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和平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40例临床资料.其中临床加超声诊断组140例;单纯临床诊断组100例.结果临床加超声诊断组正确129例,诊断符合率92.1%,漏误诊11例,漏误诊率7.9%;单纯临床诊断组正确76例,诊断符合率76.0%,漏误诊24例,漏误诊率24.0%.结论急性阑尾炎使用临床加超声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嘉俊;崔西振;程印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并宫颈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并宫颈成形术68例作研究组,采用经典式子宫切除术68例作对照组,进行两者的手术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不切断主、骶韧带及子宫下行支血管、神经,游离组织少;对照组则相反.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并宫颈成形术术式具有手术简便、创面小、出血少、安全、术后恢复快,保持了盆底的支撑力等优点,其效果优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
作者:赖文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和抑郁症伴发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CCMD-3有关单相抑郁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分为A组33例(安非他酮),B组35例(氟西汀),以氟西汀为双盲对照,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的减分率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有效率80.56%,显效率50.00%,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疗效相似.对抑郁症伴发的焦虑有效.结论盐酸安非他酮治疗抑郁症及其伴发的焦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建红;方建中;潘能荣;王晓龙;杨小男;朱雄伟;吕建宝;梅其一;李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在评估其体内乙肝病毒(HBV)复制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0例HBeAg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同时用PCR检测HBV-DNA.结果300例HBeAg阴性样本中,150例HBsAg、HbcAb阳性患者血清检测出前S1抗原阳性58例,阳性率为38.67%,HBV-DNA阳性为60例,阳性率为40.00%;150例HBsAg、HBeAb、HBcAb阳性患者血清检测出前S1抗原56例,阳性率为37.33%,HBV-DNA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分别为61例,40.67%.结论对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在作乙肝标志物检测的同时检测前S1抗原可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及评估其传染性,为临床对其病情判断提供准确的实验指标.
作者:梁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的微创穿刺治疗效果.方法32例颅内血肿患者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32例穿刺成功31例,其中存活30例,2~7天血肿基本清除,术后短期病情均明显好转,意识障碍程度减轻20例,头痛减轻22例,血压增高明显好转24例.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死残率显著低、生存质量提高等优点.
作者:杨志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按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是否伴过敏性鼻炎及是否在检测前应用抗过敏制剂等状况,对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检测前应用抗过敏制剂者阳性率显著低于未应用抗过敏制剂者(P<0.05),伴过敏性鼻炎者过敏原阳性率高于不伴过敏性鼻炎者(P<0.005).血清IgE定量增高,过敏原检出率亦增高.结论血清过敏原特性IgE测定可受多种临床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志方;朱培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纳米细菌肾结石是结石形成机制中的新学说.纳米细菌有肾趋向性(renotropic),可致肾慢性感染,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小管梗阻并介导磷灰石成核心,由于该菌具有独特的生物矿化能力使结晶生长形成肾结石,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目标是解决纳米级的生物矿化问题.
作者:何梓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0月治疗44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肝外伤诊断阳性,非手术治疗2例(4.5%),手术治疗42例(95.5%)、全组治愈41例(93.2%)、死亡3例(6.8%).结论腹穿、B超、CT以及血液动力学是肝外伤诊断的常用有效方法,肝外伤治疗的策略是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方法合理选择.
作者:查明;孙礼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华法林与氯吡格雷预防心房纤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93例心房纤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6例给予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1.8~2.5之间;47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两组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30).华法林组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26).结论华法林降低了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危险性且优于氯吡格雷,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心源性脑栓塞危险性实现的,但可能同时伴随有出血危险性的增加.
作者:赖金川;李英;姜荣建;唐英蓉;代红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Kienast and Schmitz建立的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上改良,减少了样本制备中离心洗涤步骤和离心时的转速,并与原法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改良后的方法与原法相关性好(r=0.9998).结论改良的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简便、准确且稳定,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张剑波;董巍;房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羟氨苄青霉素加克拉维酸、头孢噻肟、罗红霉素加头孢噻肟3种方法治疗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8例经初治后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7%、91%,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少.结论3种方法治疗转诊入院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疗效一致.
作者:杨涛毅;彭珉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2例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32例中,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4例,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该病有典型眼部临床表现时诊断不难,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唐胜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多以急腹症入院,多有明确外伤史,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中强调早诊早治.现将应用美蓝灌注法诊断腹膜内型膀胱破裂共26例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盼;林世庆;李锦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刀疗法、综合疗法,以及严格卧硬板床等护理方法.结果痊愈35例,占70%;显效10例,占20%;有效5例,占10%;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疗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方法简便、安全性强、易于护理的特点.
作者:刘芙蓉;黄琼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混合感染及新的病原与病原变异体的 出现,临床上病因诊断及病原学诊断均较困难,治疗上易造成过度使用抗生素引起细菌耐药菌株增加.本文从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进展、临床特征与病因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并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刘恩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3月 至2003年3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9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内镜或纤维结肠镜下局部切除22例,肠壁楔形切除或肠段部分切除29例,病变根治性切除8例.手术成功,随访13.4~60.1月,平均34.3月,术后腺瘤复发8.4%(5/59),恶变1.7%(1/59).根治性切除无1例复发及恶变.结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诊断明确后应及时切除,减少复发及恶变.
作者:黄俊伟;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不断加重,所以对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及临床疗效的持续监测非常重要.不同国家地区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和耐药机制上存在差异,提示我国在制定指南、选择抗生素和应用疫苗时不能照搬国外.目前为止,单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仍是治疗门诊患者和没有耐药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的替代药物.对菌血症和更严重的住院患者的感染,怀疑和证实有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感染者需要小心,推荐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此外,新型抗生素(如酮内酯类抗生素)的开发,以及根据当地血清型流行情况合理应用疫苗,也可以达到防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链球菌(MRSP)感染的目的.
作者:沈叙庄;杨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合并症、后遗症等.方法对1994~2003年我院新生儿病室收治的双胎输血综合征患儿14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输血综合征新生儿具有双胎儿的共性;供血儿多有贫血、低体重,受血儿易发生红细胞增多症及其它合并症;存活儿常见后遗症为脑损害.结论双胎输血综合征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对受血儿危害更大,确诊后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邓焰;周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孕妇,25岁,G1P0.因孕29+6周来院检查.超声发现:胎头颅骨光环完整,胎儿头部在水平切面及矢状切面时观察到丘脑后下方、大脑脚右上方靠中线区有1近似卵园形的囊性结构,囊壁薄而光滑,内为无回声.CDFI可显示囊性无回声内充满红蓝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出现动静脉频谱,动脉频谱为高速低阻型.脑室系统未见扩大.脊柱、四肢及内脏器官未见异常.羊水暗区6.1 cm.胎盘附着后壁.超声提示:胎儿Galen静脉血管瘤.后到上级医院检查证实为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作者:邓梅君;王佳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患者,男,57岁,因反复畏寒、发热、胸痛、气紧、肝脾肿大1年,近期出现心慌、下肢水肿入院.入院查体:T 38.8℃,P110次/分,R 23次/分,慢性消耗病容,营养较差,消瘦.双肺散布粗湿罗音,无哮喘音,心界不大,心率齐.右肋部叩压痛,上腹膨隆,腹壁浅静脉曲张.肝剑下12 cm,肋下13 cm,质硬,叩压痛;脾肋下6 cm,质硬,叩压痛,双下肢Ⅱ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WBC 2.9×109/L,RBC 2.94×1012/L,HB 79g/L,PLT 98×109/L.白蛋白26.3 g/L,球蛋白29.8 g/L,ALT 68 U/L,AST 125 U/L.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右肺含气不良及气管心影右移.CT示右侧胸膜炎,右肺上叶纤维结节灶,肝脾肿大.
作者:胡晓明;彭端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