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电脑防护意识调查分析

李洁

关键词:孕妇, 电磁辐射, 防护
摘要:目的 调查孕妇对电脑防护的意识,分析电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分析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0例.结果 有防护意识192人中只有2例产妇的新生儿发生畸形,而无防护意识的8人中就有2例新生儿发生畸形.结论 电脑辐射对胎儿畸形的影响较大,孕妇、家庭与社会都应该加强防护意识.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膝关节腔内联合运用罗哌卡因和新斯的明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各20例,每组分别在术毕向膝关节腔内注入新斯的明0.5 mg+0.2%罗哌卡因30 ml(Ⅰ组),0.2%罗哌卡因30 ml(Ⅱ组),并进行镇痛效果评估.结果 术后4小时和8小时,Ⅰ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Ⅱ组(P<0.05).但在12、24、48小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新斯的明与罗哌卡因联用可明显增强术后8小时左右的镇痛效果.加快了起效时间,极少发生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膝关节手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谢敏;黄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瘙痒疗效观察及护理

    顽固性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因此影响睡眠,引起焦虑、精神不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顽固性瘙痒进行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警示.方法 对6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高,为75.38%(49/65);ADR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有25例,占不良反应的38.46%.结论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赵寿宁;袁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诊与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我院80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的治疗经验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80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统计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2~5年随访情况,并与同期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围术期死亡8例,2~5年随访患者死亡7例,其中因心脏因素死亡3例;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ICU天数及住院费用均较择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高(P<0.05),远期生存率与择期手术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护条件下.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飞;徐东;李雅琼;张科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鼻蝶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2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经鼻堞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46例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严密护理,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及早发现尿崩症和低钠血症,预防脑脊液漏.结果 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4例,脑积液漏3例,低钠血症2例,视力障碍2例,鞍内出血1例,经及时的观察、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尽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对鼻蝶垂体瘤术后恢复有极大帮助,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殷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后血液动力学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体外循环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7例,分为胺碘酮组(A组)42例和利多卡因组(L组)45例,分别予以胺碘酮及利多卡因治疗,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后有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2.86%,利多卡因组总有效率78.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9,P<0.05);两组MAP、HR、CVP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体外循环术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高于利多卡因,二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小.

    作者:雷贤英;钟庆;甘辞海;唐显玲;姜启栋;高晓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突发性耳聋9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间9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患者中,听力曲线低频型19例(20.2%)、平坦型43例(45.7%)、高频型23例(24.5%)、全聋9例(9.6%);痊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46例,总有效率为5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有效者,多在5~20天内显效,延长疗程并不能增加治愈的机会.

    作者:贾德蓉;罗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非索非那定的浓度

    目的 建立HPLC-UV法测定犬血浆中非索非那定的浓度.方法 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钠(含0.5%三乙胺,pH值4.0)=35:65为流动相,非那西丁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简单的乙腈沉淀蛋白萃取后,采用HPLE-UV法测定血浆中非索非那定的浓度.结果 非索非那定的线性范围是0.05~10.0 mg/m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85.03%~105.2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13%,检测限为25 ng/ml.结论 HPLC-UV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非索非那定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红皮病78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红皮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78例红皮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7%继发于原有的皮肤病,其他依次为:药物过敏、特发性、恶性肿瘤和感染,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是常见的原发疾病,而不正规使用激素是常见的诱因;心脏受累、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常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43例治疗有效.结论 红皮病的病因、伴随症状,以及是否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采取正规治疗对红皮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周夕湲;陈学军;谢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农村妇女健康体检疾病谱及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妇女健康状况及护理服务需求,为制定适合农村妇女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434例健康体检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各种疾病患者371人,检出率85.48%;常见疾病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殖道感染193例(37.1%)、高血压112例(25.8%)、乳腺增生82例(18.9%)、子宫肌瘤68例(15.7%)、高血脂58例(13.3%)、糖尿病38例(8.9%)、HBsAg(+)28例(6.5%);护理服务总体需求得分为(3.58±0.74)分,其中健康促进方面得分高,为(3.94±0.71)分,前三位护理需求项目依次为:医护讲座、饮食营养指导、定期体检.结论 农村妇女健康状况差,护理服务需求高,应针对生殖保健、慢性病防治及传染病管理等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胡希红;雷力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频电波刀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治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对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宫颈疾病门诊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病变患者534例采用高频电波刀(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手术治疗,环形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痘的预防.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一次性治愈率为97.75%,平均手术时间5.21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3.12 ml,术后出血发生率为4.86%(26/534),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56%(3/534),无宫颈粘连及宫颈管狭窄;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LEEP手术治疗各类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宫颈疾病的确诊,尤其是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冷开容;宋建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合儿童用药的特殊性,现对我院2007年6~12月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用药情况.

    作者:赵大贵;王庆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亲体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41例亲属供肾肾移植患者采用系统、规范的循环系统、肾功能、生化指标等监测,遵照人体代谢所需的补液原则,维持稳定的内环境;坚持遵循器官移植中心伦理原则,针对性地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排斥反应,合理用药指导等.结果 4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20月,仅1例于术后5月在院外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其余40例移植肾均存活良好.结论 规范系统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受者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韦宏;邓小凡;刘惠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处理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指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由于甲减可能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和早产率,因此避免孕妇及胎儿甲状腺功能降低具有重大意义.在处理妊娠合并甲亢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胎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应变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在怀孕期间不选择同位素治疗.

    作者:陈伟;童南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住院患者,非手术治疗31例,治愈27例;外科手术治疗9例,治愈5例;本组总死亡率为20%.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除急诊外科手术外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和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杨兴平;陈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对围生儿的影响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会明显增加围生儿各种并发症.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对围生儿的风险不尽相同.本文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不同类型心脏病对围生儿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刘华;林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和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因复杂,但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为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主要有持续性黄疸、肝或肝脾肿大、肝功异常等症候群.诊断时应尽量明确病因,但仍有不少患儿病因较难确定.婴儿肝炎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强调对症、营养支持,护肝利胆,积极进行病因治疗.对终末期肝病可考虑肝移植.预后与病因有关.感染性者大多预后良好.

    作者:姚裕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1例胃肠道癌症患者分为TPN组(19例)和对照组(22例).TPN组以中心静脉置管给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周围静脉单瓶输入各种营养液.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天血清白蛋白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对照组P<0.01,TPN组P<0.05),7天后血清白蛋白较术后1天均有所回升.但和术前比较TPN组P>0.05,对照组P<0.01;1PN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术后则有明显下降(P<0.05):TPN组术后肝功能指标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发生肠外营养相关肝功能损伤(PNALD)4例,对照组发生其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3例.结论 TPN支持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周围静脉榆入途径容易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但是相比之下TPN更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

    作者:肖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危险因素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道增多,总结分析影响甲状腺发育和甲状腺素合成的危险因素对防治CH很有必要.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的探索,目前影响CH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史、代谢性疾病、摄碘不足或碘暴露、致畸因子和早产等,其发病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刘先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期感染的危害与围产儿防治

    妊娠期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和原生物通过生殖道、血液使孕妇感染,通过胎盘、分娩时感染或分娩后通过乳汁、唾液、手等使新生儿感染,可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先天畸形、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智力低下等,预防和减少母婴传播疾病发生是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