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欣;刘哲星;黄文华
目的 评价敏感编码螺旋(Sense-Spiral)成像技术在静息态fMRI中的图像质量及其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EPI和Sense-Spiral序列采集5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的静息状态fMRI数据,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对信号强度和伪影严重程度,及对默认模式网络(DMN)和其功能连接的显示能力.结果 与EPI序列相比,Sense-Spiral序列具有更高的灰白质对比度,显著改善了内侧眶额皮层、腹侧基底核区、颞极、颞下回前部和小脑半球的信号丢失和图像变形.Sense-Spiral序列可准确构建DMN,其内后扣带皮层与内侧眶额皮层、中扣带回/楔前叶前部的功能连接强度高于EPI序列,与内侧枕叶、楔前叶后下部、双侧角回及颞中回后部的功能连接强度低于EPI序列(P<0.05,FWE校正).结论 Sense-Spiral序列可明显改善静息态fMRI的图像质量,尤其适用于EPI图像伪影严重脑区的功能连接分析.
作者:郭宏;秦文;郭慧;孙志华;于春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冠状动脉追踪冻结(SSF)技术对快心率患者降低辐射剂量及保证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60例患者接受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心率为73~80次/分.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选择管电流为230~750mA,管电压为100~120 kV.扫描后分别采用SSF重建及不采用SSF重建.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D),并将其与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参数模拟计算的ED进行对比.采用美国心脏学会冠状动脉分段方法对其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与不结合SSF技术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41±0.59)分和(2.55±1.45)分(P<0.05).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的ED分别为(4.86±0.80)mSv和(15.80±2.50) mSv(P<0.05).结论 前瞻性心电门控结合SSF技术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并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质量.
作者:周全红;康枫;康群凤;秦红军;陈世光;毕冬梅;赵建华;刘焱;李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耳鼻咽喉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耳鼻咽喉区神经内分泌癌的MR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信号强度及增强的特点.结果 12例患者中,6例位于鼻腔鼻窦,2例位于声门上区,4例分别位于鼻咽、硬腭、扁桃体及乳突.起源于鼻腔鼻窦及硬腭肿瘤病灶边界不清;起源于其他部位的肿瘤边界清晰.所有肿瘤均呈中度或明显强化,高分化肿瘤为均匀强化,大部分低分化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起源于鼻腔鼻窦肿瘤多为低分化肿瘤,广泛侵犯邻近结构.结论 原发性耳鼻咽喉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表现与起源部位及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李国照;胡辉军;王东烨;曾伟科;白志强;张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左胸背部憋胀不适3年,晨起痰中带血2年,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胸闷、头晕等,夏季加重.CT检查:前上纵隔主动脉弓旁见囊性低密度影,大小约5.9 cm×13.1 cm×7.0 cm,边缘清晰,向上至甲状腺左叶旁,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图1).CT诊断:前上纵隔占位,考虑良性病变,胸腺囊肿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血清钙离子3.24 mmol/L,血清甲状旁腺激素137.20 pg/ml.
作者:石冬;杜天会;刘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实时CEUS诊断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价值.方法 38例疑似HAE患者(共55个病灶)接受二维超声和CEUS检查,分析其强化形态、强化模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HAE者32例,共45个病灶,CEUS符合率为96.42%(53/55).二维超声表现为“脑回征”或“熔岩洞样”改变、“岛屿状”改变、不规则肿块;CEUS三期均未见强化,呈“黑洞征”.结论 相对于二维超声,CEUS可准确反映HAE病灶内部组织成分,对HAE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甜甜;聂芳;魏佳琪;刘婷;卜岚;潘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晚孕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产前超声检查的重要措施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而先天性心脏病的尽早检出有助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测量并分析妊娠11~13+6周正常胎儿房室瓣、静脉导管的血流频谱参数,建立95%参考值范围,为早孕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及相关异常提供一定理的论依据.
作者:丁莉莉;张翠霞;纪学芹;史瑞仙;锁耀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肌内黏液瘤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肌内黏液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下肢7例,颈部2例,臀部1例,上肢1例.CT扫描3例,平扫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轻度强化.MR扫描8例,7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DWI呈较均匀高信号,3例出现“周围脂肪带”征和周围肌肉内水肿,其中3例行MR增强扫描,均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同时接受彩超检查,显示为肌内囊实性团块,形态规则,2例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结论 综合分析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MR表现有助于本病的术前诊断.
作者:朱月莉;刘剑;吕奎荣;郁万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27岁,孕2产1,停经38周.孕妇平素月经规律;于2013年10月5日剖宫产助娩一活婴,2个月后阴道间断少量流血,持续半月余,后自行好转.2014年3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持续1月余,未治疗;5月于当地医院行妇科超声检查:孕18+2周,宫内单活胎,确诊妊娠,未予处理,至足月于我院就诊,妊娠期间未行定期产前检查.我院超声检查:孕38+周,宫内单活胎,完全性前置胎盘并植入(图1).
作者:柴红霞;张学兰;杨永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和超声(US)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US提示胎儿颅内异常孕妇32例,均在US检查后1天内接受胎儿MR检查,对出生或引产胎儿行影像学检查及尸检,并与产前US、MR结果对照,评价US和M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2胎US检出颅脑发育异常胎儿中,MR诊断为ACC 32胎(包括完全型ACC 26胎,部分型ACC 6胎).MR与US比较,诊断胎儿ACC一致者17胎;US可疑ACC 6胎、未发现ACC 9胎,这15胎MR均肯定ACC.单纯ACC 18胎,ACC伴发其他畸形14胎;对于其他伴发畸形,MR发现伴发畸形多于US为8胎,2胎伴发畸形MR诊断与引产后病理不符.结论 MR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ACC并判断其分型及伴发畸形,可作为US有利的补充及验证手段.
作者:衣蕾;庄勋慧;刘凯;秦凯;李伟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体积、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疑似冠心病患者接受多螺旋CT造影检查,测量相应心外膜脂肪体积.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有斑块患者及无斑块患者,并进一步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非钙化斑块.以心外膜脂肪体积>85 ml为暴露组,分析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有冠状动脉斑块者63例,钙化斑块者15例,非钙化斑块20例,混合斑块28例;无冠状动脉斑块者78例.有冠状动脉斑块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大于无冠状动脉斑块者(103.23±76.03 vs 74.07±42.47,P=0.027);暴露组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大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作者:李健;周瑞臣;刘景旺;周蕊;郭庆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脑CT灌注(CTP)参数[脑血流量(C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快速评价脑梗死核心和缺血半暗带的方法.方法 对31例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行全脑CTP联合头颈部CTA检查,获得CBF和MTT及头颈部CTA图.CTP检查结束3天内行头颅MR检查.观察梗死核心在CBF及DWI图像的部位、数量、面积;测量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及各自镜像区的CBF和MTT,计算相对CBF(rCBF)、相对MTT(rMTT).结果 31例疑似脑梗死患者,CBF共检出24例33个梗死灶,10例存在缺血半暗带.MRI共检出26例97个梗死灶.CBF及DWI测量梗死核心区面积相关性良好(r=0.98,P=0.07).脑缺血半暗带区CBF为(6.79±1.29)ml/(100 g·min),MTT为(17.07±3.13)s,rCBF为0.71±0.09,rMTT为1.53±0.19.结论 选择MTT延长区与CBF明显减低不匹配区可较快速、准确地检出缺血半暗带.诊断患者有无脑梗死时,CBF与DWI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CBF不能取代DWI进行脑梗灶数量的诊断.
作者:温家华;刘洋;魏淼;谭世芳;姚开情;陈莉;吕发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儿女,14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头晕伴声音嘶哑半年”入院.9年前在外院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入院体检:口唇及甲床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律齐,P2亢进,左侧可闻及收缩期4/6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为著.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右心导管:肺动脉高压(用药前肺动脉压约104 mmHg/42 mmHg,平均61 mmHg),吸入伊洛前列腺素后肺动脉平均压下降16%,全肺阻力无明显改变.心脏超声:右心房室增大,重度肺动脉高压,三尖瓣、肺动脉瓣中-重度反流.腹部超声:肝实质回声增粗,肝门区及左右肝未见门静脉结构,门静脉主干沿左肝后方直接回流入右心房,门静脉主干与下腔静脉间未见交通支.
作者:王振平;罗是是;余宁;李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孕期妇女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 对25名孕妇和24名年龄匹配的未孕女性(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孕妇产后第6个月再次行超声检查.通过双平面Simpson's法获得左心房大容积、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左心房小容积.通过计算获得左心房充盈容积、左心房扩张指数、左心房射血分数,被动射血容积、被动射血指数、主动射血容积、主动射血指数等指标.同时应用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测量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产前组左心房储蓄功能及辅助泵增强,而左心房管道功能减低(P<0.05).而对照组和产后组之间的左心房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左心房管道功能受损,储蓄功能及辅助泵功能均增强.这种变化随着分娩的结束而得到恢复.二维斑点超声追踪显像技术可以准确评价孕期左心房功能变化.
作者:宋光;刘晶;任卫东;乔伟;张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常见,PET/CT对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ET/CT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溶栓治疗与神经保护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彭一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卵黄囊瘤(YST)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YST患者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结果 44例中,性腺YST 34例,包括睾丸YST 18例,卵巢YST 16例;性腺外YST 10例,包括骶尾部YST 5例,阴道YST 2例,纵隔YST 2例,臀部YST 1例.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为(25.47±11.38)cm/s,阻力指数(RI)为0.51±0.11.超声表现为实质性(Ⅰ型)15例,实性为主的囊实性(Ⅱ型)22例,囊性为主的囊实性(Ⅲ型)6例,囊性(Ⅳ型)1例.血流分级1级(少量血流)5例,2级(中等血流)16例,3级(丰富血流)23例.病理检查示单纯YST 35例,混合型YST 9例.结论 不同部位YST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覃伶伶;洪燕;符少清;刘秉彦;符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断层超声显像(TUI)技术诊断瘢痕子宫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对46例二维超声早孕期检查疑似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分别进行TUI及MR检查,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评价二者诊断一致性.并采用TUI技术对CSP进行分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TUI与MRI技术对CSP的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0.75),TUI技术对CSP分型结果同手术结果相一致.结论 三维TUI技术对CS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合理可靠的信息,且可实时动态观察病变部位,检查时间短、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明明;蔡爱露;王晓光;孙微;王冰;孙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女,61岁,以“胸闷气短2个月,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因布氏杆菌抗体血管凝集试验1:400(++++),诊断为布氏杆菌病.入院查体: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舒张期叹气样杂音.血生化检查:白细胞4.35×109/L,B型钠尿肽2594 pg/ml.布氏杆菌抗体血管凝集试验1:200(++++),血培养阴性(多次).经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呈三叶,瓣叶破坏,显著增厚,附加多发强回声小团块,开放受限,跨瓣血流速度加快,关闭时右冠瓣及附加团块脱入左心室流出道,探及中度返流.
作者:李阳;马春燕;杨军;王永槐;谷天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种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包括二维STI(2D-STI)、三平面STI (3P-STI)及四维应变(4D-strain)]评价健康成人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2D-STI、3P-STI及4D-strain技术对141名健康成人行心肌运动分析,测量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的纵向、圆周、径向及面积应变,比较3种方法所测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2D-STI和3P-STI的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同一水平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4D-strain(P<0.05).2D-STI在同一水平前间隔及后间隔圆周峰值应变(CS)高于4D-strain,其余各节段均低于4D-strain,而在同一水平各节段径向峰值应变(RS)均低于4D-strain(P均<0.05).不同水平及同一水平不同节段面积应变(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strain存储图像和分析图像所用时间短于2D-STI(P<0.05).2D-GLS与3P-GLS和4D-GLS有相关性(r=0.718,P<0.001;r=0.397,P=0.006).三种方法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 2D-STI和3P-STI技术获得L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D-strain是一种评价左心室心肌纵向、圆周、径向和面积应变的新方法,具有快捷、全面、重复性好的优点,对定量评价室壁运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胜利;杨莉;高菡静;李延;张俊;乔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回波序列和1 H-MRS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内脂肪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只NAFLD SD大鼠首先行双回波序列扫描和1H-MRS检查,并测定肝内脂肪含量,再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分析双回波序列与1 H-MRS、组织病理学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双回波序列与1H-MRS所测肝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936,P<0.001);双回波序列与组织病理学所测肝内脂肪含量呈正相关(r=0.946,P<0.001),Bland-Ahman曲线分析显示双回波序列和病理学测定的大鼠肝内脂肪含量一致性非常好.结论 双回波序列测定NAFLD肝内脂肪含量简便、易行,且准确性高,有望取代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庄碧梅;韩成坤;陈识;庄雄杰;汪敬群;韩海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男,25岁,主因“间断性右侧面部及牙齿疼痛2个月”就诊.MR检查:右侧上颌窦内团块状混杂长T1稍长T2信号(图1A),约4.5 cm×3.5 cm×3.5 cm,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DWI高b值时可见扩散受限呈,病灶内可见片状短T2信号(图1B);病变向前突破上颌窦前壁及后外侧壁;双侧颈部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C),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平台型.行上颌窦内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示肿瘤由致密的梭形细胞组成,可见散在胞浆丰富、强嗜酸性的横纹肌肉瘤成分(图1D).
作者:代博;牛红霞;马志强;韩菲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