肠癌手术中机械缝合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手术中机械缝合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吻合口并发症11例,其中术中并发症1例,吻合口漏5例,吻合口出血4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熟练掌握机械缝合技术,熟悉缝合器的性能,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器械并正确使用,是预防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刘志武;何顺林;陈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合儿童用药的特殊性,现对我院2007年6~12月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用药情况.

    作者:赵大贵;王庆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处理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指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由于甲减可能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和早产率,因此避免孕妇及胎儿甲状腺功能降低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妊娠合并甲亢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胎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应变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在怀孕期间不选择同位素治疗.

    作者:陈伟;童南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孕妇电脑防护意识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孕妇对电脑防护的意识,分析电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分析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结果 有防护意识192人中只有2例产妇的新生儿发生畸形,而无防护意识的8人中就有2例新生儿发生畸形.结论 电脑辐射对胎儿畸形的影响较大,孕妇、家庭与社会都应该加强防护意识.

    作者:李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危险因素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道增多,总结分析影响甲状腺发育和甲状腺素合成的危险因素对防治CH很有必要.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的探索,目前影响CH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史、代谢性疾病、摄碘不足或碘暴露、致畸因子和早产等,其发病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先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终身治疗的慢性病.目前,全球糖尿病平均患病率为4%,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糖尿病平均患病率已达3.2%~3.6%,患病人数约4000万,居世界第2位[1].为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我科对19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并采取了相应对策,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茶碱对哮喘患者诱导痰IL-8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茶碱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诱导痰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成年患者印例随机分为茶碱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餐及睡前各口服缓释茶碱100 mg,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每日3次,缓解后沙丁胺醇调整为100 μg,每日3次;对照组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每日3次,缓解后沙丁胺醇调整为100 μ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以诱导痰法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月和2月的痰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IL-8水平并评价疗效.结果 茶碱组在治疗后2月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沙丁胺醇组相比IL-8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茶碱具有降低患者诱导痰IL-8水平的作用,此可能为茶碱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黄龙;王国蓉;周小平;刘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即刻早期基因C-fos、谷氨酸受体与癫痫的研究进展

    即刻早期基因C-fos编码的fos蛋白是一种核蛋白,各种致痫刺激均可使C-fos迅速表达.因此C-fos作为神经功能活动的代谢性标志物,在癫痫研究中被大量应用;在癫痫模型中,谷氨酸受体(NMDAR)的分布与C-fos的分布极为一致.根据C-fos mRNA、fos蛋白或NMDAR在致痫刺激后的表达顺序,可以对不同癫痫模型的癫痫起源和传播进行定位示踪,通过定性、半定量或定量分析C-fos表达程度的高低,可以判断某药物或其他相关因素的治疗或致病作用.

    作者:阳敏燕;孙红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例报告

    患者,女,3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2月,右眼视力下降1周伴头痛,于2008年8月19日入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眼前黑影漂浮,无明显眼痛、头痛、畏光流泪等.1周前右眼也出现上述症状,伴阵发性头痛,门诊以双眼急性葡萄膜炎收入院.既往病史:5年前患胰腺炎、腹膜炎,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外伤史及输血史.

    作者:万灵;钟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SYSMEX尿液常规分析系统的显微镜复查标准探讨

    目的 探讨SYSMEX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仪的显微镜复查标准.方法 取新鲜尿液进行尿液干化学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同时使用显微镜尿沉渣计数板定量计数尿沉渣白细胞/红细胞.结果 14.16%的尿干化学分析正常样本显微镜复查WBCRBC结果超出生物参考区间;尿沉渣自动分析与镜检符合率为96.58%,尿干化学分析与镜检符合率为85.84%.结论 单一尿干化学分析方法不能替代显微镜复查方法,对该类尿液常规分析有必要做显微镜复查;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结果在生物参考区间内的样本无需显微镜复查,超出生物参考区间的样本需显微镜复查.

    作者:李焱鑫;熊志刚;钟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1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要点,降低误诊,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12例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行病灶全切,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随访5月至8年,平均随访4.3年,除1例术前因病程长遗留有轻度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外,余11例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肿瘤复发.结论 重视颈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完善体格检查.及早进行颈椎MRI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技巧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举措.

    作者:陈浩;何俊;魏平波;杜涛;李小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胎儿出生缺陷疾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研究现状及超声诊断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隐窝为特征的特殊心肌病.现对其临床现状与发病机制、超声诊断标准进行文献综述,展望早期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李爽;王正阳;尹立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为了进行输液、血透、营养支持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也越来越多,成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不仅增加了病死率,而且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系统.本文结合国内外新的研究进展,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齐洪武;王政刚;樊丰势;程建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突发性耳聋9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间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患者中,听力曲线低频型19例(20.2%)、平坦型43例(45.7%)、高频型23例(24.5%)、全聋9例(9.6%);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5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有效者,多在5~20天内显效,延长疗程并不能增加治愈的机会.

    作者:贾德蓉;罗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Ab)与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酶标分析仪及其IgG 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抗CCP-Ab;采用基于速率散射比浊法的BN100特定蛋白仪测定血清RF.结果 130例RF阳性病例RF大值640.00 IU/ml,小值20.26 IU/ml,均值95.63 IU/ml;抗CCP-Ab检测RA的特异度较RF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RF和抗CCP-Ab是RA良好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观察.

    作者:何霞;陈明霞;羊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影响

    目的 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差值(delta MELD)的变化,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注射剂(Lipo PGEI)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支链氨基酸、门冬氨酸钾镁和复方甘草酸二胺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Lipo PGE1 300 μg/d,治疗第30天和180天再次测量两组治疗前后delta MELD评分值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30天,治疗组MELD评分值为(15.5±3.4)分,与治疗前(15.8±3.7)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0.492,P>0.05);delta MELD值为(-0.2±0.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17.5±3.6)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806,P<0.05).第18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ELD评分值分别为(16.6±3.6)分和(19.1±3.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3.765,P<0.05).结论 Lipo PGE1结合综合治疗能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处于相对平稳或好转期,改善其储备和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郑仕诚;周渝;卢涛;赖通彬;肖俊尧;杨正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NK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外都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近年来也逐渐被揭示.多种膜表面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将从DC对NK细胞的激活,NK细胞促进DC的成熟以及NK细胞对DC的杀伤三个方面论述NK细胞与D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乐;罗志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瘙痒疗效观察及护理

    顽固性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因此影响睡眠,引起焦虑、精神不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顽固性瘙痒进行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颅内出血19例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非高血压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9例非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7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2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6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瘤卒中3例.其中17例接受手术治疗证实.结果 19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3例,植物生存2例,临床治愈14例.结论 开颅直视下手术清除血肿是自发性颅内血肿治疗的首选方法,微创穿刺引流不适用于非高血压性颅内出血.

    作者:黄敬东;李咏梅;何竹;黄乐;谭定富;张林;肖月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