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明;郭海周;王晓光
目的探讨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GGT)、溶菌酶(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29例正常对照、2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3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间质性肾炎和34例慢性肾衰患者尿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活性.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尿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应用琼脂平板溶菌法测定尿溶菌酶活性.结果急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尿GGT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慢性肾衰组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间质性肾炎组、慢性肾衰组LY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GGT联合LYS对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检出率为92.38%,与肾活检结果符合率为86.75%.结论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和溶菌酶是诊断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灵敏、可靠的指标.
作者:魏丹;丁振若;符祖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腰三横突松解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40位腰腿痛患者通过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改变情况,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其治疗前、后及与20例正常人血清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腰腿痛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腰腿痛患者血清中CRP显著增高(P<0.05),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后血清CRP恢复正常.结论腰腿痛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可能存在一些障碍,腰三横突松解治疗可调节腰腿痛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
作者:章瑛;李家邦;周中焕;周锦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如何有效控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质量,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是医学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者着力探索的问题.本文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中临床能力考核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如何加强临床能力考核,客观、全面地评价临床能力作了探讨.
作者:陈联英;邬力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前瞻性地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55例正常对照组、72例不伴有DR、40例伴背景型DR和28例伴增殖型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四组间的差异;前瞻性的对65例入组时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降压等措施综合干预,追踪观察6年,观察干预前后眼底、高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结果在入组时,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组时hs-CH水平在DM组、背景型DR组、增殖型DR组逐渐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入组时无DR的65例DM患者在随访六年后15例发生增殖型DR(DM3组)、29例发生背景型DR(DM2组)、21例未发生DR(DM1组);回顾入组时血清hs-CRP水平DM3组高,DM2组次之,DM1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综合治疗5年后,终点时未发生DR的DM1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入组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发生了DR的DM2组、DM3组终点的血清hs-CRP水平虽较入组时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DM组、背景型DR组、增殖型DR组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2型DM和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风险并估计其严重程度.
作者:廖岚;雷闽湘;陈慧玲;郭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也增多.本文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增加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认识.
作者:江捍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TUP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结石粉碎率、排净率和并发症.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292例,ESWL组132例,TUPL组160例.结果 ESWL组结石一次粉碎率90%(119/132),TUPL组结石一次粉碎率100%(155/155)(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78.1%和99.4%(P<0.05);ESWL组的主要并发症为再次治疗率高(18.9%),而输尿管镜组的主要并发症为输尿管狭窄(2.5%).结论 TUPL不仅能作为ESWL失败的替代治疗,还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金玉明;李萍;邓钊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双侧开放性气胸系双侧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发绀,必需及时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该院于今年3月成功抢救1例气管切开术致双侧开放性气胸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春花;肖映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P27和Ki-67的表达与膀胱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鼠抗人P27单克隆抗体及Ki-67抗原单克隆抗体对7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TCC中P27表达明显减少,Ki-67指数(Ki-67L1)明显增高;且P27表达与Ki-67指数(Ki-67L1)捉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27和Ki-67LI从细胞和一筹莫展抑制和增殖活性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肿瘤细胞的侵润能力,联合检测,P27和Ki-67LI对预测膀胱癌的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运涛;汪涌;刘凡;闫庆国;张传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0年7月~2004年7月7例临床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例病人中,浆液性囊腺瘤3例,粘液性囊腺瘤1例,囊腺癌3例.1例位于胰头,6例病人均位于胰腺体尾部.全部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行胰腺体尾加肿块切除术,2例浆液性囊腺瘤行囊肿剥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由于肿瘤广泛转移而仅行活检术.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除1例术后半年死亡外,其余愈后良好.结论临床中胰腺囊性肿瘤常易误诊为假性囊肿,病史询问,影象学检查,囊液分析以及组织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预后满意.
作者:刘现明;郭海周;王晓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解决临床微生物室的日常工作中药敏实验的数据处理问题.方法提出并举例说明将Excel数据库与WHONET软件结合应用于细菌药敏实验的统计.结果通过将Excel数据库与WHONET软件结合,可以达到使复杂的数据简单化,图形多样化的目的.结论 WHONET与EXCEL结合是一项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统计学方法.
作者:黄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方法将54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改善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疗效确切、方便、安全.
作者:周晓春;田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运用优化制备工艺,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备性质稳定,缓释的左炔诺孕酮纳米粒(LNG-PBCA-NP).方法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实验选出优化实验条件,应用乳化聚合法制备LNG-PBCA-NP,观测粒径大小及分布,测量纳米药物的包封率和含药量,并测定体外释药速率.结果纳米粒粒径为72~170nm,分布均匀,包封率(87.6±0.47)%,控释时间延长.结论制备的LNG-PBCA-NP性质稳定,有明显的缓释性.
作者:唐小玲;李年丰;潘一峰;方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普天春胶囊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成普天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放疗前和放疗后分别检查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以及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CD8值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结论普天春胶囊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青松;黄国生;申良方;唐建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X线、CT片,由三名医生共同分析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3例均为育龄期妇女,影像主要表现为肺部弥漫性网状、囊状改变;均长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结论 PLAM在高分辨率CT(HRCT)下具有特征性,在熟悉该病的影像表现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可减少误诊.
作者:何国满;谭理连;刘献翼;江小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使用扩髓型交锁髓内钉治疗,10例患者同时行植骨术.结果 32例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3~43个月,平均13.4个月,无感染及断钉等现象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术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康华;张琥;王锡阳;雷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复方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及硫酸庆大霉素)配合32磷(32P)敷贴治疗术后疤痕的近期疗效.方法以54例传统32P敷贴治疗组为对照,观察58例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的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复方维生素B12联合32P敷贴治疗组与传统32P敷贴治疗组在美容效果及放射损伤严重程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维生素B12配合32P敷贴早期治疗术后疤痕复发率低,辐射损伤程度轻,美容效果好.
作者:李舜;张金山;张家云;邓咏梅;林炎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口咽念珠菌病是HIV感染者常见的机会感染.自从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来,HIV感染者口咽念珠菌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HAART降低口咽念珠菌病发病率不仅是由于改善了患者的免疫力,而且还由于HAART中的蛋白酶抑制剂抑制了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形态转换及其生长过程而发挥其抗念珠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PI抗白念珠菌的机制.
作者:乔建军;石婧;张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介绍21世纪前沿科技--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现状与展望.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分别论述.结果纳米技术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有其巨大优势.结论尚处初级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多方努力.
作者:张阳德;张蕾;刘新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3年10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872例,比较大肠癌并肝硬化患者和大肠癌非肝硬化患者两组肝转移的发生率.结果大肠癌并肝硬化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7.1%(7/98),大肠癌非肝硬化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24.3%(188/774),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肝硬化可减少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
作者:李其云;周玲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