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心声学造影——2016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解读

舒先红

关键词:
摘要:右心声学造影是心脏超声常用的显像方法.2016年1月,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编著并出版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1](以下简称为“指南”),在指南中的第四章,就右心声学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注意事项、诊断要点和临床应用及报告需要涵盖的内容等逐一进行了规范化指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右心声学造影在不明原因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TIA患者120例(TIA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60名(正常组).两组均接受右心声学造影观察是否存在卵圆孔未闭(PFO).以左心室在3个心动周期出现来自右心房的微气泡信号≥5个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结果 TIA组与正常组少量、中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量右向左分流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心声学造影能有效诊断PFO;PFO右向左分流量的大小与不明原因的TIA有关.

    作者:王心宇;金红;王磊;于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的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AE)病灶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方法 对45例患者48个肝AE的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并分为浸润型、液化型和钙化型,后行CEUS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分别记录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中心区、边缘区和周围正常区的CEUS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浸润型、钙化型和液化型病灶边缘区pI、Tp和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32、9.088、5.538,P均<0.01),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57,P=0.062).浸润型与液化型、钙化型与液化型pI、Tp和M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浸润型与钙化型pI、Tp和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中心区和周围正常区的pI、Tp、AUC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类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CEUS参数特点不同,浸润型和钙化型肝AE病灶的边缘区血液供应较液化型更丰富.

    作者:李舍;樊海宁;马淑梅;冶青善;乔志忠;郑云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荷钆硬脂酰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在胰腺癌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制备荷钆硬脂酰壳寡糖(COSSA-DTPA-Gd),评价其胶束性质、细胞毒性、体外弛豫率和在胰腺肿瘤中的MR成像效果.方法 利用酰化反应合成硬脂酰壳寡糖,再枝接螯合剂DTPA并与Gd3+螯合得到终产物.采用电镜和激光粒度仪等测定产物胶束性质;噻唑蓝法测定产物细胞毒性;在MR上测定体外弛豫率,评估其在原位胰腺肿瘤成像强化中的效果.结果 合成的COSSA-DTPA-Gd在水中可自发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为(5.12±0.43) μg/ml,外观近似球形,粒径(58.3±5.7)nm,带正电荷,含钆量为330.31 μmol/g.产物的细胞毒性与市售对比剂马根维显相似(P>0.05),24 h内细胞存活率>85%.COSSA-DTPA-Gd的体外纵向弛豫率为8.23 mM 1·s-1,静注后对胰腺肿瘤的成像效果优于马根维显,肿瘤周边首先强化,肿瘤内部渐进性强化.结论 COSSA-DTPA-Gd胶束对比剂对胰腺肿瘤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作者:张炜华;郑双双;姚秀忠;杜斌;翁伟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负荷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操作指南

    1 负荷超声心动图的原理根据经典的心肌缺血进展层级金字塔模型(图l)[1],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异常早于心电图改变,因此其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优于心电图.冠状动脉在正常状态下,有很强的代偿应激能力,运动负荷后心率可升高2~3倍,心肌收缩力上升3~4倍,动脉收缩压可提高50%,以满足心肌对氧需求量的增加,表现为冠状动脉的扩张及血流速度的增快,从而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其大增加值可达静息状态时的4~5倍,该代偿能力称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作者: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超声心动图学组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部床旁超声是急诊科及重症监护室用于快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工具.经胸壁肺部超声(简称肺部超声)在诊断肺炎、气胸、肺栓塞、胸腔积液、肺间质综合征等疾病中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此外,还可评估从肺间质综合征到肺实变的演变过程,并可对治疗效果提供实时反馈.本文对肺部超声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磊;俞万钧;马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不同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PA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腮腺疾病患者的DKI及DWI资料,分为感染性病变组(n=10)、混合瘤组(n=19)、PAL组(n=14)、其他良性肿瘤组(n=4)、恶性肿瘤组(n=10).并将其中19例单侧腮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腮腺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病灶DKI扩散峰度系数(Kmean、Krad、Kax)、扩散系数(Dmean、Drad、Dsx)、FA值及传统ADC值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在PAL的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对筛选后的指标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 各组间Kmean、Krad、Kax、Dmean、Drad、Dax 、FA及ADC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联合Kax值诊断PL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6(0.79~0.94),高于单纯Kax[0.80±0.07(0.70~0.88)]和FA的AUC[0.63±0.10(0.52~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3%、95.78%、91.77%、76.92%、94.44%.结论DKI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腮腺疾病,联合应用FA及Kax值有利于提高对PAL的诊断能力.

    作者:俞顺;石清磊;苏家威;包强;库雷志;郑雪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产前超声评估先天性膈疝预后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先天性膈疝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出生后经手术或随诊证实为先天性膈疝的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测量胎儿健侧肺的肺头比(LHR)、与该孕周正常胎儿的LHR进行比较,计算O/E LHR,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65例中,45例出生后行手术治疗后存活,8例手术后死亡,12例未行手术即死亡,总死亡率30.77%(20/65).肝上型膈疝死亡率66.67%(8/12);肝下型膈疝死亡率22.64%(12/53).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共9例,死亡8例,其中6例合并胸腔内结构异常.LHR为0.40~2.72,平均1.59±0.69;不同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60,P<0.001),LHR≤1.0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LHR>1.0的膈疝胎儿.O/E LHR为23%~90%,平均(58.25±17.61)%,不同O/E 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1,P=0.002),O/E LHR≤45%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O/E LHR>45%的膈疝胎儿.结论 产前超声可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并评估健侧肺的发育情况及患儿预后.

    作者:肖祎炜;俞钢;尚宁;马小燕;张江宇;马秋萍;安思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CEUS颈动脉斑块灌注模式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卒中发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斑块CEUS的增强模式及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及再发TIA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选择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厚度>2.5 mm的61例患者进行CEUS检查,随访至少18个月,并将患者分为再发病组与未再发病组.患者18个月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服药依从性、二维超声及CEUS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再发病的因素按强度大小排列,分别为CEUS特征、高血压、药物依从性、高血糖及二维超声特征.结论 CEUS可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灌注模式进行评估,并对TIA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再发TIA进行预测,对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预防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振洲;任力杰;邵玉凤;陈胜华;秦豫;关晓韵;吴欣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硬化性脂肪肉瘤1例

    患者女,63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嗳气2年,加重伴腹痛1个月入院.胃镜及超声内镜示:胃窦大弯后壁巨大球形肿物,起自固有肌层,大小约6.0 cm×7.0 cm,表面见2处溃疡,质地硬,呈中度不均匀回声.CT示胃窦部大小约7.2 cm×5.1 cm×6.3 cm肿块,突入胃腔,密度不均,呈等低密度,平扫CT值为-30~26 HU,边缘光滑,无分叶,与邻近结构分界清,周围未见增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示肿块周边轻度强化,肿块表面胃黏膜面不连续,局限性凹陷,肿块内低密度区未见明显强化(图1).

    作者:徐明哲;刘爱连;王欢熙;李烨;陈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及其伴发病变的MRI表现

    目的 评价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在不同MR序列的表现及其与伴发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DVAs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分析MRI不同序列DVAs及其伴发病变的影像表现及特征.结果 1例多发DVAs合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1例多发DVAs合并右侧侧脑室出血,3例多发DVAs未合并其他疾病.8例单发DVAs合并单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合并星形细胞瘤,1例合并颅内血肿,19例为单纯单发DVAs.16例DVAs病灶在T1WI呈点、条或小斑片状低信号,15例病灶在T1WI上未见显示;T2WI上16例病灶呈点、条或小斑片状低信号,5例病灶呈条状、片絮样高信号,10例在T2WI上未见显示;19例病灶DWI序列呈斑片状、条状低信号,8例呈等信号;10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患者中8例呈树枝状低信号,可见典型海蛇头征,2例未显示DVAs病灶;30例行3D-T1WI增强扫描的患者DVAs病灶均可清晰显示,19例显示典型海蛇头征及粗大引流静脉.结论 常规MR序列可显示部分DVAs存在的伴发病变,DWI显示DVAs病变优于常规序列,SWI和3D-T1WI增强扫描可准确诊断DVAs并显示引流静脉.

    作者:宋建勋;张水霞;鲁虹霞;梁久平;彭华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声学造影(SHG)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价值.方法 对剖宫产术后临床怀疑子宫切口憩室的28例患者进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及常规经阴道超声(TVS)检查,观察并测量憩室大小及肌层厚度,观察对比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切口憩室的价值.超声检查后均进行宫腔镜检查,并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20例子宫切口憩室、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发现20例、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17例.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HG、TVS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的准确率分别为100%(20/20)、89.29%(17/20).TVS测量憩室上下径[(9.17±2.63)mmm]、左右径[(11.76±5.67) mm]及肌层厚度[(3.29±1.01)mm]与SHG测量结果[上下径:(12.01±4.04)mm、左右径:(12.37±6.14)mm、厚度:(2.85±1.3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VS与宫腔声学造影测量的憩室高度[(5.62±2.13)mm vs (5.50±2.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声学造影还发现宫腔粘连带5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黏膜下肌瘤1例.结论 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兆领;袁建军;王睿丽;刘冰冰;张小林;高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颞骨岩乳交界区软骨肉瘤影像表现1例

    患者男,39岁,主因“左侧面瘫2年余,伸舌左偏10月余”入院.专科查体:左侧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左侧外耳道皮肤及鼓膜边缘明显充血,左侧鼓膜前上象限近锤骨柄处可见淡红色肿物;双耳高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

    作者:张伶;王振常;赵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能谱CT鉴别诊断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瘤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5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能谱CT资料,对所有图像均采能谱软件处理,获得肿瘤及腹主动脉的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不同能量水平(40~140 keV)的CT值、能谱曲线、能谱曲线形态、基物质对浓度(水-碘、脂-碘、血-碘)定量参数,并对不同能量水平的CT值进行标准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能谱特征参数.结果 动脉期40、70~140 keV、静脉期70~140 keV、延迟期40~140 keV单能量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腺瘤标准化CT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者增强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嗜铬细胞瘤组始终位于腺瘤组上方.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的水(碘)、脂(碘)、血(碘)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均高于腺瘤组(P均<0.001);增强三期嗜铬细胞瘤组与腺瘤组的碘(水)、碘(脂)、碘(血)基物质标准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具有不同的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和能谱特征物质含量.能谱CT为鉴别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腺瘤提供了一种多参数的方法.

    作者:张培丽;张玲艳;张学凌;周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胆道闭锁的研究进展

    胆道闭锁(BA)是婴儿期持续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可快速发展为肝硬化而导致死亡.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患儿的死亡率,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BA的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的临床表现、肝穿刺活检及高频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核素肝胆显像等影像学方法,其中高频超声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本文对BA的超声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肖婷;陈云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及MRI表现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征象.方法 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DFSP的影像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分析肿瘤的形态、CT及MRI特征.结果 DFSP多发于躯干及头颈部皮肤,呈不同程度隆起于皮肤表面,部分悬吊于皮外.16例中,结节肿块型12例、弥漫型4例.CT上肿块呈与肌肉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实性占位,MRI上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肿瘤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病灶内征象包括“悬吊征”2例,“皮肤尾征”6例,“筋膜尾征”1例,“脂肪尾征”4例.结论 DFSP多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结节肿块型或弥漫生长型实性病变,不同形态其征象不同,但仍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郑晓涛;万齐;李新春;邹乔;邓颖诗;余煜栋;包盈莹;雷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小脑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合并出血1例

    患者女,63岁,主因“突发晕厥9天,恶心、呕吐6天”入院;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高180 mmHg/140 mm-Hg,自行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效果尚可.MRI:左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见T1WI环状高信号病灶,约3.5cm×4.6cm×3.0 cm其内为低信号(图1A),T2WI为混杂稍高信号(图1B),FLAIR序列为环状高信号,DWI(b=1 000 s/mm2)呈团块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图1C),中脑、脑桥及4脑室明显受压,病变累及右侧小脑半球,且病变周围可见水肿.

    作者:罗乐凯;任翠萍;张勇;李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质子共振频率MR温度成像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热消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需有良好的监控和实时精确的测温技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R温度成像通过具有温度敏感的参数进行测温,如弛豫时间、质子共振频率(PRF)、扩散系数、磁化矢量转移等,无创且无辐射,并可实时三维成像.其中,由于质子共振频率(PRF)对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且与组织类型不相关.基于PRF的MR温度成像成为中高场强(≥1T)系统应用的首选,在低场强系统中也有应用.本文对PRF MR温度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监控HIFU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彭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戒断时间效应对海洛因成瘾大脑小世界网络影响的fMRI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戒断时间对海洛因成瘾者大脑静息态下功能网络的影响.方法 16名强制戒断11~13个月的海洛因成瘾者(PA12组)、20名强制戒断5~7个月的海洛因成瘾者(PA6组)纳入静息态fMRI研究.运用图论理论构建小世界脑网络,比较两组海洛因成瘾者小世界特性及核心节点特性,分析核心节点与戒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脑网络均具有小世界特性(γ≈1、λ》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12组较PA6组脑网络的左侧中央前回及左侧海马旁回节点介数值降低,左侧楔叶、左侧颞极及右侧枕中回节点介数值升高(P均<0.05).左侧中央前回(r=0.52,P=0.001)、左侧海马旁回(r=0.49,P=0.002)节点介数值均与戒断时间呈负相关,右侧枕中回节点介数值与戒断时间呈正相关(r=0.49,P=0.003).结论 戒断5~7个月后,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网络小世界拓扑结构趋于稳定;长期戒断有助于降低成瘾者对毒品的相关记忆和潜在觅药行为,恢复视觉空间注意能力.

    作者:陈佳杰;李永斌;魏璇;刘洁蓉;朱佳;李玮;李强;王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的MRI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肥厚型心肌病(ES-HCM)患者MRI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接受MR检查的ES-HCM患者57例,根据心肌形态结构及运动功能,分为扩张性组(D-ES,n=39)及限制性组(R-ES,n=18),比较2组患者临床、MRI特征及预后.结果 R ES组心房颤动及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D-ES组[72.22%(13/18) vs 30.77%(12/39);50.00%(9/18) vs 23.08%(9/39);P均<0.05].DES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右心房前后径显著小于R-ES组(P均<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收缩末容积、左心室舒张/收缩末容积指数显著大于R-ES组(P均<0.05).Log-rank检验发现2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心脏移植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5,P=0.287).但D-ES组对比剂延迟强化(LGE)体积分数显著高于R-ES组[(36.1±14.8)% vs (21.0±9.0)%,P<0.001],且LGE体积分数与心源性死亡/心脏移植风险相关(HR:1.054,P<0.05).结论 ES-HCM患者MRI特征呈多样性,不仅有扩张性失代偿改变,而且有限制性失代偿改变.MRI在该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赛楠;崔辰;李璐;尹刚;陈秀玉;陆敏杰;赵世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PFO)在成人的发生率约20%~25%,其与年轻患者的隐源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等多种疾病有关.超声心动图在PFO的诊断、经皮封堵术中监测及术后随访中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对PFO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做一综述.

    作者:李政;潘翠珍;孔德红;舒先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