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许成山;周克元

关键词:小檗碱, 抗肿瘤作用
摘要:随着对小檗碱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深入,发现小檗碱对多种肿瘤有抑制效应,本文就近年来小檗碱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urvivin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官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表达的意义.方法:新辅助化疗前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宫颈鳞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全组病例化疗前后survivin阳性表达率68.8%(22/32)和56.3%(18/32)无统计学差异(P=0.302),>45岁和≤45岁两个不同年龄段,Ⅰb-Ⅱa期和Ⅱb-Ⅲh期两个不同期别,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癌两个不同病理类型,化疗前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100%(32/32),其中完全缓解40.6%(13/32);部分缓解59.4%(19/32),其中survivin阴性表达者的CR 70.0%(7/10),阳性表达者的CR 27.3%(6/2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3).结论:宫颈鳞癌survivin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前survivin阳性表达强度和化疗后阳性表达下降程度可能与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survivin是否能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尚不能确定.

    作者:高碧燕;魏万里;李岚;吴星娆;杨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皮素-1促肿瘤血管新生机制

    内皮素(ET)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有3种异构体(ET-1,ET-2,ET-3),目前研究多也清楚的是ET-1,在正常组织中它通过与其受体(ETR)发挥强大的缩血管及促有丝分裂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ET-1及ETR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分泌和表达,并起到促进肿瘤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贾刚;张为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乳腺癌Auchincloss术式路径的改进及临床价值初探

    目的:通过改进手术路径减少手术中医源性传播的可能.方法:比较我院134例Ⅰ、Ⅱ期部分ⅢA期乳腺癌术后病例,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对肿瘤医源性播散的预防.结果:采用改进方法与传统Auchincloss术式方法比较无论在术野的暴露、患侧肢体功能、神经保留及术中出血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2.95%和26.03%.结论:此改进方法有利于预防肿瘤的医源性播散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立军;叶青青;王茁;聂铮;黄冰;张吕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蟾毒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蟾毒灵的药物作用靶点、对信号通路的改变、对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调节等几个角度阐述蟾毒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宁;凌昌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基础免疫研究的深入,肿瘤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肿瘤疫苗的研发在继续不断的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就几类重要肿瘤瘤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杜娟;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为主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胆道梗阻30例

    目的:探讨以PTBD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PTBD治疗再行抗肿瘤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胆红素、ALT均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临床症状部分缓解,黄疸消退,体能状况KPS提高10-30分不等.结论:对不能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以PTBD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崔林;刘建军;陈高阳;何学军;吴兴军;刘兴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及时机选择策略

    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是一种与内分泌密切相关疾病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刻,特别是认为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影响非常重要.内分泌治疗的策略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21世纪各期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此,正确把握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和时机,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作者:陆艳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球结膜睑结膜B细胞淋巴瘤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双眼结膜炎反复1年,双眼睑球结膜部分增厚,肉芽肿,双泪液试验I<5ml/min.病理检查:右眼球结膜:灰白小组织一块,5mm×3mm×2 mm;左下眼睑结膜:灰白小组织一块,4mm×3mm×2 mm.镜下:无正常淋巴结结构,为大片的单一性的小圆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但未侵及残存的黏膜组织.低倍镜下这些成片的小淋巴细胞排列致密,染色深.瘤细胞小,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凝聚成小块状,核仁不明显,胞浆稀少,几乎无核分裂.并可见少量浆细胞.免疫表型:LCA、CD20、CD79α大部分细胞阳性,CD45RO、CD3部分细胞阳性.

    作者:付欣;杨守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化疗后的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和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既往经蒽环类药物化疗失败、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NVB 25mg/m2加人生理盐水50 ml静脉推注,d1,8;DDP 3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d1,3,21天为1周期,至少用2个周期.结果:3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8.3%,部分缓解(PR)38.9%,总有效率为47.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多见,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6.1%.结论:NVB与DDP联合化疗对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琳;许崇安;刘殊;徐洁;齐海燕;张学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Pokemo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Pokemon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86例鼻咽癌和30例鼻咽慢性炎中Pokemon的表达,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56例鼻咽癌与3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Pokemon mRNA表达情况.结果:Pokemon在86例鼻咽癌组中高表达有67例(77.9%),明显高于在30例鼻咽慢性炎组中表达的7例(23.3%),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O.05).RT-PCR显示鼻咽癌组织中Pokemon基因mRNA呈阳性表达(阳性率91.1%),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无表达,两组间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对于不同TNM分期的患者中Pokemon mRNA相对表达量,早期患者(I期+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9.7%,明显低于晚期患者(Ⅲ期+Ⅳ期)阳性率9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kemon在NP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成为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高伟;隋军;李晓江;马静;任艳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与转归

    宫颈癌是发生在伞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发展中国家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严蕈影响了患者的放疗依从性.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恒芳;代丽;刘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GPR4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

    目的:制备GPR48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初步评估其在体外对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纯化的GPR48特异性片段作为抗原,细胞融合法制备GPR48单克隆抗体,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用体外侵袭性实验检测该单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转移的作用.结果:制备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GPR48单克隆抗体.当加入10 nmol/L浓度的单克隆抗体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80±18、73±11;而当加入单抗浓度为50 nmoL/L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67±30、14±3.结论:GPR48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作者:高芸;单忠艳;王红;滕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肾原发性脂肪肉瘤4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于肾脏的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组织发生及预后.方法:4例均行B超、CT或MRI检查,进行病肾根治性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失访,另1例术后未进行任何治疗.对4例肾脂肪肉瘤进行常规HE、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未进行任何辅助治疗的患者于手术4个月复发.4例显微镜下表现、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脂肪源性肿瘤的特点.结论:肾原发性脂肪肉瘤少见,临床诊断较困难,依靠肾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配以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确诊.复习文献,该肿瘤恶性度高,且位置深,一般发现已属晚期,故预后甚差.化疗、放疗效果均不理想,手术切除病肾是唯一可行方法,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崔军;祝兴旺;宋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抑素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ngiostatin)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NSCLC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48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血管抑素mRNA表达,并观察其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血管抑素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7.853±1.734)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5.558±1.396)(P0.05).结论:血管抑素mRNA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英;王睿;田大力;张玲;郝利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气管良性颗粒细胞瘤1例报道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3岁因左颈前部肿块2周入院.查体:左甲状腺中下极肿块3cm×3cm大小,质韧,张力高,界清,活动佳.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右甲状腺未及肿块.颈部淋巴结(-).B超:左甲状腺内见一低回声包块,大小约26mm×15mm × 15mm.同位素扫描提示左甲状腺凉结节.

    作者:杨滢瑜;范宜娟;陈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化疗期间便秘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化疗期间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1.5%和39.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化疗期间便秘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是一群未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多系分化潜能的细胞.现有的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转移、致瘤性受到Wnt、Notch、Hedgehog、CXCR4-SDF-1轴、PTEN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而肿瘤干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构成肿瘤的上皮部分与间质部分,它们之间可能也存在着相互调控.深入研究肿瘤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对于开发以肿瘤干细胞为靶点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终根除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叔陈;张凤春;张雁云;徐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28例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沙利度胺自化疗开始时给药,剂量200mg/d晚上睡前顿服,以后每周增加100mg至400mg维持12周以上;DVP化疗方案,氮烯咪胺250mg/m2,静脉滴注,d1-5,长春酰胺3mg/m2,静脉注射,d1,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3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DVP方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0%(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明显,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DVP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具有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疗效明显等优点.

    作者:蒋骑;黄俊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皮肤防护剂防护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观察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但放射治疗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皮肤溃疡等,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游永月;林梅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颈部副甲状腺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异位甲状腺中副甲状腺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的总结1例副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结合文献分析副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特点.结果:B超、CT可以对甲状腺的占位病变提供较可靠的依据,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可供依据,131I同位素检查可以对肿瘤的吸碘功能提供参考,术中的探查、冰冻及石蜡切片病理榆查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及细胞学检查为副甲状腺腺瘤提供帮助,131I同位素检查可以对肿瘤的吸碘功能提供参考,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黄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现代肿瘤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抗癌协会 陕西省抗癌协会 陕西省肿瘤防治研究所 陕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