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李磊;汪耀;孙雅文;丁伟娜;江文庆;周滟
目的 探讨胃腔充盈程度对进展期胃癌肿瘤厚度测量的影响及肿瘤厚度测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进展期胃癌患者38例(初诊21例,非手术治疗后复诊17例),采用低张气体充盈法,分别于平扫(充盈前)及增强静脉期(充盈后)轴位图像测量并比较胃腔充盈前、后各分区正常胃壁及肿瘤的厚度.同一观察者于1个月后进行再次测量,比较2次测量的一致性.结果 各分区正常胃壁充盈前、后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01),胃体大弯厚度变化大.胃腔充盈前后初诊胃癌肿瘤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复诊胃癌肿瘤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观察者2次测量的肿瘤厚度一致性好.结论 初诊进展期胃癌肿瘤厚度相对固定,可作为CT检查的测量指标,复诊时应尽量使胃腔充盈程度与治疗前一致,以准确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杨丽;时高峰;李勇;潘江洋;刘晶;周涛;王光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女,24岁,孕34+3周,因下腹剧痛、恶心、呕吐1天,外院急诊行剖宫产,术中见大量腹腔积液,术后肝功能检查示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无尿.术后1天转本院就诊,入院时血压140 mmHg/95 mmHg,心率108次/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20×109/L,血小板总数50×109/L,总胆红素176.70 μmol/I,直接胆红素120.10 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 209.0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 580.00 U/L,乳酸脱氢酶4286 U/L.
作者:黄梦娜;高雪梅;程敬亮;屈昭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联合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技术分析网络游戏成瘾(IGD)患者杏仁核与其他脑区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对30例IGD患者(IGD组)与30名志愿者(HC组)行头颅fMRI,分析2组间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差异,及其与IG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HC组比较,IGD组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额中回rsFC增强;与左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枕下回和右侧枕上回rsFC减弱;左侧杏仁核与右侧直回及丘脑rsFC减弱.与HC组比较,IGD组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的dFC方差增大,与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后扣带回以及左侧中央后回dFC方差显著减小;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额中回dFC方差增大,与右侧颞中回、左额内侧回及旁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dFC方差减小.左侧杏仁核与右侧直回的rsFC强度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评分呈负相关;左侧杏仁核与左侧中央后回的dFC方差与CIAS评分呈正相关,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顶下小叶的dFC方差与CIA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杏仁核参与了IGD的形成和发展,dFC可以作为rsFC的补充,有助于更好地探索IGD形成和发展的神经学机制.
作者:韩旭;李磊;汪耀;孙雅文;丁伟娜;江文庆;周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女,25岁,孕1产0,本次妊娠于孕12+6周、孕23周产检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正常.孕28+3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胎儿生长指标正常,盆腔内见脐动脉包绕2个无回声团,其中前方的无回声近腹壁,后方近脊柱(图1A),动态观察两者均有排空变化,前方者较后方者快,两者未见相通(图1B).
作者:赵密;杨小红;宋爱琼;李俊兰;刘芳;杨星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移动数字化X摄影(DR)不同后处理参数对床旁胸片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50幅床旁胸片图像进行多频拉普拉斯变换(MLT)、图像处理(IP)等后处理参数调整,分析总结后处理参数的优化方案.测量肺部相关区域光学密度值,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出厂设置默认参数与后处理参数优化肺部相关区域光学密度值的差异和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亮度、对比度以及动态范围中的低密度参数对床旁胸片图像质量影响较大.调整并优化后处理参数后,胸部第2肋间区域密度值为1.68±0.04,肺门密度值为0.77±0.46,肺周边部密度(近胸壁1 cm处与单肋骨重叠处)值为0.62±0.06,心影密度值为0.44±0.04,膈下密度值为0.37±0.04,两肺野外带纹理清晰显示,脊柱和心影后区肺纹理可见,符合诊断学要求.第2肋间、肺门、肺周边部、心影部、膈下部均为调整前密度值小于调整后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调整后的密度值均较调整前接近参考密度值;优化后处理参数后所得影像质量评分为(3.53±0.14)分,高于优化前(3.02±0.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适合的后处理参数值是保证移动DR床旁胸片肺部各区域合理密度值的关键,优化后处理参数可提高移动DR床旁胸片的影像质量.
作者:郭哲;吴文娟;于宝海;张祖卓;袁玉玲;孟辉;吴慧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桡骨小头半脱位(RH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RHS患儿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双侧肘关节多切面、对比超声检查,且X线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果 RHS的超声表现包括:肱桡间距增宽29例(29/34,85.29%),关节间隙增宽、回声增强25例(25/34,73.53%),旋后肌上移并呈“钩”型表现32例(32/34,94.12%),环状韧带嵌顿33例(33/34,97.06%).结论 RHS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通过超声连续扫查双侧肘关节,并进行对比,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对X线检查阴性的RHS做出诊断.
作者:许娜;夏焙;陶宏伟;范舒旻;林洲;刘磊;王娟;刘晓;何学智;黄俊辉;石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56排宽体探测器CT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对不控制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方法 20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接受256排宽体探测器CT冠状动脉成像,采用智能心电门控扫描,根据扫描患者实时心率分成4组,A组(心率≤69次/分)、B组(心率为70~80次/分)、C组(心率为81~90次/分)、D组(心率≥91次/分),每组50例.由2名有心血管CT诊断经验的医师以盲法对4组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可诊断性进行评价,并比较各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4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共评价600支血管2 575个节段,4组图像节段水平、患者水平、血管水平的可诊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1.05±0.48) mSv、(2.41±1.20) mSv、(1.27±0.55)mSv、(2.66±1.1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2,P<0.001).结论 Revolution CT宽体探测器智能心电门控技术在不同心率患者单个心动周期完成冠状动脉CTA检查具有可行性,并提高了中高心率患者检查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作者:汪芳;郝万庆;杨利莉;郑静瑶;哈若水;王泽润;曹永佩;黄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法 选取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的60名产妇(产后组)和35名未育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及瓦氏动作下测量膀胱、子宫颈、直肠壶腹部的低点与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膀胱及子宫颈的低点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壶腹部位置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98),在瓦氏动作下产后组低于对照组(t=17.378,P<0.001).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t=11.253、9.625,P均<0.001).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运动情况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从而评价妊娠和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作者:杨慧燕;温红;程锐;刘晓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项型纤维瘤(nuchal-type fibroma,NTF)是一种罕见的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的良性肿瘤样增生性病变,在2013年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中属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1].NTF好发于颈后部,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肩胛间、上背部、面部、臀部及四肢等[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本院病理证实的5例骶尾部NTF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NTF的认识,增强诊断信心.
作者:赖嘉祺;肖俊强;程传虎;李相雁;朱秋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131I全身扫描(131I-WBS)胸腺异常碘摄取并伴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的发生率,探讨胸腺碘摄取及其对Tg升高的影响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接受”131I-WBS检查的DTC患者”1I-WBS影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情况及血清Tg水平.结果 316例患者共735例次131 I-WBS检查中,4例患者共5例次显像可见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占0.68%(5/735),均为治疗剂量全身扫描(Rx-WBS)条件下,且均为第2次”131I治疗后出现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其中1例患者在第3次”131I治疗后仍出现胸腺异常放射性碘摄取.3例患者共4例次Rx-WBS检查前血清Tg水平升高,分别为13.80 μg/L、>300.00 μg/L、16.40 μg/L、20.60 μg/L.结论 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Tg升高患者”1I-WBS仅上纵隔处出现异常摄取时,应注意排除胸腺原因所致可能,以避免不当治疗.
作者:黎颖昕;弓健;郭斌;尚靖杰;程勇;徐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检测对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4例经CT或MRI证实的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患者(试验组)及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NIRS设备进行头部检测,评判是否存在颅内出血.以CT或MRI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NIRS对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能.结果 NIRS诊断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91.18%(31/34)、71.43%(10/14)、85.42%(41/48)、88.57%(31/35)及76.92%(10/13).结论 NIRS在检测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亚农;张玉瑾;金鹤;王政;王朝朝;马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底脊髓出口对Chiari 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形成的影响.方法 测量294例Chiari Ⅰ畸形脑干一颈髓角(Anbc)、斜坡颈椎角(Ansc);在枕骨大孔(Llf)、寰椎前上缘(Laf)层面测量椎管(Ac)、脊髓(As)、下疝体面积(Ah)及下疝体长度(Lh);比较Chiari Ⅰ畸形无脊髓空洞(无脊髓空洞组)、合并脊髓空洞(合并脊髓空洞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各角度、面积及其比值、差值.结果合并脊髓空洞组、无脊髓空洞组和对照组Ansc、Anhc-Ansc值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Anbc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lf、Laf层面上,3组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lf层面合并脊髓空洞组与对照组、无脊髓空洞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af层面合并脊髓空洞组Ac均小于对照组和无脊髓空洞组(P均<0.05).Llf、Laf层面Ah、Llf层面Lh在合并脊髓空洞组与无脊髓空洞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lf、Laf层面3组As/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显示,Llf层面合并脊髓空洞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 f上,合并脊髓空洞组与对照组、无脊髓空洞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nsc减小、脊髓出口狭小、脊髓椎管占比增大是促进Chiari Ⅰ畸形脊髓空洞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德清;马娟;程英;姜春晖;田硕;胡云方;万志方;孟志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肝脏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ICC 20例(ICC组)、HCC 32例(HCC组).所有患者均接受1.5T MRI常规T1WI、T2WI、DWI及DTI序列扫描,观察病变影像学特征.由2名观察者独立测量两组病灶DTI的弥散系数(D)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DWI的ADC值,分析其测量的一致性并进行组间比较.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及阈值.结果 ICC组9例(9/20,45.00%)病灶边界清晰,HCC组15例(15/32,46.88%)边界清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90).ICC组11例(11/20,55.00%)可见邻近胆管扩张,高于HCC组(4/32,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3,P=0.001).2名观察者测得的2组各参数结果一致性良好,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0.ICC组FA值(0.45±0.16)高于HCC组(0.3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的ADC值和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A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6,在界值为0.31时,鉴别诊断ICC与HCC的敏感度(85.0%)较高.结论 DTI的FA值对鉴别ICC与HCC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陈丽华;刘爱连;宋清伟;汪禾青;孙美玉;解立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年来肌骨超声不断发展,其对早期诊断炎症性关节病具有较高价值.银屑病性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密切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可累及全身大、小关节,外周关节、骶髂关节、脊柱易受累,病程迁延且易复发.其部分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存在交叉,需鉴别诊断.本文对肌骨超声在PsA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甘伦胜;颜可;胡君;向醒;叶兴伟;郑元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术前MRI预测经皮椎体强化术(PVA)中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VA治疗的12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椎体部位、手术方式及术前MRI是否存在骨折椎体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时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的差异.结果 127例OVCF患者中,手术椎体179个,涉及358个终板及341个椎间盘.有终板损伤、达终板骨折线、邻近椎间盘损伤及椎体裂隙征象的骨水泥邻近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57.73%(56 /97)、60.98%(25/41)、35.91% (51/142)、55.56%(20/36),均高于无上述征象椎体(P均<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患者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分别为26.67%(16/60)、42.86%(51/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骨水泥注入量≤5 ml椎体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率为31.19%(34/109),低于骨水泥注入量>5 ml椎体[47.14%(33/70),P=0.031)].性别、年龄、手术椎体部位对邻近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MRI能有效预测PVA术中骨水泥向邻近椎间盘渗漏,选择PKP及控制骨水泥注入量等方式可以降低骨水泥椎间盘渗漏的风险.
作者:蔡金辉;刘庆余;曾玉蓉;刘志锋;阮耀钦;郭栋华;王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卵巢卵黄囊瘤(YST)超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卵黄囊瘤(共13个病灶)患者的二维声像、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超声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超声显示12例患者中,11例YST单侧单发,1例双侧单发,共13个病灶,瘤体中位径线11.82 cm× 11.19 cm;13个病灶均呈囊实性混合回声,实性区域血流Adler半定量法分级均Ⅱ级及以上,阻力指数0.37~0.55;6例合并腹腔积液.病理显示2例有网膜或直肠陷窝转移,1例合并患侧输卵管、卵巢动静脉浸润.结论 YST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但确诊必须结合临床表现,部分病例仍需病理免疫组化确诊.
作者:叶小剑;徐荣全;黄春燕;鄢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VCI)及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观察胎儿脊髓圆锥(CM)所对应的椎体位置、脊髓腰膨大的大小及形态,评估是否存在胎儿脊髓栓系(TC)的价值.方法 记录病例组17胎脊柱区病变或畸形伴TC胎儿的CM末端位置和腰膨大位置,测量脊髓腰膨大处的横径、前后径.并与300胎正常胎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孕周的增长CM末端位置上升,300胎正常胎儿的CM末端均位于L3或L3以上椎体水平.正常胎儿脊髓腰膨大的横径和前后径均与孕周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腰膨大横径(mm)=0.677+0.147×孕周(R2 =0.836,P<0.05),腰膨大前后径(mm)=-0.994+0.152×孕周(R2=0.894,P<0.05).与正常胎儿相应孕周正常值比较,病例组TC胎儿脊髓腰膨大的前后径减小(P=0.002),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 通过三维超声VCI及TUI技术对胎儿CM位置进行判定并分析脊髓腰膨大的形态变化,可为TC胎儿的产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梁美玲;蔡爱露;王以妮;曹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多数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体液潴留或隐匿性肺淤血,持续的容量超负荷将导致心血管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的容量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肺部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肺淤血的量化评估方面已得到关注,其不仅可发现早期肺淤血,而且可预测透析患者的预后,是一种有效、实时且敏感的床旁非侵入性手段.本文对肺部超声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肺淤血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胡雅静;孙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DTI评估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常规MR诊断髌股关节软骨正常或轻度损伤患者的DTI及关节镜检查资料.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其中40例Outerbridge分级Ⅰ、Ⅱ级者纳入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33例无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者纳入对照组,排除9例Outerbridge分级为Ⅲ、Ⅳ级者.对比分析2组髌股关节软骨DTI表现,并与关节镜结果对照.结果 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40例关节镜检查共发现62处软骨轻度损伤;其中通过ADC及伪彩图可显示49处(49/62,79.03%),FA伪彩图可显示51处(51/62,82.25%).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ADC及FA伪彩图表现为软骨色阶不均匀,内见红色或粉色色阶.与对照组正常软骨比较,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软骨损伤区ADC值明显增高,FA值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DTI可显示及量化髌股关节软骨的轻度损伤,为早期软骨损伤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作者:李敏;邓德茂;伏春华;马立恒;孙沛毅;李莎莎;廖海;韦小梅;段高雄;罗芳;陈文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峰指数(AI)、外侧肩峰角(LAA)和肩峰厚度.结果 Ⅱ型肩峰RCT的发生率高,分别为病例组43.24%(16/37),对照组57.89%(11/19).2组间肩峰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D、AI、LAA和肩峰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仅Ⅲ型肩峰各参数测量值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肩袖形态,RCT患者的AHD和LAA值较小,AI和肩峰厚度值较大,Ⅲ型肩峰可能会增加RCT的风险.
作者:陈晓巧;刘晓玲;冯友珍;叶耀江;蔡香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