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马海青;史淑岩;秦晓丽

关键词:乳癌根治术, 苏醒室, 舒适护理
摘要:目的:报道乳癌根治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评价其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12月乳癌根治术毕进住术后监护室的患者160例,按手术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整体护理和舒适护理.通过观察疗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效果比较,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25).说明舒适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整体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患者大可能的减轻痛苦、获得舒适,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护理方法.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拓扑替康治疗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盐酸拓扑替康治疗一线顺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一线含顺铂方案化疗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采用盐酸拓扑替康1.25mg/m2静滴(1~5)d,每21 d重复.治疗每2周期后评价疗效,CR或PR病例继续化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结果:共入组患者52例,可评价临床疗效49例,可评价血清CA12-5疗效48例,可评价毒性52例.临床和CA12-5总有效率分别为22.5%和29.2%,中位缓解期为6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0月和16月.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两者Ⅲ/Ⅳ度毒性分别为44.2%和53.8%.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盐酸拓扑替康单药治疗一线含顺铂方案化疗耐药复发卵巢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

    作者:杨谨;赵西侠;曾令霞;李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热休克蛋白70与星形细胞瘤凋亡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与星形细胞瘤凋亡的相关性.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法,末端标记法,原位杂交等技术对85例星形细胞瘤的HSP7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凋亡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HSP70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与星形细胞瘤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中HSP70表达的免疫组化与原杂交较结果相符.肿瘤不同分级中Ⅰ、Ⅱ级与Ⅲ、Ⅳ级之间凋亡指数(AI)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SP70在星形细胞瘤的表达与凋亡指数(AI)呈负相关.HSP70的表达强度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谢万福;刘守勋;刘勇;王茂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部炎性假瘤19例临床分析

    肺部炎性假瘤为肺实质内的一种炎性增生性肿瘤病变,临床上极难与肺癌相鉴别,手术前很少能明确诊断.我们收集了我院1980年以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9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作进行探讨.

    作者:康洪林;姬宏斌;马力群;高广寿;詹小宁;庄庆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p73基因与乳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p7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p53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与p53基因编码蛋白相似,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个候选的抑癌基因.

    作者:林瀛;施作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TEN在20例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癌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TEN蛋白在20例胆囊炎中全都呈阳性表达,而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率为70.0%,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PTE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降低,说明该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海;吴晓阳;颜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报道乳癌根治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评价其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12月乳癌根治术毕进住术后监护室的患者160例,按手术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整体护理和舒适护理.通过观察疗效,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效果比较,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25).说明舒适护理组效果优于常规整体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乳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患者大可能的减轻痛苦、获得舒适,促进了患肢功能的康复,是一种科学的现代护理方法.

    作者:马海青;史淑岩;秦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下颌升支截断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的佳手术入路.方法:经颈侧入路,切除腮腺浅叶同时切断下颌升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12例,肿瘤切除后复位固定下颌升支.术后下颌骨X-线摄片.结果:12例均完整切除肿瘤,1例术后出现Horner综合征,暂时性面瘫11例,无永久性面瘫和其他并发症.术后咬合关系正常,下颌骨对位良好.结论:经颈侧下颌升支截断切除巨大咽旁间隙肿瘤,视野良好、易于暴露,手术并发症少.

    作者:张少强;李随勤;赵继元;邵渊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有明确病理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晚期NSCLC病例30例,泽菲1.0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80mg/m2,静脉滴注,d1,以21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CR 0,PR 13例,NC 9例,PD 7例.有效率为43.33%(13/30),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和血液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21.74%和16.67%.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可以耐受.

    作者:黄健恒;李毅刚;赖淑贞;刘丹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吗啡PCA治疗晚期重度癌痛的观察

    目的:观察自控泵静注吗啡治疗晚期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重度癌痛病人10例,行静脉吗啡PCA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按照WHO制定的VR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疼痛指数为1~3分,明显缓解7例,中度缓解3例,即显效7例,有效3例.结论:吗啡PCA治疗重度癌痛效果满意,适合于止痛效果不佳的晚期癌痛患者.

    作者:党晓东;来炳祺;秦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研究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日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日两次.辐射伤后2、6、10、18、24、34d各活杀大鼠10只,每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记录伤口局部ICAM-1、EGF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EGF和bFGF的表达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的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机理与ICAM-1分泌的抑制及EGF,bFGF分泌的促进相关.

    作者:卢金利;刘小平;杨芳;李明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L-OHP)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未发生神经毒性反应12例(48%),对照组4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周颖;张寒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微小听神经瘤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及评估微小听神经瘤(2cm以下)各种治疗方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直径2cm以下听神经瘤22例.均经MRI扫描诊断,分别采用中颅凹入路、乙状窦后入路、γ-刀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听力及面神经功能测定.结果:完全生长在内听道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66%;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75%,面神经功能完好率10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3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为零.听神经瘤直径1cm以下患者,经中颅凹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83%,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后,听力保存率50%.面神经功能完好率50%;经γ-刀治疗后,听力保存率为零,面神经功能完好率也为零.结论:对于完全生长在听道的听神经瘤,佳的治疗方式是经过中颅凹入路切除肿瘤;直径小于1cm的听神经瘤,经中颅凹入路和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均可,但中颅凹入路术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直径1cm~2cm之间的肿瘤,应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这种入路对面神经的损伤较小.

    作者:贾栋;高国栋;李永林;赵振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16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用化疗组).分别治疗一疗程.结果:两组无CR病例,治疗组PR 34例,总有效率42.5%;对照组PR 29例,总有效率36.3%,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疼痛总的缓解率为85.0%,对照组为6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对轻、中度疼痛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治疗组KPS评分提高51例,占63.8%,对照组KPS评分提高36例,占45%,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重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可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青;李泽宇;李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不同淋巴细胞输注对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探讨不同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s infusion DLI)对移植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受者鼠为Balb/c小鼠,供者鼠为C57b1/6小鼠,依据不同DLI将受者鼠随机分为A、B、C、D和E 5组,每组5只.5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预处理后于移植d1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1.0×107个;B组分别于移植后d1、7、14给予供者小鼠全脾细胞0.3×107个;C组于移植后d1、7给予去除CD8+细胞供者鼠脾细胞0.5×107个;D组于移植后d1、7给予供者鼠全脾细胞0.5×107个,E组为对照组,只作预处理,不作干细胞移植及DLI处理.观察各组嵌合状态、造血恢复情况、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结果:未移植组嵌合率为22.33%,为非特异性粘着,移植组小鼠嵌合率均在80%以上,与未移植组相比差别显著;除C组一只小鼠死亡外其余均存活,并于移植后20天自行恢复造血功能,但C组白细胞计数小于2.0×109/L持续到d16,恢复明显比其余组慢,GVHD评分A、B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73),C、D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建立非清髓小鼠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模型条件适宜,且去除CD8+细胞的DLI移植后GVHD比未去除组要严重,移植效果相对较差.

    作者:方烨;刘文超;薛妍;张红梅;黄颖;斯晓明;程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三维适形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两种三维适形方案与常规方案的对比,明确三维适形技术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对脊髓及肺保护的优势.方法:对4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种放疗方案的比较,A:常规方案(一前野两后斜野),B:在A方案的基础上加三维适形C:在B方案的基础上调整机架角度,实施一后斜野两前斜野.经CT模拟定位后每个病例均用三种方案在3D-TPS计划系统上模拟计算,以60Gy为处方剂量,100%剂量线包绕食管肿瘤,剂量分布评价指标为:18cm长度脊髓平均剂量,左肺平均剂量,左肺V20.结果:一后斜两前斜野的三维适形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脊髓平均受量为11.89Gy,远低于常规方案的22.01Gy(P<0.01);左肺平均受量为16.09Gy,亦低于常规方案的18.01Gy,左肺V20平均值为28.67%,低于常规方案的33.87%.结论:中段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方案优于传统的常规方案.

    作者:黄辉;郭明;王友军;杨瑞峰;魏鹏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G1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USMT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1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22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包括13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L)、4例奇异型子宫平滑肌瘤(BL)及5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UMP)的cyclin G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cyclin G1和p16蛋白在LMS组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UL组及BLM组(P<0.05);在UL组与BLM组,cyclin G1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yclin G1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L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失衡可能是LMS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张素丽;郑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研究现状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是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之后,第二代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它具有高效、特异、副作用小等优点,它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细胞,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TIL的研究现状作进行综达.

    作者:陈雅慧;符兆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奥沙利铂联合足叶乙甙治疗耐药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O-LHP)联合足叶乙甙(VP-16)治疗老年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36例老年耐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疗,化疗方案采用O-LHP(130mg/m2,静滴,d1)+VP-16(50mg,口服,d1~10),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有效率为27.8%;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和神经毒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足叶乙甙治疗老年耐药NSCLC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黄平;徐艺安;罗展雄;朱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肾移植手术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肾移植手术在硬膜外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86例肾移植患者,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前后及手术后采血,利用国产SA-B型多功能电脑血液流变学检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肾移植前后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变血液粘度,有利于肾脏微循环的灌注,对指导治疗排斥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盖毅文;来炳祺;罗遥;刘学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1,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作者: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